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側隱窩的位置圖

腰椎側隱窩的位置圖

發布時間:2020-09-27 21:19:21

1、腰骶部位置圖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緣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帶下部位。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疼痛多見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這一病症多伴有一側下肢放射性疼痛;婦科如果有炎症,例如盆腔炎,有時也可以引起腰骶部的疼痛,懷孕時,多在妊娠中後期有腰骶部的不適。另外,肛腸科的深部膿腫也可以引起。

腰骶部疼痛是腰骶部勞損的主要表現,局部常有僵硬感,腰部活動可受限。受風著涼、天氣變化、過度疲勞可使症狀加重及反復發生。急性發作時腰骶部疼痛較為劇烈,腰骶兩側局部肌肉痙攣,腰部活動障礙,站立及行走亦受影響。

(1)腰椎側隱窩的位置圖擴展資料

腰骶部勞損在治療的過程中以及以後的康復治療中,要少做使用腰部力量的高強度體力活動,甚至可能局部時間制動,目的是減輕疼痛,消除腰部肌肉疲勞並盡可能固定腰椎避免腰椎骨質增生,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功能喪失,腰肌萎縮,誘發其它病變,一般主張治療與功能鍛煉同時進行,避免愈後並發症,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康復後的保健至關重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腰骶部勞損可以有效治療。

急性期應行卧床休息1~3周,一般採用硬板床仰卧,雙膝稍屈曲,以增大腰骶角,緩解疼痛,減輕組織水腫。

同時可行局部封閉、理療、按摩及功能鍛煉。疼痛厲害者可服用解痙鎮痛劑如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慢性勞損處理較難,效果較差。除理療、按摩及局部封閉外,可用較寬的腰骶帶或腰圍保護腰骶部,支持腰肌。

2、請教教:腰椎側隱窩穿刺怎麼定位,請教教?

嚴格無菌操作下,用16G 穿刺針按腰椎硬膜外穿刺置管的方法進行操作,注意使針尖稍偏向患側,當確認硬膜外穿刺成功後,調整針尖的斜口對向患側,置入硬膜外導管,使導管順著針尖的弧度沿硬膜外腔外側間隙進入患側側隱窩,此時患側下肢可有麻電感。回抽導管無血無液後從導管快速注射2%利多卡因實驗劑量,觀察5~15 min後出現預期的定位硬膜外阻滯效果,而無「脊麻」體征後,再給予治療的葯物,最後退出穿刺針及導管並觀察5~10 min。這是我們的方法,有好的方法也希望大家討論下

3、側隱窩的解剖問題

惻隱窩並不是腰椎才有,頸椎、胸椎都會有,但是頸椎1沒有。
側隱窩位於側椎管。其前面為椎體後緣,後面為上關節突前面與椎板和椎弓根連結處,外面為椎弓根的內面。內側入口相當於上關節突前緣。側隱窩為椎體孔兩側向外陷入部分,向外下方形成脊神經根通道,與椎間孔相續。側隱窩是椎管最狹窄部分,為神經根的通道,其矢徑越小,橫徑越大,表示側隱窩越窄越深。側隱窩狹窄卡壓神經根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腰5椎間孔最易引起側隱窩狹窄,原因是:①椎間孔多呈三葉形;②側隱窩明顯,矢徑可小至2~3mm;③上關節突增生變形較多

4、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兩側髂嵴連線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帶的位置,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

5、側隱窩注射在體表怎麼確定位置?怎麼確認注射成功?

= =這個還真不好說····您去找點醫學教育視頻吧···

6、腰椎管側隱窩狹窄是怎麼回事?

腰椎間盤突出症,術中並無突出的椎間盤,或只有小的突起,主要病變為椎管側方狹窄壓迫神經根,特稱為側隱窩狹窄症,以區別於主椎管狹窄。側隱窩指椎管向側方延伸的狹窄間隙,主要發生在三葉形椎管,以下位兩個腰椎處最為典型。一般認為側隱窩前後徑小於3mm以下者為狹窄,5mm以上者為正常,在此之間者為相對狹窄。那麼,側隱窩為什麼會狹窄呢?先天因素可造成側隱窩狹窄,三葉形椎管側隱窩深,前後徑小,從發育上就存在著狹窄症的因素。另一個促成狹窄的重要因素是退變。椎間盤退變纖維環膨出鈣化,椎體後上緣增生,從前方向後突入側隱窩;椎間盤狹窄後,下位椎骨的上關節突上移;峽部增生,黃韌帶肥厚鈣化,自後方突入側隱窩;退變的椎體前或後滑脫,均可促成側隱窩狹窄。本病多發生在中年以上,男多於女,這可能是男性負重大,下腰椎管呈三葉草形較多,神經根周圍保留間隙小,易出現壓迫症狀的緣故。患者一般有較長的腰痛及腰腿痛病史,腿痛常比椎間盤突出者重,勞累或外傷可誘發疼痛,或使症狀明顯加重。神經性間歇性跛行為進行性,跛行距離自數百步減至數十步,蹲位或坐下休息後緩解。下肢疼痛沿腰或骶神經支配區放射。側隱窩狹窄症是神經根受到相鄰結構的機械性壓迫,不適於保守治療。牽引只適於壓迫不重者。

與腰椎側隱窩的位置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