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卷腹腰疼是怎麼回事
做完卷腹動作,腰痛?
本想通過練習卷腹動作強化腰腹核心力量,塑造小蠻腰,最好練出馬甲線。但是沒成想,練習了一段時間,小蠻腰沒出來,腰痛反而加重了。
到底哪裡做錯了呢?
今天我們解析卷腹動作的練習要點!
首先了解卷腹動作啟動哪裡的肌肉?
卷腹動作主要練習的是:腹橫肌、腹直肌、腹內外斜肌!
腹肌位於胸部之下到肚臍之間的肚皮下。當它們收縮時,可以使軀干彎曲及旋轉。腹部肌肉對於腰椎的穩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並控制脊柱的彈性。
我們作為站立行走的動物,靠雙腿交替行走,很容易引發骨盆的傾斜,還因為地心引力作用,容易導致臟器移位,尤其女性產後,腹肌容易鬆弛。所以我們練習腹部肌肉力量確實很有必要和很重要。但是如果練習不正確,又會引發其它的不適現象,最常見的就是:腰痛。
腰痛的原因,主要因為這幾點原因:
一、仰卧姿勢中,骨盆處於前傾位,腰椎過度前曲。
在這種姿勢中,腰部兩側豎脊肌過緊,導致腰椎抬離地面。
這意味著骨盆處於前傾位,髂腰肌比較緊,導致腰椎縮短。
那麼在做卷腹動作時,髂腰肌腰區段肌肉實際沒放鬆。
在身體抬起和落下的過程中,腰椎反復擠壓、伸長運動。身體落下來時,腰離開地面懸空,身體抬起來時,又落回地面。在整個過程中,腰肌代償了腹肌反復收縮,腰不痛才怪。
調整方法:
1、仰卧,曲腿,雙腳踩實地面,雙手放在小腹兩側。深吸氣,腹部向外推。
2、緩慢吐氣,雙手按壓腹部向內收。腹部向下推向腰椎,腰椎伸展沉向地面。
3、在啟動腹部內收的條件下,腰椎貼實地面,保持腰椎的穩定。
二、仰卧姿勢時,腰椎處於傾斜的狀態。
當我們處在一個自覺很舒服的仰卧姿勢中的時候,可能骨盆和脊柱處在一種側傾的狀態中,脊柱也出現了旋轉。
如上圖:髖向右側移,胸椎向左側移,右側髂前上棘偏高,脊柱向左後側旋轉。
隨著脊柱旋轉,左側腰部更容易貼實在地面上。
而右側腰相比左側腰容易抬高,略微懸空。(分別把雙手放在腰部下面,會有明顯對比。)
脊柱出現旋轉,於是在身體向上抬起時,右側腰肌容易先啟動。起身後,上身偏移向髖部右側,脊柱向相反方向旋轉。
於是身體反復抬起過程中,會導致腰椎兩側的肌肉不對稱運動。練完後,造成腰部區域酸痛。
調整方法:
仰卧,雙腿彎曲,雙腳踩實地面向下推,雙手測量一下左右髂前上棘的高度。然後雙手卡住骨盆,把偏高的髂前上棘向下推,讓兩側高度一致。並調整左右腰部都貼實在地面上,同樣藉助呼吸,隨呼氣收腹,延展腰椎。骨盆和脊柱盡量躺在一條直線位置中。
三、在做卷腹動作時,不可讓臀部做為支點,做身體起落的練習。
否則鍛煉的是屈髖肌(髂腰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縫匠肌)。
上圖:臀部為支點,做的是仰卧起坐練習
上圖:臀部為支點,其實啟動了髖屈肌收縮。
調整方法:
卷腹動作,要練習到腹肌,先把腳趾張開翹起來,雙腳腳底向下推地面。
這樣,骨盆略後傾,啟動臀肌,能使腰肌放鬆,腰背部為支點,收縮腹肌,做卷腹動作。
上圖:卷腹動作,啟動到腹肌
上圖:腹部肌肉
四、注意呼吸的運用,隨呼氣,腹部內收的同時,起身向上。
腹部內核心包括:腹橫肌、盆底肌、橫膈膜、多裂肌。它們就像一個圓筒,穩定骨盆脊柱。
呼氣收腹時,腹內壓力加大,腰椎得到穩定支撐,在這時起身,更有效地強化腹部肌肉力量,並保護腰椎。
五、卷腹起身時,盡量放鬆雙肩,避免肩頸過度用力。
雙手臂可以互相交叉抱對側肩膀。或者雙手放在耳邊,在肩下沉的姿勢中做卷腹練習。
上圖:手抱肩,脖頸放鬆
上圖:啟動腹肌起身,肩下沉
如果沒有啟動腹肌,過多地伸展脖頸,聳肩起身,肩頸肌肉會代償腹肌發力,就會給頸椎施加過多的壓力。甚至雙手用力抱住後腦勺,試著抬起身體,練完會感覺頭暈、肩頸酸痛。
練習時動作放慢,別太著急,啟動腹肌做練習。
總結:
1、卷腹動作要避免腰部肌肉過緊,和代償腹肌發力,所以要調整和脊柱中正位。
2、啟動腹肌練習,雙腳要踩實地面,啟動臀肌,延展腰椎。
3、腹肌練習不可以做仰卧起做,不可以把臀部做為支點,否則練習的是髖屈肌。
4、結合呼氣起身,能保護腰椎,啟動內核心。
5、肩頸放鬆,不可讓肩膀過度用力起身。要量力而行,不可強迫身體,跟著呼吸做不可太快完成。
2、練負重仰卧起坐時背脊椎發出一連串的脆響
你們這些人哪,就知道信口開河(3樓的除外),但其實連點皮毛也不懂,仰卧起坐早就是健身行業公認的高危險動作了。
————————————————————
通常我們會在健身房選擇仰卧起坐和卷腹來訓練腹部肌肉,而當中的仰卧起坐動作更是很多人的首選動作。不過,讀者有沒有發現當做完動作後往往感覺的部位不在腹肌,反而腰椎酸疼不舒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仰卧起坐時,訓練者會曲腿平躺在墊上,雙手放在耳後,起身時,上身盡量抬起,以至腰椎完全離開地面,甚至肘關節碰觸膝關節為止,在動作結束後,訓練者可能會感覺到大腿位置的肌肉酸痛,而腹肌的感覺並不是很強烈。這是因為仰卧起坐動作涉及到除了軀幹活動之外還有髖關節活動:當上身向上捲起是軀干屈曲動作,收縮的肌肉主要是腹肌;當上身再往上時便涉及到髖關節屈曲動作,收縮的肌肉有髂腰肌和股直肌。股直肌的參與是由於它是雙關節肌肉,參與髖關節屈曲動作。但是髂腰肌是不應強化的肌肉,因為髂腰肌的強化會造成骨盆前傾,增加腰椎前曲,壓迫到腰椎神經,造成疼痛。
因此我們一般建議做卷腹動作。卷腹只涉及軀幹活動,跟仰卧起坐的區別在於,動作時只是頭部和胸椎離開地面,腰椎平貼地面,形成軀干彎屈的動作,增加腹部肌肉的參與,股直肌和髂腰肌在過程中由於髖關節沒有參與動作則減少了發力,使腹肌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當然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訓練目的來選擇不同的訓練動作,使運動更加有效。
健與美 2004年2月
文:周錦浩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課程總監)(澳大利亞物理治療碩士)
胡勝航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教練導師,課程主任)
3、做卷腹的時候腹部有響聲怎麼回事
如果做卷腹的時候出現,腹部有響聲,一般情況下考慮是腸鳴音亢進。必要時需要做彩超檢查。
4、為什麼做卷腹運動,膝蓋和腰部骨骼咔咔響
沒有熱身,導致的骨骼間潤滑差。
5、為什麼我做仰卧起坐脊椎骨會咔噠咔噠響啊
肌腱的作用力會瞬間先使關節產生形變,形變產生關節腔負壓。這負壓很小,但足以使關節囊凹陷),使溶於滑液內的氮氣,部分氣化成氣泡。 氣泡滑液受到擠壓,就會發出聲音的。
[建議]建議先做卷腹動作拉開腰部在做仰卧起坐,這樣對腰椎傷害會小點。
6、卷腹時關節響且痛,該如何處理?
腹肌是人體上最為直觀、最容易展現身材的部分,八塊腹肌的性感程度不用多說,猶如會行走的荷爾蒙,大部分人健身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擁有性感的腹部。
一直以來,仰卧起坐是一種流傳甚廣的腹肌鍛煉方式,人們都覺得仰卧起坐可以讓自己的腰部變得更加纖細,線條更加好看,主要鍛煉了部分腹直肌,但在訓練強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容易對脊椎造成負擔。
所以更多的人選擇了卷腹來作為日常無器械腹肌訓練的動作,相對於仰卧起坐來說,卷腹不但是一個更安全的動作,還能更為集中、有效的刺激你的腹部肌肉。
這是因為仰卧起坐的前、後半程實際上是完全不一樣大兩個動作過程,仰卧起坐的前半程便是卷腹,是利用腹部肌肉發力來帶動身體,但後半程更多的會依靠背部、脊椎的力量來完成。
但並不是每個初學者都能做好一個標準的卷腹動作,需要注意的有幾個部分。
首先是你的准備姿勢,平躺在地面時膝蓋最好彎曲呈90°,腳面是著地的,背部不要歪斜;要進行動作時可以將雙手放在耳旁、或是抱在胸前進行輔助,如果想雙手抱頭,注意手臂不要發力;在腹部發力之前,將背部稍向上拱起,這樣可以伸展你的腹部肌肉,為後續的發力做准備。
之後收縮你的腹肌,帶動上背部離開地面;在發力時,最需要注意的是脖子不要向上發力,也就是不要彎曲你的勃頸。這會對你的頸椎帶來極大的負擔;在上背部完全離開地面後便開始做返程動作,盡量在身體下行時也保持對身體的掌控力,而非利用重力和慣性來動作。
除了動作錯誤造成的某些部位異常痛,其他情況下仍然痛的話建議去醫院看一下。
7、為什麼我做卷腹的時候脊柱周圍肌肉會疼?
卷腹動作不規范。要知道,我們通常說腰腹,所以腰腹是一起的肌肉,你鍛煉應該是上半身起的太多,從而腰部肌肉跟著受力,導致你說的脊柱旁邊的肌肉酸痛。做卷腹的時候注意,腰部固定不動,只起上腹以上的地方,效果好一點。
望採納。
8、做卷腹仰卧起坐之類的,胯部骨骼響
除於生理性病變的話,這是很正常,骨頭的關節處有空氣,一運動擠壓就會想,就像肥皂泡破了會響是一樣的,只要不是生理性病 變,或是影響運動就可以了,平時你可以見到有許多人,手壓手指,指關節會響,一樣的,我現在做深蹲,每次下蹲後起來,膝關節都會響的
9、做這種卷腹的時候腰椎會一直響,請問會對腰造成損傷嗎
不會。
卷腹對腰椎是沒有影響的,反而是仰卧起坐對腰椎的傷害比較大,大家按照正確的動作規范來做卷腹就不用擔心會傷到腰。
卷腹的時候記得保持呼吸順暢,起身時吐氣,躺下時吸氣,不可憋氣。另外記得使用瑜珈墊等軟硬適中的墊子做卷腹動作,不可直接躺在地板或是床上,地面過硬會造成背痛,床墊過軟對於脊椎的支撐度不足,反而無法鍛煉到肌肉。至於運動時機,一天當中沒有特殊限制,但剛吃飽時不適合,飯後記得休息1~2小時後再進行。
(9)做卷腹腰椎響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不能在過軟的床上實行:其實不管是做仰卧起坐或卷腹,都應該要避免在過於柔軟的床墊上進行,因為床墊過於柔軟,容易使脊椎失去支撐力,如此不僅導致姿勢不正確,讓肌肉練得不勻稱,還可能腰椎受損,較好的方式是在地板上平鋪一塊軟墊(如:瑜珈墊)
2、雙手不應該抱頭:雙手抱頭時,不少人容易以雙手出力帶起頭部及上身的錯誤施力方式進行,導致頸部拉傷且無法有效鍛煉腹肌,因此手平放於地,起身時向前碰觸膝蓋、手環抱於胸前或輕貼於耳側都能避免類似的錯誤施力而使頸椎受傷,且隨著手的位置不同,難易度也略有差異,基本上難易度為手貼耳側。
3、卷腹起身時,應想像脊椎一節一節慢慢「捲起」離地,所以此時從側面看,上背、肩頸及頭部會略成一條捲起弧線,但若施力錯誤,則會像是僵硬的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