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穿刺解剖圖

腰椎穿刺解剖圖

發布時間:2020-09-27 11:33:27

1、腰椎穿刺術依次穿過哪些結構

通常在腰3,4棘間隙,經過,皮膚,淺筋膜,深筋膜,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硬膜,硬膜下腔

2、簡述腰椎穿刺的常選部位和臨床意義

部位:腰椎穿刺通常取彎腰側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為主)椎間隙穿刺。臨床意義:目的加深對腰神經根四周解剖的認識,選擇經皮穿刺最佳途徑.辦法對30具成人 腰神經根四周構 造停止解剖學察看、丈量和摹擬穿刺.結果丈量三角工作區面積(mm2):L4~5為104.65±23.66, L5~ S1為91.81±16.78;直視下穿刺針進入角度(°): L4~5為45.33±1.81, L5~S1為40.43±3.49, 外區為48.4±2.56;穿刺點距後中線間隔(mm): L4~5為69.8±5.7, L5~S1為60.6±7.0, 外區為97.1±9.9; 閉合穿刺勝利率:L4~5為100%,L5~S1為90%,外區為60%.結論經三角工作區穿刺是經皮後外側入路腰椎間盤摘除術的最佳途徑;對L5~S1間隙穿刺有艱難時,可經三角工作區的外區停止穿刺手術.

3、進行腰椎穿刺在等幾腰椎? 要如何定位?

哦,對了那個沒說定位標志,呵呵。
兩側骼嵴最高點的連線約平第4腰椎棘突,可作為腰椎穿刺的定位標志。
腰三腰四間隙或者腰四腰五,成人可以往上到腰二腰三間隙。因為:
1、在馬尾神經平面以下,不會傷到神經
2、此處棘突平直,棘突間間隙大,容易進針

4、腰椎穿刺時的解剖結構圖

&

5、腰穿由淺入深要經過那5層結構

依次經過的結構有: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穿過黃韌帶就到達了硬膜外腔,通過往硬膜外腔主要可以達到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再往前進針穿破硬脊膜和蛛網膜就到達了蛛網膜下腔,也就是到達了腰穿的目的地。

在顱內壓增高(特別是後顱凹和顳吉佔位性病變)時,當腰穿放液過多過快時,可在穿刺當時或術後數小時內發生腦疝,故應嚴加註意和預防。必要時,可在訂前先快速靜脈輸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脫水劑後,以細針穿刺,緩慢滴出數滴腦脊液進行化驗檢查。

(5)腰椎穿刺解剖圖擴展資料:

原有脊髓、脊神經根症狀的突然加重:多見於脊髓壓迫症,因腰穿放液後由於壓力的改變,導致椎管內脊髓、神經根、腦脊液和病變之間的壓力平衡改變所致。

可使根性疼痛、截癱及大小便障礙等症狀加重,在高頸段脊髓壓迫症則可發生呼吸困難與驟停,上述症狀不嚴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鹽水30-50ml:療效不佳時應急請外科考慮手術處理。

6、麻醉解剖學,試述腰椎穿刺術的層次有哪些

依次經過的結構有: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穿過黃韌帶就到達了硬膜外腔,再往前進針穿破硬脊膜和蛛網膜就到達了蛛網膜下腔,也就是到達了腰穿的目的地。

7、做腰椎穿刺時由後向前分別穿過哪些韌帶結構?

是皮膚及皮下組織,棘上韌帶然後棘間韌帶,黃韌帶,下面依次是硬膜外隙,硬脊膜,硬膜下隙,蛛網膜,蛛網膜下隙,蛛網膜下隙充滿腦脊液,軟脊膜裡麵包裹的脊髓

與腰椎穿刺解剖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