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滑移的原因

腰椎滑移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0-10-07 13:36:45

1、腰椎變折輕微滑托的主要原因在哪裡

腰椎骨質增生症,又稱肥大性腰椎炎、增生性脊椎柱炎、腰椎骨刺、骨贅等。是常見的退行性骨關節病,實質上是一種代償改變。其病程遷延,纏綿難愈,歷來有腰痛腿痛,醫生頭痛之說。脊椎骨是人體中持重最大的骨骼之一,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促使骨骼發生退行性變。腰椎在脊椎骨中,又是承受壓力最大的骨骼,可謂重之又重所以臨床上腰椎增生是引起腰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腰椎增生病主要病因有二: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分泌,免疫和骨代謝等發生衰老性改變,椎間盤逐漸發生退行性變;二是異常應用,即外力致傷,包括急性損傷,慢性勞損及慢性積累性損傷,致使椎間關節內應力失衡。引起腰椎退變,增生和椎間關節不穩定。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脊椎腰段是人體全身活動中樞軸,是脊椎主要承載部位,因而腰椎承受載重負荷的機會最多,支撐的重量也最多,其內應力作用亦越強。尤其是腰椎間盤經常處於被壓縮、曲伸和扭轉的組合性,復雜力學活動中,最容易遭受異常的壓應力、拉應力與剪應力的影響,而導致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從而導致椎間隙狹窄進一步引起椎體邊緣及關節突的的增生。

2、脊柱滑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輕微滑移保守治療能治好嗎?

腰椎滑脫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後天性的,在兒童時期或更晚些發生。主要是因各種過度的機械應力引起,誘因包括搬運重物、舉重、足球、體育訓練、外傷zd、磨損和撕裂。還有一種腰椎滑脫是退行性的.
發生腰椎滑脫後,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僅僅在是拍片時發現;也可能會出現各種相關症狀,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無力,嚴重時可出現大小便異常。滑脫較內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軀干縮短、走路時出現搖擺。如果腰椎滑脫沒有明顯的加重,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定期復查腰椎X線,了解滑脫情況。如果有腰痛和腿部的不適,在休息後通常症狀可以得到緩解。
如果有神經根的壓迫症狀,還需要進行神經根管及椎容管的減壓,從而消除因腰椎滑脫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等。
脊椎滑移,最好能手術復位,保守可能比較難的,多注意休息及清淡營養飲食,不要熬夜、勞累,不要吃辛辣肥甘厚膩食物。建議配合醫生調理,有利於身體健康。

3、脊椎滑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4、導致腰椎滑脫的原因是什麼

?深圳中醫院專家介紹,腰椎滑脫是指相鄰椎體骨性連接異常而發生的上位椎體與下位椎體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現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經受累、間歇性跛行等症狀的疾病。簡單地說腰椎滑脫是指一個椎體在另一椎體上向前或向後移位。那麼,?下面深圳景田醫院中醫科專家來給大家解答疑惑。 深圳景田醫院中醫科專家介紹,腰椎滑脫一般為前滑脫。後滑脫好發於腰5和腰4椎體,約佔95%,其中腰5椎體發生率為82~90%,其他腰椎少見。一些外傷或退行性滑脫可多節段同時發生,甚至出現後滑脫。腰椎滑脫主要是由於椎體間骨性連接異常而引發的,常見的有以下這些情況: 1.創傷導致腰椎滑脫:創傷引起椎弓、小關節峽部等骨折,由於椎體前後結構的連續性破壞,發生滑脫。 2.病理性骨折導致腰椎滑脫:由於全身局部病變累及椎峽部上下關節突,使椎體穩定性喪失發生椎體滑脫。 3.先天發育不良導致腰椎滑脫:由於骶骨上部或腰5椎弓缺損,從而缺乏足夠的力量阻止椎體前移的傾向,使其向前滑脫。有遺傳性,有報告父母與子女同患腰椎椎體滑脫的病例。 4.關節突的峽部異常導致腰椎滑脫:峽部異常可有峽部疲勞骨折,峽部急性骨折;及峽部的延長。 5.退行性變導致腰椎滑脫:由於長時間腰椎不穩或應力增加使相應小關節發生磨損。退行性改變,使之呈現特殊形態,關節突變得水平而逐漸發生滑脫。多見於50歲以後,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3倍。多見於腰4,其次為腰5。 景田醫院中醫科專家表示,除先天性滑脫外,為腰椎滑脫主要是由於外傷和勞損引起。先天性滑脫佔33%,峽部裂引發滑脫佔15%,很多見的是退行性滑脫。田醫院腰椎康復科秉承內調外治的中醫精髓,在對病患的治療上偏重喚醒病人自身的健康機制,用中醫手法治療加調養,取得了患者一致信賴。深圳治療腰椎病,首選景田醫院。

5、誰知道腰椎滑脫怎麼回事?

腰椎滑脫是指因椎體間連接異常發生的上位椎體於下位椎體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簡單地說腰椎滑脫是指一個椎體在另一椎體上向前或向後移位。腰椎滑脫一般為前滑脫。後滑脫好發於腰5和腰4椎體,約佔95%,其中腰5椎體發生率為82~90%,其他腰椎少見。腰椎滑脫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確,大量研究表明先天性發育缺陷和慢性勞損或應力性損傷是兩個可能的重要原因,一般認為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創傷性腰椎峽部可因急性外傷,尤其是後伸性外傷產生急性骨折,多見於競技運動現場或強勞動搬運工。先天性遺傳因素腰椎胎生時有椎體及椎弓骨化中心,每側椎弓有兩個骨化中心,其中一個發育為上關節突和椎弓根,另一個發育為下關節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若兩者之間發生不癒合,則形成先天性峽部崩裂,又稱為峽部不連,局部形成假關節樣改變。行走以後由於站立可使上方的脊椎向前滑動,稱為脊椎滑脫;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發育異常,而產生脊椎滑脫,其峽部並無崩裂。疲勞骨折或慢性勞損從生物力學角度分析,人體處於站立時,下腰椎負重較大。導致前移的分力作用於骨質相對薄弱的峽部,長期反復作用可導致疲勞性骨折及慢性勞損損傷。退變性因素由於長時間持續的下腰不穩或應力增加,使相應的小關節發生磨損,發生退行性改變,關節突變得水平,加之椎間盤退變、椎間不穩、前縱韌帶鬆弛,從而逐漸發生滑脫,但峽部仍保持完整,故又稱假性滑脫。多見於50歲以後發病,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多見於L4,其次是L5椎體,滑脫程度一般在30%以內。病理性骨折系全身或局部病變,累及椎弓、峽部、上、下關節突,使椎體後結構穩定性喪失,發生病理性滑脫。局部骨病變可以是腫瘤或炎症。 腰椎滑脫患者在工作中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可時而按摩腰腿部,或做一下體操,以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腰腿受涼,防止過度勞累。如果有神經根的壓迫症狀,還需要進行神經根管及椎管的減壓,從而消除因腰椎滑脫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等。 而且要注意休息,使身體各部位積聚的緊張壓力得以釋放,保證身體協調性,減少發生各種急性疼痛的機會。

6、為什麼會腰椎向前滑移

隨著年齡的增大,腰椎間盤會出現退化,這個時候就有可能出現每一節腰椎之間出現松動,也就會出現腰椎滑脫。

與腰椎滑移的原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