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肌在哪裡
盆骨上面
2、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背部肌肉群:(2)腰肌准確位置圖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3、腰間盤在哪個位置圖片?
腰椎間盤突出大多數是腰部外傷和慢性勞損造成的,大多表現為腰背部疼痛,活動時加重,可伴有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及時的掛個骨科,做個腰椎的X線檢查,治療上可以採取腰椎牽引、按摩、針灸等方法進行治療,也可以局部外用-腰椎骨方.醫.貼 等葯物治療。其次適當的運動鍛煉,避免重體力活,適當的休息。
腰間盤突出的症狀
一、腰腿痛:
多數腰間盤突出患者有外傷、著涼或過度勞累史。起病時,常先表現不同程度腰部疼痛,輕者僅為鈍痛和酸痛,重者腰間盤突出患者常會出現卧床不起翻身困難。腰痛經卧床休息後,逐漸減輕或消退。數日或數周後,漸感一側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咳嗽、打噴嚏及用力大小便時,腰痛加劇。
二、腰背部疼痛:
這種疼痛出現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時出現。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後刺激了纖維環外層和後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所產生。腰間盤突出的疼痛部位較深,難以定位,一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三、單純下肢痛:
腰間盤突出常見的症狀都有哪些?腰椎病中單純下肢疼痛不適的情況雖較少見,但仍可在一些慢性退行 性腰椎病中成為最先出現的症狀,一部分中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可以因為單純下肢的麻木、酸脹或板滯前來就診,如果僅僅在下肢尋找病因,往往不得其果,造成腰間盤突出的誤診漏診。
四、肌肉癱瘓:
腰間盤突出的臨床典型症狀有哪些?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時間較長者,可引起神經麻痹或肌肉癱瘓,有的還可引起間歇性跛形,脊柱側凸、側彎等。這些現象極易給腰間盤突出患者帶來諸多不便,有的甚至失去運動能力。
五、脊柱運動受限:
腰部正常時,其運動范圍為前屈900,後伸300;左右側屈各為200-300;左右旋轉各為300。當腰間盤突出,脊柱屈曲時,椎間盤前部受到擠壓,後側間隙加寬,髓核後移,使突出物的張力加大,同時髓核上移,牽拉神經根而引起疼痛。當腰部後伸時,突出物亦增大,且黃韌帶皺褶向前突出,造成前後擠壓神經根而引起疼痛,所以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動。
六、間歇性跛行:
間歇性跛行指的是病人步行時隨距離增加而感腰腿痛發作或加重,被迫停步,蹲下休息緩解後再走。間歇性破行的原因是椎管或神經根管狹窄,步行時神經根充血加重廠狹窄或阻礙卜申經根血運供應所致椎間盤突出可促使狹小的椎管產生狹窄,或造成側隱窩或神經根管的狹窄。
腰間盤突出的預防
1、飲食注意不可少
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同樣能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鱔魚、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蛋白質是形成肌肉、韌帶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質多的食物有豬肉、雞肉、牛肉、肝臟、魚類、雞蛋、豆類及豆製品等。
2、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
對於長期從事坐位工作的人,容易引起腰部疲勞。辦公室一族可以在繁忙的工作時間抽出幾分鍾的時間,站起來活動下,扭扭腰,做做伸展運動,緩解下腰部肌肉。目前我國私家車不斷增多,有車一族在開車時應不斷調整自己的坐姿,讓自己處於舒適狀態,特別是椅背要抵住自己的腰部,使腰部肌肉得到支撐,使周身血液得到循環。
3、適時活動腰部
應注意腰肌和腹肌的力量練習,腰、腹肌力量強,則腰椎的穩定性就好,就能起到保護腰椎的作用,減緩脊柱退變的進程。同時配合上通過松膀、轉腰、俯仰等活動,達到強腰健體作用。
4、腰部用力要正確
在搬、抬重物時,應將兩足分開與肩等寬,屈膝,腹肌用力,再搬動物體。此時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同時用力,分散了腰部的力量。若在膝關節伸直狀態下,從地上搬取重物,腰部承受的壓力可增加40%,極易損傷腰部的韌帶、肌肉和椎間盤。故搬物時不能彎腰,而應屈膝,要保持腰部正常直立位置時的曲度,避免力量集中在腰部。如物體太重,不可強行用力。
4、人的腰在什麼地方圖片
人的腰在胯上肋下的部分,分布在脊柱的兩側,介於髖骨和假肋之間。某些物體上相當於人腰位置的或狀似人腰的部位;物體之中部,尤指比兩頭窄或細的中部。
腰椎有5個,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於胸椎,小於頸椎。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上關節的外側有一乳突,棘突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後。
(4)腰肌准確位置圖擴展資料
傷腰的姿勢:
1、蹲
下蹲時過猛或使用不正確的蹲姿,也容易拉傷腰部。正確蹲姿是,下蹲時,兩腿合力支撐身體,頭、胸、膝關節在一個角度上。
2、提
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個手提重物,這樣容易使一側腰肌受損而引發疼痛。正確方法是,兩手分攤重物力量,讓腰椎均勻受力。提的東西也不能太重,蠻力最傷腰,搬重物最好藉助工具。
腰部保護:
1、早晨起床首先活動腰部。每日早晨起床後,要首先活動腰部。平時多做收縮腹肌、伸展腰肌運動,以及散步、倒步行走和騎自行車等,都能防止和減輕腰疼。
2、學會放鬆,減少緊張。緊張可使血液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間盤腫大而導致腰疼,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愉快心境對防止腰疼有很大幫助。
3、保持正確姿勢。無論做什麼都不能違背生理機能。久坐的人坐時要使背部緊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鬆和休息,時而向後伸腰也是預防腰疼的好方法。
5、腰肌勞損部點陣圖
你好,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症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等等,一般腰肌勞損的患病部位就是在腰部。腰肌勞損建議患者去當地大醫院檢查和治療。理療、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療法。
6、腰間盤在哪個位置圖片
腰間盤(腰椎間盤)指的是兩個腰椎之間的盤狀物,位置是在兩個腰椎之間,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緩沖壓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個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間盤位於兩個腰椎體之間,第一腰椎與第二腰之間的椎間盤稱為腰1、2椎間盤,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之間的稱腰2、3椎間盤,以此類推,一般腰椎間盤突出好發於腰3、4與腰4、5椎間盤。
但腰痛並不一定都是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如運動過度後的腰肌勞損、腎虛等也可引起腰痛。
(6)腰肌准確位置圖擴展資料: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一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突出症。
鍛煉方法
1、腹肌鍛煉。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個,每天三次。(可根據患者的體質來定,不可逞強)。
2、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頂。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側後方擺。左側相反。於此同時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觸胸。
處於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盡量靠近胸部,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可持續30個。
4、腰背肌鍛煉。
處於平卧,雙膝彎曲放在床上,然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10厘米。這時您會感覺到腰背部在用力,堅持5秒鍾,反復10下。
7、腰大肌在身體那個位置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1、起自第12胸椎體、第1~5腰椎體和椎間盤的側面,以及全部腰椎橫突的前面和下緣。肌束向下與髂肌結合,形成一肌腱,穿過腹股溝韌帶的肌腔隙,沿髂恥隆起的前面及髖關節囊的前內側面下行,止於股骨小轉子。
2、腰大肌大部分位於T12-L4椎體與橫突之間陷溝內,其上部肌纖維可延伸至後縱隔最下部及膈肌的後方。大部分腰大肌以肌齒形式連接在T12-L4椎體和椎間盤邊緣處,外側部分連接於T12-L4腰椎橫突,向下與髂肌共同形成髂腰肌腱,經腹股溝韌帶下肌腔隙,止於大腿根部內側的股骨小轉子。正中矢狀面之腰大肌外緣間距為40-63mm,L3橫突最長,該處的肌腹橫徑最寬,是腰大肌肌纖維最集中部位。T12-L4椎間孔位於肌肉附著處的後方,腰椎橫突前方,腰脊神經由此發出。
3、近固定時,此肌收縮,可使大腿屈並外旋。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軀干向同側屈,兩側肌肉收縮,則屈脊柱腰段而使軀干前屈。
4、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8、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8)腰肌准確位置圖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9、腰在什麼位置
腰分布在脊柱的兩側,介於髖骨和假肋之間。腰椎有5個,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於胸椎,小於頸椎。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上關節的外側有一乳突,棘突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後。
橫突短而薄,伸向後外方,根部的後下側有一小結節,稱為副突,在發生過程中橫突與肋同源,副突應為真正的橫突。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9)腰肌准確位置圖擴展資料
傷腰的姿勢:
1、蹲
下蹲時過猛或使用不正確的蹲姿,也容易拉傷腰部。正確蹲姿是,下蹲時,兩腿合力支撐身體,頭、胸、膝關節在一個角度上。
2、提
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個手提重物,這樣容易使一側腰肌受損而引發疼痛。正確方法是,兩手分攤重物力量,讓腰椎均勻受力。提的東西也不能太重,蠻力最傷腰,搬重物最好藉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