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一排粉瘤

腰椎一排粉瘤

發布時間:2020-03-16 05:36:58

1、粉瘤炎症一直末消,腫大可以先排膿嗎?

只有膿腫熟透了才能排膿。

2、腰上長的粉瘤手術後大概多長時間能出院如題 謝謝了

術後7天拆線 那你葯 修養幾天啊 大概1個月 把

3、腰椎增生後,旁邊就長了一個粉瘤,不停的長膿水,有5 ,6個月了。

你好,從你說的情況來看,長了個粉瘤,那這只是一種良性病變,一般對身體影響不大,但有時它會出現疼痛的症狀,這樣會比較痛苦的,那一般這種情況最好是手術切除的好

這種手術是非常簡單的,打麻葯後就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了,而且這種手術只在門診就可以做的,手術後也不會對將來生活方面有什麼不良影響,這種手術費用大約在兩三百元左右的,一般一周時間就能恢復正常,只要手術徹底,那是不會出現復發的,這個不要擔心了

4、腰的右側裡面長了一個圓的東西,請問會是什麼?

你描述的情況不詳,不能肯定是什麼,但可能的有:脂肪瘤、皮脂腺瘤、纖維瘤等。建議你去醫院檢查就可以確診。

5、粉瘤是由什麼引起的?怎麼預防呢?

首先明確是不是粉瘤,因為粉瘤和表皮囊腫及皮樣囊腫、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腫很相似。
1 粉瘤又稱皮脂腺囊腫,發生於皮脂腺分布密集的部位,如頭和背部中線區。形成原因為開口阻塞,皮脂腺分泌物無法排除,屬於瀦留囊腫。應手術治療為主,個別輕微的可以開口幫助皮脂腺排除能緩解症狀,伴有感染的手術後需抗炎治療。預防:勤洗護,尤其是運動後;不擠壓,避免、感染。 如多發的,比如呈群聚狀分布,則需和多發性脂囊瘤鑒別。
2 表皮囊腫 :通常為外傷後表皮成分包埋後引發,內為角化物,囊壁為鱗狀上皮,無皮脂腺成分,其成分起源於外毛根鞘外口部分。四肢及外傷部位多見,治療也是手術切除。
3 皮樣囊腫:多見於身體中線部位,頭部也多見,與周圍組織通常粘連。手術治療為主,復發幾率大。起源於外毛根鞘開口以下部位。
4 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腫: 較少見,女性多於男性,多可見繼發腫瘤。囊壁為外毛根鞘細胞,可見基底層樣結構,囊內上皮可見嗜酸性變。治療上以手術切除為主,復發率高。

6、今天腰部脊椎上有腫塊,硬幣大小,較硬,用手按不疼,最近有過背部放射性疼痛的症狀,腫塊不疼,是腫瘤嗎?

可能是粉瘤或腰椎膨隆,建議你還是去醫院確診一下。這樣比較放心!

7、腰部以上胸部以下的位置,長了一粒。越來越大了。。以前看不出,摸的出,現在勉強可以看出。好像肉瘤似的

粉瘤,也叫皮下脂肪瘤,良性的,醫生一般建議小手術切除。

8、請問:我背上脊椎骨旁接近腰的地方長了皮脂腺囊腫,良性的,姆指頭大

正常換葯觀察就行,沒有特殊葯物。

9、有腰部長了一個皮下瘤己經有四五年了吧,不知怎麼處理?

你好粉瘤即皮脂腺囊腫,是因為皮脂腺導管阻塞後,腺體內因皮脂腺聚積而形成囊腫。存在上述良性體表淺層腫瘤的話,是不需要擔心的,一般來說可以不治療

10、我腰部長了個青色的坨,聽說是皮下粉瘤,請問能用利物刺出口子來後將其擠出嗎?這樣做會不會有什麼危險?

皮脂腺囊腫又稱粉瘤,非真性腫瘤,為皮脂腺外口阻塞所形成。多發生在頭部,其他部位的真皮,皮下組織內也可發生,皮脂腺囊腫未感染時應帶囊壁完全切除,殘留囊壁會復發。合並感染時,可先用抗菌葯物,化膿後需切開引流,待急性炎症消退後再手術切除。

臨床表現:

1.腫物呈園形,小者似豆大,大者經達數厘米,與表麵皮膚部分相連,與基底組織不連而可移動。

2.有時在皮脂腺口有一黑頭粉刺樣小栓,受擠壓時可出白色泥狀皮脂。

3.一般無其他不適,若繼發感染時,呈現紅腫,壓痛,也可化膿潰破。

診斷依據:

1.於皮脂腺豐富的體表部位出現園形腫物,腫物與表麵皮膚部分相連,與基底組織不連而可移動。

2.有時在皮脂腺口有一黑頭粉刺樣小栓,受擠壓時可出白色泥狀皮脂。

3.一般無其他不適,若繼發感染時,呈現紅腫,壓痛,也可化膿潰破。

治療原則:

1.腫物完整切除。

2.若合並感染,可選用抗菌葯物。

3.化膿後需切開引流,待炎症消退後再手術切除。

用葯原則:

1.合並感染早期輕型病例以口服先鋒Ⅳ為主。

2.感染較嚴重以肌注頭狍菌素為主。

輔助檢查:

一般無需實驗室檢查。腫瘤大行手術時可作基本檢查。

療效評價:

1.治癒:腫物完整切除。

2.好轉:炎症消退,但腫物未切除。

專家提示:

皮脂腺囊腫常發生在頭面部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且易合並感染,局部出現紅腫壓痛,甚至化膿潰破,因此,主張手術切除,術中要求囊壁一定要完整切除,否則很易復發。

與腰椎一排粉瘤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