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有多大?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僅有10%需要手術治療。由於患者本人及家屬對手術操作過程不了解,術前非常擔心,甚至害怕手術,都說:「現在還能活動,手術後癱在床上了怎麼辦?」。多數患者術前是一拖再拖,不到萬不得已,拖著腿走也決不手術。 春節前有位患者,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非常嚴重,疼得直哭。可是他的姐妹和妻子還都跟他說:「咱們先不考慮手術,再保守保守看。」看到患者病情這么重,再拖下去將會對患者不利。我把患者家屬及本人請到辦公室,把入院後的所有檢查結果詳細的講解給他們聽,結合腰椎標本分析手術的利弊。將腰椎間盤鏡手術的理念都一一講給他們聽。說句實話,這樣的術前談話比我做手術都還累。等到手術以後,患者本人及家屬才感嘆到:「要早知如此,何苦還受那麼多罪!我們作為家屬的也心疼啊!可是我們對手術也確實不了解。要不是您的詳細講解,恐怕我們還在猶豫呢。」 患者本人和家屬術前最擔心的是「術後會不會癱?」 從現在的技術發展角度來說,作為一名成熟的脊柱外科大夫,只要他是按常規技術直視下操作,對於腰椎手術,癱也不容易!但想要求誰保證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行業中,從事專業技術的都明白這個道理,即使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也不敢誇口。只能說把術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都考慮到了,把各種可能的手術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盡可能的避免發生意外。 術前風險評估非常重要。通過術前全面檢查,評價患者肝腎、心肺功能儲備情況,對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術前做好防備措施,相關情況經專科會診。手術風險基本上是可控,但不是絕對。我術前常跟患者家屬強調一點:安全第一,沒有安全作為保障,就是做得象朵花也沒有意義;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把手術做得更好。
2、腰椎間盤突出開放手術需要做多長時間
一般可以在做完手術之後,6到8周的時間下床,然後佩戴腰圍,也可以用支具。下床之後要循序漸進的,避免過度勞累,仍以卧床休息為主
3、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目前有幾種?謝謝
腰椎間盤突出通常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所引起,手術只是所有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式中的一種。而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激光手術,還有一種是微創手術。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盡量選擇微創手術治療,因為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恢復較快。
腰椎間盤突出指的就是腰椎孔內出現了病變,導致髓核突出腰椎孔外,壓迫到了患者的腰椎神經。像司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得了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會造成癱瘓的危險。而手術治療腰椎盤突出的效果無疑更好一些,那麼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類型有幾種呢?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有兩種,一種是激光手術,還有一種是小針刀,針灸類的微創手術。這兩種手術之間是各有優缺點。比如說激光手術,它基本上沒有任何創傷,所以比較適合老年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保守治療,只不過缺點就是容易復發,需要多次做激光。而微創手術治療腰突的效果要更為徹底,但缺點就是有一定的疼痛感。下面就詳細說一下:
激光手術:由於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腰椎孔和髓核都是存在致病菌的,而激光手術利用的是紅光殺菌原理,殺滅腰椎孔與髓核的致病菌。等到致病菌消滅了以後,腰椎孔就會慢慢修復。所以,很多病理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會使用激光手術治療。
微創手術:主要是以小針刀,針灸等手術為主,因為是微創所以對腰椎孔產生的創傷的面積比較小,而且精準度高,通過拓寬腰椎孔將髓核復位。而且治療效果較為徹底,做完微創手術後,腰椎間盤突出很少會復發。
以上就是針對於「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類型有幾種」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最後需要提醒廣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由於手術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無論是選擇傳統手術還是維持手術,都需要去大型正規醫院做才行。這樣不但收費比較合理,而且危險性也隨之降低
4、腰椎間盤突出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和以下的病因有一定的關系,最主要是腰椎的退行性變引起,其次外傷,工作學習勞動姿勢不佳,腰椎的疾病等等都會導致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現象。所以腰椎間盤突出的病者日常中要養成良好的工作學習的姿勢。注意保護腰部,加強腰背部肌肉功能鍛煉。
5、腰椎間盤突出做開放式手術治療合適嗎??
現在有微創介入治療,為什麼要做開放式手術呢?開放式手術是到了萬不得已時的唯一選擇。因為開放式手術最大的問題就是怎樣保證腰椎的穩定性。還有就是手術的粘連問題。
6、腰椎間盤突出症開放式手術與微創手術本質上的區別是什麼?
開放式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被國際公認的最有效、最成熟、並發症最少的手術治療方法。隨著科技的發展,開放手術對脊柱穩定性的破壞越來越小。除非患者已經存在明顯腰椎不穩的表現外,手術造成的脊柱不穩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不論哪種微創手術的手術適應症都非常狹窄,僅適用於纖維環完整的外側型椎間盤突出;而且微創手術由於手術視野狹小或僅在透視下進行,缺乏三維概念,均有椎間盤摘除不徹底的缺陷。微創手術的復發率為3.3-5.0%,至於復發時間,這與患者術後是否仍然存在非正確使用腰部密切相關。從理論上講,開放手術不應該存在腰椎間盤復發的可能,出現復發的主要原因是手術者手術中未將椎間盤摘除干凈以及機化的瘢痕破裂導致的。至於您提到的鄰近節段退變,這是目前困擾脊柱外科的主要問題之一,但由於非融合技術逐漸在臨床應用,使得發生率明顯降低。另一個原因就是,早期的椎間盤突出,脊柱的穩定性沒有明顯降低,僅僅需要摘除椎間盤即可,無需內固定,也就不存在術後鄰近節段退變的可能。但是,絕大多數患者在患病後畏懼手術,採用各種所謂的保守治療,以致疾病繼續朝嚴重的方向發展,導致了脊柱不穩定,使得醫生在摘除椎間盤之後不得不採用內固定以維持脊柱穩定,從而出現以後鄰近節段退變的發生。鄰近節段退變的發生率雖然有20%,但是僅僅8%的患者表現出症狀需要再手術。
7、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大嗎?
本人去年10月底在深圳寶安人民醫院做了手術. 術後一周恢復挺好的. 完全可以活動,可是 第二周去拆線時,可能是醫生大力擠壓傷口,導致不能走路, 而且還有頭痛,血壓高,低血糖,心跳加快,心跳160....等問題(以前從來沒有), 只好又住院3周才基本上沒有上面症狀. 接下來3個月還好, 這兩個月又出現腰痛,大腿痛. 坐30分鍾就不行. 先後找北大深圳醫院, 南山醫院,平樂醫院等看了片子,都說沒有問題. 可就是痛, 太奇怪了.
寶安人民醫院條件很差!服務差, 技術應該不怎麼樣....
8、腰椎間盤突出做手術好嗎?
十年前我是做過腰間盤突出手術的,手術後半年疼痛有些減輕不再跛行,半年後症狀復發幾乎和術前一樣疼痛,而且因為動過手術,後來的傳統保守治療幾乎無用,長期的疼痛折磨讓人生不如死。本想第二次手術,但腰椎二次受損傷,自已的體質又是否頂得住呢?但好多人手術後恢復正常,只要不過渡勞累跟正常人沒有兩一樣。手術對做得好和保養得好很有用,手術做得不好,或者術後長期的保養做得不好反而加重苦難。讓人常想自殺或到神經醫院尋求解脫。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腰椎間盤突出大手術,醫生即使手術成功,也不能保證腰椎不疼痛了。只能說減輕了,如果復發就倒霉了。手術協議內容講得很明白。只是手術的病人只往好處想,不想往協議內容中壞的方面去想。我明明看見協議內容中「手術後可能造成兩下肢麻痹或疼痛」這些話我卻很乾脆地簽字了。畢競長期的保守治療費用是比一次性手術貴很多的。最後,我手術了,手術也失敗了,的確生不如死。手術得看個人的體質和運氣。慎重為好。凡事都是有二面的,有的是好,有的是壞,不能一概而論。
9、做了腰椎間盤突出手術,什麼時候能下地?
不知你指的下地是什麼意思,一般術後7天左右就可以在帶醫療輔助器械的情況下扶牆走動,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手術,一般做的是髓核摘除,椎體間植骨融合,椎弓根釘固定的手術方法,術後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動,患者需要佩戴腰圍支具保護腰椎。,七天左右就可以回家護理,進行主動的腰背肌功能鍛煉,減少卧床並發症。術後6個月左右能夠恢復正常工作。創傷程度漸漸增大,恢復時間也漸漸增大。一般來說手術後2周拆線。一般腰椎間盤突出術後卧硬板床2-4周,2周後,可以看恢復情況。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的,3-6個月內避免腰部負重,逐漸恢復原來工作。
10、腰椎間盤突出,做手術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腰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神經系統反射改變為本病易發生的典型體征之一:腰4神經根受累時,可出現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為活躍,之後迅速變為反射減退,腰5神經根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骶1神經根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反射改變對受累神經的定位意義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