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穿刺時的解剖結構圖
&
2、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2)腰椎結構圖解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3、如何腰突拉筋鍛煉圖解
腰椎訓練動作
1、起身運動
上半身如圖示位置,保持髖關節緊貼地面,同時保持下腰部及臀部放鬆。
2、單膝牽伸
牽拉一側膝關節直至感覺到下腰部及臀部適度的牽伸,另側膝關節重復相同動作。
3、中腰段牽伸
胸部朝地面,盡可能的前伸上體。
4、後伸運動
手置於後背,使上半身離開床面,同時保持下巴收緊。
5、俯卧髖關節後伸
保持膝關節鎖緊,同時使下肢離開床面8-10厘米。
6、股四頭肌牽伸
使小腿靠近臀部,直至感到合適的牽伸在大腿前側。
7、異側肢體伸展
保持一側膝關節鎖緊,同時使下肢離開床面8-10厘米,同時另側上肢抬高。
(3)腰椎結構圖解擴展資料
功效作用
1、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拉筋的原理說白了就是疏通經絡,通過筋,把堵塞的經絡疏通了,讓氣血通暢了,吸收消化都正常了,身體也就健康了。中醫學來說,筋絡和氣血循環是相輔相成,筋絡健康氣血就會順暢,五臟六腑也會跟著活動,拉筋是一種自主健康的管理方法。
2、通過正確的拉筋,可疏通經絡,加強氣血循環,從而改善各種急性、慢性病症,如高血壓、糖尿病、婦科病、心臟病、前列腺疾病及骨頭錯位和筋縮導致的疼痛,延年益壽。
3、針對筋縮的療法,在氣功、瑜伽鍛煉中一直存在,那便是「拉筋」。道家有一種說法: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長壽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軟的筋骨。
4、事實證明,很多罹患筋縮的人,通過堅持拉筋後,步履輕快了、腰背酸痛減輕甚至消失了。「拉筋」這種易學易做的保健法,已成為當下很多人遠離亞健康的一大法寶。
5、拉筋的直接療效是祛痛、排毒、增強身體機能等。
4、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兩側髂嵴連線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帶的位置,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
5、求一張詳細的人體骨骼圖,尤其是腰椎部分
詳圖沒有,不過腰椎L4L5的位置就在你平常系腰帶的位置就是了。椎間盤突出看看你的發病程度,如果沒有影響腿部的活動,還是保守治療。腿及腳部要是已經有明顯的放射性疼痛,還是建議你去醫院做了吧。我是7年前做的,L4L5加腰底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現在一點事也沒。做的是椎板減壓術。
6、腰在什麼位置
腰分布在脊柱的兩側,介於髖骨和假肋之間。腰椎有5個,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於胸椎,小於頸椎。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上關節的外側有一乳突,棘突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後。
橫突短而薄,伸向後外方,根部的後下側有一小結節,稱為副突,在發生過程中橫突與肋同源,副突應為真正的橫突。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6)腰椎結構圖解擴展資料
傷腰的姿勢:
1、蹲
下蹲時過猛或使用不正確的蹲姿,也容易拉傷腰部。正確蹲姿是,下蹲時,兩腿合力支撐身體,頭、胸、膝關節在一個角度上。
2、提
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個手提重物,這樣容易使一側腰肌受損而引發疼痛。正確方法是,兩手分攤重物力量,讓腰椎均勻受力。提的東西也不能太重,蠻力最傷腰,搬重物最好藉助工具。
7、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類的脊柱由23-24塊脊椎骨和中間起緩沖作用的椎間盤組成;這個結構通過韌帶和小的脊柱關節固定;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為劃分為7頸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類的5塊骶骨和4塊尾骨相互融合,它們被稱之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動物有數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狀面成雙s形彎曲,脊柱側面觀,有頸、胸、腰、骶4個生理性彎曲。它為直立行走的人類提供了強大支持,而且具有彈性。頸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彎曲被稱之為脊柱前凸,相對的胸部和尾部向後突出則被稱之為脊柱後凸。
(7)腰椎結構圖解擴展資料:
人體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所以,我們說骨骼是運動的基礎。
4、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
8、腰穿由淺入深要經過那5層結構
依次經過的結構有: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穿過黃韌帶就到達了硬膜外腔,通過往硬膜外腔主要可以達到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再往前進針穿破硬脊膜和蛛網膜就到達了蛛網膜下腔,也就是到達了腰穿的目的地。
在顱內壓增高(特別是後顱凹和顳吉佔位性病變)時,當腰穿放液過多過快時,可在穿刺當時或術後數小時內發生腦疝,故應嚴加註意和預防。必要時,可在訂前先快速靜脈輸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脫水劑後,以細針穿刺,緩慢滴出數滴腦脊液進行化驗檢查。
(8)腰椎結構圖解擴展資料:
原有脊髓、脊神經根症狀的突然加重:多見於脊髓壓迫症,因腰穿放液後由於壓力的改變,導致椎管內脊髓、神經根、腦脊液和病變之間的壓力平衡改變所致。
可使根性疼痛、截癱及大小便障礙等症狀加重,在高頸段脊髓壓迫症則可發生呼吸困難與驟停,上述症狀不嚴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鹽水30-50ml:療效不佳時應急請外科考慮手術處理。
9、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9)腰椎結構圖解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