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腰椎穿刺的常選部位和臨床意義
部位:腰椎穿刺通常取彎腰側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為主)椎間隙穿刺。臨床意義:目的加深對腰神經根四周解剖的認識,選擇經皮穿刺最佳途徑.辦法對30具成人 腰神經根四周構 造停止解剖學察看、丈量和摹擬穿刺.結果丈量三角工作區面積(mm2):L4~5為104.65±23.66, L5~ S1為91.81±16.78;直視下穿刺針進入角度(°): L4~5為45.33±1.81, L5~S1為40.43±3.49, 外區為48.4±2.56;穿刺點距後中線間隔(mm): L4~5為69.8±5.7, L5~S1為60.6±7.0, 外區為97.1±9.9; 閉合穿刺勝利率:L4~5為100%,L5~S1為90%,外區為60%.結論經三角工作區穿刺是經皮後外側入路腰椎間盤摘除術的最佳途徑;對L5~S1間隙穿刺有艱難時,可經三角工作區的外區停止穿刺手術.
2、我媽媽腰椎間盤突出中醫治療一段時間了,最近又開始疼了,還有什麼好的方法治療嗎?
介紹一個小處方:
紅花一兩配米醋一斤浸泡一周左右(顏色呈黑紅色,注意不是藏紅花),每天擦拭患處,方便就多擦拭幾次,不能根治,能緩解症狀。比較管用。
另外,注意多散步或吊單杠,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
3、腰間盤突出坐久了就疼,怎麼治療?
過去,國內對於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要麼是保守治療,要麼是介入治療。隨著醫學的進步,現代醫學在保守和介入之間,又開發出了微創技術。將這些治療手段逐級排列後,可以幫助臨床醫生更合理科學地選擇治療手段。也可以使患者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病情。 第一台階:保守治療保守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法。通過正規保守治療,80%的病人症狀可以緩解甚至治癒。只要不是需急診手術的患者都可以進行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卧床休息、支具、物理、體療、牽引、口服止痛葯或肌松劑。還有傳統醫學的推拿按摩、針灸、針刀療法等。對於頑固腰痛的病人,安裝鎮痛電極也是國外有效的辦法。 第二台階:介入治療手術絕對指征是馬尾神經損害和進行性運動功能障礙。相對指征是保守治療無效、保守治療暫時有效但反復發作坐骨神經痛超過3次、明顯運動功能障礙,伴有神經根牽拉試驗陽性、腰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巨大,疼痛劇烈,各種體位都難以緩解,直接影響睡眠。 椎間盤突出的介入治療包括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盡管看起來五花八門,但它們共有的特點就是通過各種方法使椎間盤髓核體積減小,從而達到減低病變椎間盤的內部壓力,回縮突出的腰椎間盤,解除其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或減輕炎性反應,使症狀得以消除或減輕,達到治療的目的。 第三台階:常規手術當患者病情嚴重,無法藉助上述方法治療時,可考慮椎板間開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常規手術,包括顯微手術或常規直視下手術。目前常規應用的椎板間開窗、間盤切除術,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癒率為65%~75%.但是常規手術往往會產生許多副作用,例如手術的創傷大,出血較多,病人易痛苦,處理不當易引起並發症,而且費用比較高,多數患者無法接受。 第四台階:微創治療對不適宜介入治療的患者應進一步考慮微創治療。目前腰椎微創手術主要有椎間盤鏡及椎間孔鏡。前者經後側入路;後者經後外側入路。 微創手術的適應證與傳統的半椎板切除、開窗、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的適應症幾乎一致。所有微創技術的治療對象均是在具備了常規切開外科手術指征的患者中選擇。 據介紹「射頻熱凝靶點術」有著傳統治療方法無可比擬的優勢:一是安全性高:治療過程是在C臂機引導下穿刺,不會傷及周圍正常的組織器官,治療後症狀立即消失和減輕。二是損傷小:穿刺針僅有0.7毫米,無手術切口,無出血,無需切開肌肉,術後不會造成脊柱穩定性下降。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住院3-5天。三是痛苦少:整個治療不到30分鍾,穿刺痛苦小,被稱為綠色、安全療法。 大量臨床實例證實,「射頻熱凝靶點術」對頸、腰椎功能性障礙、僵硬、疼痛、麻木等效果顯著。術後關節不再疼痛,3天左右即可,恢復關節靈活度。 專家提醒:中老年椎間盤突出治療,不可輕易開刀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保守的傳統療法,主要包括針灸、按摩、牽引等,對初次發病者有較高的治療效果,但大多數患者會再次復發。外科手術開刀可以解決頸椎病 的相關問題,但手術創傷與可能出現的手術意外、手術後遺症以及恢復時間長。 而微創技術則以創口小、痛苦小、治療便捷、安全有效、並發症少且經濟負擔低等顯著優勢,逐漸占據了頸椎病治療的主流,比如常州102骨科的「AD射頻熱凝靶點術」就是屬於微創療法。中老年人,手術療法風險太大,對身體的傷害也較大,而保守治療往往不能治本,微創療法安全有效,可謂是中老年人治療頸椎病的首選療法。
4、腰椎釘棒內固定術手術配合課件
原發布者:鑫淼圖文
2016.12hehe脊柱骨折LOGO脊柱骨折多見男性青壯年。大多由間接外力引起,如由高處跌落時臀部或足著地、沖擊性外力向上傳至胸腰段發生骨折;少數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壓傷、汽車壓撞傷或火器傷。一般以胸腰段脊柱骨折多見5%--6%。脊柱骨折可以並發脊髓或馬尾神經損傷,病情嚴重者可致截癱,甚至危及生命;治療不當的單純壓縮骨折,亦可遺留慢性腰痛。主要介紹內容LOGO31脊柱基礎知識及骨折內固定術的相關知識2護理配合33認識釘棒內固定器械LOGO(圖1)7塊頸椎,(圖2)12塊胸椎,(圖3)5塊腰椎,(圖4)1塊尾椎,(圖5)骶椎脊柱外科手術常見手術入路LOGO頸椎入路前路頸椎病灶清除術頸椎前固定術動脈受壓病變治療頸神經要或椎後路頸椎後融合術及椎板切除術胸椎入路後外側入路適用於胸椎結核病灶清除椎體前側入路適用於顯露T4到T11的胸腰椎入路:胸腹聯合切口適用於胸腰段脊柱側彎病人1的前路松解,脊柱後凸病人的手術護理配合要點LOGO洗手護士巡迴護士配-根據手術方式,准備好物品-做好醫護人員自我防護工作合-考慮病人舒適度,擺好俯卧位物品准備LOGO儀器:C臂機電刀機雙極電凝器械:基本包+闌尾包+腰椎包+脊柱拉鉤釘棒內固定常規器械包釘棒內固定特殊器械包釘棒螺釘包一次性物品:腦棉片骨蠟雙袋吸引管24號刀片11號刀片常用器械LOGOLOGOLOGOLOGOLOGO5、全國做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最好的醫院是哪個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典型症狀: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
常見症狀:腰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神經系統反射改變為本病易發生的典型體征之一:腰4神經根受累時,可出現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為活躍,之後迅速變為反射減退,腰5神經根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骶1神經根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反射改變對受累神經的定位意義較大.
其他症狀:
1.視受累脊神經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陽性率達80%以上.早期多表現為皮膚感覺過敏,漸而出現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因受累神經根以單節單側為多,故感覺障礙范圍較小;但如果馬尾神經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則感覺障礙范圍較廣泛.
2.70%~75%患者出現肌力下降,腰5神經根受累時,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經根受累時,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6、甘露醇對腰間盤凸出的作用
1)硬膜外類固醇注射:即所謂骶管注射,它是通過骶管將類固醇類葯物(如氟美松、潑尼松龍、氫化考的松等)混入麻醉葯(如2%普魯卡因等)注入硬膜外腔。此方法可抑制在其硬膜外腔內行走的神經末梢的興奮性,同時改善局部血循環,使局部代謝廢物易於從血循環中被帶走,從而起到消炎的作用,達到止痛的目的,但如系巨大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因機械性刺激不能解除,症狀也不能緩解。 2)骶核化學溶解法,也就是常說的"溶核術",是將一些蛋白酶類葯物,使椎間盤髓核溶解達到減小或消除因髓核後突而對神經的壓迫,它適用於病史少於2個月,經其他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經手術治療效果欠佳者,但禁用於對蛋白酶類葯物過敏者(過去曾行過此注射,再次注射會增加危險性),伴有腰椎管狹窄或因腰間盤突出而出現足下垂,大小便失禁及孕婦,14歲以下兒童等均不能使用。其並發症約為2%~3%,常見的有過敏反應、椎間盤炎、灼性神經痛、繼發性椎間孔狹窄或椎管狹窄等,因此,應用此方法要嚴格掌握適應證。目前資料報道,此法有效率約為60%~70%。 3)其他方法,如牽引、按摩、微波、葯物等。牽引法是利用在牽引狀態下,椎間隙擴大,間盤後側的後縱韌帶張緊,使得突出的椎間盤髓核還納。此種方法僅適用於椎間盤膨出或雖為突出但纖維環及後縱韌帶沒有破裂的病人,而對於間盤脫出則無效。按摩、微波治療是通過鬆弛緊張的肌肉,增加局部血循環達到減輕症狀的目的。應用一些脫水劑及激素,如甘露醇、氟美松等或改善神經代謝類葯,如神經安樂平等,通過改善受刺激的神經根的炎性反應,達到止痛的目的。 11.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明確,經正規非手術治療6個月無效者;反復發作症狀嚴重者;突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根性痛劇烈無法緩解,並持續加劇者;腰椎間盤突出合並神經根功能喪失或馬尾神經功能障礙者。對腰椎間盤突出症初次發作,症狀較輕經非手術治療可緩解者,對其工作和生活影響不明顯者,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症影像學診斷不明確者,均不宜手術。 2)手術方式:手術方式目前以後路手術為主,根據椎間盤突出的位置、范圍及對神經壓迫程度和是否存在椎管狹窄等,可分為後路半板減壓、全板減壓及開窗減壓等方法。前路手術可分為經腹入路,椎間盤切除術和前路腹膜外腰椎間盤摘除術,前路手術的意義在於摘除髓核組織同時可以進行植骨。 近年來,顯微外科技術迅速發展,目前已有腰椎間盤顯微外科摘除術,我國各醫院相繼開展了經皮腰椎間盤切除術,因其創傷小,出血少,有時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逐漸被病人接受,內窺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已廣泛應用。 3)術後康復:不少患者術後療效不佳甚至復發,與術後康復不利有關,如沒有按要求進行康復訓練,未能受到醫師的指導不知怎樣訓練,過度訓練,過早下地負重式工作等。因此,根據手術中減壓和組織損傷情況,指導病人進行康復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是確保手術效果的必要手段。一般來說,術後24小時開始應做肢抬高訓練;可以預防神經根粘連。1周後做腰背肌訓練對腰背肌力量的恢復是必不可少的;3周後,腰圍保護式石膏固定後離床適度活動;3月後恢復正常活動,逐漸恢復工作。關於術後下床時間問題,醫生看法頗有異同,但對術後軟組織和骨組織的修復而言,仍以卧床時間略長為穩妥
7、腰椎狹窄怎麼治療
我的母親就是這種病,當時做手術了,見效快,手術後馬上就不疼了。現在已經兩年了後悔了,因為腰部有鋼釘的原因,腰部硬梆梆的,彎腰幅度受限制,說出來給您做個參考,另外按摩,膏葯,針炙都有效果的。
8、腰間盤突出--怎樣治療?能否治癒?謝謝
目前國內外對腰間盤突出症有哪些治療方法,它們各有哪此優缺點呢?
目前對腰間盤突出症的治法主要有保守治療、有限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三種:
保守治療有中醫葯、牽引、按摩、針灸、理療、封閉、敷葯等。此類療法安全可靠,但有見效較慢、治療不徹底的缺點。
有限手術主要有:經皮穿刺髓核切除術(在X線的監視下將髓核鑽碎吸出)、膠原酶化學溶液術(在X光的監視下用膠原酶將髓核溶液)兩種。這兩種方法如能選擇適應症,對症治療,往往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又有適應證較少的缺點。
手術治療:經保守治療三月以上無效,並劇痛難忍,無法工作和學習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如手術成功可迅速緩解症狀,但伴有一定的損傷和風險。
9、腰椎盤骨突出會造成腿痛嗎?這種病難治嗎?平時要注意那些事項?
這種病不好治.這病和頸椎病一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改掉平時不好的習慣和動作.腰病是會影響到腿的,這可能是腰尖盤突出的部分壓迫到了影響腿的神經,造成了一種假象,好象就是腿疼,是腿的毛病,這樣的病例太多了.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保守治療方法:
1)硬膜外類固醇注射:即所謂骶管注射,它是通過骶管將類固醇類葯物(如氟美松、潑尼松龍、氫化考的松等)混入麻醉葯(如2%普魯卡因等)注入硬膜外腔。此方法可抑制在其硬膜外腔內行走的神經末梢的興奮性,同時改善局部血循環,使局部代謝廢物易於從血循環中被帶走,從而起到消炎的作用,達到止痛的目的,但如系巨大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因機械性刺激不能解除,症狀也不能緩解。
2)骶核化學溶解法,也就是常說的"溶核術",是將一些蛋白酶類葯物,使椎間盤髓核溶解達到減小或消除因髓核後突而對神經的壓迫,它適用於病史少於2個月,經其他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經手術治療效果欠佳者,但禁用於對蛋白酶類葯物過敏者(過去曾行過此注射,再次注射會增加危險性),伴有腰椎管狹窄或因腰間盤突出而出現足下垂,大小便失禁及孕婦,14歲以下兒童等均不能使用。其並發症約為2%~3%,常見的有過敏反應、椎間盤炎、灼性神經痛、繼發性椎間孔狹窄或椎管狹窄等,因此,應用此方法要嚴格掌握適應證。目前資料報道,此法有效率約為60%~70%。
3)其他方法,如牽引、按摩、微波、葯物等。牽引法是利用在牽引狀態下,椎間隙擴大,間盤後側的後縱韌帶張緊,使得突出的椎間盤髓核還納。此種方法僅適用於椎間盤膨出或雖為突出但纖維環及後縱韌帶沒有破裂的病人,而對於間盤脫出則無效。按摩、微波治療是通過鬆弛緊張的肌肉,增加局部血循環達到減輕症狀的目的。應用一些脫水劑及激素,如甘露醇、氟美松等或改善神經代謝類葯,如神經安樂平等,通過改善受刺激的神經根的炎性反應,達到止痛的目的。
腰椎盤骨突出發展到最後嚴重是就要進行手術治療了:
1)手術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明確,經正規非手術治療6個月無效者;反復發作症狀嚴重者;突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根性痛劇烈無法緩解,並持續加劇者;腰椎間盤突出合並神經根功能喪失或馬尾神經功能障礙者。對腰椎間盤突出症初次發作,症狀較輕經非手術治療可緩解者,對其工作和生活影響不明顯者,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症影像學診斷不明確者,均不宜手術。
2)手術方式:手術方式目前以後路手術為主,根據椎間盤突出的位置、范圍及對神經壓迫程度和是否存在椎管狹窄等,可分為後路半板減壓、全板減壓及開窗減壓等方法。前路手術可分為經腹入路,椎間盤切除術和前路腹膜外腰椎間盤摘除術,前路手術的意義在於摘除髓核組織同時可以進行植骨。
近年來,顯微外科技術迅速發展,目前已有腰椎間盤顯微外科摘除術,我國各醫院相繼開展了經皮腰椎間盤切除術,因其創傷小,出血少,有時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逐漸被病人接受,內窺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已廣泛應用。
3)術後康復:不少患者術後療效不佳甚至復發,與術後康復不利有關,如沒有按要求進行康復訓練,未能受到醫師的指導不知怎樣訓練,過度訓練,過早下地負重式工作等。因此,根據手術中減壓和組織損傷情況,指導病人進行康復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是確保手術效果的必要手段。一般來說,術後24小時開始應做肢抬高訓練;可以預防神經根粘連。1周後做腰背肌訓練對腰背肌力量的恢復是必不可少的;3周後,腰圍保護式石膏固定後離床適度活動;3月後恢復正常活動,逐漸恢復工作。關於術後下床時間問題,醫生看法頗有異同,但對術後軟組織和骨組織的修復而言,仍以卧床時間略長為穩妥。
腰間盤突出症的預防: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在預防。那麼,怎樣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或防止其復發呢?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的姿勢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煉,因為適當的鍛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應性和強度,松解軟組織的粘連,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及預防作用,並在寒冷潮濕的季節應注意保暖,防止本病的復發。
利用卧床休息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方法相對比較簡單,患者無需過多專業知識,就能在家進行。但卧床休息還是有許多應該注意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療效就不能得到保障.
(1)卧床要求卧硬床。具體講就是木板床上鋪薄褥或墊子,較硬的棕床也可以。
(2)患者仰卧時,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墊或令膝、髖保持一定的屈曲,這樣可使肌肉充分放鬆。俯卧位時則床墊要平,以免腰部過度後伸。
(3)卧床休息要嚴格堅持。即使在症狀緩解一段時間後佩帶腰圍下床,也不能作任何屈腰動作。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堅持卧床生活,會影響療效。
當然,在卧床一段時間後,如配合推拿、針灸、理療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會取得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