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韌帶的方法:
第一是側身彎腰運動:直立。雙腿分開,兩臂左右平舉,上體前屈,用左手指去碰右腳,右臂自然上舉,兩腿和兩臂都不得彎曲,吸氣,然後還原,呼氣。再換一方向,重復一次。連做8次。
第二是屈腿運動:仰卧位。雙臂左右平貼地面,兩腿伸直後同時屈膝提起,吸氣,使大腿貼近腹部;然後呼氣,緩緩還原。重復8次。
2、怎樣加強腰背肌肉鍛練
建議:腰背肌功能鍛煉可以加強腰背部肌肉的強度,增加脊柱穩定性,減少和預防脊椎病的復發, 每日1次,每次30-50次,至少鍛煉6個月以上。循序漸進,次數由少到多。具體方法有以下三點,(1)三點支撐法:患者雙臂放於胸前,用頭頂及雙足支撐,使全身呈弓形撐起,腰背部盡力挺起懸空。(2)五點支撐法:頭、雙肘及雙足作為支撐點著地,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挺起,懸空。(頸椎病者禁用此法)。(3)飛燕點水法;患者趴於床上,兩上肢向背後伸,抬頭挺胸,使頭、胸及兩上肢離開床面,僅使腹部著床,身體呈弓形,如飛燕點水姿勢。
3、腰椎滑脫病人腰部肌肉如何鍛煉求答案
建議:倒走時能夠強迫人體的重心後移到腳跟,矯正骨盆前傾,減緩腰椎前凸,使脊柱趨於直,矯正不合理姿勢,鍛煉腰背部肌肉,促進腰背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腰椎滑脫的康復有良好的作用.
倒走時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運動量以腰部不感覺到累為宜,可以少量多次進行鍛煉,過多的運動量是會加重腰痛,可以隨著疼痛次數的減少,疼痛感的減輕逐漸加大運動量,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倒走不方便的話,也可以在家中鍛煉: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腳掌踩在厚度約為20毫米的書上,堅持直立,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可以感覺一下腰痛有無緩解.身體不要前傾,要感覺重心移到了腳跟.也可以背靠牆,前腳掌踩在厚度約為20毫米的書上,堅持直立,這樣可以站的更穩一些.這和倒走鍛煉的效果是一樣的,更加安全,有利於堅持.
也可以穿一雙前高後低的負跟鞋,穿著正常行走和倒走是一樣的,能夠矯正不合理姿勢,鍛煉腰背部肌肉,緩解疼痛,對腰椎滑脫有康復的作用.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要久站久坐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不要過度勞累,盡量避免或減少彎腰,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4、腰椎間盤突出病怎樣做腰背肌肉恢復鍛煉?
方法 一、半俯卧撐
准備姿勢:俯卧位,雙手置於肩部兩側,掌心向下,全身放鬆。
動作要領:以兩髖部為支點,雙上肢逐漸用力撐起身體上部,使腰嵴柱後伸。待雙臂完全伸直後略停片刻,然後松臂撤力,使身體回落,恢復至准備姿勢。
功效:緩解腰部肌群緊張,改善腰椎生理曲度。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肌勞損、骶髂關節後脫位、平腰畸形等病症。
注意事項: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骶髂關節前脫位、腰椎滑脫、腰痛較劇者禁用。
方法 二、弓蟲伸腰
准備姿勢:俯卧屈膝位,兩臂前伸,掌心向下,全身放鬆。
動作要領:兩臂沿床面後移,肘關節屈曲,以肘膝部為支點,肩髖部為軸,支撐起身體,同時屈膝屈髖至極限,使臀部後坐,腰部後弓。略停片刻後,使身體重心前移,腰部向下,雙肘臂沿床面前移,使嵴柱從腰到背、頸依次伸展,身體回落恢復預備姿勢。
功效:調整嵴柱的屈伸活動,恢復生理彎曲,放鬆背腰部肌肉,緩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肩、肘、髖、膝關節的活動度。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肌勞損、腰背肌筋膜炎、關節突綜合征、骶髂關節炎等病症。
注意事項:骨質疏鬆、腰椎壓縮性骨折、腰椎滑脫、椎弓根骨折、腰痛劇烈者禁用。
方法三、直腿抬高
准備姿勢: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掌心向下,全身放鬆。
動作要領:單側下肢在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緩緩抬起,當抬高至最大限度時,穩定片刻,然後緩慢下落,恢復至准備姿勢。可單側肢體操作,也可雙側交替操作。
功效:緩解腰痛,減輕下肢麻木,恢復腰肌及下肢力量。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肌勞損、骶髂關節炎等病症。
注意事項: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傷、腰椎滑膜嵌頓者慎用。
方法四、墊拳擺髖
准備姿勢:仰卧位,屈膝屈髖,兩腿並攏。雙足掌著於床面,雙手握拳置於腰部嵴柱兩側(拳背朝上,示指、中指、無名指掌指關節背側與腰部豎嵴肌外緣相接觸)。
動作要領:雙下肢主動發力進行左右擺動,使墊於腰部兩側的雙拳對腰部及局部穴位形成局部性按壓刺激,在擺動的過程中可根據需要上下移動雙拳,調整刺激的部位。本法也可單側使用。
功效:緩解腰部板結症狀,減輕腰部疼痛,調整腰骶部小關節紊亂等。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骶髂關節後錯位、腰肌勞損、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
注意事項:腰椎結核、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傷者禁用。
方法五、運髖舒腰
准備姿勢:仰卧位,一側上肢屈肘抬肩將小臂置於枕後部,另一側手臂伸直,雙下肢伸直放鬆。
動作要領:將置於頭後同側的下肢屈髖屈膝,外展外旋髖關節至最大限度時伸髖伸膝,然後再屈髖屈膝並略內旋髖關節,使髖關節得到圓周式運轉。可兩側交替操作,也可單獨一側操作。
功效:改善髖關節的活動度,增加同側腰部肌肉力量,恢復肌肉外平衡,改善下腰痛症狀。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臀上皮神經炎等病症。
注意事項:髖關節疼痛較劇、急性腰扭傷、髖關節脫位、髂脛束損傷者慎用。
方法六、側方擊拳
准備姿勢:仰卧位(以向左方擊拳為例),左上肢伸直置於體側,左下肢伸直放鬆,右上肢屈肘握拳,右下肢屈髖屈膝,足掌置於床面。
動作要領:右拳經體側向身體的左側擊出,擊拳的同時要帶動身體向左側扭轉,右足則踏床助力,當拳勢擊盡,略停片刻,然後身體右轉,順勢收回擊出的右拳,恢復預備姿勢。右側同之。
功效:緩解腰部疼痛,改善腰部肌群緊張,增加腰椎活動度。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肌勞損、腰背肌筋膜炎、腰椎滑膜嵌頓等病症。
注意事項: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傷等禁用。
方法七、撐體震腰
准備姿勢:仰卧位,雙手置於身體兩側,掌心向下,雙下肢屈髖屈膝,足掌置於床面。
動作要領:雙手臂微用力上撐,使腰臀部離開床面3~125px,略停片刻,放鬆腰臀部,使其自然落於床面,以震盪腰部。
功效:松解粘連,調節嵴柱小關節紊亂,緩解下腰部麻木症狀。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椎小關節紊亂等病症。
注意事項:腰椎結核、腫瘤,嚴重的骨質疏鬆、骨質增生者禁用。
方法八、飛燕點水
准備姿勢:俯卧位,兩臂平放於身體兩側,雙下肢伸直。
動作要領:以腹部為支撐點,雙下肢盡力後伸的同時,頭與身體上半部盡力上抬,像燕子點水一樣,俗稱「兩頭翹」。本動作可反復操作數次。因難度較大,應酌情練習。
功效: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減少腰背部肌肉、韌帶、小關節、椎間盤等受力,恢復腰部前後軟組織協調平衡。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肌勞損、骶髂關節後脫位等病症。
注意事項:腰痛較劇、腰部活動受限、腰椎後弓、骶髂關節前脫位者禁用
5、鍛煉腰部肌肉的燕兒飛怎麼做
小燕飛可以鍛煉整個背部肌肉,適用於:腰肌勞損、腰肌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峽部裂、輕度腰椎滑脫、腰椎術後。頸椎、胸椎患者也可以鍛煉。
小燕飛的標准做法是:頭和胸部抬起,雙腿抬起。抬起後堅持5秒鍾,然後放鬆、趴到床上5秒鍾--算一次。循序漸進,要求每天做60次。可分為2-3次,堅持6個月以上。腰椎術後患者最好是作為終身鍛煉項目。
此動作與瑜伽的動作相似。不同之處在於:
1、小燕飛不是練習形體,只要稍微離開床面、吃上勁即可(胸部、腿部抬起1-50px即可;峽部裂滑椎患者切忌過度抬高,否則將導致病情加重);
2、是一下一下的做,而非挺住長時間。
與小燕飛的類似方法是蛙泳,每周2次,一次600~800米(必須有挺腰出水的動作)。最好是溫水(干休所、溫泉等地),游泳完畢,最好桑拿一下,中醫的解釋是驅除寒氣。
相比之下,游泳的好處是屬於娛樂,容易堅持;小燕飛的優點是經濟實惠,缺點是枯燥,不容易堅持。
【溫馨提示】
最後一個注意的是:小燕飛是在腰部基本沒有症狀時做,如腰痛(肌肉痙攣)時做,則越做越疼。
6、騎自行車鍛煉腰部肌肉和腰椎嗎?
騎自行車對鍛煉腰部肌肉和腰椎嗎影響不大。
騎自行車被稱為「黃金有氧運動」,它能提高人體的心肺耐力、下肢肌肉力量、協調性、平衡能力,還能減輕壓力。
作為有氧運動,騎自行車需要下肢各關節產生活動從而起到改善關節活動度的作用,同時這項運動調動了下肢各肌群主動收縮活動從而有助於增強下肢肌力,尤其是股四頭肌的肌力。
更重要的是,由於騎自行車時軀干受到很好的支撐,有效避免了身體對下肢關節的較大壓力,從而大大減少了由於負重運動導致的關節擠壓與磨損。
除此以外,騎自行車還可以刺激軟骨自身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強化微血管組織、改善心肺功能。
(6)如何鍛煉腰肌和腰椎擴展資料:
騎自行車鍛煉的注意事項:
1、調車有講究:
屁股高、身體前趴是標准騎姿,這種姿勢能減少迎風橫截面積,削減風阻,提升騎行速度,是專業運動員或業余愛好者的常用姿勢。但對普通鍛煉者來說,實際操作會有一定難度,適應性也較差,可在逐漸適應的基礎上效仿,但不可過於強求。
2、裝備要充足:
戶外騎行有一定危險性,尤其是長途騎行,保護裝備必不可少。建議騎行時佩戴頭盔、手套等,長途騎行最好隨車攜帶氣筒、備用車胎、水壺等物品。同時,戶外騎行最好結伴而行,相互照顧。騎行過程中要遵守交通法規,不可爭強好勝,注意安全和路況,長距離下坡要減速。
3、速度參考心率值:
年齡、運動史、性別都是影響運動強度的關鍵因素,加上每個人的體質差異較大,騎行速度沒有統一標准。一般情況下,建議以心率劃分強度,即用220減去年齡,得出的數字就是最大心率值。
對於普通騎行愛好者,鍛煉中心率值達到最大心率的60%就可以了,隨著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漸提高至80%。
4、時長要因人而異:
騎行健身的人,要根據自身體質情況確定騎車頻率和時長,切不可盲目追求距離。一般情況下,每周2~3次或周末進行一次長時間的騎行都可以,騎行時間可參照心率強度,也可以參考騎行結束後,第二天清晨的身體反應來判斷,原則上是以第二天不感到非常疲勞為標准。
5、注意熱身和放鬆:
熱身能讓身體更快地進入狀態,避免突然發力導致的肌肉、軟骨、肌腱等組織損傷。運動後還要及時緩和放鬆,否則長時間運動會造成乳酸堆積,帶來肌肉酸痛感和僵硬。
放鬆方法很簡單,在車上就能完成,比如計劃騎行兩小時,可在前後各20分鍾都以慢騎為主。也可在此基礎上,做一些拉伸運動、原地踏步、弓步拉腿都是不錯的選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騎車是「黃金運動」 專家教你騎行健身的訣竅
人民網-騎自行車康復靠譜
7、腰椎峽部不連怎樣鍛煉腰部肌肉
1、跑步
每天堅持跑2000-5000米長跑,能讓身體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提高。同時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群,是快速練好健美肌肉的基礎。
2、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一天分早中晚做3組。每組做25-50個,是最為快速練腿部肌肉及拉長全身肌肉線條的方法。
3、俯卧撐
俯卧撐適合有一定力量基礎的朋友做,每次做要讓身體盡量綳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不能彎曲,每天至少做1組,每組20-50個。是鍛煉手臂肌肉和力量的好方式。
4、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常見的練腹肌方式之一,不佔用場地。也很適合在家開展,仰卧起坐建議一次做30個以上。
5、啞鈴
想要鍛煉肱二頭肌的朋友可以試試啞鈴,通過手臂對啞鈴的提拉。強化局部肌肉的鍛煉,每次至少做50個。才能有效強化肌肉的形狀。
6、游泳
會游泳的朋友,不妨試試每天去室內游泳池游幾圈。游泳比跑步練肌肉更有效快速,且肌肉線條會更為修長漂亮。
8、腰肌勞損和輕微腰椎間盤突出要做什麼運動
腰肌勞損和輕微腰間盤。不能夠做劇烈運動,也不能夠爬山,爬山時身體容易前傾,對腰椎不好,適量的運動對腰痛有好處,過多的運動量是會加重腰痛的,盡量避免或減少彎腰,
對於腰的治療上可採取苗II II父II
II養II I笙 貼的中葯,通過中葯的辦法局部調里,在結合以下幾種運動,既能鍛煉身體,也可以進行對腰椎間盤突出的輔助治療:
1.飛燕式鍛煉:俯卧於床,先後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後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於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餘次,每日堅持30分鍾鍛煉。
2.腹肌鍛煉。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個,每天三次。
希望對您有幫組。
9、哪些運動可以鍛煉腰背部肌肉,進而避免腰痛
我們常說的腰背部其實屬於腰椎一塊,而腰椎一塊常見的傷痛有腰肌勞損、腰椎間盤問題。
出現這些問題有如下:
1、日常生活中及工作中的坐姿存在彎腰駝背或者左右側坐不端正,長期如此,會造成腰肌的嚴重勞損。
2、在健身運動中的一些器械動作沒有注意收緊腰椎,彎腰進行一些動作,養成習慣同樣會出現勞損。
因此想避免這種傷痛就是不管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健身運動中,都注意保護要我們的腰椎。不彎腰,不駝背,挺胸收背去完成,才能從源頭上去控制這些可能會導致的不良後果。
除此之外,另一方面去加強下背部肌肉群的鍛煉,增加肌肉的承受能力,也能讓你的腰椎不會那麼容易被擊跨。比如說健身器械動作中的高位下拉,杠鈴屈腿硬拉,山羊凳挺身,啞鈴側提身等動作都能較好的鍛煉到下背部肌肉群。
腰椎就像用磚頭砌的房子,如果一塊一塊整齊的堆放,它是能夠承受很大的重量的。如果平整不齊的碼放,可能一陣風就能夠輕易的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