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肌 > 腰大肌陰影

腰大肌陰影

發布時間:2021-04-03 14:59:58

1、腰椎結核的表現症狀有哪些?

(1)腰椎活動受限。腰部生理彎曲消失,椎旁肌肉保護性痙攣,使腰部處於高度保護狀態,限制脊椎活動而減輕疼痛,這是腰椎結核早期出現的明顯體征之一。從地上拾物時,盡量屈髖屈膝直腰下蹲,而避免彎腰取物,即拾物試驗陽性。俯卧位脊柱後伸試驗亦為陽性。

(2)脊柱畸形。當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由於椎體破壞塌陷與變形,導致腰椎明顯後突畸形,側突畸形極少見。隆起處多伴有明顯之壓痛及叩擊痛。

(3)寒性膿腫。寒性膿腫對於腰椎結核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因膿腫形成緩慢,且無急性炎症特徵,故稱為「寒性膿腫」。膿汁一般稀薄呈米湯樣,內含大量結核性肉芽組織、乾酪樣物質、壞死椎間盤組織和死骨等。腰椎結核的寒性膿腫多位於一側或兩側的腰大肌,可引起腰大肌刺激症狀,導致髖關節屈曲攣縮畸形、托馬斯征陽性;亦可沿腰大肌流注到兩側髂窩、腰三角、股三角處,膿腫破潰後,形成經久不愈的竇道。如繼發感染,則伴有急性化膿性炎症特徵。

(4)全身症狀。早期患者可無任何症狀,亦可有全身不適,疲乏無力,午後低燒,食慾不振,身體消瘦等慢性消耗性表現。

實驗室檢查:結核患者的血色素偏低,白細胞總數不高,但淋巴細胞偏高,血沉快。

(5)X 線情況。早期病變椎體有骨質疏鬆,椎間隙變窄,椎體上、下緣模糊;晚期椎間隙消失,椎體破壞,有死骨及空洞形成,腰大肌陰影增寬。

2、原發性腹膜後腫瘤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
(1)血紅蛋白:惡性瘤中心壞死、出血,或兒童腹膜後腫瘤增長較快時,可伴有血紅蛋白降低。
(2)白細胞計數:腹膜後腫瘤壞死或繼發感染時可有白細胞總量的升高。
2.組織病理學檢查術前應盡可能用其他方法作出診斷,如有必要,可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鏡手術取活組織病理學檢查。
3.免疫組化標記
(1)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達黑色素瘤單克隆抗體(HMB45)。
(2)神經鞘膜瘤S-100陽性表達;副神經節瘤chromograninA、S-100蛋白、beta-endorphinmolecule陽性表達;脊索瘤細胞cytokeratin陽性表達,腫瘤vimentin及S-100蛋白陽性表達。
(3)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desmin、muscleactin陽性;肌上皮瘤的組織學形態與神經鞘瘤相似,也需免疫組化標記方可確診。
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1)腹部透視:可見膈肌被腫瘤推動上移,活動度降低,或能看到胸腔積液或肺轉移陰影。在脊索瘤、盆腔惡性畸胎瘤、腦脊髓膜瘤或神經原發性腫瘤可看到腫瘤鄰近的骨質侵蝕、破壞或變形。
(2)腹部平片:多數腹膜後腫瘤腹部正、側位X線片檢查可見腹內有軟組織塊緻密影或脂肪瘤和脂肪肉瘤的透明度較高影。有些皮樣囊腫陰影密度不同。如發現有成熟的骨質、牙齒或鈣化等影像,則為畸胎瘤的特徵。但一般的鈣化斑點可見於多種腫瘤如成神經細胞瘤、神經節瘤、混合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脊索瘤、平滑肌瘤以及腸腔內物質、慢性炎症包括淋巴結鈣化、陳舊性血腫鈣化、胰腺病變鈣化等等,對診斷無特殊意義,甚至有礙於了解腫瘤的性質。腹部平片可顯示腎的輪廓位置、腰大肌陰影等有無異常,腰大肌影模糊並非特殊徵象,除見於腹膜後腫瘤外,亦可見於其他疾病以及無病變者。腹部平片還可顯示腫瘤鄰近器官如肝、脾、胃腸移位或變形。
(3)消化道造影檢查:胃腸鋇餐檢查和鋇灌腸檢查可以排除胃腸道腫瘤或腹腔內腫瘤及了解消化道受壓程度。由胃腸被腫瘤推壓移位,可明確腫瘤的位置並與胃腸道腫瘤相鑒別。此外,腹膜後器官如胰腺或腎的囊腫、大的腫瘤以及腹膜腔內腫瘤亦可使胃腸移位,應仔細鑒別。
(4)尿路造影:位於腹膜後的腫瘤最易對腎臟及輸尿管造成壓迫與侵犯,靜脈尿路或逆行尿路造影可顯示腎盂、輸尿管受壓移位及有無擴張積液等改變,對判斷腫瘤部位,了解泌尿道受壓情況及對側腎臟的功能有一定的幫助。多數腹膜後腫瘤尿路造影可以顯示腎、輸尿管乃至膀胱被腫瘤推壓移位,並可明確腫瘤的位置以及排除腎、輸尿管和膀胱的病變。一般在腎上方的腫瘤易使腎移位或變形,並且腎盂腎盞亦可變形,但腎上腺腫瘤、腹腔內其他部位的巨大腫瘤、巨大的脾臟或肝臟亦可使腎移位、變形。輸尿管易被腹膜後腫瘤推擠移位,但被壓或侵蝕者少,主要見於惡性瘤;有時一側輸尿管被壓致使內腔變窄而引起輸尿管積水及腎盂積水。
從腎和輸尿管移位和功能變化,可以鑒別是腹膜後腫瘤還是腹膜後纖維化所致。兩側腎功喪失在腹膜後纖維化並非少見,而在原發性腹膜後腫瘤則罕見。一般對無功能的腎逆行插管在腹膜後纖維化是可能的,而對腹膜後腫瘤壓迫輸尿管致梗阻者,有時插入可能有困難。腹膜後腫瘤可使輸尿管向內或向外移位,多數腹膜後纖維化可使輸尿管向內移位並一側或兩側被壓變窄。此外,右側輸尿管向內移位有時見於異位的腔靜脈後輸尿管;輸尿管向前移位有時見於腰大肌特別發達的青壯年,但如明顯前移常是由於腹膜後腫瘤所致。
(5)血管造影:主要根據供養動脈的走行、分布及形態改變情況,來判斷腫瘤的來源、顯示血管受侵的程度、發現較小的腫瘤,以利於手術方案的制定,並同時進行術前的化療與栓塞治療。
①下腔靜脈造影:能夠顯示腫瘤對靜脈壁的侵犯和推擠程度,有助於術前設計針對受累的下腔靜脈的處理方法,並予以適當的術前准備。發生於腹膜後右側軟組織或器官的腫瘤,可能侵及下腔靜脈並使其移位、變形、部分或完全阻塞、或血栓形成。須指出的是,腹膜後纖維化亦能使下腔靜脈向前移位,但主要以下腔靜脈發生周圍性的狹窄甚或梗阻為特徵。但是移位顯著者應考慮是腫瘤所致。
②逆行主動脈造影:經股動脈插管主動脈造影可顯示腫瘤的部位及其血管分布情況,從而推測其性質。惡性腫瘤可侵犯鄰近器官,單純從血管分布來看很難分辨是原發還是繼發。一般說來,大多數良性腫瘤、囊腫和少數惡性腫瘤本身血管少或無血管,在一無血管分布的腫瘤周圍,血管是曲線狀移位常是良性腫瘤動脈造影徵象。如果瘤體內血管分布異常、不規則或血管粗細不勻,腫瘤區有造影劑斑塊、動靜脈互通以及造影劑從靜脈迴流很快等反常影像,多系惡性腫瘤動脈造影徵象。
③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能夠較好地顯示瘤體血管來源及分布,豐富的新生血管常提示惡性腫瘤的存在,也可了解大血管受侵情況,並可同時行血管栓塞,減少腫瘤血供以便於手術。通過顯示與重要血管及部分臟器的關系,為正確判斷病情、制定切除巨大腫瘤或與血管相通的囊性腫瘤的手術方案、減少術中失血提供重要依據。
2.超聲檢查能發現臨床尚未觸及的腫瘤,顯示腫瘤的部位、大小、數目、形態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其組織解析度高,價格低廉,無禁忌證,可作為腹膜後腫瘤首選的檢查方法,診斷符合率達80%。亦可用於病灶的穿刺活檢和術後長期隨訪。但其影像表現缺乏特徵性,常因腸道氣體的存在,影響部分腫瘤的顯示,其准確性相對較差,應結合CT或MRI檢查綜合考慮。
(1)腹膜後腫瘤的位置和形態:腹膜後腫瘤位置較深,後緣常緊貼脊柱,壓迫推移腹膜後大血管或將其包繞,不隨呼吸及位置改變,這點可與腹腔內腫瘤鑒別。腫瘤形態多變,可表現為結節狀、分葉狀、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
(2)腹膜後腫瘤的邊界包膜:大多數惡性腫瘤呈浸潤性生長,向鄰近組織侵犯延伸、聲像特徵邊界不整齊、不規則。良性腫瘤常有完整包膜且與周圍分界清楚。
(3)腹膜後腫瘤內部回聲:良性腫瘤生長較慢,內部回聲相對均質,內部出現液性暗區較規則,彩色血流較少。大部分惡性腫瘤呈實質性,內部回聲不均質,彩色多普勒血流較豐富。部分惡性腫瘤因生長迅速、血供不足,可發生壞死液化,聲像圖表現為回聲不均勻或出現液性暗區,暗區形態常不規則。
(4)腹膜後腫瘤後壁回聲:惡性腫瘤底部常形成高低不平的浸潤,聲像特徵為後壁不規則增厚。良性腫瘤後壁常整齊,清晰。
(5)腹膜後腫瘤與周圍臟器關系:肝腎、脾腎分離徵象,由於腹膜後腫瘤的佔位,往往使腎臟斷面圖像變形,腎臟向前、向下移位或重疊粘連。觀察腫瘤與這些臟器的關系可有助於明確診斷。
(6)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現:良性腫瘤內部血流較少,且血流阻力指數較高,而惡性腫瘤內部血流較豐富,阻力指數低於良性。盛曉陽等認為患者年齡較小,腫瘤內部回聲較均質,血流豐富,阻力指數較低(RI<0.64),可作為原發性惡性腹膜後腫瘤的特徵。
3.CT掃描CT能清晰地顯示腹膜後解剖,可發現2cm以上的腫瘤,其准確率和清晰度優於B超檢查,可清晰地了解腫瘤大小、質地及其與周圍臟器的關系,尤其是一些大血管是否受壓推移或被包繞浸潤,對判斷腫瘤能否切除或是否聯合臟器切除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對手術後復發的早期發現有很大的幫助。可彌補超聲受腸道氣體干擾的不足,能清晰顯示腫瘤與鄰近器官及組織結構的關系,為術前診斷、估計手術難度、制定手術方案提供重要依據,應視為對腹膜後腫瘤最重要的檢查手段。電子束CT可行極薄層的快速掃描,可獲得優質的冠狀位及矢狀位重建圖像,清晰的三維圖像提高了CT定位診斷率。螺旋CT可多角度,多層面掃描,二期重建圖像,能清晰顯示腹膜後腫瘤的解剖、病理結構及鄰近血管、器官、腫大淋巴結,效能均優於普通CT。
(1)腹膜後腫瘤的CT共同特點:①腫瘤與胰、腎臟、輸尿管關系密切,受壓向前移位或腎臟向後移位,腎周圍脂肪輪廓消失,腎、輸尿管受壓移位;②腫瘤緊貼腰大肌,腰大肌影消失或增寬或受壓變形,密度不均,腎周圍脂肪輪廓消失;③腫瘤包繞腹主動脈或下腔靜脈,腹部大血管向前及向對側移位;④上腹部腫瘤病變范圍較大,一般大於3cm,但臨床症狀及體征不太顯著,多考慮腫瘤來自腹膜後。但腹膜後腫瘤較大並侵犯腹膜後胰臟、腎臟、腎上腺等臟器時,不易與這些器官的腫瘤鑒別,特別是位於肝腎隱窩區域內的腫瘤定位診斷更困難。
文獻報告,CT對良、惡性診斷的正確性可達96%。一般而論,良性腫瘤多較小,表面光滑,均有完整的包膜,界線清楚,多為圓形,卵圓形,密度均勻無壞死、無鈣化。惡性腫瘤體積較大,形態不規則,邊界清或不清,密度不均勻,內有不規則的壞死區;實質性腫瘤呈多結節融合或不規則分葉,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或有浸潤,淋巴結增大者,多屬惡性。不均勻密度的脂肪腫瘤,增強後低密度的脂肪影完全不強化,伴有實性成分,病變又廣泛,見於脂肪肉瘤;均勻負CT值腫瘤則診為脂肪瘤。壞死區不伴鈣化,多見於平滑肌肉瘤。嬰幼兒和兒童腹膜後腫瘤,伴有鈣化的為神經母細胞瘤可能性較大(注意與腎母細胞瘤鑒別,腎母細胞瘤多無鈣化)。神經源性腫瘤位置偏向於脊柱兩側,密度較均勻。
(2)常見惡性腹膜後腫瘤的CT影像特點:①脂肪肉瘤:最常見,病變廣泛、實性腫瘤內見脂肪密度,增強後低密度的脂肪影完全不強化;②平滑肌肉瘤:巨大不規則腫瘤。伴中心大片低密度壞死區,壞死區無鈣化;③神經母細胞瘤:兒童多見,巨大塊影,可有散在的鈣化斑點;④精原細胞瘤:多位於盆腔,呈圓形軟組織腫瘤,邊緣光整,密度不均,腹主動脈旁淋巴轉移;⑤橫紋肌肉瘤:呈巨塊狀不規則混雜密度影;⑥淋巴肉瘤:腹主動脈周圍,呈團塊分葉,密度不均,包埋大血管,輪廓不清;⑦惡性神經鞘瘤:圓形塊,邊緣光整,密度不均;⑧淋巴瘤:病變廣泛,涉及腹腔、腹膜後,淋巴結增大互相融合成分葉狀。
(3)常見良性腹膜後腫瘤的CT影像特點:①畸胎瘤:瘤體大,光滑,部分呈囊性,混雜密度有脂肪、軟組織、骨骼或牙齒影;②神經鞘瘤:邊緣光整圓形軟組織塊影;③化學感受器瘤:圓形塊;④腰大肌囊腫:類圓形邊緣清楚低密度影。
4.磁共振(MRI)檢查MRI能行冠狀面、額狀面、矢狀面檢查,定位準確,可更確切地了解腫瘤與血管及重要臟器間的關系,可作為疑難病例的補充檢查。不同類型的腹膜後腫瘤在MRI上的信號特徵有所不同,這有助於腫瘤的定性診斷。同樣,MRI對顯示腫瘤是否轉移、與鄰近組織的關系及對病變進行分期均有較大的價值。但MRI也不能完全准確判斷鄰近臟器是否受累,而且MRI價格昂貴不宜作為常規檢查,可作為疑難尤其是復發病例的補充檢查手段。

3、腰脊椎結核臨床表現有哪些?怎麼檢查?

臨床表現:腰痛是腰椎結核最常見的症狀,疼痛的性質多為鈍痛或酸痛,伴有壓痛和叩擊痛,在勞累、咳嗽、睡前,疼痛會加重,上腰椎結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結核可能有坐骨神經痛,這是由於結核膿腫,肉芽組織及壞死的椎間盤和植骨向後突入椎管內,使脊椎或神經根受到壓迫和刺激,出現放射性疼痛。

診斷依據:通常有典型疼痛、關節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畸形等臨床表現;X線攝片表現為骨質破壞和椎間隙狹窄,有一側腰大肌陰影模糊等表現,有助於確診。

金冠

4、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檢查

1.血常規
化膿性闌尾炎的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總數可升高到(10~12)×109/L;化膿性闌尾炎可高達(12~14)×109/L;有膿腫形成或彌漫性腹膜炎時則白細胞可達20×109/L以,上中性粒細胞為0.85~0.95,並且有核左移。如中性粒細胞增多至0.85以上多反應病情較重,有時還可見中毒顆粒。但也有個別闌尾炎患兒白細胞上升不明顯。
2.尿、便常規
一般無特殊改變,如闌尾位於輸尿管附近時,尿內有少量紅細胞,病情較重時便內可能有少量膿球。
3.血清C-反應蛋白和纖維結合蛋白值
有報道兒童急性闌尾炎時血清C-反應蛋白明顯增高,血漿纖維結合蛋白值降低,此兩項測定可作為術前判斷闌尾炎程度的輔助指標。
4.穿刺液檢查
對疑有闌尾炎而診斷困難,特別是有腹膜炎症狀者,可試行腹部穿刺。一般用皮下針穿刺右下腹闌尾點,將穿刺液做鏡檢,細菌塗片及生化檢查鏡檢有膿球者,多為早期化膿性闌尾炎;如穿刺液稀薄,多為早期局限性的腹膜炎;穿刺液膿多且黏稠,或為血性有糞臭味塗片見有大量細菌者,多為壞疽性闌尾炎,彌漫性腹膜炎或闌尾周圍膿腫。
5.其他輔助檢查
(1)肛門指診 在直腸右前方有炎性浸潤和增厚,盆腔有膿腫,時有觸痛,並有炎性包塊形成。
(2)X線腹部平片 以腹脹為主者可行X線檢查,約10%的病例可見到闌尾糞石影,闌尾有炎症時,平片示右下腹異常氣體影,右腹壁線消失,腰大肌陰影模糊,腰椎向右側彎曲等。X線影像缺乏特異性,但有助於鑒別腸梗阻、胃腸穿孔、壞死性腸炎等。
(3)CT檢查 CT下可直接顯示闌尾及周圍軟組織和炎症,表現為周壁對稱性增厚管腔完全閉塞或充滿水樣密度的膿液而擴張,盲腸周圍脂肪模糊密度增大。
(4)B超檢查 B超下正常闌尾無影像顯示,闌尾炎時可見闌尾的直徑有不同程度的增大,≥6mm則可以確定闌尾炎診斷。闌尾腔的寬度增加,顯示出闌尾周圍膿腫的大小,壞疽性闌尾炎還能顯示出腹腔內滲出液的多少及闌尾周圍腸管的蠕動情況,同時對異位闌尾也能做出正確診斷。

5、腎臟損傷有幾種類型?

(1)腎挫傷。腎臟組織損傷較輕,僅有瘀血和水腫,腎包膜和腎盂均完整,一般都能自行癒合,不造成嚴重的後果。

(2)腎部分裂傷。除腎臟實質有破裂外,同時合並有部分腎包膜或部分腎盂的裂傷,並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滲入腎盂或腎周圍組織。損傷程度輕者仍可自行癒合,重者則需手術治療。

(3)腎全層裂傷。損傷嚴重,除腎臟實質有廣泛裂傷外,腎包膜和腎盂腎盞均有破裂,有大量的血液及尿液流入腎周圍組織,同時流入腎盂的血液亦多,需及時手術治療。

(4)腎蒂(腎動靜脈)裂傷:腎蒂血管損傷後,有嚴重的出血,必須立刻進行手術搶救。

腎臟損傷的症狀,可依損傷的程度和有無其他內臟器官合並損傷而有明顯的不同。血尿症狀,絕大多數的病人都有些,血尿量的多少與腎臟損傷的程度和范圍成正比。大多為損傷後立刻出現,但亦可在損傷初期血尿停止後2~3周內再度出現繼發性血尿;休克與損傷的程度和出血量的多少有關。多數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現。有內臟器官合並損傷時,更易發生休克;局部疼痛是由於組織創傷所引起,在腰部或腹部出現疼痛和肌肉痙攣。如有尿外滲時則疼痛更為嚴重。血塊經過輸尿管排出時可發生劇烈的絞痛;血液及尿液流入腎周圍組織可在腰部形成腫塊。

腎臟損傷的診斷個體並不困難,可根據損傷史、血尿、局部疼痛、壓痛和腰部腫塊等體征即可確定。診斷有困難時,可進行X線檢查,尿路平片可見腎臟陰影消失,腰大肌陰影模糊,腎盂造影更能顯示損傷的部位和程度,可觀察到腎盂腎盞變形,造影劑外滲、輸尿管移位等,並可了解對側腎臟的情況。

腎臟損傷的治療應根據病人的一般情況、腎臟損傷的范圍和程度,以及有無其他內臟器官合並損傷而定。如出血不多而無休克者,應予密切觀察,卧床休息,並服用止痛、止血及消炎葯物,以解除疼痛、控制出血和預防感染。對有嚴重休克的病人,應給予輸血及輸液,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探查手術。若血尿持續不止或腰部迅速增大者,需手術治療。根據手術探查時的發現,選用腎區引流、腎臟修補縫合術、部分腎切除術或全腎切除術等。

6、脊柱結核的X線表現是什麼

X線檢查

(1)骨關節改變 X線片上以骨質破壞和椎間隙狹窄為主。一般在發病後2個月內沒有陽性X線徵象。因此,對可疑病例需重復攝片或採用其他檢查。中心型的骨質破壞集中在椎體中央,在側位片比較清楚。很快出現椎體壓縮成楔形,前窄後寬。也可以侵犯至椎間盤,累及鄰近椎體。邊緣型的骨質破壞集中在椎體的上緣或下緣,很快侵犯至椎間盤,表現為椎體終板的破壞和進行性椎間隙狹窄,並累及鄰近兩個椎體。邊緣型的骨質破壞與楔形壓縮不及中心型明顯,故脊柱後凸不重。

(2)寒性膿腫表現 在頸椎側位片上表現為椎前軟組織影增寬、氣管前移;胸椎正位片上可見椎旁增寬軟組織影,可為球狀、梭狀或筒狀,一般並不對稱。在腰椎正位片上腰大肌膿腫的表現為一側腰大肌陰影模糊,或腰大肌陰影增寬、飽滿或局限性隆起,膿腫甚至可流注至臀部及股三角區。在慢性病例可見多量鈣化陰影。

7、腰持續性疼痛是不是腰椎結核?怎麼檢查?

腰痛是腰椎結核最常見的症狀,疼痛的性質多為鈍痛或酸痛,伴有壓痛及叩擊痛,在勞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可有彎腰困難等功能障礙;還有可有關節腫脹及畸形等表現。
X線攝片表現為骨質破壞和椎間隙狹窄,有一側腰大肌陰影模糊等表現,有助於確診。

與腰大肌陰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