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會引起背痛和腹脹嗎
背周圍會疼痛,但一般不會引起腹脹。
2、背痛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常見的症狀以下:1、腰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絕大部份有腰背痛。腰背痛可以在腿痛之前、同時或以後出現。1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痛。2、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多為逐步產生,疼痛多呈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至跟部或足背。3、體征 可見脊柱姿式改變,腰背部壓痛點,直腿抬高實驗陽性等。
3、為什麼有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只有腰背痛而沒有腿痛?
(1)腰背部疼痛:這種疼痛出現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時出現。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突出後刺激了纖維環外層和後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所產生。疼痛部位較深,難以定位,一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或先有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雙側坐骨神經痛。當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等腹內壓增高時傳電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腿痛重於腰背痛是椎間盤突出症的主要體征之一。 (3)麻木及感覺異常:腰椎間盤突出後,可造成神經根接觸區域的局部性壓迫和牽扯性壓迫,使神經根本身的纖維和血管受壓而導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經根支配區域出現疼痛、麻木等異常感覺。腰4、5椎間盤突出可累及腰5神經根並出現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足背外側及拇趾背側感覺麻木異常。腰5骶1椎間盤突出可累及4、5趾背側皮膚感覺異常。如果椎間盤突出物壓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經纖維,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縮而出現下肢發冷、發涼、足背動脈減弱等現象。 (4)肌肉癱瘓: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時間較長者,可造成神經根缺血缺氧變性而出現神經麻痹、肌肉癱瘓。腰4、5椎間盤突出,可引起腰5神經根麻痹所致脛前肌、腓骨長短肌、伸拇長肌和伸趾肌癱瘓。腰5骶1椎間盤突出後,骶1神經根受累麻痹而出現小腿三頭肌癱瘓。 (5)間歇性跛行:由於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的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和缺血,當行走時,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充血,加重了神經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擴張,同時也加重了神經根的壓迫而出現間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勢改變:腰椎間盤突出後約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多數凸向患側,少數凸向健側,主要視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側彎能使神經根鬆弛,減輕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經根前外側時,脊柱則凸向患側;突出物在神經根內側時,脊柱則凸向健側。側彎是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壓迫的一種保護性措施。 建議咨詢專家:4oo-81o-o515
4、腰椎間盤突出會出現哪些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常見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1.疼痛:最初可能是腰背痛,加重時會向大腿和/或小腿放射。一般在屈膝屈股時疼痛減輕。病人常因疼痛而避免過多活動,但一個姿勢(坐、站或卧)保持過久也可能會加重疼痛。此外,咳嗽、打噴嚏或用力排便時疼痛加重。
2.神經根症狀:主要表現為下肢放射性疼痛,有時伴有下肢力量減弱,痛覺、溫度覺等減退,或者自覺肢體麻木。
3.馬尾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尿瀦留、尿和/或便失禁等,還可出現肛門區域、生殖器下部、會陰、臀部、大腿後上側的麻木和疼痛,有些患者還可出現性功能障礙。
壓迫坐骨神經痛區域
5、你好,腰椎間盤突出伴有腰肌勞損,每天睡覺都會背痛,需要怎麼辦呢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的症狀是有肌勞損伴有晨僵,可以通過針灸理療按摩等治療。
6、腰椎間盤突出會引起腰酸背痛嗎,有根治的方法嗎
腰椎間盤突出需要平卧硬板床休息2周,疼痛明顯就靜滴甘露醇3天,應用活血葯物和甲鈷胺營養神經10餘天。平時注意別乾重活。可以做做腰椎牽引,在床上練習挺腰,趴著練習飛燕動作,練練單杠雙杠。就不容易發作了。
7、腰椎間盤突出會引起右背痛嗎?會引起右手放在左肩膀有點扭不過來嗎?感覺右手放在左肩膀很有壓力,很困難
1,腰椎間盤突出症可能導致腰痛,腿痛,腿麻等症狀,彎腰時症狀可能加重。2,肩部和上肢的情況不考慮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的。3,請問你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檢查以後明確的嗎?
8、腰椎間盤突出會不會引起腰部脊椎僵硬,彎不下腰
當然會了。腰間盤突出,其實就是壓迫硬膜囊,或者坐骨神經,從而出現腰疼部位的疼痛,屁股大腿後外側向下放射。同時有一個體征就是肢體抬高試驗,陽性,也就相當於用彎腰受限,特別是在腿伸直的時候。
9、為什麼腰椎間盤突出會引起背痛呢?
病情分析: 腰椎間盤突出這種病平時是不能過度勞累的,治療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並注意休息,還有平時要用食療同治以補腎強骨。
10、腰酸背痛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
引起腰痛原因有很多,建議去醫院確診一下。
多數腰痛是由於不良姿勢而造成,腰椎曲度過大導致後腰部位受力過大而致慢性損傷,所有也稱為姿勢性腰痛。這是人類特有的疾病,是人類進化的代價之一。
姿勢性腰痛,是長期不合理姿勢積累的結果,醫學界一致認為矯正姿勢是康復治療的關鍵和核心,倒走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倒走的核心是通過改變運動方向來矯正重心,從而調整姿勢,姿勢不當者多重心靠前,反方向行走重心矯正到靠後,姿勢就會好一些。倒走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簡便易行。但倒走時要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要選擇安全的地帶進行倒走鍛煉。
站立的時候也可以強制重心後移。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書,這樣腳處於前高後低的狀態,同樣可以強制重心後移,可以體驗一下,體驗時間越長越好。如果感覺症狀有減輕,為了便於堅持,可以考慮選用鞋底為前高後低的負跟鞋,和倒走原理相同。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使用,就等於把強制重心後移的姿勢矯正,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可作為倒走的替代,且更安全,更有利於效果的鞏固,與現有的治療康復方法都不矛盾,還具有補充、強化和鞏固的作用,而且是有益無害。矯正姿勢必須要矯正重心,負跟鞋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