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多裂肌

腰椎多裂肌

發布時間:2020-10-01 08:03:02

1、腰突很嚴重有什麼治療方法

如果要問治療腰突的方法,我會建議——運動康復。

為什麼不建議推拿?

對於治療腰突,現有的推拿方法一般是:

先是通過掌推等手法放鬆腰背部的肌肉,尤其是痙攣的肌肉

再通過適當的點按、彈撥穴位等手法,加速腰背部肌肉的血液循環,減少致痛物質的堆積

然後通過整復的正骨手法(簡單理解:可以指大家經歷過的那種能夠聽到彈響聲的復位手法),促使椎體關節恢復到正常的位置,緩解神經根的卡壓

最後通過牽拉等手法,牽拉腰背部肌肉,使得因長期處於張力狀態而僵直甚至黏連的腰背部肌肉的纖維拉長,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所以推拿之後,大家一般會感覺到腰背部肌肉沒有那麼緊張了,比較放鬆,疼痛也得到緩解。

但是一段時間後(或者不去推拿的時候),會發現腰背部肌肉又開始緊張起來,慢慢地又出現了疼痛。

這主要是因為當你回去之後,沒有進行合理的鍛煉,會使得腰背部肌肉繼續退化黏連;依舊採取錯誤的坐姿等生活方式,會重新增加腰椎間盤的壓力,從而又開始出現腰背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狀。

為什麼不建議牽引?

對於牽引治療腰突,國內現在使用的理論是:

以持續牽引(常見的:逐漸增加牽引重量,每次半小時左右,每隔1—3天/次)為例,通過牽引促使:

使得腰椎椎體的椎間隙變大,緩解椎間盤的壓力,改善椎間盤附近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

造成椎體後縱韌帶緊張,有利於促使髓核回納

牽伸腰背部肌肉,同時可以使得腰背部痙攣肌肉放鬆,緩解腰背疼痛

但是,牽引的力是不能很集中的直接作用於具體某個病變的部位(某兩個腰椎之間突出的椎間盤),只能把整個腰部牽拉起來。這樣具體真正的效果比較難講,國際上還沒有相關論證。

而且雖然剛剛牽引的時候會覺得有些輕松,但是當肌肉本來就不強的時候更用力把腰部肌肉拉開,如果把停止牽引,則很容易出現一些肌肉韌帶反彈的情況(就像停止拉橡皮筋的時候,橡皮筋恢復原來的長度時會有一個反彈的力在裡面)。

為什麼不建議手術治療?

對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一般可以分為微創手術(比如:椎間孔鏡技術(PELD))與開放性手術(比如:單純椎間盤摘除術)兩種。

微創手術,以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為特點,在微小創口下,消除掉部分壓迫神經的髓核等組織

開創性手術,其優點在於手術成功後,不易復發,能夠消除掉大部分壓迫神經的組織結構

但是,任何手術都具有一定的風險和復發率。尤其是因為微創手術會殘留部分髓核組織,而殘存的髓核組織是腰突復發的病理基礎,所以微創手術會比一般的開放性手術的復發率要高。一旦復發,二次手術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

而開放性手術因其創傷大,需切除組織結構多,易破壞腰椎穩定性,術後護理、康復要求更嚴格,所以開放性手術會比微創手術的風險大

另外,在國外一般會建議腰突患者應該先做3個月左右的康復治療,若無效,則再採取手術。在手術前需要進行六周左右的術前康復運動,強化腰部肌肉(這有助於術後的康復,尤其是開放性手術需要較長時間卧床,此時腰部肌肉容易出現萎縮)

為什麼不建議針灸?

其使用的理論一般是「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通過在一些常見穴位下針,以達到舒經通絡、止痛效果。

國外也有研究表明針灸是有止疼是有一定效果的,如果疼痛的不妨去試一下。但是因其不能直接強化肌肉,減小椎間盤的壓力,所以也可以說治標不治本

為什麼不建議中葯熱敷?

理論上分析,腰椎間盤突出源於深層肌肉退化,椎間盤壓力改變,而敷葯對內部關節位置調節、肌肉力量增加是沒有用處的。

就熱敷的葯效而言,「有些患者會說可以通過熱量把葯效滲透到椎間盤,而且也會感到舒服一點。」

其實這有更多的可能因為發熱的效果以及黏在患處的綳帶的效果(能夠達到加強肌肉收縮的一點效果)會使患者感到舒適

況且由於皮膚的阻斷作用,膏葯的葯物成分是很難滲入患處的,比如深層的受損的肌肉以及神經

而且,心理作用對疼痛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為什麼不建議打封閉?

所謂封閉治療,是一種利用局部麻醉劑對周圍神經進行麻醉以減輕該神經支配感覺區域疼痛的方法。一般利用麻醉劑(多為普魯卡因)加激素(地塞米松)以5%葡萄糖溶液稀釋成合適濃度以注射器注射到神經周圍進行麻醉。該方法是治療短期疼痛的有效方法。

這種方法短期來講效果明顯,可以作為急性疼痛期的治療方法之一,但這也是一種有時效性的止痛方法,麻醉效果總會過去的。

為什麼建議運動康復?

運動康復理論非常簡單,我們身體就是靠肌肉支撐骨骼等提供所有動態關節穩定性。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因為重復彎腰動作,導致了內部肌肉受損、退化,尤其是深層肌肉。當深層肌肉慢慢變弱,不能配合淺層大肌肉的工作,腰椎盤承受壓力變大,很容易造成腰突等疾病。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運動鍛煉起腰部的深層肌肉,使得支撐脊柱的力量增強,增加腰椎的穩定性,降低腰椎間盤的壓力,緩解腰突的疼痛。

例如:

仰卧腹部屈曲運動

要點:

仰卧屈膝

雙手抱膝拉向胸前

抬升頭部及肩膀向膝蓋靠攏

返回原位

以上動作重復10次

該運動希望重點鍛煉的深層肌肉群——橫突棘肌群:

半棘肌(Semispinalis)

多裂肌(Multifidi)

迴旋肌(Rotatores)

棘間肌(Interspinalis)

而鍛煉這些深層肌肉群有助於:

維持腰椎各肌群間的力量平衡,有利於緩解腰椎間盤的壓力

增強腰椎的穩定性,有利於防止代償性骨質的增生

增強腰部對各椎體的控制以及抗重力下維持身體直立

維持正常的腰椎生理曲度

2、多裂肌是一塊什麼樣的肌肉,作什麼動作能夠鍛煉它

嗯,多裂肌在腰部,緊緊貼在腰椎骨旁邊,其生理功能就是保證各個腰椎的緊密連接、並分配腰椎所遭受的壓力,使從第一腰椎直至第五腰椎的五個椎體協調工作,既靈活自如、又能承擔各種作用於腰部的力量。
因為多裂肌的力線位於腰部曲線的後部,可以起到「弓弦」的作用,使脊柱保持伸展並且增加腰椎的前凸。斜行的肌纖維可以使上部身體產生旋轉,如果沒有多裂肌的作用,腰椎的屈曲將會被強制約束,防止腰椎過度屈曲出現損傷。同時在脊柱單純旋轉時保持直立(而不出現前屈)。
從上可以看出,實際上要鍛煉這塊肌肉,也就是鍛煉背的下部,中間部分肌肉,可以採取腹背挺身,負重挺身,還有肩部杠鈴側身等相關幾個動作進行鍛煉,鍛煉時注意要求幅度和重量不宜過大和過重,避免扭傷和肌肉損傷。

3、豎脊肌的作用

頭最長肌使伸展肌,單側收縮,使頭側屈旋轉,並在頸椎屈曲時起到控製作用。

胸最長肌和頸最長肌的功能是單側收縮時,脊柱側向同側,雙側收縮時,使脊柱伸展。當脊柱向前屈曲時,起至穩定、控制脊柱重力的作用。當大力呼吸、咳嗽和用力排便時,豎脊肌強力收縮。

頭伸展時,由頭半棘肌和頭最長肌、上斜方肌、頭夾肌協同完成;拮抗肌胸鎖乳突肌前部、頭前直肌;頸半棘肌、對側頸夾肌、和肩胛提肌、同側多裂肌和迴旋肌協同頸部旋轉運動。

伸展功能由頸半棘肌、雙側頸夾肌、頸最長肌、頭半棘肌、雙側肩胛提肌和雙側多裂肌協同完成;拮抗肌是頸前肌群。

胸、腰的最長肌與下後鋸肌、腰方肌協同完成伸展作用,拮抗肌腹肌群;腰椎旋轉主要由腹斜肌來完成,椎旁肌來協助作用,胸椎的旋轉由肋間肌來完成,多裂肌協助作用。

(3)腰椎多裂肌擴展資料:

在身體姿勢有較大差異時,肌肉需要動用的肌纖維數量也不相同。腰部放鬆時,雖然背部肌肉被動牽拉,但程度較小,輕微的肌肉收縮足以維持脊柱的彎曲;而挺直位時,背部肌肉主動收縮幅度加大,肌電活動大於放鬆位。

雙臂姿勢的改變對脊柱彎曲角度影響也較大,在伏案位比無支撐位和扶手位肌電的IEMG、RMS大,說明肌肉活動增強。腿部的動作對於脊柱的彎曲角度影響較小,肌肉活動情況改變不大,因此肌電圖無顯著性差異。

腰部負荷和肌電圖結果分析證明,在各種坐姿不同坐姿下腰部負荷及豎脊肌活動的生物力學研究中,脊柱前傾角度越大,腰椎周圍的肌肉軟組織承受的載荷越大,越容易造成腰部尤其是背部軟組織疲勞甚至慢性損傷。因此,在坐時,應盡量保持較小的脊柱前傾角,以減小脊柱周圍肌肉及軟組織的負荷,延緩肌肉疲勞並預防腰部軟組織疾病。

4、腰椎隱裂,請問該怎麼辦

你好,腰部疼痛一般與腰肌勞損或肌纖維織炎有關,因為腰椎先天性發育解剖異常,會增加腰肌的負荷量,而易出現腰部疼痛。指導意見對於成人單純隱性脊柱裂一般情況下不用特殊處理,更不用所述的什麼神經線剝離手術。腰部疼痛則局部按摩、理療,熱敷。內服或外覆鎮痛葯、肌肉鬆弛劑及舒筋活血等葯物,另外避免過勞、彎腰活動,避免局部著涼,矯正不良體位。積極進行腰背肌功能練習祝早日康復。

5、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

背部肌肉群:

(5)腰椎多裂肌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6、脊椎骨裂伴有腰肌勞損

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來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源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腰部有壓痛點百,多在骶棘肌處度,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還有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知受限。一般的情況是治療不好的,你小心上當哦?希望能道幫到你

7、您好,解剖學裡面的豎脊肌的作用是什麼?

頭最長肌使伸展肌,單側收縮,使頭側屈旋轉,並在頸椎屈曲時起到控製作用。

胸最長肌和頸最長肌的功能是單側收縮時,脊柱側向同側,雙側收縮時,使脊柱伸展。當脊柱向前屈曲時,起至穩定、控制脊柱重力的作用。當大力呼吸、咳嗽和用力排便時,豎脊肌強力收縮。

頭伸展時,由頭半棘肌和頭最長肌、上斜方肌、頭夾肌協同完成;拮抗肌胸鎖乳突肌前部、頭前直肌;頸半棘肌、對側頸夾肌、和肩胛提肌、同側多裂肌和迴旋肌協同頸部旋轉運動。

伸展功能由頸半棘肌、雙側頸夾肌、頸最長肌、頭半棘肌、雙側肩胛提肌和雙側多裂肌協同完成;拮抗肌是頸前肌群。

胸、腰的最長肌與下後鋸肌、腰方肌協同完成伸展作用,拮抗肌腹肌群;腰椎旋轉主要由腹斜肌來完成,椎旁肌來協助作用,胸椎的旋轉由肋間肌來完成,多裂肌協助作用。

(7)腰椎多裂肌擴展資料

豎脊肌的結構與連接:最長肌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胸最長肌、頸最長肌、頭最長肌,止於頸、胸椎的橫突 和顳骨乳突。它們是一組發育良好的豎脊肌群,肌纖維由總腱發出,胸最長肌附著第1-12肋骨後端及椎體T1-T12的橫突和關節突上。

在頸部,頸最長肌附著於胸椎T1-T4橫突上方和頸椎C2-C6橫突後結節上,而頭最長肌附著T1-T5的橫突和C4-C7橫突上方,側向外側輕度成角,附著於顳骨乳突的後緣。(總腱:骶骨背面、髂嵴後緣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8、很疑惑自己這么年輕就患了腰椎間盤突出,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現在工作也沒時間看,只有天天吃葯!

吃葯,吃什麼葯呢?
腰椎錯位,問題在哪裡呢,最直接簡單的反應就是腰椎不正了,也可以說腰椎錯位了,片子也可以看到,其實可以想到,骨不正,筋是否會柔呢,學醫的都知道,骨都是由肌肉連起來的,人體本身是一個平衡的,椎錯位,肌肉會拉緊的,一定可以找到肌肉的痛點,連接腰椎橫突的多裂肌等肌肉,可以試著按一下,是否很漲痛, 用中醫講就是骨正筋柔,
這是腰痛的核心問題所在,所以要圍繞這二點來解決,吃葯可否解決這二方面的問題呢,
所以給的方法是:讓漲的肌肉鬆 , 讓錯位的椎體還原,(當然不是用手術)

在電腦旁邊做久了,是不是指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感覺腰特別容易累嗎?如果是這樣,你可以檢查一下腹外肌,腹內肌,這一塊應該有漲點,會非常漲,難以忍受,

30分,也挺多的,為了30分,打了這多字,

與腰椎多裂肌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