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部肌肉緊張因為什麼
導致骨盆前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站姿坐姿不對,運動模式不對,就連和你平時吃的東西都有關系。
但從人體解剖學來講,導致骨盆前傾的肌肉有以下幾塊:腰方肌、髂腰肌(髂肌+腰大肌)、股直肌、臀大肌、腘繩肌、腹肌。
簡單地來說,前3塊肌肉過緊,它們一直處於一個緊張、長度縮短的狀態,後3塊肌肉卻過弱、過松,一直處於一個拉伸、放鬆的狀態。
所以想要改善腰部肌肉緊張度的話,得從這幾塊肌肉下手:
拉伸髂腰肌和股直肌。
把左腿靠在一個物體上或牆上,接著右腿在前,右膝蓋形成一個將近於90度左右的角度,然後上身要保持越筆直越好。
想要這個拉伸更有效的話,收緊腹部肌肉,然後將上身向想要拉伸的那塊肌肉的反方向旋轉。
比如這張圖里,他在拉伸左邊的髂腰肌,那你可以收緊腹肌,然後上身稍微向右邊旋轉來加強拉伸感。
這個拉伸如果做到位的話,你會感覺大腿前側、腰前側(靠近骨盆前側)被拉伸。
注意事項:在做這個拉伸的時候,一定要收緊腹肌,千萬不要拱腰,不然拉伸不到位。
建議每邊拉伸最少1分鍾,每天拉伸最少2次。
2. 放鬆腰方肌。
想要放鬆這塊肌肉我建議你上淘寶買個按摩球,最好是「花生按摩球」或「學位按摩球」
2、腰肌為什麼容易緊張?
長期體位不正或彎腰下工作,或經常腰部持續負重,可引起腰部筋肉的慢性積累性損傷。
因為腰肌的力量要支撐整個上半身,只有在躺卧時放鬆,標准姿勢直立時緊張程度較小,所以平時都是緊張的
3、腰部肌肉勞損怎麼辦
4、腰肌勞損如何鍛煉
5、慢性腰肌勞損是怎麼發生的?
慢性腰肌勞損是百姓們熟知的病症,有很高的發生率,據我院專業診在人群調查中,約有70%的發病率。由於本病不引起嚴重後果,常以腰部不適給人以困擾。醫學上又稱為功能性腰痛,認為是一種肌纖維組織不健康的表現。慢性腰肌勞損的形成與發生,其病因較為復雜,可由於急性損傷的轉化、腰部受工作性質體位的影響,日常風寒濕邪的侵襲、以及骨能的生理性變異畸形等諸多因素的長期作用,導致肌纖維組織的生理變化,出現長時期的慢性遷延性疼痛。1.急性損傷的轉化急性腰部軟組織扭傷後,肌纖維組織充血水腫,早期未能進行及時或有效的治療,血腫吸收不好,滲出物發生纖維化,『使肌纖維組織增厚或形成組織粘連,導致肌肉彈性降低,在口常工作與活動中的牽拉下發生疼痛。2.工作性質、體位的影響長期從事彎腰作業或腰部負重勞動,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疲勞狀態,某組肌肉在某種動作的長期牽拉下,積蓄的損傷使肌纖維組織發生充血水腫等慢性無茵性炎症反應,由於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無茵性炎症機化,導致肌纖維組織變性、肥厚,而失去正常的肌肉彈性,降低了肌肉組織的生理功能。3.外邪侵襲工作或急驟運動後出汗,因怕熱貪涼吹電風扇或冷水沖浴。機體組織受寒冷刺激後毛紉血管收縮與肌肉緊張,或長期居位潮濕環境與感受風寒之邪,使寒濕內阻於機體組織、經絡之中,造成寒凝氣滯、經絡不通、氣血失和,使組織營養與組織代謝發生障礙,致使肌纖維組織變性僵硬,使肌肉的舒張收縮功能受到影響,造成工作運動不能持久而出現慢性腰痛。4.生理性變異因素腰部先天性畸形,如腰椎能化、椎弓裂引起腰椎滑脫、腰椎壓縮性骨折所致的椎體後突畸形、骨關節退行性變等。均可造成脊校生:的力學失調,而發生排體關節失穩。牛理力線改變等。腰椎內在穩定失調,造成了肌肉筋膜、韌帶組織的負擔,在長期維持與代償中,逐漸形成了腰部軟組織的勞損。
6、腰肌對人體的作用?
腰肌練習方法: 一 、直腿硬拉 初始姿式:雙腳開立,與肩同寬或稍窄,直腿體前屈,兩手握住地面上的杠鈴桿,握距稍寬於肩。 動作近程:雙手緊握杠鈴,腰背用力將其直臂拉起,至上體完全挺直,然後再沿原路慢慢返回,重復進行。 動作作用:此動作能使全身的大部分肌肉、肌腱、骨骼及關節等都受到較大的刺激,特別是突出鍛煉腰背部肌肉及大腿股二頭肌、臀大肌等。 動作要點:直腿硬拉要求不彎腿,腰部要挺直,不要弓腰。由於通常硬拉重量較大,所以初忌猛向上拉起,以防傷腰。
7、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7)腰肌俺怕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