1、腰背骨頭松動了怎麼百度百科怎麼治療
根據您的描述,考慮腰椎病、腰椎滑脫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您做相關檢查,對症治療。
2、為什麼骨關節,特別是頸腰椎更容易發生病變呢?
人們的工作場大多在寫字樓里,每天對著電腦工作,長時間保持坐姿,卻不活動身體,許多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頸腰椎病,就是因為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很多這樣的情況。
首先,保持良好的坐姿,減少對腰椎和頸椎的損傷。工作時要把握好身體和座椅的高度,一段時間後改變姿勢,在腰部後面加一個墊子;站立時盡量將腰部力量分布到腳上。其次,睡覺時也要注意姿勢,盡量側卧,保持頸部自然舒展;此外,枕頭不要太高或太低;床墊不要太軟。最後,如果你在工作中需要長時間站立,你可以在業余時間蹲下,避免一直保持同一姿勢。
第二,堅持鍛煉,保持良好的鍛煉習慣,每周堅持鍛煉幾次。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身體狀況調整,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頸椎、腰椎情況,增加相應的保健運動。對於頸部不舒服的人,盡量不要讓頸椎做包圍動作,最大范圍控制在90度以內;腰部較差的人可以去游泳,因為水有浮力,所以不會給人體造成負擔,也可以鍛煉腰部肌肉。提高人體免疫力。第三,及時補充體內的鈣,無論男女,到了一定年齡後,都應及時補充鈣,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鈣會流失,尤其是頸腰椎不好的人。我們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一些鈣片;同時,在日常飲食中,我們還應該多吃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和其他食物。補鈣可以增加骨骼強度,防止我們患骨質疏鬆症。
在平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姿勢正確、加強鍛煉、多補鈣、少喝碳酸飲料,此外,也可做一些穴位的按壓減輕疼痛。假如您已經確診有頸椎病或腰椎病,請一定聽從醫囑。
3、什麼是腰椎小關節紊亂症?
腰椎小關節是指關節突關節,關節囊有豐富的神經末梢,關節囊內的滑膜中也有豐富的有髓神經纖維和毛細血管。腰椎小關節接近矢狀位,有利於腰椎前屈、後伸運動,當超過運動范圍不能復位時,就會嵌壓滑膜和關節囊,引起腰痛、腰椎活動受限等臨床症狀,稱腰椎小關節紊亂症。一、病因1. 小關節錯位:常見於椎間盤退變、椎間隙縮窄,上下關節突不能正常對合。關節囊、韌帶鬆弛導致小關節在正常活動時出現間隙。2. 小關節滑膜嵌頓:腰椎用力不當突然出現劇烈腰痛、腰椎活動明顯受限。原因是關節囊皺襞、滑膜嵌頓於關節間隙,壓迫神經末梢。3. 小關節骨性關節炎:慢性勞損導致小關節骨質增生、肥大、內聚。二、臨床表現多見於中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常有慢性腰腿痛病史,無明顯外傷史。正常活動時突然出現腰部劇烈疼痛,部位不明確,腰部活動明顯受限,夜間翻身困難。查體:骶棘肌痙攣、腰椎小關節處深壓痛,下肢無神經體征,直腿抬高試驗(-)。三、輔助檢查1. X片:可見小關節不對稱、關節間隙增大、重疊、退變增生等。可有脊柱側彎、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等繼發改變。2. CT:可見關節突增生、關節間隙增寬、對合不良、關節突關節退變、軟骨下硬化、關節內碎骨、積液、積氣等改變。四、診斷要點及鑒別診斷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典型體征,診斷不困難。1. 椎間盤源性痛:椎間盤退變也可引起小關節紊亂,所以與椎間盤源性痛鑒別較困難。單純小關節紊亂復位後疼痛消失快、不易復發。椎間盤源性痛多持續、難以徹底緩解。2. 腰肌勞損:慢性腰痛,無急性外傷史。酸脹痛、休息後減輕,反復發作。肌肉起止點附近較固定壓痛點。3. 棘上棘間韌帶炎:慢性腰痛,局限於腰後正中區。壓痛點位於棘突和棘間,不放射。4. 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骶棘肌痙攣、第三腰椎橫突尖壓痛。局封療效好。5. 急性腰扭傷:有明確的外傷史,肌肉附著點壓痛明顯,局封後疼痛消失。五、治療原則1. 卧床休息,口服鎮痛葯和解痙劑。2. 斜扳手法復位:安全、快速、有效解除劇烈腰痛和肌肉痙攣的方法。不需要麻醉,通過放鬆腰背肌、快速旋轉復位使嵌頓的滑膜解除壓迫。3. 針灸、按摩、理療:有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的作用,但不能治癒。4. 局部封閉:短期內止痛效果良好。5. 腰背肌功能鍛煉:增強腰椎穩定性,防止復發。6. 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者,可行腰椎關節囊和滑膜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