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肌 > 腰方肌有什麼作用啊

腰方肌有什麼作用啊

發布時間:2020-12-04 14:06:03

1、大椎和尾椎在練功中作用?

人類脊柱由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和1塊尾骨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內部有縱形的椎管容納脊髓。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支持和保護功能人體直立時,重心在上部通過齒突,至骨盆則位於第2骶椎前左方約7cm處,相當於髖關節額狀軸平面的後方,膝、踝關節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頭顱,胸部與肋骨結成胸廓。上肢藉助肱骨、鎖骨和胸骨以及肌肉與脊柱相連,下肢借骨盆與脊柱相連。上下肢的各種活動,均通過脊柱調節,保持身體平衡。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使脊柱如同一個彈簧,能增加緩沖震盪的能力,加強姿勢的穩定性,椎間盤也可吸收震盪,在劇烈運動或跳躍時,可防止顱骨、大腦受損傷,脊柱與肋、胸骨和髖骨分別組成胸廓和骨盆,對保護胸腔和盆腔臟器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脊柱具有很大的運動功能。運動功能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范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骶部完全不動,胸部運動很少,頸部和腰部則比較靈活。人在立正姿勢時,通過身體所引的垂直重力線經過頸椎體的後方,在第7頸椎和第1胸椎處通過椎體,經胸椎之前下降,再於胸腰結合部越過椎體,經腰椎後方並穿過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經骶骨前方、骶髂關節而傳至下肢。脊柱的彎曲,特別是頸曲與腰曲,隨重力的變化而改變其曲度。脊柱背側主要為肌肉,脊柱周圍的肌肉可以發動和承受作用於軀乾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於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淺層和深層:淺層包括背闊肌、下後鋸肌,深層包括骶棘肌、橫突棘肌、橫突間肌、棘突間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間接作用於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側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

2、體育的健康功能?體育的健美功能?運動促進健康的五個因素?

書上沒有,我找過了,只找到了體育的功能
如下:

體育的健身功能

• 體育運動可促進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生長。

1、科學合理的體育運動能促進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

2、體育運動能促進肌肉的生長。

• 體育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臟功能。

1、通過動物實驗證明,運動能使動脈血管壁的中膜增厚,平滑肌細胞和彈性纖維增加,從而提高血液的運輸和排出能力。

2、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會使心肌增厚,心腔擴大,使心臟得到更多的營養物質,收縮力增強,脈搏輸出量增多,可使心臟承受力增強,在運動中充分地發揮儲備力量,有利於器官的供血和功能的提高。

• 體育鍛煉能提高神經系統的功能

體育運動能改善和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使人頭腦清醒 ,思維敏捷。

• 經常從事體育活動還可以改善呼吸系統功能。

1、呼吸肌主要有隔肌、腰方肌、斜角肌、腹部肌肉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利於呼吸肌的力量增強。肺通氣量增大,更好地完成氣體更換,使攝氧量增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

2、由於體育活動使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頻率減少,呼吸器官休息時間多,而使呼吸功能提高,可以承受更大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 體育的健智功能

人類大腦智力活動可分為感知、記憶、思維和創造四個部分。體育是促進智力發展的積極因素和手段。

(一)體育運動可以促進人的感知的發展。

(二)體育運動能增強人的記憶力。

(三)體育運動能促使人的思維更加敏捷。

(四)體育運動能提高人的創造力。

三、體育的健心功能

體育不僅僅是促進身體發育、增強人們體質和掌握運動技能,同時對促進人的心理健康起著很大的作用。

體驗體育,能給人帶來極大的心理滿足。

觀賞體育,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四肢肌的分群,名稱,作用

肌肉的機能分群如下: (一)上肢肌的機能分群 1.運動肩帶的肌群(1)上提肌群:肩胛提肌、斜方肌上部、菱形肌。(2)下降肌群:胸小肌、前鋸肌、胸大肌、背闊肌(間接)。(3)上迴旋肌群:前鋸肌、斜方肌上、下部。(4)下迴旋肌群:胸小肌、菱形肌、肩胛提肌。(5)前伸肌群(外展):前鋸肌、胸小肌。(6)後縮肌群(內收):斜方肌、菱形肌。 2.肩關節運動上臂的肌群(1)屈肌群:胸大肌上部、三角肌前部、肱二頭肌、喙肱肌。(2)伸肌群:三角肌後部、背闊肌、大圓肌、肱三頭肌長頭、三角肌後部。(3)旋內肌群: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背闊肌、大圓肌。(4)旋外肌群:小圓肌、岡下肌。(5)外展肌群:三角肌、岡上肌。(6)內收肌群:胸大肌、背闊肌、肩胛下肌、岡下肌。 3.肘關節運動前臂的肌群(1)屈肌群:肱肌、肱二頭肌、肱橈肌、旋前圓肌。(2)伸肌群:肱三頭肌、肘肌。(3)旋內肌群:旋前圓肌、旋前方肌。(4)旋外肌群:旋後肌、肱二頭肌。 4.手關節運動手的肌群(略)(二)下肢肌的機能分群 1.髖關節運動大腿的肌群(1)屈肌群:髂腰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縫匠肌、恥骨肌。(2)伸肌群:臀大肌、股後肌群、臀中、小肌後部。(3)旋內肌群:闊筋膜張肌、臀中、小肌前部。(4)旋外肌群:臀大肌、髂腰肌、梨狀肌。(5)外展肌群:臀中、小肌、闊筋膜張肌。(6)內收肌群: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 2.膝關節運動小腿的肌群(1)屈肌群:股二頭肌、半膜、半腱肌。(2)伸肌群:股四頭肌。(3)旋內肌群:縫匠肌、股簿肌、半腱肌。(4)旋外肌群:股二頭肌。 3.足關節運動足的肌群(1)屈足肌群:小腿長屈肌、拇長屈肌、趾長屈肌、脛骨後肌、腓骨長肌、腓骨短肌。(2)伸足肌群:脛骨前肌、趾長伸肌、拇長伸肌。(三)頸肌的機能分群 1.頸屈肌群斜角肌、頭前直肌、頭長肌、頸長肌。 2.頸伸肌群斜後肌上部、胸鎖乳突肌、爽肌。 3.頸側屈肌群同側斜方肌上部、同側胸鎖乳突肌、同側斜角肌。 4,頭旋轉肌群對側胸鎖乳突肌、對側斜方肌上部、同側頰肌。(四)軀干肌的機能分群 1.運動脊柱的肌群(下固定)(1)伸脊柱肌群:豎脊肌、夾肌。(2)屈脊柱肌群:腹肌(除外腹橫肌)、胸鎖乳突肌、腰大肌、腰方肌。(3)軀干迴旋肌群:同側腹內斜肌、對側腹外斜肌、同側夾肌、對側胸鎖乳突肌。(4)軀干側屈肌群:同側腹肌(除外腹橫肌)、同側豎脊肌、同側夾肌、同側髂腰肌。 2.運動骨盆的肌群(1)骨盆前傾肌群:髂腰肌、股直肌、恥骨肌。(2)骨盆後傾肌群:臀大肌、股後肌群。(3)骨盆側屈肌群:同側臀中、小肌、同側臀大肌上部。(4)骨盆旋轉肌群:同側內收肌群、同側臀中、小肌前部、對側臀大肌、對側髂腰肌。如果是為了健身塑像..從美術角度,主要以上身壯碩為主.以上資料希望能有所幫助.

4、腹肌的名稱及作用

腹肌可分為前外側群和後群。
1.前外側群
前外側群形成腹腔的前外側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等。
⑴腹直肌 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居腹直肌鞘中,為上寬下窄的帶形肌,起自恥骨聯合與恥骨結節之間,肌束向上止於胸骨劍突及其附近肋軟骨的前面。肌的全長被3--4條橫行的腱劃分成多個肌腹,腱劃由結締組織構成,與腹直肌鞘的前層緊密結合。
⑵腹外斜肌 位於腹前外側部的淺層,為一寬闊扁肌,起於下8肋,肌束由後外上斜向前內下方,一部分止於髂嵴,而大部分在腹直肌外側緣處移行為腹外斜肌腱膜。腱膜向內側參與腹直肌鞘前壁的構成,腱膜的下緣捲曲增厚連於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之間,形成腹股溝韌帶。在恥骨結節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稱為腹股溝管淺環(皮下環)。
⑶腹內斜肌 位於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內上方,下部肌束向內下方,在腹直肌外側緣移行為腹內斜肌腱膜。腱膜向內側分為前後兩層並包裹腹直肌,參與腹直肌鞘前後壁的構成,腱膜下內側部與腹橫肌腱膜形成聯合腱,止於恥骨,又稱腹股溝鐮。腹內斜肌最下部的肌束隨精索出腹股溝管淺環進入陰囊,包繞精索和睾丸而成為提睾肌。
⑷腹橫肌 位於腹內斜肌深面,肌束向前內橫行,在腹直肌外側緣移行為腹橫肌腱膜,參與構成腹直肌鞘。腹橫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下內側部分,分別參與提睾肌和聯合腱的構成。
腹前外側群肌的作用:共同保護腹腔臟器,收縮時可以縮小腹腔,增加腹壓以協助排便、分娩和嘔吐,又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轉等。
2.後群 腰方肌。
腰方肌位於腹後壁,在脊柱兩側,其後方有豎脊肌,起自髂嵴,向上止於第12肋。
作用:使脊柱側屈。
3.腹直肌鞘 包裹腹直肌,前層由腹外斜肌腱膜與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癒合而成,後層由腹內斜肌腱膜後層與腹橫肌腱膜癒合而成。在臍下4--5厘米以下,腹內斜肌腱膜後層與腹橫肌腱膜全部轉至腹直肌前面參與構成鞘的前層,所以此處缺乏鞘的後層,腹直肌後面直接與腹橫筋膜相貼。
4.腹筋膜 包括淺筋膜、深筋膜和腹內筋膜。
⑴淺筋膜 在腹上部為一層,在臍以下分淺、深二層。淺層含有脂肪,稱脂肪層;深層內有彈性纖維,稱為膜性層。
⑵深筋膜 可分數層,分別覆蓋在前外側群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⑶腹內筋膜 附貼在腹腔各壁的內面。各部筋膜的名稱和所覆蓋的肌相同。其中腹橫筋膜范圍較大,貼在腹橫肌、腹直肌鞘以及半環線以下的腹直肌的內面。
5.白線 為兩側三層腹壁闊肌腱膜的纖維在正中線交織而成,其上方起自劍突,下抵恥骨聯合,約在白線中部有-臍環。在胎兒時期,有臍血管通過,此處也是腹壁的薄弱處,可形成臍疝。
6.腹股溝管 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宮圓韌帶所通過的一條裂隙,位於腹前外側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內下方,在腹股溝韌帶內側半的上方,長約4.5厘米。管的內口稱腹股溝管深環(腹環),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約1.5厘米處,為腹橫筋膜隨精索或子宮圓韌帶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溝管淺環(皮下環)。

與腰方肌有什麼作用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