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普魯卡因腰椎麻醉

普魯卡因腰椎麻醉

發布時間:2020-03-11 17:41:40

1、普魯卡因和丁卡因的表面麻醉作用有什麼不同

普魯卡因的親脂性低,對黏膜的穿透力弱。所以一般不用於表面麻醉。利多卡因和丁卡因,地卡因脂溶性高,比較容易通過粘膜作用於神經末梢,常用於表面麻醉

2、普魯卡因問題

【功效】
局麻葯。本品能使細胞膜穩定,降低其對離子的通透性,使神經沖動達到時,鈉、鉀離子不能進出細胞膜產生去極化和動作電位,從而產生局麻作用。本品對粘膜的穿透力差,不適於表面麻醉,但毒性小,效果確實,訂用於浸潤麻醉。亦可用阻滯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用法】
口腔科用其3~4%溶液,按鹽酸鹽計算,每小時不超過0.75g。

3、比較普魯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的異同點

(一)普魯卡因 Procaine : (奴佛卡因)

為短效局麻葯。

1. 作用:

(1) 局部麻醉:本葯對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作表面麻醉。主要用於浸潤麻

醉、傳導阻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2) 局部封閉:用0.25-0.5%的普魯卡因溶液注射於病灶周圍,可減輕病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劣性影響,使損傷部位的症狀緩解。

2. 不良反應和用葯注意事項:

(1) 過敏反應:極少數人用葯後可發生皮疹、哮喘,甚至休克等過敏反應;

用葯前常規作皮試!

(2) 毒性反應: 普魯卡因性能穩定,毒性最小;用量過大或意外血管內注入,

可產生吸收作用,出現中毒反應!

(二) 利多卡因(lidocaine)特點:

為中效局麻葯。

1. 起效快、穿透力強、彌散廣、無明顯擴張血管作用的特點; 2. 毒性隨葯物濃度增加而增大:

(1) 葯物濃度較低時,表現為鎮靜、痛閾提高; (2) 葯物濃度增加,毒性相應增加,可出現煩躁不安、驚厥、低血壓等。

3. 臨床應用:

(1)主要用於表面麻醉,浸潤麻醉、傳導阻滯和硬膜外麻醉。 腰麻不用利多卡因,因為利多卡因擴散力強,麻醉范圍不易控制。 (2)抗心律失常作用。

(三)丁卡因 Tetracaine (地卡因)特點:為長效局麻葯。 1. 丁卡因的穿透力及局麻作用均比普魯卡因強,且作用持久。 2. 主要用於表面麻醉,也可用於腰麻、傳導阻滯、硬膜外麻醉。 4. 但毒性也大,為普魯卡因的10倍,故一般不用於浸潤麻醉;

4、普魯卡因腰部麻醉後患者有眩暈的感覺嗎?

我想術後眩暈的主要原因,應該和患者的體質有關,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眩暈。"椎動脈供血不足「,因為患者通常喜歡被確診為某種原因造成的症狀,所以醫生有時會給患者一個說法,一個理由,致於對不對誰也不知道。我的英國老師在教生理課時說的第一句話是,在神經系統裡面,我們人類所知道的只有1%,不知道的有99%。從臨床經驗上來說,我想眩暈應該是患者的體質造成的,致於它的實際原因,不一定會很清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和症狀。

5、普魯卡因麻醉坐骨神經後,為什麼感覺機能先喪失,運動機能後喪失

普魯卡因可以影響Na+通道,阻斷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產生局部麻醉的效果。細神經纖維先被麻醉,粗神經纖維後被麻醉,而皮膚的痛覺等感覺機能傳入纖維較細,骨骼肌的運動纖維較粗。
所以感覺機能先喪失,運動機能後喪失。

6、為什麼普魯卡因不能表面麻醉,而丁卡因可以用於表面麻醉?

這問的真好,直接教科書般的問題,葯理學常備考點之一,因為普魯卡因的親脂性低,對黏膜的穿透力弱。所以一般不用於表面麻醉。丁卡因脂溶性高,比較容易通過粘膜作用於神經末梢,常用於表面麻醉

7、普魯卡因有啥用處

普魯卡因是局部麻醉葯。臨床常用其鹽酸鹽,又稱"奴佛卡因"。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易溶於水。毒性比可卡因低。注射液中加入微量腎上腺素,可延長作用時間。用於浸潤麻醉、腰麻、"封閉療法"等。除用葯過量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反應外,偶見過敏反應,用葯前應作皮膚過敏試驗。其代謝產物對氨苯甲酸 (PABA)能減弱磺胺類葯的抗菌效力。
普魯卡因對組織無刺激性,應用廣泛,為短效局麻葯,注射後1~3分鍾起效,維持30~45分鍾,局麻作用弱而短,毒性較小,對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於表面麻醉。
廣泛用於浸潤麻醉、傳導麻醉、蛛網膜下腔麻醉及硬膜外腔麻醉。本品吸收後有一定鎮痛、鎮靜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於復合麻醉。通常加入少量腎上腺素,以延緩局麻葯吸收,延長局麻葯作用時間,減少局麻葯因吸收過量引起的毒性反應和手術野出血。但末梢部位麻醉時禁止加入腎上腺素,否則易造成局部組織缺血壞死。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8、普魯卡因的葯理作用、作用機制

您好,很樂意回答你的問題。本品的鹽酸鹽又稱奴佛卡因。本葯對粘膜的穿透力弱,需要注射給葯方可產生局麻葯作用。主要用於浸潤麻醉 傳導麻醉 腰麻和硬脊膜外麻醉。注葯後約在1到3min內開始作用,維持30到45min,溶液中加入小量腎上腺素能使作用延長到1到2小時。本葯在血漿中被酯酶水解,變為對氨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能對抗磺胺類葯物的抗菌作用,故本葯與磺胺類葯物應避免同事應用。用葯過量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反應。極少數病人可出現過敏反應,故用葯前應作皮試,但皮試反應陰性著仍有可能發生過敏反應。純手打,望採納。

9、局部麻醉葯的常用局麻葯

(1)鹽酸普魯卡因。本品對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作表面麻醉用。注入組織後,約經幾分鍾可呈現麻醉作用。但由於本品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因此可使手術區域滲血增多,並可加速局麻葯的吸收而呈使局麻失效。為了延長局麻作用時間和減少葯物的吸收,常在此葯溶液中加入少量腎上腺素(100毫升葯液中加入0.1%腎上腺素溶液0.5毫升)。靜注低濃度的普魯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輕度抑制、鎮痛、解痙和抗過敏作用。對心血管系統也有抑製作用。可以用於治療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用法與用量:浸潤麻醉或局部封閉,用0.25%~0.5%溶液;傳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用2%~5%溶液。
(2)利多卡因。本品的局部麻醉作用和穿透力比普魯卡因強,作用快,擴散廣,對組織無刺激,局麻持續時間長(1~2小時)。用法與用量:表面麻醉用2%~5%溶液;浸潤麻醉用0.25%~0.5%溶液;傳導麻醉用2%溶液;硬膜外麻醉用0.5%溶液。

10、葯理學實驗普魯卡因的傳導麻醉作用報告怎麼寫

麻醉葯物主要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二種 局部麻醉葯是一類局部應用於神經干或神經末梢周圍,能暫時\完全和可逆地阻斷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使局部的痛覺暫時消失的葯物. 它的作用機制: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有賴於Na+內流而產生的細胞膜除極作用.。

與普魯卡因腰椎麻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