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椎間盤滑脫
腰椎滑脫是指腰椎椎體間部分或全部錯位的一種疾患,臨床上一般稱之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體向前滑脫。腰椎滑脫的發病率在歐洲為3~7%,國內還缺乏准確的統計資料,一般認為,對有腰痛的患者的常規X攝片檢查發現在成人中約5%患有腰椎滑脫的傾向。 目前,對腰椎滑脫的病因還很不清楚。腰椎滑脫最多見的原因是隨年齡增加而發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脫,又稱假性滑脫;其次為由於運動損傷、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峽部崩裂而導致的腰椎滑脫,又稱真性滑脫;腰椎滑脫好發於腰4~5椎體間以及腰5~骶1椎體之間。 退行性腰椎滑脫是由於長時間的持續的腰椎不穩定,使相應的小關節發生退行性改變,關節突變得水平,加之椎間盤退變,使得椎骨之間的連接變得鬆弛不穩定,而逐漸發生腰椎滑脫。此種疾患因峽部保持完整性,故又稱假性滑脫。多見於50歲以後,女性多於男性,多發生於腰4椎體向前滑脫,其次是腰5椎體向前滑脫。退行性腰椎滑脫的程度一般比較輕,多為2度以內滑脫。 腰椎真性滑脫由於峽部崩裂所引起的,峽部崩裂的原因目前還不太清楚,可能與腰椎發育時峽部狹長薄弱有關,在此基礎上,峽部易於發生疲勞骨折而斷裂,之後骨折不癒合,就形成了峽部崩裂。峽部崩裂也可以並不合並有腰椎滑脫,但峽部崩裂後形成的腰椎滑脫程度可以很重。腰椎真性滑脫最常見於40歲以下的成人,兒童少見。 大多數腰椎滑脫是沒有症狀的,常在體檢拍片時無意發現。也有部分病人因下腰痛就診時拍攝X線片時發現有腰椎滑脫。患者的症狀與腰椎滑脫的類型、脊柱的穩定性、滑脫的程度以及年齡等因素有關。 並不是每一個腰椎滑脫和峽部崩裂的患者都需要治療。在X片證實有腰椎滑脫的患者僅有30%會出現症狀。對於沒有症狀偶然發現的峽部崩裂性腰椎滑脫和退變性腰椎滑脫,無需治療,只須加強腰背肌練習,增強腰椎穩定性,防止滑脫進一步加重,以及由此而出現的腰痛以及雙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狀。 僅有腰痛的腰椎滑脫病人,多數通過保守治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內容包括卧床休息、腰部熱敷理療、腰圍固定、口服消炎鎮痛葯物以及活血化淤的中葯等,以及加強腰背肌練習。峽部崩裂性腰椎滑脫伴有反復腰痛的,僅有少數年輕的患者需要採用手術治療。 由於腰椎滑脫可以出現腰椎椎管狹窄,壓迫腰神經根,從而出現雙下肢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症狀,嚴重者病人無法行走。 當發現腰部不適時,應當前往醫院就診,一般的輔助檢查不很昂貴,普通的X線平片或者的腰椎的雙斜位像就可以明確診斷。但是,當病情復雜如合並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或排除腰椎病變時,應該進一步拍腰椎過伸過屈片以觀察滑脫椎體的穩定性,另外還需做CT、核磁共振等檢查以了解神經根受壓情況。 對不同類型的腰椎滑脫有不同的手術方法。醫生應當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提出合理的治療建議。目前對腰椎滑脫的手術治療原則是:復位、減壓、內固定以及植骨融合。復位是指採用手術松解結合器械的方法,使滑脫的椎體恢復原來正常的位置;減壓多數情況下是指採用椎板切除、神經根管開大等方法,解除對神經根及馬尾神經的壓迫,緩解病人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狀;內固定是指採用適當的內固定方法,使復位的椎體維持正常的位置,防止椎體滑脫復發或腰椎的不穩定,但內固定只能提供腰椎手術後短時間的穩定性,其長期的穩定性最終需要依靠植骨融合來達到。目前骨科醫生多數採用椎弓根螺釘固定系統可以達到上述目的,某些病人可能單獨或者同時採用椎間融合器的方法,以增強手術後脊柱的穩定性,增強脊柱植骨融合率。經大量臨床病例證實,這些手術效果比較理想,病人滿意度高,已成為成熟的標准術式。
2、定位相示L4椎體向前移位,其幅度約為1度,CT掃描軸位相示L4/5椎間盤膨出,硬膜囊受壓,L4椎體
病情分析: L4椎體雙側椎弓峽部裂引起腰椎滑脫合並椎間盤膨出,硬膜囊受壓,必須到醫院進行規范治療,包括手術內固定、椎間盤摘除等,如果不能正確治療,腰椎滑脫有加重的可能,並且容易引起椎管狹窄,出現馬尾神經受壓,病情加重。
意見建議:建議平卧硬板床,可行針灸、理療、治療。不要久坐久立,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如需彎腰取物,可採取屈髖屈膝的方式,以減輕對椎間盤後方的壓力。平時使用腰圍保護。
3、先天性六節腰椎同時有腰椎滑脫(一度)怎麼辦?
你好
目前根據你母親的症狀來看。應該是有神經壓迫症狀的。
由於現在檢查結果與臨床不一致。建議暫時依然保持保守治療。
我不知道,你們現如今是採取的什麼保守治療方式。我的建議是,做輕度經絡推拿,請注意是輕度的經絡推拿,切勿使用重度手法。可配合理療或遵循醫囑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治療。
由於對病人的具體情況不了解,我也不能給出詳細的方案。
4、58歲女士腰椎、頸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如何治療
DR檢查部位:腰椎正側位,過伸,過屈位片。
檢查所見:腰椎生理性曲度存在,L4椎體向前移位,L4、5椎體前後緣呈台階樣改變,L1-5各椎體邊緣均可見骨贅形成,諸椎間隙未見狹窄,余顯示未見異常。
提示:1、腰4椎體向前1度滑脫。
2、腰椎骨質增生CT頸椎間盤檢查所見(檢查方式:平掃+增強):
定位像示頸椎序列順列,生理曲度變直,諸椎間隙未見狹窄;軸位像示C3/4、C4/5椎間盤向椎體後方局限性突出,相應硬膜囊略受壓;C5/6、C6/7椎間盤未見明顯突出及膨出徵象,椎管結構未見狹窄,骨窗示C5、6、7椎體邊緣可見骨贅形成,諸椎小關節正常,韌帶未見肥厚及鈣化。
CT診斷:1、C3/4、C4/5椎間盤突出。
2、頸椎骨質增生。
DR檢查部位: 雙膝關節正側位片
檢查所見:雙側脛骨髁間隆突、關節面邊緣及髕骨內緣均可見骨贅形成,髕骨關節面骨質硬化,內側關節間隙,變窄,雙膝關節兩端骨周圍軟組織內可見多個不規則形骨性高密度影,余未見異常。
提示:1、雙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
2、考慮雙膝關節滑膜軟骨瘤病
DR檢查部位:左側脛杮骨正側位
檢查所見:左側內踝遠端可見點狀高密度影,似與內踝形成關節。其餘未見異常。
提示:左側內踝遠端高密度影,請結合臨床。
5、腰椎滑脫如何鍛煉身體
腰椎間盤滑脫是椎體受力脫位和纖維zd膏板受壓脫位,腰椎間盤突出是髓核受椎體所壓溢出纖維盤壓迫椎管神經受兩種病灶的擠壓致使韌帶肥厚回鈣化.用中葯補腎壯腰配合外用定位給葯可以兩種病症同時而愈,祖國醫學所說的腎主骨,髓核與骨的軟組織隸屬腎氣所轄,補給了腎氣就有銜接膏板和椎體的作用,也能增加髓核的水分答和彈性.
6、腰椎滑脫怎樣鍛練好
腰椎間盤滑脫是椎體受力脫位和纖維膏板受壓脫位,腰椎間盤突出是髓核受椎體所壓溢出纖維盤壓迫椎管神經受兩種病灶的擠壓致使韌帶肥厚鈣化.用中葯補腎壯腰配合外用定位給葯可以兩種病症同時而愈,祖國醫學所說的腎主骨,髓核與骨的軟組織隸屬腎氣所轄,補給了腎氣就有銜接膏板和椎體的作用,也能增加髓核的水分和彈性.如果已經確診你就不必再做CT檢查,你可以在床上俯卧做燕子飛每天作五至十個,然後仰卧雙手抱膝,頭向前屈滾腰每次五至十次,一定要堅持啊,鍛煉是保護你腰椎最好的方法。
----------------
7、腰5椎體滑脫(輕度)是什麼情況,能不能治好
腰椎滑脫易於導致慢性腰痛以及一側或雙側下肢的放射性麻木疼痛。
腰椎滑脫是指腰椎椎體間部分或全部錯位的一種疾患,臨床上一般稱之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體向前滑脫。腰椎滑脫的發病率在歐洲為3~7%,國內還缺乏准確的統計資料,一般認為,對有腰痛的患者的常規X攝片檢查發現在成人中約5%患有腰椎滑脫的傾向。
目前,對腰椎滑脫的病因還很不清楚。腰椎滑脫最多見的原因是隨年齡增加而發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脫,又稱假性滑脫;其次為由於運動損傷、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峽部崩裂而導致的腰椎滑脫,又稱真性滑脫;腰椎滑脫好發於腰4~5椎體間以及腰5~骶1椎體之間。
退行性腰椎滑脫是由於長時間的持續的腰椎不穩定,使相應的小關節發生退行性改變,關節突變得水平,加之椎間盤退變,使得椎骨之間的連接變得鬆弛不穩定,而逐漸發生腰椎滑脫。此種疾患因峽部保持完整性,故又稱假性滑脫。多見於50歲以後,女性多於男性,多發生於腰4椎體向前滑脫,其次是腰5椎體向前滑脫。退行性腰椎滑脫的程度一般比較輕,多為2度以內滑脫。
腰椎真性滑脫由於峽部崩裂所引起的,峽部崩裂的原因目前還不太清楚,可能與腰椎發育時峽部狹長薄弱有關,在此基礎上,峽部易於發生疲勞骨折而斷裂,之後骨折不癒合,就形成了峽部崩裂。峽部崩裂也可以並不合並有腰椎滑脫,但峽部崩裂後形成的腰椎滑脫程度可以很重。腰椎真性滑脫最常見於40歲以下的成人,兒童少見。
大多數腰椎滑脫是沒有症狀的,常在體檢拍片時無意發現。也有部分病人因下腰痛就診時拍攝X線片時發現有腰椎滑脫。患者的症狀與腰椎滑脫的類型、脊柱的穩定性、滑脫的程度以及年齡等因素有關。
並不是每一個腰椎滑脫和峽部崩裂的患者都需要治療。在X片證實有腰椎滑脫的患者僅有30%會出現症狀。對於沒有症狀偶然發現的峽部崩裂性腰椎滑脫和退變性腰椎滑脫,無需治療,只須加強腰背肌練習,增強腰椎穩定性,防止滑脫進一步加重,以及由此而出現的腰痛以及雙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狀。
僅有腰痛的腰椎滑脫病人,多數通過保守治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內容包括卧床休息、腰部熱敷理療、腰圍固定、口服消炎鎮痛葯物以及活血化淤的中葯等,以及加強腰背肌練習。峽部崩裂性腰椎滑脫伴有反復腰痛的,僅有少數年輕的患者需要採用手術治療。
由於腰椎滑脫可以出現腰椎椎管狹窄,壓迫腰神經根,從而出現雙下肢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症狀,嚴重者病人無法行走。退行性腰椎滑脫是腰椎管狹窄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種進行性病變,一般不會自行穩定,多數病人保守治療無效,需要手術才能有效地緩解上述症狀。
當發現腰部不適時,應當前往醫院就診,一般的輔助檢查不很昂貴,普通的X線平片或者的腰椎的雙斜位像就可以明確診斷。但是,當病情復雜如合並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或排除腰椎病變時,應該進一步拍腰椎過伸過屈片以觀察滑脫椎體的穩定性,另外還需做CT、核磁共振等檢查以了解神經根受壓情況。
對不同類型的腰椎滑脫有不同的手術方法。醫生應當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提出合理的治療建議。目前對腰椎滑脫的手術治療原則是:復位、減壓、內固定以及植骨融合。復位是指採用手術松解結合器械的方法,使滑脫的椎體恢復原來正常的位置;減壓多數情況下是指採用椎板切除、神經根管開大等方法,解除對神經根及馬尾神經的壓迫,緩解病人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狀;內固定是指採用適當的內固定方法,使復位的椎體維持正常的位置,防止椎體滑脫復發或腰椎的不穩定,但內固定只能提供腰椎手術後短時間的穩定性,其長期的穩定性最終需要依靠植骨融合來達到。目前骨科醫生多數採用椎弓根螺釘固定系統可以達到上述目的,某些病人可能單獨或者同時採用椎間融合器的方法,以增強手術後脊柱的穩定性,增強脊柱植骨融合率。經大量臨床病例證實,這些手術效果比較理想,病人滿意度高,已成為成熟的標准術式。
8、我媽今年49歲,經拍CT:「」「定位顯示腰5椎體前移位,橫斷掃描見腰5椎弓根崩裂並椎體前滑脫、椎間盤前移位
椎體滑脫是要手術的,但是要根據症狀和影像,考慮你媽媽平時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除了勞累的時候,所以最好不要太辛苦,可以用一些中葯熏洗,另外考慮你母親的年齡並不大,如果要手術,危險系數也不是很大,而且手術固定以後也防止了以後的脊柱不穩。總之盡快治療。
9、腰椎滑脫怎麼鍛煉
朋友你好:
自己在家平時盡量注意: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腰腿受涼,防止過度勞累。
2、站或坐姿勢要正確。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隱伏根源。正確的姿勢應該「站如松,坐如鍾」,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勢不應保持太久,適當進行原地活動或腰背部活動,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
3、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造成椎間盤突出。
4.、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