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腰椎開放大手術後多長時間能象正常人一樣生活?
腰椎融合手術後,一般兩周創面癒合就需要進行腰背部肌肉舒展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屬於腰椎的退行性改變,如果是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經保守治療無效,需要考慮手術治療。如果是開放性的手術,一般來說在突出的位置作長約十厘米左右的手術切口。然後逐漸的顯露到椎間盤,掏出局部突出的椎間盤,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根據局部的情況,如果是伴隨脊柱不穩定,需要考慮植骨同時給予內固定進行融合治療。局部固定以後給予沖洗切口,安放引流管,然後逐層關閉切口,手術就完成了。腰椎間盤突出手術以後,傷口拆線的時間一般來說需要兩周。注意保持傷口的乾燥。另外三個月以內,避免頻繁的彎腰、勞累以及重體力勞動。腰間盤突出,如果症狀比較重,時間比較長,這一般是需要手術的。手術方式分為微創和開放性手術,相對來講,開放性手術有自己的優勢和自己的缺點,缺點就是開放性手術損傷比較大,恢復時間比較長。優點就是減壓比較徹底,恢復的比較好,症狀緩解的比較徹底。
現在的微創手術一般是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的病人首選微創手術,如果微創手術不能夠達到效果,不能夠緩解症狀,然後都是需要開放性的手術的。這個手術是一個比較成熟,比較規范的手術,效果還是非常穩定可靠。
2、腰椎開放手術好嗎
手術肯定不好了才去做,正常人誰願意去挨一刀?
腰椎部位手術一般選擇開放術式,腰椎的微創手術適應症比較少,所以需要做手術的話還是同你的醫生好好溝通,具體手術方式他一定是最清楚的。
3、腰椎手術
0.3 應該還算好的 有些突出的要嚴重的多 基本上還是開放式手術 微創的前提是膨出纖維環未破裂的情況下效果最佳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中,包括治療性葯物和緩解症狀類葯物。由於腰椎間盤的特殊結構決定很多一般葯物難有治療作用,因此一般西葯只有止痛功能,緩解臨床症狀為主,口服大部分葯物還是達不到根治腰椎間盤突出的目的,外用的中葯貼劑,效果會更好,從外皮滲透,葯物滲入骨質,也沒有副作用,德國研製的瑞克透骨貼在德國上市兩年,已全面取代手術,對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可以徹底治癒,並且不易復發,基本上沒有副作用。
(二)牽引治療
我們都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症以突出物的大小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三種類型。以臨床症狀的輕重分急性期和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在第一次發病時,一般的醫院均建議病人首先使用牽引治療,牽引主要以機械的力度牽拉椎間隙,而減輕椎間盤的內壓,使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稍減輕,從理論來講是比較正確的,但臨床的治療效果的確不太理想。這主要是由於牽引的力度因人而異,難以撐握;另一個是適應症的選擇難以准確區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問題。牽引只適合於單純的腰椎間盤膨出患者,而且必須在症狀不重時採用,以緩解臨床症狀為目的,禁用於腰椎間盤突出、脫出,伴隨椎管狹窄的病人,和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
(三)物理治療、推拿治療、針灸治療
所以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後又會和從前一樣。所以說,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方法,只用於腰突症的配合治療。
(四)封閉療法
封閉治療分兩種應用方法,一種為椎管內封閉,一種為神經根封閉。顧名思義,椎管內封閉是直接用葯物注射到椎管內,神經根封閉是把葯物注射在神經根周圍。注射的葯物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加局部麻醉為主。麻醉葯物則為止痛,麻醉神經使其敏感性降低。所以封閉的效果就是止痛,突出物壓迫無法解決,當封閉葯效過後腰腿痛症狀馬上又恢復。
(五)針刀療法
針刀療法分為水針刀和小針刀。
小針刀療法是在針灸和封閉療法的基礎上發展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近年逐步「神化」了它治療效果。小針刀治療其實就是一種封閉療法的改良,其治療效果等同封閉。由於在治療過程中運用到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激素的副作用會引起如骨質疏鬆、胃腸反應、痤瘡多毛,向心性肥胖等,而且同時伴隨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禁用。
(六)手術治療
1、常規開放手術:
常規開放手術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椎體融合術等。手術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解除神經根壓迫而達到治療目的。由於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術破壞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結構,造成手術損傷大,易造成腰椎術後失穩,術後瘢痕組織粘連,術中誤傷神經根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
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對正常骨關節的破壞,但微創手術一樣是手術,也有手術的風險和並發症,另一個最主要問題在於手術視野變小之後,難以干凈徹底摘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增高了手術不成功的風險。
3、經皮穿刺的切吸術:
損傷較小,但缺點是該手術以減壓為主,對於椎間盤膨出有效,禁用於腰突症脫出、游離、合並鈣化等類型,這樣造成手術面太窄。
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總結:
治療方法選擇的原則:盡量選擇非損傷的保守治療方法,包括有損傷的微創介入等均排在保守治療方法之後,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其他治療。
單純的椎間盤膨出可以考慮介入治療,不要考慮微創或者常規手術;
單純性突出可以考慮微創治療,不要考慮介入治療或者常規手術;
復雜性突出(多地方突出)應該考慮常規手術治療,不要考慮微創和介入;
伴隨椎管狹窄、黃韌帶肥厚的情況,應該選擇常規手術;
椎間盤突出有鈣化者應該選擇常規手術;
年老體弱者盡量不要考慮有損傷的治療,包括手術、微創、介入等都不適合,應該進行保守治療;
膨出和輕度突出的一般採用保守治療或者介入治療;嚴重突出和脫出的都應該選擇微創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4、腰間盤突出的開放式手術過程是如何進行的
如果不是太嚴重不建議你用手術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因為手術太傷元氣,補都很難補回來,我的百度搜藏里有具體的你想要的內容,可以仔細的看看,看病最好是看中醫,平時多學學養生文化,知道自己的病是怎麼來的,該怎麼來調理是最好的,能不吃葯就不吃,最好少吃,其時現在一有病還去找醫生的做法是很落後的了,在生病之前,身體會提前給你發信號,每個病發生之前都有好長時間的一個潛伏期,也就是人常說的亞健康,如果及時調理好是可以不得病的
5、腰椎間盤突出症開放式手術與微創手術本質上的區別是什麼?
開放式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被國際公認的最有效、最成熟、並發症最少的手術治療方法。隨著科技的發展,開放手術對脊柱穩定性的破壞越來越小。除非患者已經存在明顯腰椎不穩的表現外,手術造成的脊柱不穩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不論哪種微創手術的手術適應症都非常狹窄,僅適用於纖維環完整的外側型椎間盤突出;而且微創手術由於手術視野狹小或僅在透視下進行,缺乏三維概念,均有椎間盤摘除不徹底的缺陷。微創手術的復發率為3.3-5.0%,至於復發時間,這與患者術後是否仍然存在非正確使用腰部密切相關。從理論上講,開放手術不應該存在腰椎間盤復發的可能,出現復發的主要原因是手術者手術中未將椎間盤摘除干凈以及機化的瘢痕破裂導致的。至於您提到的鄰近節段退變,這是目前困擾脊柱外科的主要問題之一,但由於非融合技術逐漸在臨床應用,使得發生率明顯降低。另一個原因就是,早期的椎間盤突出,脊柱的穩定性沒有明顯降低,僅僅需要摘除椎間盤即可,無需內固定,也就不存在術後鄰近節段退變的可能。但是,絕大多數患者在患病後畏懼手術,採用各種所謂的保守治療,以致疾病繼續朝嚴重的方向發展,導致了脊柱不穩定,使得醫生在摘除椎間盤之後不得不採用內固定以維持脊柱穩定,從而出現以後鄰近節段退變的發生。鄰近節段退變的發生率雖然有20%,但是僅僅8%的患者表現出症狀需要再手術。
6、腰椎間盤突出做開放式手術治療合適嗎??
現在有微創介入治療,為什麼要做開放式手術呢?開放式手術是到了萬不得已時的唯一選擇。因為開放式手術最大的問題就是怎樣保證腰椎的穩定性。還有就是手術的粘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