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椎體發育不良

腰椎椎體發育不良

發布時間:2020-03-15 02:40:34

1、腰椎椎體排列不齊腰4請問怎麼治療呢必須手術嗎

椎間盤突出的四種分類:
一般只有脫出遊離型,才有可能必要做手術,膨出和突出絕大多數是可以用保守治療的方法消除症狀的。即便是游離型,也僅僅有20%左右的患者需要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常見的錯誤認識
錯誤1、很多人認為疼痛是壓迫神經引起的,其實不盡然。
大部分的疼痛酸麻是有壓迫以後引起的無菌性炎症和水腫引起的。如果水腫和炎症消除,盡管壓迫還存在,疼痛也會消失的。很多人做了微創後依然疼痛,是因為病灶的無菌性炎症沒有消除掉,或者因為微創有增加了無菌性炎症的存在。
錯誤2、有人說椎間盤突出可以復位。
通過按摩推拿,甚至是手術,椎間盤突出都是不可能復位的。這是醫學界的共識,不要輕信江湖游醫的誇大宣傳。椎間盤纖維環一旦破裂,是無法癒合的額,因為纖維環里邊沒有血液循環,也沒有自愈的能力。
錯誤3、手術可以根治椎間盤突出
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常規開放手術、椎間盤鏡微創手術、經皮穿刺的切吸術,這些方式各利弊,但是都存在很大的失敗幾率和復發率。據統計,30%以上的術後症狀不會緩解。復發率也非常高。因為摘除了一節椎間盤後,這一節椎間盤應該承受的壓力被分布到了附近的椎間盤,大大增加了其它椎間盤的突出可能性。
錯誤4、腰突可以徹底治好。
這也是不現實的。在臨床上,只要症狀消失,基本可以說治好了。至於是否會復發,主要取決於生活方式。
大家看了這四個錯誤的認識,以後在治療起來就會有所選擇,不必做無用功。我們的目的應該是消除症狀,盡可能的減少復發的幾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徹底治癒。
解決椎間盤突出症狀的三個要點:
要點1、消除無菌性炎症和水腫
只要消除掉病灶的炎症和水腫,絕大部分的患者可以完全消除症狀。如果炎症消除的徹底,就不易復發。
要點2、增強腰部肌肉的韌性和強度
腰間盤突出患者絕大多數都是腰部肌肉和韌帶鬆弛,就是中醫講的「筋不護骨」,想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腰突症狀復發的幾率,就要增加肌肉韌帶的強度,增加肌肉韌帶對腰椎的包裹強度,從而增加腰椎的穩定性,減少錯位,最大限度的預防復發。
要點3、增加椎間盤的營養供給,增加髓核的含水量
由於此病的發病根源就是髓核失水,所以增加椎間盤的營養供給,增加水分含量十分重要。這樣可以控制椎間盤和纖維環的退變,增加腰椎間盤的彈性,控制突出的進展,降低復發幾率。
如果有一個方法能夠做到以上三點,就可以真正的有效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症。

2、腰椎和脊椎的區別

腰椎:椎體較大;棘突板狀水平伸向後方,相鄰棘突間間隙寬,可作腰椎穿刺用,關節突關節面呈矢狀位. 人體有五個腰椎,每一個腰椎由前方的椎體和後方的附件組成。椎板內緣成弓形,椎弓與椎體後緣圍成椎孔,上下椎孔相連,形成 椎管,內有脊髓和神經通過,兩個椎體之間的聯合部分就是椎間盤。它是由纖維環和髓核兩部分組成。髓核位於椎間盤的中央,它是一種富有含水分 、呈膠凍狀的彈性蛋白。在髓核的周圍是纖維環,一層層的纖維環把兩個椎體連接在一起,並把髓核牢牢地固定在中央。 脊椎亦稱脊柱、脊樑骨,由形態特殊的椎骨和椎間盤連結而成,位於背部正中,上連顱骨,中部與肋骨相連,下端和髖骨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由5塊骶椎合成)和1塊尾脊骨(由4塊尾椎合成)共24塊(成年人)獨立的椎骨。脊椎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

3、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分度

可以分為III度,具體分類方法如下:
首先說分度標准,壓縮程度是以椎體前緣高度占後緣高度的比值來計算的。先打個比方說,如果椎體後緣為3cm,而椎體前緣只有2cm,此時壓縮程度就是1/3。
I度是指壓縮1/3的骨折,為輕度。
II度是指壓縮達到1/2骨折,為中度。
III度是指壓縮達到2/3或以上的骨折,為重度。隨著壓縮程度的加重,II度以及III度壓縮性骨折還通常會伴有椎體後方棘韌帶的撕裂。

4、腰椎椎體突出能治嗎

治療方法很多。要看患者的病情輕重情況。90%的患者是可以保守治療的,包括推拿按摩,牽引,針灸,火罐,穴位注射等治療,療效可以。如果還不行,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手術效果也是很好的,有一定的風險,這和醫師的技術有直接關系。建議先拍一個腰椎的磁共振,了解突出情況,有無神經損害情況體征等。如有需要可以進一步聯系。

5、什麼是先天性脊椎脊髓發育異常

先天性脊椎發育不全有以下表現:

1、先天性椎體融合:先天性脊柱側凸和先天性短頸。

2、先天性椎體缺如:常發生於脊椎下段。它可以是骶骨缺如或發育不全,或胸10以下完全或部分缺如。如果缺如范圍過廣,病兒不能存活;如只局限於下骶段,則病兒仍能生存。骶骨缺如時,兩髂骨擠向中線,臀部扁平,臀紋短,骶尾正常後凸消失。神經症狀較明顯,兩下肢肌肉萎縮,大小便失禁,兩足畸形,整個下肢呈圓錐狀。

3、先天性半椎體:在半椎體上下,可發生代償。這種畸形可在生長期間不進展。若下面的椎體也缺如.則在生長期間畸形可加劇。畸形較固定。它往往是先天性脊柱側凸的一個成因。

4、先天性枕寰部畸形:它包括:脊索形成、進行性間質節段形成、間質節段的軟骨化和骨化,以及骨化間質節段的融合而為完全的骨結構。可形成以下一些異常現象:①終端小骨。②枕骨椎體。③基底凹陷、基底壓跡和扁顱底。④第一頸椎與枕骨的先天性融合。⑤Arnold-Chiari畸形。⑥先天性分離齒狀突。⑦先天性齒狀突缺如。⑧家族性齒狀突發育不良。⑨先天性椎弓缺如。⑩先天性關節突缺如。⑾頸椎的脊柱滑脫。

5、先天性椎弓根裂和先天性脊柱滑脫:多發生於腰骶部,第一骶椎發育差,可以沒有上關節突。站立時,第五腰椎向前向下滑移的剪式應力,使第五腰椎的下關節突遭受磨損,第五腰椎棘突向前滑移至骶神經弓的纖維缺損處。峽部變細,向下彎曲,但仍能保持完整,可在一定應力下,也能折斷,滑脫就變得更明顯,第五腰椎體甚至可滑至骶骨前方,馬尾及骶Ⅰ神經被牽伸,在第五腰椎第一骶椎隆凸之間形成S形。如果同時再有急性損傷,滑脫就急劇增加,形成急性下腰痛,腰部僵硬,脊柱腰骶部凹陷或有側突,腘繩肌痙孿。這主要是由於神經被牽伸所引起,稱為臨床危象和"脊柱滑脫伴有腘繩肌緊張"。

6、腰椎椎體的高度是多少

這個說不了高度的,小孩跟大人的骨骼都不一樣大。
所以這個腰椎上的椎體不能斷定高度。

7、人體腰椎骨是怎樣編號的

人體腰椎骨按照從上至下的方式分為第1~第5腰椎。

腰椎的總體形態表現為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

人體的腰椎骨分為5個,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7)腰椎椎體發育不良擴展資料:

腰椎椎體的椎體結構特點:

一、 皮質骨的橫斷面掃描皮質骨構成包繞松質骨的殼結構,平均厚度大約1.5~3.5mm,根據其厚度和骨質特點又分為三種情況:

1、椎體前緣和兩側的馬蹄形部分,其形狀和皮質骨厚度比較規則,CT值范圍:400~500;

2、椎弓根區,指與椎弓根相連的椎體側壁和椎體後壁部分,此區皮質骨厚度由椎體向椎弓根方向逐漸增厚,連接椎弓根處最厚。CT值范圍:500~800;

3、椎弓根間區,位於椎弓根間的椎體後壁,皮質骨厚度在三部分中最薄,甚至在椎體中部缺如,相應於椎體後壁靜脈竇。CT值范圍:200~400。

二、 松質骨的橫斷面掃描 松質骨與皮質骨比較,具有高度的不均勻性,CT值范圍從數10至250以上。

以椎體中部為例:椎體中央略偏後部分的骨質比較緻密,此外的周圍部分骨質較疏散,而近椎弓根部分介於兩者之間,椎體前部皮質骨下松質骨最低;靠近上下腰終板的松質骨平均較椎體中部質密,而下部略高於上部。

8、腰椎椎體不穩如何治療?

您好!我不同意回答問題朋友的看法!
我不知道你說的腰椎椎體不穩現在是幾度,如果是處於1-2度的滑脫,我建議你可以保守治療,包括針灸、腰椎牽引(屈膝屈髖位,臀下墊枕)、局部外用葯物、加強腹肌練習,功能鍛煉包括:膝胸位的練習,盡量不做要後伸的動作;
如果是3-4度的滑脫,我建議要做手術治療才行。否則你沒法起床活動。如果你是腰椎間盤突出較重,椎間隙的高度降低,造成椎體不穩滑脫,且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很重沒得到明顯緩解的話,我也建議你去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效果較差。

9、本人患腰椎間盤突出己有一年多了,昨天去做了磁共振生理彎曲存在,腰椎椎體邊緣骨質稍有變尖和突起,未見

你可以把你做的MRI片子照一下發上來嗎?你說的這是給你出的報告單的結果,骨科的醫生一般都是看片子的,那樣准確。

與腰椎椎體發育不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