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周圍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是由核周體和神經纖維構成的神經干、神經叢、神經節及神經終末裝置等組成。從解剖學上,常將其分為三部分:腦神經、脊神經和自主神經。其功能為將外周感受器和中樞神經系統連起來。
①腦神經
與腦相連,共12對,按出入顱腔的前後順序即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外展神經、面神經、位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各1對。除嗅神經連於大腦的嗅球、視神經連於間腦視交叉外,其餘10對均與腦干相連。
②脊神經
共有31對,每對脊神經均由與脊髓相連的前根和後根在椎間孔匯合而成。前根主要是運動性纖維,由位於脊髓灰質前角細胞發出的運動纖維、側角和內交感性內臟運動纖維組成。
③自主神經
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1)腰大肌什麼神經支配擴展資料
神經系統是機體內對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起主導作用的系統,主要由神經組織組成,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大部分。中樞神經系統又包括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
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是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包括位於椎管內的脊髓和位於顱腔內的腦;其位置常在動物體的中軸,由明顯的腦神經節、神經索或腦和脊髓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成分組成。
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大量神經細胞聚集在一起,有機地構成網路或迴路;其主要功能是傳遞、儲存和加工信息,產生各種心理活動,支配與控制動物的全部行為。
2、健身初期應該激活身體的肌肉嗎?
試問一下,一身肌肉就可以做健身教練了嗎?答案:當然不是。從本質以上來講,這個理解就是絕對錯誤的,一個良好的外形只是進入教練這個行業比較基本的要求,一個會員可能會因為這個事實試聽你的課,但是絕對不會長期的成為你的客戶。
想要成為一個合格健身教練需要的專業知識實在是太多了,倘若你真的能夠做到一個合格的健身教練水準,那麼能夠拿到一個高的收入就會變成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健身行業發展端先你需要有一個非常積極的學習態度,否則入行後你一定會走很多彎路。現在健身教練這個行業的門檻也是越來越高了,所以,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面,才能發展的更好,走的更遠。
相信有很多人會抱著僥幸的心理,認為自己的外形好一點,銷售能力高一點,就可以發展的很好,這其實是不對的。健身教練這個行業比其他任何行業都需要專業知識去輔助銷售,只有自己花費精力、時間和財力,不停的去練,才能夠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進而獲得更高的收入,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更大的價值,讓自己發光發熱。
專業的理論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健身教練個人事半功倍地去保持完美的形體,也可以在與客戶溝通時,有更強的說服力,比較重要的是可以真正幫助到客戶有效地完成他們的健身目標,這樣才會有更多續單更多轉介紹,獲得更多的收入、得到長遠的良性的發展。
3、帶狀皰疹治療方法最徹底的是什麼?拜託了各位 謝謝
帶狀皰疹 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勞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臨床多呈現數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布,常呈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布,常見於胸腹、腿,腰背及顏面部,局部皮膚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本病相當於中醫的「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串瘡」、「火帶丹」、「甑帶瘡」、「蛇丹」、「飛蛇丹」等,俗稱「纏腰龍」,一年四季都可發病。 帶狀皰疹.如果不及時治療和方法不當會遺留後遺症. 建議中醫中葯治療.用邱-醫-堂皰疹祛毒膏可以網上搜索貼敷可治癒.膏葯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托毒祛腐、清熱解毒、補氣活血;「生-肌-丹」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同時能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生長,祛腐生肌,通過膏葯外敷,拔毒生肌,通經活絡。可迅速阻截病毒蔓延.修復神經,把體內的病毒排除體外. 使脈絡暢通,氣血流暢, 從而不留任何後遺症。在具體治療時有的需要採用內外兼治配合治療。
4、女性闌尾炎有什麼症狀
你好!
臨床表現
1.急性闌尾炎
(1)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當炎症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
(2)胃腸道症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惡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3)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並發腹膜炎。
(4)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腸後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征,壞疽穿孔並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
(6)皮膚感覺過敏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現象,范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並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皮膚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2.慢性闌尾炎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患者在飽餐,運動,勞累,受涼和長期站立後,誘發腹痛發生。
(2)胃腸道反應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惡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
(3)腹部壓痛壓痛是惟一的體征,主要位於右下腹部,一般范圍較小,位置恆定,重壓時才能出現。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
(4)體征各種特定的壓痛點如麥氏點、蘭氏點及腰大肌征、羅氏征陽性。
5、民間傳說的盤腰蛇是什麼病!該怎麼治
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文獻上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現代醫學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發病機制: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兒童)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如果發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極少對稱發病。民間所傳:如果圍繞腰部出現一圈皰疹即有生命危險,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布,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顏面,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面癱。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年齡大的、體質弱的及患有腫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會更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還常見到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病人除自覺發病部位劇烈疼痛外,水皰不出現或出現得很少,很容易被誤診,應予以高度重視,以免貽誤治療,發現嚴重後果。
帶狀皰疹的患者,在未出現部位疼痛時,應及早請醫生確診,積極治療。
6、我要一份詳細的身體鍛煉計劃
這個要因人而異了,健身房,打籃球,跑步都可以,適量把握時間,開始不宜運動過量,循環漸進的辦法提高鍛煉的程度,相信你一定會有個好的結果。一下是具體的一些建議: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量、耐力、柔韌性缺一不可量、耐力、柔韌性缺一不可
衡量身體素質的指標由力量、耐力、柔韌性組成。想提高身體素質也應從這三方面著手。力量是指機體某部分肌肉的爆發力;柔韌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以及韌帶、肌腱、肌肉的彈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工作或運動時克服疲勞的能力。由於三者相互關聯,任何一種機能下降都會影響到整體的身體素質,鍛煉時要特別注意三者相結合,缺一不可。
進行這三種鍛煉的總原則是:一、因人而異。選擇鍛煉的內容、方法時,鍛煉者應根據性別、年齡及身體狀況等來確定。二、持之以恆。人體組織器官是「用進廢退」
的。若長期不鍛煉,器官機能會慢慢消退,體質也會衰弱。為了堅持鍛煉,最好在每天的作息表中,固定鍛煉時間,形成習慣。三、循序漸進。鍛煉者不要急於求成,應合理地提高鍛煉目標。
三項素質分別練
具體說來,力量鍛煉可分為上肢鍛煉和下肢鍛煉。鍛煉上肢力量可選擇引體向上、俯卧撐等運動,也可藉助啞鈴、拉力器等器械;鍛煉下肢可選擇蹲起、跳台階、快速跑等。本身力量較小的人應注意適當減少運動次數,如每次少做幾個引體向上,跳台階時少跳幾階等。
耐力鍛煉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有氧耐力運動包括長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無氧耐力運動包括爆發運動,如短跑、跳高、跳遠等。爆發力較差的人應注意縮短運動距離。以長跑為例,可以從每天500米開始,逐漸過渡到800米、1000米等。
柔韌鍛煉可使全身舒展,須持之以恆才能見效果。柔韌性較差的人應注意,運動時減小動作幅度。最好的柔韌鍛煉是戶外慢跑,它能使全身各器官舒展、心情舒暢,保持運動樂趣
希望能幫到你!
7、坐骨神經疼的位置是哪裡?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綜合征。即疼痛位於回臀部、大腿後側答、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
坐骨神經痛大多數為單側,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為持續性,亦可為發作性,椎管壓力增加時症狀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經徑路放射。坐骨神經干壓痛明顯,腓腸肌壓痛存在;疼痛與肌無力多不平行。
一般疼痛較重,而肌無力多不明顯,急性期由於疼痛判斷運動功能較為困難,可檢出足下垂,腓腸肌、脛前肌萎縮;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淺感覺障礙明顯。
(7)腰大肌什麼神經支配擴展資料:
一般症狀:
(1)疼痛主要限於坐骨神經分布區,大腿後部、小腿後外側和足部,疼痛劇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勢;腰部屈曲、屈膝、腳尖著地。如病變位於神經根時,椎管內壓力增加(咳嗽、用力)時疼痛加重。
(2)肌力減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變部位、損害的程度不同差異很大,可有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癱瘓。
(3)可有或無坐骨切跡處坐骨神經乾的壓痛。
(4)有坐骨神經牽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陽性,此征的存在常與疼痛的嚴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經根或神經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8、如何使自己的力氣增大!
1.引體向上:主要發展上肢力量,背部、手臂均能得到鍛煉。
動作要領:雙手反握單杠握距與肩寬)直臂懸垂。然後肱二頭肌集中收縮用力拉引身體向上,至下巴高於橫杠,再緩慢還原。
2.俯卧撐:主要鍛煉胸部、肱三頭肌和前臂等。
動作要領;俯卧直臂支撐,手指向前,兩手與肩同寬或略寬於肩,兩腿綳直,腳尖支地兩腳並攏,身體挺直,頭稍抬起。屈肘下降身體時兩上臂貼近身體兩側,身體下降至兩臂完全彎曲,胸大肌收縮用力,以胸帶臂使兩臂伸直還原。
3.雙杠臂屈伸:作用與俯卧撐大致相同,但難度要大。
動作要領:屈臂支撐,抬頭前伸,軀干前挺(為了保持身體平穩,膝關節彎曲),肩膀前移。以胸大肌的收縮力撐起兩臂,稍停,然後緩慢還原,如此重復。
4.仰卧舉腿:主要鍛煉腹肌,尤其是下腹部。
動作要領:仰卧長凳或地板上,腿伸直,雙腳並攏,雙手平放體側,直腿上舉至與軀干約呈90度,稍停,然後緩慢還原。為提高鍛煉效果,還原時腳後跟不要觸及地面。
5.雙杠屈臂懸垂舉腿:主要鍛煉下腹部.
動作要領:雙手握住雙杠,前臂緊貼杠面,與上臂約成90度,上臂貼緊體側穩固上體,下肢懸垂。屈膝提腿上舉,再緩慢下降還原。
6.仰卧起坐:主要發展腹肌力量,尤其是上腹部。
動作要領:仰卧長凳或地板上,雙腳並攏,屈膝,雙手抱頭或放在身體兩側。腹肌收縮用力抬起上體,稍停,緩慢還原。
7.蛙跳(立定跳):有原地蛙跳和三級蛙跳(連跳3次)兩種,跳躍方式和青蛙一樣,主要發展下肢力量,尤其是大腿股二頭肌。對提高爆發力、力量、速度、協調性有良好作用。三級蛙跳更能體現下肢力量強弱、身體水平速度的快慢和身體的協調性。說明:三級蛙跳就是1組連續跳3次。
9、偏癱、腦癱、截癱有什麼區別?
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雖然我不是一個醫療人員,但是我能知道如果腦癱的話,只是我們沒有了思想上的動機,但是我們的身體還是可以的,如果截癱的話,那麼證明我們身體上是無法進行運動的,但是我們的大腦可以思考。
10、脊神經都分別支配哪些肌肉?
脊神經支配的肌肉:
1、支配頭運動肌
2、支配膈肌,斜方肌
3、支配三角肌,肱二頭肌
4、支配腕伸肌
5、支配髂腰肌
6、支配股四頭肌
7、支配脛前肌
8、支配拇長伸肌
9、支配腓腸肌
脊神經連接於脊髓,分布在軀干、腹側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頸部以下的感覺和運動。脊神經由脊髓發出,主要支配身體和四肢的感覺、運動和反射。赤稱脊髓神經,由脊髓發出的成對神經。人體共有31對,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每一對脊神經由前根和後根在椎間孔處合成。
前根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的軸突及側角的交感神經元或副交感神經元的軸突組成。纖維隨脊神經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體,支配控制肌肉收縮和腺體的分泌。後根上有脊神經節,是傳入神經元細胞體聚集而成,後根由感覺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處,能感受各種刺激。
脊神經是混合神經,典型的脊神經含有四種纖維成分:軀體運動、軀體感覺、內臟運動、內臟感覺纖維。脊神經出椎間孔後即刻分為前支、後支,每支內均含傳入、傳出纖維。後支一般細小,分布於脊柱附近較小區域內的皮膚和肌肉。前支粗大,分布到頸部以下其餘各部位的皮膚和肌肉。
其中除第2~11對胸神經前支沿肋間分布外,其餘神經的前支都先交織成叢,再由此叢發出分支分布於所支配的區域。這些脊神經分別形成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而且均左右成對。
(10)腰大肌什麼神經支配擴展資料:
頸神經:
位於頸部,共有8對。第1~7對頸神經在相應頸椎椎弓上方的椎間孔出椎管;第8對頸神經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的椎間孔出椎管。頸神經的前支在頸部組成頸叢和臂叢。第1~4頸神經的前支組成頸叢,第5~8頸神經的前支組成臂叢。
頸神經的後支較相應的前支較粗大,為感覺性轉入纖維,前支為運動纖維。經椎骨橫突之間向後穿行。頸神經的分布,按照脊髓節段,呈節段性分布。
頸叢神經分布於胸鎖乳突肌、膈肌、胸膜及枕部、耳廓、頸前區和肩部的皮膚;臂叢神經分布於上臂的肌肉和皮膚;後支分布於枕、項、背部的肌肉和皮膚。第1、2頸神經根離開脊髓後並不通過椎間孔,而直接沿椎體進入分布區。因此第1、2神經根容易遭受直接外傷,但不存在受椎間孔壓迫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脊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