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運動操

腰椎運動操

發布時間:2020-09-24 15:25:17

1、腰椎盤突出能跳有氧健身操嗎

當然不能!
腰椎盤突出也稱椎間盤突出。腰間盤突出症是一個多發病、常見病,它主要因椎間盤勞損變性、纖維環破裂或髓核脫出等,刺激或壓迫脊神經、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群。
成年人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纖維環中的纖維變粗,變脆以致最後斷裂,使椎間盤失去原有的彈性,不能擔負原來承擔的壓力。在過度勞損,體位驟變,猛力動作或暴力撞擊下,纖維環即可向外膨出,從而髓核也可經過破裂的纖維環的裂隙向外突出,這就是所謂的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部脹痛、坐骨神經放射痛,下肢麻木脹痛、感覺減退或疼痛過敏、肌肉萎縮、患腿變細、行走困難等,嚴重時大小便功能障礙、下肢癱瘓、長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質量下降、工作和勞動能力喪失。
人體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人體的各個器官系統幾乎是同步老化的,人老化以後,各個器官系統可以出現一定程度的功能下降,甚至某些人還可以出現相應的老年疾病和相應症狀。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由於運動磨損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退行性改變,這是一種正常的老化表現。年齡增加意味著「磨損」的增加,這就像人老了臉上會長皺紋、頭發會變白、眼睛會變老花一樣,在腰椎的老化表現就是前面提到的椎間盤的退變,以及以後出現的腰椎骨刺等表現。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性老化現象,符合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規律。
絕大部分60歲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時均可發現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間隙狹窄等退變老化現象。60歲以上的人各個器官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變老化,但並不是60歲以上的人都會有病。拍片發現有腰椎的骨刺、椎間隙狹窄等退變老化者,絕大部分人也並不一定有相應的臨床症狀。因此不必談骨刺色變,單純的骨刺不一定引起臨床症狀,只要掌握它的規律,就可採取相應的措施,預防或減輕它帶來的不良影響。
另外還有一些病人害怕骨刺,非常關心自己的腰椎骨刺以及身體其它關節部位的骨刺是否在發展,發展的速度怎樣等。其實,骨刺的發展是人體老化的自然表現,只要不在關鍵部位,不對重要的組織結構組成壓迫,不出現相應的症狀,大家不必為人體的自然老化而過分擔憂。
另外,在談癌色變的今天,人們害怕骨刺,也可能與害怕骨刺會癌變的心理狀態有關,在門診我們也常常可以碰到一些病人非常關切地向醫生詢問骨刺是否會癌變這樣的問題。其實,骨刺等退變表現是不會癌變的,這一點病人應當充分放心。
腰椎開始退變後,首先出現椎間盤的變性,使椎間盤容易被壓縮而喪失其正常的高度,椎體間距離縮短、脊椎骨前後的韌帶因此而變得鬆弛,造成椎體之間的不穩定,相互之間活動過度。椎體間活動度增大後,在椎體邊緣易於出現微小的、反復的、積累性損傷,可以導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滲出。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出血及滲出被吸收纖維化,以後可逐步形成鈣化,從而在局部,也就是在該間隙的椎體上下緣出現骨的增生性反應,這就是骨刺。有些書上叫做骨贅或者骨質增生,其實都是一樣的意思。
由於不斷的刺激,反復的創傷,骨刺將不斷增大。這就如同長期手握鋤頭鐵鍬勞動一樣,剛開始時可在手掌部損傷刺激形成血泡,血泡癒合後,可在手掌形成老繭。以後對手掌部的反復刺激,可使在手掌部形成的老繭越長越厚;反之,停止體力勞動多年以後,手掌部的老繭會逐漸變薄以至消失。因此,如果腰椎長期受到反復勞損以及過度活動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則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變,使椎間盤突出,骨刺形成並不斷增大;反之,注意腰部的休息和保養,就可以減緩腰椎的退變速度和骨刺的進展。人們因勞作程度不同,手掌部的老繭厚薄可有不同;人們的腰椎因所受到的不良刺激的不同,休息保養不同,其形成的骨刺等退變表現也因人而異。我們人是要活動的,無論怎樣休息和保養,腰椎也會在運動中逐漸退變老化,只不過,通過正確的休息和保養措施,我們的腰椎可以延緩退變。
研究表明,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以外,也與腰椎是否長期過度的屈伸活動及負重損傷等因素有關,這是腰椎退變及發病的外在因素。某些腰部負重過大以及腰部容易受到外傷的職業,腰椎退變的速度要快一些,出現腰椎疾病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例如,重體力勞動者、經常肩扛背托重物者,某些運動員如舉重、體操、摔跤及其它劇烈運動,都很容易損傷腰椎,加重腰椎的勞損及退變,這就不難理解,有不少專業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到了中老年以後,易於出現腰腿痛。據統計,在臨床上大約有很多腰腿痛人可以回憶起有過腰部的外傷史。青少年時代的腰椎外傷,也是中年以後發生腰腿痛的重要外因。
腰椎的骨刺可以長在椎體上下緣的前後部分以及關節突關節,腰椎的骨刺在反復刺激下逐漸增大,可以使脊椎骨之間的活動度減少甚至僵直,這樣可以導致鄰近的脊椎骨之間的活動度卻代償性加大,使其椎間盤及椎骨間關節退變程度加重。這樣,久而久之,勞損因素的進一步作用,整個頸椎或者腰椎就可以出現廣泛的椎間盤膨出或突出、椎間隙狹窄、椎體緣的骨刺形成、關節突增生肥大、黃韌帶肥厚、脊椎骨之間不穩定等表現,這些表現在拍X線片、CT以及核磁共振等檢查時可以得到證實。
大多數腰椎的骨刺並不導致腰痛和腰神經根壓迫,也不必過分憂慮,只有少數情況下在特定部位的骨刺才會出現症狀。腰椎椎體後緣的骨刺,連同膨出的椎間盤的纖維環、後縱韌帶和創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者纖維化組織,在椎間盤的節段平面形成一個向後方或側後方突出的混合物,結合後方肥厚的黃韌帶,可以對局部的腰神經根形成直接的刺激壓迫。
所以你不可以劇烈活動

2、問一下對腰椎有好處的操~

床要是太軟的話是不行的,實在不行想辦法在地上鋪點東西睡吧,但注意不要著涼了。腰其實沒什麼特別好的治療辦法,最主要還是要靜養,而且是睡硬板床。偶老爹的腰已經不好了十幾年了吧,犯起病來很痛苦的,他也是最開始受傷了沒怎麼注意,治到不疼了就不管了,結果病根沒除,反復幾次下來就很嚴重。在家的時候因為床還算比較硬,沒有犯病的時候在床上睡,犯了病了就打地鋪,來德國的時候因為床太軟也都盡量在地上睡。然後在國內的時候家裡有一台烤電用的燈,他要是不舒服會在晚上烤一下,在德國偶也看到有那種小小的不過好像專門用來給病人作治療用的燈,也很便宜,建議你買一台,熱量對疼痛還是很有效果的。也可以買一塊能加熱的毯子放在疼痛或不適的地方適量加熱試試。如果方便的話可以請國內的人幫你寄幾塊國內的那種貼的膏葯,自己應該也可以貼,應該有幫助。不要用力過猛,適度運動一下可以,但如果覺得不舒服一定要停止。如果實在不行還是去看醫生吧!

3、保護頸椎腰椎的運動或者體操

就是頸、腰部的仰俯、擺動和旋轉(但一般不主張360度的那種),幾句話說不清。我原來也較厲害,現在堅持用以前上體育課涉及活動腰部的熱身動作、以及頸部的多種仰俯、擺動,大有好轉。具體可以網上搜搜,再自己體驗、琢磨。無非是活動腰頸椎,關鍵是堅持。

4、最近每次做完操運動完之後(運動大概持續一個多小時),腰椎都會非常疼痛,甚至無法彎腰去拿地上的杯子。

有可能是腰肌勞損,建議去醫院看看.因為我在部隊的時候患過次病.跟你說的情況差不多.要多休息

5、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有什麼運動或者體操來緩解

可以游泳、倒走和踩書站立練習:赤足,前腳掌踩一本2厘米厚的書,腳跟著地,注意抬頭,感覺症狀是否有緩解。還可以練習倒走,倒走不方便,可以使用負跟鞋,相關知識已經入編大學教材,成為醫學教科書內容,是國家顯著的科技進步,不妨可以嘗試下。睡硬板床,緩解腰椎壓力。

6、腰椎間盤突出可以做體操鍛煉嗎

壓:兩手掐腰,大毋指向後,分別按在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進行按揉。
推:兩手掌對搓熱,重疊放於腰椎正中,上下推搓至局部發熱感 。
按:取坐位,兩手中指分別點按兩腿膝關節後,感到酸、麻、脹為止。

7、腰椎間盤突出可以跳健美操嗎?

別快跑,拿重東西,打籃球等,做健美操有一個好處就是運動你的腰部,有助於治療,但是操中如有向下彎腰。起跳等動作時應注意,這樣容易引起傷處加劇。關鍵要注意休息和治療。

8、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辦公室保健體操有哪些?

下面介紹一套腰部的體操運動供大家參考。

(1)體轉運動。兩腳開立同肩寬,大小臂屈曲於胸前,小臂朝上,肘部下沉,掌心相對。以腰為軸,先向左轉體,還原,再向右轉體,還原,重復8 ~ 12 次,第二次可稍用力。

(2)體側運動。兩腳開立同肩寬,右手上舉,左手叉腰。以腰為軸,上體左側屈,然後左手上舉,右手叉腰,向右側屈,每個動作重復8 ~ 12 次。

(3)腰部繞環。兩腳開立同肩寬,兩手叉腰,以腰為軸,先向左繞環360 度,再向右繞環360 度,每個動作重復8 ~ 12 次。

(4)腰腹運動。兩腳開立同肩寬,兩臂上舉,掌心向前。以腰為軸,先向後仰體,再向前屈體,以手指或手掌盡量觸地,每個動作重復8 ~ 12 次。

(5)抱腿。兩腳並立,左腿支撐,右腿高抬大腿,貼近胸部,兩臂經兩側抱膝,左右交替,每個動作重復8 ~ 12 次。

(6)壓腿。弓步壓腿:兩腿前後開立,成弓箭步,兩手按壓前大腿上,上體下壓,左右交替,每個動作重復8 ~ 12 次,側壓腿:

左腿屈膝,右腿向側方伸直,左手按壓左膝,右手按壓右膝,上體下壓,左右交替,每個動作重復8 ~ 12 次。

(7)下蹲。兩腳開立同肩寬,兩手按壓雙膝,先半蹲再起立,每個動作重復8 ~ 12 次。

(8)膝繞環。兩腳開立同肩寬,身體半蹲,兩手按推雙膝,先向左繞環,然後再向右繞環,重復8 ~ 12 次。

(9)整理運動。兩腳開立,兩臂側平舉,掌心向下,同時一腿提膝,然後臂腿同時下垂,然後換腿重復上述動作,每個動作重復8 ~ 12 次。

9、腰椎操是否有效

腰椎間盤突出在臨床上可分急性發作期、緩解期、恢復期,在緩解期和恢復期可以做腰椎操幫助恢復,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具體效果應人而異

與腰椎運動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