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肌筋膜炎要治多久才能好?我痛了差不多兩年了?
對於筋膜炎的治療,選擇中葯治療是不錯的,可以注意休息。多數是會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重,晝輕夜重。
2、腰背肌筋膜炎
注意保暖,多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以及頻繁的彎腰,可以熱敷一下背部疼痛的點。平時做好護理,講究飲食質量,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可選擇鮮魚、牛奶、動物肝腎、黑芝麻、雞蛋、豆腐等。多和熱水jia上掏寶的古續筋膜平痛帖,yong著不好剩下的ke退。盡量不做大運動量的鍛練,比如:跑步、跳高、跳遠,可以適當做半小時的室處散步。千萬改掉久坐的習慣,如果工作原因久坐,一定要坐半個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再工作,多運動,每天堅持游泳、打羽毛球,或者健身,籃球,都行,不熬夜,晚上10點之前必須睡覺
3、腰肌筋膜炎的治療
愛護身體,
注意休息,
飲食上應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纖維的食物。
常食堅果,
注意營養的補充。
還要注意鍛煉身體。
4、我的腰總是扭著,怎麼辦啊?怎麼才能加強腰部肌肉的力量?
腰椎的日常保健、腰椎疾病的預防及非手術治療
睡覺和腰痛有什麼關系嗎?
作者:張立 博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卧床可緩解腰部肌肉的痙攣,可使腰肌和椎間盤得到充分的休息與放鬆。睡覺的床鋪應選擇硬板床或者在木板床上放較硬的席夢思等彈性卧具,既舒服,又可使腰部得到充分休息與放鬆。傳統的棕綳或尼龍絲綳床、鋼絲綳床以及鋼絲綳的行軍床等,人躺卧在上面由於體重的作用,身體會呈現中央低、四角高的狀態。其是使用時間較長的棕綳床,彈性更差,人躺在上面,腰部肌肉仍持續處於痙攣狀態,使椎間盤也不能得到充分休息與放鬆,對腰部非常有害。許多人在這種床上睡覺後,次日清晨起床後會感到腰背酸痛無力,長此以往,極易造成腰肌勞損,也可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症。另外,軟的沙發或者席夢思床墊太軟或者彈性較差,也會產生和傳統的綳床一樣的缺點。有許多人在這些不合適的床上睡覺幾天就可以誘發腰肌勞損,整日腰背酸痛無力,很長時間找不到原因,換上硬板床後腰肌勞損就可奇跡般的痊癒。
睡覺時的姿勢以雙下肢稍屈曲位,側卧為好,這樣可使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減低、腰部肌肉鬆弛,以獲得充分的休息。
腰背肌的鍛煉很重要
作者:張立 博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腰背部肌肉是維持腰椎穩定性的重要結構之一,加強項腰背部肌肉的鍛煉,有助於維持及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從而延緩腰椎勞損退變的進程,可以有效地預防急慢性腰部損傷和腰痛的發生。這對於曾經有過急慢性腰肌損傷、腰肌筋膜炎、腰肌勞損或者腰椎間盤突出症,而目前處於緩解期的病人,防止病情的復發尤其重要。由於腰腿痛而卧床休息或者佩帶腰圍治療的人,腰部不活動,不受力,長此以往可以引起腰肌的廢用性萎縮和無力,因此,應當更加加強腰背肌的鍛煉。
腰背肌鍛煉的方法簡便易行、成本低廉,大家每天都可自我完成。基本沒有其它各種治療方法的不良反應。
鍛煉時可以俯卧床上,去枕,雙手背後,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伸直,兩大腿用力向後也離開床面,持續3~5秒,然後肌肉放鬆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這種方法俗稱「燕飛」或「小燕飛」;對於腰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來說,上述方法比較費力,可以採用「五點支撐」的方法鍛煉,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雙肘部及背部頂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雙肩、雙肘部和雙腳這五點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持續3~5秒,然後腰部肌肉放鬆,放下臀部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鍛煉。
腰背肌鍛煉的次數和強度要因人而異,每天可練十餘次至百餘次,分3~5組完成。應當循序漸進,每天可逐漸增加鍛煉量。如鍛煉後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適、發僵等,應適當地減少鍛煉的強度和頻度,或停止鍛煉,以免加重症狀;鍛煉時也不要突然用力過猛,以防因鍛煉腰肌而扭了腰。
如果已經有腰部酸痛、發僵、不適等症狀時,應當停止或減少腰背肌鍛煉;在腰腿痛急性發作時應當及時休息,停止練習,否則,可能使原有症狀加重。
腰部的保健運動要講究科學
作者:張立 博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出現腰腿痛症狀後,如果經過充分的休息或治療,勞損的腰部肌肉及韌帶可以得到恢復,症狀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反之,如果繼續勞損,局部組織的無菌性炎症反應繼續加重,肌肉的彈性會越來越差,椎體、椎間盤受到勞損性刺激,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得了腰腿痛以後,科學的方法應當是動靜結合,治療與保健相結合,在急性發作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充分休息甚至是絕對卧硬板床休息,待症狀穩定或緩解後,應加強腰背部的鍛煉和腰背部的適當活動。
正確的腰背部的鍛煉和腰背部的適當活動,可以增強腰部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組織的力量和彈性,可以整頸腰椎和周圍軟組織的關系,改善腰椎椎間關節的功能,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同時,適當舒緩的活動,還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疲勞、舒筋通脈、活血化瘀,有助於緩解局部的疼痛和組織的粘連;同時還可緩解肌肉緊張和痙攣,防止腰部肌肉的廢用性萎縮;還可以防止和減緩腰椎的勞損,有效地延緩腰椎退變的過程;可以緩解骨刺等各種靜態的壓迫因素以及腰椎不穩定因素對神經根的不良刺激,防止和減少由於腰椎勞損、退變所導致的腰腿痛等症狀。
但需要注意的是,腰背部的鍛煉運動應當舒緩適度,速度不宜過快,持續時間及強度不宜過大,也不能太頻繁。應當以鍛煉後腰部舒適,不加重原有症狀,不出現腰部酸痛不適為度;如腰腿痛症狀急性發病,有劇烈的腰背部疼痛者,應當以休息為主,不要練習。
反復的、過多的用力搖晃腰部也是不正確的,腰部的不適當的鍛煉非但起不到保健的目的,而且由於腰椎的過度反復運動,反而會加速腰椎的勞損和退變,可能使無病的健康人誘發出腰腿痛,或使已有症狀的病人加重症狀。
就像前面提到的錢先生,在腰痛還很重的時候,還不適當地晃動腰部,甚至還想要慢跑鍛煉,其結果當然會適得其反。
正確的方法應當是,在腰腿痛的急性發作期間,採用適當的卧床休息、腰圍局部制動、口服消炎止痛葯物、腰部牽引、理療等治療方法為主,在症狀明顯緩解或消失後,再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腰背肌的鍛煉和舒緩適度的腰部活動。
對於卧床休息的病人,應當在不加重腰腿痛症狀的前提下,在床上加強四肢的活動,以防止或者減緩肢體的廢用性萎縮,減少四肢的關節僵硬和韌帶粘連。
下地後的腰部的運動練習,可取站立位,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先緩慢地使腰部盡量前驅、後伸、左右側曲、左右旋轉到接近最大限度,各個方向的活動可反復5~15個周期,不宜過多。也可以在坐位工作的間隙,雙手扶著腰部,輕輕地向各個方向活動,還可以適當緩解坐位工作時緊張的思想壓力。
腰腿痛是能夠治癒的,其治療的目的是消除症狀而非去除骨刺
作者:張立 博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腰椎的退變增生,是一個逐漸進展的生理或病理性的退變老化過程。在這過程中,除表現有椎間盤退變、椎間隙狹窄、椎體前後緣及關節突的骨質增生外,其周圍的關節囊、韌帶也相應地發生充血、腫脹、纖維化、鈣化或骨化等一系列的變化,從而可以刺激和壓迫腰神經根,出現腰痛或者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使腰椎的退變增生逆轉或抑制其繼續發展,也就是說,腰椎的退變增生於人的自然老化有關,這是不可逆轉的,因此無需治療,也無法治療。
臨床上採用的各種非手術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針對腰椎退變增生後周圍組織的反應性變化,通過適當休息、腰部制動、消炎止痛葯物以及理療等治療措施,減輕周圍組織反應性的炎症、缺血、腫脹等,減緩對腰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使有關臨床症狀得以改善,如果症狀完全消失,則我們說,頸腰腿痛從臨床上得到了治癒。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腰椎的骨刺等增生退變性改變既無法治療的,也無需治療;而腰腿痛是可以治療的,也是可以治癒的。腰腿痛治療的目的僅僅是針對腰椎退變所產生的臨床症狀,而不是治療骨質增生和消除骨刺。所謂臨床治癒就是消除了由於腰椎骨刺、骨質增生或者腰肌勞損等原因所導致的各種腰腿痛的臨床症狀,而不是消除骨刺,所以,治療腰腿痛的療效標准應當從臨床來評價,而不是從影像學X線片上來評價。
當然,對於腰間盤突出症或者腰椎管狹窄症,如果非手術的治療方法不能有效地緩解病人的症狀,則可以選用手術治療的方法。手術時可以直接切除壓迫或者刺激腰神經根的骨刺或者突出的椎間盤,也可以通過植骨融合的方法使不穩定的腰椎重新獲得新的穩定,從而減輕對腰神經根的刺激,從而緩解腰腿痛的症狀。但手術也只是針對導致症狀的病因,並不是要切除腰椎所有的骨刺。
當出現腰腿痛症狀或原有症狀加重,應當去醫院就診,根據醫生的建議,可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腰腿痛的治療方法可分為非手術保守療法及手術療法兩大類。制訂治療方案時不僅要根據病人不同的臨床類型、病程長短、病情輕重、患者的健康狀況等進行全面分析,而且在治療過程中還要根據患者對治療效果的不同反應及時加以調整。腰腿痛的症狀經過正確及時的治療是可以消失或減輕的,因此腰腿痛是可以治癒的。
如果你已患上了腰腿痛,千萬不要緊張。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經過正規的治療,約95%的病人都可以治癒,但要及早就醫,切勿誤信偏方及江湖郎中,更不可讓沒有治療腰腿痛經驗的人隨便推拿按摩「擺弄」。因推拿按摩操作不當,引起病情加重甚至下肢癱瘓或者大小便失禁的病例並不鮮見。
目前,腰腿痛被認為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臨床上,絕大多數的腰間盤突出症以及腰肌勞損、腰椎棘上韌帶炎等疾病,採用非手術的保守治療方法可以獲得明顯的緩解和治療效果,得到痊癒,因此治療上宜首選用非手術療法為主;如果腰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無效,或者是腰椎管狹窄症等情況,病人下肢麻木疼痛較重,多以手術治療為宜。手術治療的效果目前基本比較滿意,絕大部分病人可以恢復良好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可望獲得治癒。因此,已診斷腰腿痛的病人不必害怕和焦慮,要與醫生配合,遵照醫囑進行治療,絕大部分腰腿痛病人選擇正確的治療和康復方法是可以獲得痊癒的。
腰間盤突出症的病人如何選擇治療方法?
作者:張立 博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絕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慢性腰腿痛,非手術療法有良好的效果,是大多數病人首選的治療方法。非手術療法簡單方便,並發症少,費用低廉,病人易於接受,對多數的腰間盤突出症患者療效滿意。正確地綜合應用各種非手術療法,大部分病人可望得到治癒;即使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在手術前後進行各種有效的非手術療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少數經長期非手術治療的效果不肯定,或雖有一定效果但症狀反復發作者,應當考慮手術治療;少數因神經根受壓出現下肢肌肉麻痹、大小便功能障礙者,應當盡早手術;另外,少數病人症狀急性發作,疼痛劇烈難忍,嚴重影響生活,特別是夜間難以入眠者,估計非手術治療難以在短期內奏效,應考慮盡早手術治療。
對於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單純腰間盤突出症病人,多數僅僅從腰椎後方切除突出的椎間盤,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可以迅速有效地緩解病人腰腿痛的症狀,療效滿意。這種手術操作是成熟的技術,操作相對比較簡單,並發症少,手術切口小,對腰椎的穩定性破壞也小,絕大多數病人近期及遠期療效均滿意,術後能迅速恢復正常的工作與生活,復發率低。特別是在技術力量雄厚的大醫院,手術治療的效果應該更加有保障。
對於腰間盤突出症合並腰椎不穩定的病人,除了上述切除突出的椎間盤外,往往還需要加用椎弓根釘固定以及植骨融合術,其方法和腰椎管狹窄症的手術類似。
腰圍在腰腿痛的治療中起什麼作用?
作者:張立 博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腰部制動的目的一是使腰部肌肉休息。二是將腰椎適當固定製動後,可限制腰部作過度活動,減少腰椎增生的骨刺、突出的間盤等壓迫物對腰神經根的不良刺激,減少椎間關節的創傷性反應,緩解和改善椎間隙的壓力狀態,減少繼續損傷及勞損,有利於組織水腫的消退及損傷的修復,還可以起到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的作用。
腰部制動主要是使用各種支具,比如腰圍等,適用於大部分的腰腿痛患者。大多數腰腿痛患者在治療期間都最好堅持使用腰部支具固定,特別是腰椎手術後的病人必須使用,腰部支具可以起床時戴上,卧床休息時可去除。
對於腰腿痛病人來說,除了卧床休息以外,腰圍的固定製動在病人的非手術保守治療期間,是處於第二位的基本保守治療措施,非常重要,腰部支具對於某些不能長期堅持卧床的病人更有意義。有的患者單以腰圍保護也可使症狀好轉,但我們仍提倡腰圍保護應與卧床休息、理療、牽引、消炎止痛葯物及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等中葯及局部外用葯物等配合治療,方能取得更佳效果。
現在有許多醫療器械廠家,製成了各式腰圍或腰部支具,供不同體型及不同要求的病人挑選。病人可根據腰部的粗細及各自不同要求選擇。大多數支具有輕便、結實、佩帶與拆卸方便等特點,某些廠家還可隨不同病人的要求而量身定做。
腰圍或腰部支具的使用有利也有弊。好處是對於症狀的緩解效果可靠,缺點是削弱了腰部肌肉的鍛煉機會,長期應用可引起腰部肌肉萎縮、腰部僵硬。所以穿戴時間不可過久,症狀嚴重時不妨短時間應用,在症狀逐漸減輕後應當及時去除。其它時間若無不適,則不必經常戴用,應讓腰部肌肉有適當的鍛煉機會為妥。在應用腰圍期間,要加強腰背肌肉的鍛煉,以使其恢復力量,有利於腰椎穩定性的恢復和加強。
以往,對有症狀的腰椎管狹窄多主張行早期手術治療,因為認為該病總是進展性的,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應先行一階段保守治療後再確定是否需行手術治療〔1〕
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用葯、改變活動方式、應用支具和硬膜外激素封閉。哪一種方法也未能證實肯定有效。非類固醇抗炎葯除減輕神經受壓所致的炎性反應外,還具有止痛效果。這類葯物應用較多,但尚未見到治療腰椎管狹窄獲得確切療效的研究。撲熱息痛影響肝腎功能,非類固醇抗炎葯可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也影響肝腎功能,用葯時應注意。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肌注降鈣素(Calcitonin)可減輕疼痛,增加行走的距離〔1.2.4〕。
治療腰椎管狹窄較有效的理療方法是拉力(stretching)療法、腰肌強度鍛練和無氧健康訓練。騎靜止的自行車對有些病人很有效,這種鍛練腰呈屈曲位,多數病人能耐受。用馬具設計的踏車行走鍛練,因腰椎不受力,故對腰椎管狹窄的病人也很有用。用於軟組織理療的方法較多,包括:熱療、冰療、超聲、按摩、電刺激和牽引等方法,雖較常用,但對腰椎疾患的療效尚未得到證實。然而,對輔助腰椎活動和進行更強的理療做准備還是有益的,鍛練和理療較安全,可延遲手術治療,鍛練可改善病人全身情況,即使不減輕症狀,也有利於更好地接受手術治療〔1-3〕
腰圍保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以減輕疼痛,但應短期應用,以免發生腰肌萎縮。
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腰椎管狹窄的方法仍有爭議,一般認為,用於治療根性痛的療效較差。Cuckler等人前瞻性研究了一組病人,用於減輕根性疼痛,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在對照組(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與實驗組(硬膜外注射激素)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Rosen等 人回顧性研究了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60%疼痛症狀短期有減輕,僅有25%疼痛症狀長期有減輕。
Derby等人研究的結果表明,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好,其手術治療也取得滿意的效果,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差,其手術治療也未取得滿意的效果,對根性痛<1年者,應用激素封閉治療不能預測手術效果。Rosen等人回顧性研究了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40例),24例(60%)疼痛症狀短期有減輕,10例(25%)疼痛症狀長期有減輕。Ciocon等人對30例腰椎管狹窄患者進行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每周1次,連續3次,疼痛減輕長達10個月。硬膜外激素封閉療法治療腰椎管狹窄雖有硬膜外血腫、感染和化學性腦膜炎等並發症,但在非手術治療中,仍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不少作者認為,具有相對安全,副作用小,病人易於接受等 優點〔1.2〕。
2 手術治療
2.1 手術指證 當病人生活質量降低和因疼痛不可耐受且經保守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同時症狀和體征應與影像學檢查結果相一致。單純影像學改變絕不能作為手術適應證。必須強調:手術治療目的是減輕下肢適應症狀,而不是減輕腰痛,雖然術後腰痛也有減輕,手術目的是減輕症狀而不是治癒。術後遠期隨訪中,仍有增生再長入減壓區的可能,使神經受壓症狀復發。手術也不可能使已經發生退行性改變的椎間盤和小關節恢復正常。也不能中止脊椎退行性改變的自然發展過程〔1〕。
腰椎管狹窄減壓術式文獻報告很多,基本上分為廣泛椎板切除減壓和有限減壓兩類。
2.2 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方法 在所有受累的脊柱橫向平面,由側隱窩的外界去除椎板和黃韌帶,受累神經根在直視下從硬膜起始部至神經孔出口的整個行程行徹底減壓,所有嵌壓神經根的側隱窩行減壓,盡管臨床症狀提示僅為單平面狹窄,單側神經根受壓。理由是椎管狹窄是一種多平面疾病,單平面減壓遠期效果不理想〔1.2〕
2.3 有限減壓方法 理由是退變性椎管狹窄多為階段性,主要為黃韌帶打折、增生性肥厚、小關節和關節囊的增生以及纖維環膨出所致。在矢狀面骨性椎管常常不狹窄。因而應行選擇性的有限減壓,以保留較多的後部骨和韌帶結構,從理論上講,可減少術後發生脊椎不穩定。該操作斜行椎板切除,是將椎板外側前部斜行切除,選擇性的行單側或雙側以及平面部分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術。McCulloch〔5、6〕介紹的方法:後正中皮膚切口(單平面5cm),向兩側游離後,分別作雙側減壓,一般先行左側。距中線1cm弧形切開腰背筋膜,避免損傷棘上和棘間韌帶,順棘間韌帶和椎間隙向側方剝分離椎旁肌,單側椎板切除范圍:向上達黃韌帶起點處,向下至黃韌帶止點(連帶下位椎體上¼椎板)。內側小關節切除至椎弓內界,以保證達到關節突下徹底減壓,對Ⅰ。滑脫同時行橫突間植骨。然後,在另一側行類似手術。這種保留棘上、棘突和棘間韌帶的技術稱之為減壓術(Microdecompression)〔6〕。
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方法與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方法,相比較的前瞻性與隨機分組研究的結果已有報告。這兩種方法平均隨訪3.7年,其臨床結果相似。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手術時間較長,發生神經損傷為12%。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中26%因術中減壓不理想,不得已又改為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的術式。
近年來,人們主張對雙平面狹窄的患者行選擇性椎板切除,應通過神經學檢查選擇其中之一為引起症狀的平面(責任椎),可行走路前後檢查或選擇性神經阻滯。某一神經根阻滯後症狀消失,即表明該神經根受壓。一組報告中,28 例兩平面解剖性椎管狹窄中,23例(82%)認為是一平面引起症狀,5例(18%)認為是兩平面引起症狀,減壓手術僅在認為引起症狀的1~2個平面進行。雖是兩平面狹窄,但僅行一平面減壓手術,術後效果與兩平面狹窄者相似〔6〕。
2.4 植骨融合問題 近年來,對腰椎管狹窄減壓術後行融合的作用討論較多。減壓後沒有同時行植骨融合術,已有並發腰椎滑脫的報告,減壓同時行小關節全切,術後腰椎滑脫多達2倍,是術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但同時行植骨融合術,使手術復雜化,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了失血量,術後並發症增多,康復時間延長,一般認為同時行脊椎融合術對患者康復無益〔1〕。下列因素應考慮需同時行植骨融合術〔1、2、6~11〕
2.4.1 伴有退行性椎體滑脫 Laus等人報告單純減壓取得成功。這表明由於椎間隙變窄和增生性骨刺的作用,該階段可獲得自然穩定。然而,另有資料表明, 同時行滑脫階段融合,有利於改善臨床症狀。Postachini等人報告16例術前有滑脫,術後隨訪8.6年的結果,其中6例單純減壓,另10例同時行融合術,發現未行融合者骨質長入椎管較多,臨床效果不及同時行融合者。近年來的文獻分析資料表明,若同時行滑脫階段融合,可獲得更滿意的手術效果〔1.5〕。Postacchinit 和Cinotti等人發現,術後骨質增生在腰椎單純減壓未同時滑脫階段融合者較常見。
2.4.2 伴有脊柱側凸或後凸 對腰椎管狹窄合並退行性腰椎側凸行廣泛減壓,有造成脊柱失穩或畸形加重的可能。很有必要同時行關節融合術。但並不是所有椎管狹窄伴側凸後凸者均行融合術,是否同時行融合術,取決於4個方面:①應考慮彎曲的柔韌性。如果在側屈位X線片顯示彎曲可部分糾正,單純減壓有彎曲發展的危險。②彎曲是否為進展性,若有進展就有融合的指證。③伴有椎體側方滑脫,表明該階段不穩定,單純減壓會加重不穩定。④側凸凹側有明顯的神經受壓時,行凹側椎板和部分小關節切除,難以達到凹側神經充分減壓,擴大減壓需考慮融合術〔1〕。
2.4.3 同一平面復發性椎管狹窄 當確定再次行手術治療時,應考慮同時行關節融合術。因再次手術需增加小關節的切除,以擴大側隱窩和中央椎管,小關節切 除超過50%會導致階段性不穩,特別是小關節向矢狀面傾斜時。復發性椎管狹窄伴有醫源性滑脫時,再次手術必然要考慮植骨融合,以增加脊柱的穩定性。
2.4.4 小關節去除過多 由於手術時小關節切除或切除>50%會引起不穩定,應同時行脊椎融合術,以防術後脊椎不穩或疼痛。如果至少有一側小關節的完整性保留,脊椎的穩定性就能維持。但是,生物力學研究表明,單側小關節切除後(表明節階活動性明顯增加),即使另一側完整性良好,也將會發生不穩定,單側或雙側小關節內側部分切除(<50%),對脊椎的穩定性影響甚微〔13.14〕。
2.5 脊柱內固定 植骨融合是否同時應用內固定器械爭議較多。內固定的目的是:①糾正脊柱畸形;②穩定脊柱;③保護神經組織;④降低融合失敗或提高融合率;⑤縮短術後康復時間。因而其適應證為:①穩定或糾正側凸或後凸畸形;②2個或2個以上平面行較為廣泛的椎板切除;③復發性椎管狹窄且伴有醫源性椎體滑脫;④屈伸位X線片顯示,椎體平移超過4mm,成角大於10°時。內固定方法的選擇應以短階段固定為主,根據術者掌握的熟練程度和病人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滑脫行融合術時,同時行內固定是有益的〔15~17〕。
2.6 手術療效 腰椎管狹窄行手術減壓的療效普遍認為較好〔1.5.12〕。文獻中取得療效滿意的差異較大(26%~100%),不少作者的結果表明,術後臨床症狀改善隨時間推移又有加重的趨勢。在一組研究中,20%術後獲得短期滿意療效,平均8.2年症狀又復發。另有一組,27%術後初期療效尚好,5年後症狀又加重。Katz等人發現,不論減壓融合與否,75%效果滿意持續7~10年後,23%需再手術。術後遠期療效差的易患因素包括:全身一般情況差和曾行單平面椎板減壓。症狀復發可以是原手術部位狹窄復發、鄰近平面狹窄有發展和腰痛伴腰椎不穩。相反,也有作者報告一組病例,術後平均13年的臨床結果滿意優於平均7年者〔18~20〕。
2.7 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
2.7.1 糖尿病對腰椎管狹窄手術減壓後的療效影響,文獻所報告的差異較大。在一組報告中,糖尿病術後療效差的比例較大,易發生術後傷口並發症。優良率僅為42%,而無該病者為91%。另有一組報告卻取得較滿意的臨床效果(72%),無該病者為80%。有資料表明:術後減輕與活動有關症狀的療效與無該病者相似,但對減輕下肢持續疼痛與感覺異常的療效不肯定。這是因為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本身殘留神經症狀〔1〕。
2.7.2 其他因素 滿意的手術效果取決於:①病人選擇適當;②術式確定正確;③術中操作精細。Katz等人報告194例手術結果,其中40例療效不滿意,認為主要原因為:①術前全身情況差;②存在多種疾患;③背部症狀較下肢症狀突出。④以往腰椎有手術史者,腰管狹窄術後的療效受影響。已有資料表明,在腰椎手術中發生小關節骨折是發生晚期腰痛的一種潛在因素。
5、什麼是腰部肌肉膜炎
肌筋膜炎又稱「腰背肌損傷」、「腰背部纖維炎」、「腰背筋膜疼痛癥候群」等,是指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症反應,當機體受到風寒侵襲、疲勞外傷或睡眠位置不當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時,可以誘發肌肉筋膜炎的的急性發作,肩頸腰部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損傷、勞損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而且在急性期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而轉入慢性;或者由於病人受到反復的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復出現持續或者間斷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軟無力等症狀。
(5)腰肌筋膜炎硬膜外擴展資料:
發病原因:
慢性勞損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常見如下幾個誘發因素:
1、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傷史。肌肉筋膜受損傷後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留下隱患,遷延日久而致病。
2、不少患者雖沒有明顯急性外傷史,但因長時間坐班少活動;或因工作姿勢不良,長期處於單一的特定姿勢;或因工作緊張持續性負重過度勞累等遷延日久而致病。
3、感受風寒濕邪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肌肉筋膜的營養和代謝,遷延日久而致病。
4、患者體弱,免疫功能不強或是腰骶椎先天變異(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質增生)誘發
6、腰肌筋膜炎用骨肽有效嗎
不要自己亂用葯去醫院問醫生
7、腰肌筋膜炎怎麼治療
腰肌筋膜炎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的綜合處理措施:首先,應該限制腰部肌肉的活動量,注意局部的保暖,下床活動時最好佩戴腰部腰圍,可以減輕腰肌或者筋膜處的負荷,從而促進炎症的消退。當然,也可以進行局部的熱毛巾熱敷理療,或者是塗抹紅花油或者正骨水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葯物。當然,也可以口服一些葯物如秦川通痹片、追風透骨膠囊等,這些葯物可以明顯的改善腰肌筋膜處的無菌性炎症,從而可以促進炎症的消退。如果疼痛明顯,可以口服一些非甾體類消炎葯物,如芬必得、扶他林片或者是西樂葆膠囊等,這些葯物可以通過減輕局部無菌性炎症的滲出,達到快速止疼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