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肌 > 兩側腹部近腰肌處叩診為濁音

兩側腹部近腰肌處叩診為濁音

發布時間:2020-11-21 06:54:24

1、為什麼測定左側心濁音界用輕叩診比較准確?

關於「心臟叩診——公衛醫師實踐技能要點小結」,為幫助大家復習年公衛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相關考點,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具體資料如下:
心臟叩診的目的是確定心臟的大小、形態變化及其在胸腔內的位置。心臟左右邊緣被肺臟組織遮蓋的部分,叩診呈相對濁音界;未被肺臟組織遮蓋的部分,叩診呈絕對濁音界。心臟相對濁音界反映心臟的實際大小。
1. 叩診方法:
採用間接叩診法,被檢查者取仰卧位,檢查者以左手中指作為叩診板指,平置於心前區擬叩診的部位,板指與肋間平行;當被檢查者取坐位時板指與肋問垂直。以右手中指叩擊板指,並且從外向內移動指板,板指每次移動的距離不超過0.5cm,以聽到聲音由清變濁來確定心臟濁音界。測定左側的心臟濁音界,通常用輕叩診法較為准確,但對肺氣腫或肥胖患者則宜用較重的叩診法;右側心界則應用較重的叩診法。越過相對濁音界繼續向內叩診,當叩診音由濁音變為實音時,則為心臟絕對濁音界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 叩診順序和部位:先叩左界,後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內進行叩診。
心臟左界在心尖搏動外2——3cm處開始叩診,如查不到心尖搏動,應從第5肋間左鎖骨中線外的清音區開始向內叩診,清音變成濁音則為心臟的相對濁音界,用筆標記;然後,向上逐一肋間叩診至第2肋間,並分別標記。心臟右界叩診先叩出肝上界,然後於其上一肋間由外向內,逐一肋間向上叩診,直至第2肋間,對各肋間叩得的濁音逐一標記。叩診完畢後,用硬尺測量各肋間叩擊的濁音標記與胸骨中線間的垂直距離(cm),表示心臟相對濁音界。
3. 正常心臟濁音界正常成人心臟相對濁音界。
4. 心臟濁音界的改變:
(1)心臟本身因素:如左心室增大,心臟濁音界向左下擴大,心腰部相對內陷,使心臟濁音區呈靴形,常見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故稱為主動脈型心臟,亦可見於高血壓心臟病、主動脈瓣狹窄。右心室顯著增大,心臟濁音界向左、右兩側擴大,但向左增大明顯,見於肺心病、單純二尖瓣狹窄等。雙側心室增大,心臟濁音界向左、右兩側擴大,同時有心左界向下擴大,為心臟普遍型增大,常見於擴張型心肌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等。左心房及肺動脈段擴大,胸骨左緣第2、3肋間隙心臟濁音界向外擴大,心腰部飽滿或膨出,使心臟濁音區外形呈梨形,常見於二尖瓣狹窄,故又稱為二尖瓣型心臟。心底部濁音界擴大,表現為第1、2肋間隙的濁音區增寬,見於主動脈擴張、主動脈瘤、縱隔腫瘤及心包大量積液。
(2)心外因素:心臟的鄰近組織對心臟濁音界有明顯影響。例如,大量胸腔積液、積氣時,心濁音界向健側移位,患側心臟濁音界則可叩不出;肺氣腫時,可使心臟濁音界變小或叩不出;肺實變、肺腫瘤或縱隔淋巴結腫大時。如與心臟濁音界連在一起,則真正的心臟濁音區無法叩出;腹腔大量積液、巨大腫瘤:妊娠後期等可使膈肌上抬,心臟呈橫位,心臟的左、右濁音界都可擴大。
5. 心臟叩診的注意事項:
(1)叩診應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進行。
(2)被檢查者應完全暴露胸部,取仰卧位,特殊情況下可取坐位。
(3)叩診時檢查者應以右手腕關節為活動中點,中指均勻叩擊板指。
(4)板指每次移動的距離不宜過大,以免超過正常心界范圍。
(5)叩診時可反復內外移動板指,以確定濁音界的正確位置。
(6)應根據被檢查者的胖瘦程度,調節叩擊力度。
「心臟叩診——公衛醫師實踐技能要點小結」的內容,由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更多備考資料干貨,敬請關注醫學教育網公衛執業/助理醫師欄目。

2、病人,男,45歲,自述無尿一天。查體:下腹部膨隆,恥骨聯合上叩診呈濁音。最可能的診斷是 A.巨大卵巢腫瘤

B

3、叩診時為什麼在氣胸是過清音?腹部是濁音?

因為胸腔里的氣體過多。

4、移動性濁音的定義

腹腔內有較多液體存留時(約1000ml以上),因重力液體積聚在腹腔低處,故此處叩診呈濁音。內 檢查時先讓患者容仰卧,從中間向左側叩診,發現濁音時板指不動,讓患者右側卧再叩診,如果呈鼓音表明濁音移動。 這種因體位改變而出現濁音區移動的現象稱「移動性濁音」 移動性濁音(shifting llness)為確診腹腔有無積液的重要檢查方法。叩診機制為當腹腔積液病人取仰卧位時,液體因重力作用積聚於腹腔低處,含氣的腸管漂浮其上,故叩診腹中部呈鼓音,腹部兩側呈濁音。病人取側卧位時,液體積聚於下部,腸管上浮,下側腹部轉為濁音。 由臍部開始向左叩診直到出現濁音,叩診板指不動囑咐被檢查者右側卧位,向右叩診直至再次出現濁音,然後囑患者左側卧位,叩診板指不動,再向左叩診,(腹腔游離液體大於1000ml有意義)

5、面色蒼白.頭暈之力,大汗淋漓,血壓下降,腹部叩診呈濁音,體溫正常應考慮下列哪?

這種的情況下,應該腹部有積水的現象

6、感覺腹部有積水

腹腔內有較多液體存留時(約1000ml以上),因重力液體積聚在腹腔低處,故此處叩診呈濁音。

檢查時先讓患者仰卧,從中間向左側叩診,發現濁音時板指不動,讓患者右側卧再叩診,如果呈鼓音表明濁音移動。

這種因體位改變而出現濁音區移動的現象稱「移動性濁音」

移動性濁音(shifting llness)為確診腹腔有無積液的重要檢查方法。叩診機制為當腹腔積液病人取仰卧位時,液體因重力作用積聚於腹腔低處,含氣的腸管漂浮其上,故叩診腹中部呈鼓音,腹部兩側呈濁音。病人取側卧位時,液體積聚於下部,腸管上浮,下側腹部轉為濁音。

由臍部開始向左叩診直到出現濁音,叩診板指不動囑咐被檢查者右側卧位,向右叩診直至再次出現濁音,然後囑患者左側卧位,叩診板指不動,再向左叩診,(腹腔游離液體大於1000ml有意義)

液波震顫

體格檢查的腹部檢查時,當腹腔內有大量游離液體時,如用手指叩擊腹部,可感到液波震顫(fluid thrill),或稱為波動感(fluctua-tion)。檢查時患者平卧,醫師以一手掌面貼與患者一側腹壁,另一手四指並攏屈曲,用指端叩擊對側腹壁(或以指端沖擊式觸診),如有大量的液體存在,則貼於腹壁的手掌有被液體波動沖擊的感覺,即波動感。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動傳至對側,可讓另一人將手掌尺側緣壓於臍部腹中線上即可阻止,如圖。此法檢查腹水,需有3000至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動性濁音敏感。

7、心界叩診擴大的概念

要用離胸骨的距離來判斷 正常心臟相對濁音界: 右cm 肋間 左cm 2-3 II 2-3 2-3 III 3.5-4.5 3-4 IV 5-6 V 7-9 以上只是相對正常值,是調查人群取得的平均值,不專能代表所有人 有時候光靠叩診不能確定心界大小,需要做心超等檢查。

拓展資料:

心臟的界限

1.正常心尖搏動位於第五肋間左屬鎖骨中線內0.5~1.0cm,搏動范圍直徑約為2.0~2.5cm

2.叩診法確定的正常心相對濁音界為(左鎖骨中線距胸骨中線8~l0cm)。

右界(cm)  肋間  左界(cm)

2-3  II 2-3

2-3  III  3.5-4.5

3-4  IV 5-6

V 7-9

參考資料:網路 心界

8、心臟的叩診方法是什麼樣的?

(一)叩診的意義:

  叩診的目的在於確定心臟及大血管的大小、形狀及其在胸臟內的位置。心臟及大血管為不含氣器官,叩診時呈絕對濁音(實音),而心臟被肺復蓋部分則叩診呈相對濁音。因相對濁音反映心臟的實際大小和形狀,所以叩診相對濁音界較絕對濁音界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

(二)叩診的順序:

  叩診時,病人應採取仰卧或坐位,姿勢要端正,以避免因體位而影響心臟叩診的准確性。一般常用指指叩診法,將左手中指橫置於肋間,也可與肋間垂直。叩診應依一定順序進行。心左界的叩診法:一般可自下而上,自外而內。先觸及心尖搏動,在心尖搏動外2~3cm處,由外向內沿肋間進行叩診。心尖搏動不清楚者,可從左腋前線第五肋間處開始叩診,依次按肋間上移,叩診每一肋間的清音變濁音並作記號,直至第二肋間。連接各肋間的記號,即為心濁音界的左界。然後左側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從肝濁音界的上一肋間開始自外而內,依次按肋間上移至第二肋間,叩出每個肋間由清音變濁音處,並做上記號,連接各肋間的記號,即為心濁音界的右界。再用硬尺平放於胸骨上(不能用軟尺斜放或隨胸壁的曲度而屈轉測量),測出各肋間的濁音界距前正中線的距離,並記錄之。

(三)正常心濁音界(相對濁音界)

  正常人心濁音界隨年齡、體型而異。一般左心界在第二肋間幾乎與胸骨左緣相合,距前正中線約23;第二肋間距前正中線約3.5~4.5cm,此處相當於心腰部,如超出此范圍則表示心腰部擴大;第四肋間距前正中線約5~6cm;第五肋間距前正中線約7~9cm,正常不超過鎖骨中線(正常成人前正中線至左鎖骨中線的距離為8~10cm)。心右濁音界相當於胸骨右緣、正常人心臟左、右相對濁音界至前正中線的平均距離。

        正常心臟相對濁音界

   右(cm)       肋間       左(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V           7-9 

       (記錄時應註明鎖骨中線距前正中線的cm數)

  心界的組成部分

  心左界起自至第二肋間處相當於肺動脈段;向左下延伸至第三肋間處,相當於左心房的心耳部;再向下一肋間則為左心室。心右界起自右第一肋間相當於上腔靜脈;向下一肋間延伸除心尖部分為左心室外,余均為右心室組成,心上界相當於第三肋間下緣的水平。第一、二肋間水平的胸骨部分濁音區稱為心底部濁音區,相當於大血管投射在胸壁上的范圍。主動脈結與左心室緣之間的輕度凹陷部分稱為心腰部。

(四)心濁音界的改變及其意義

  心濁音界的大小、形態、位置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改變。除由於心臟各房室肥厚或擴大而出現不同部位的心濁音界增大外,附近臟器、組織如肺臟、縱膈、胸腔等病變也可引起心濁音界的改變。

  1.心濁音界增大

  (1)心濁音界向左下增大 左心室增大時,心左濁音界常向左下增大,使心濁音界呈靴形,稱為主動脈型,可見於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高血壓病等。

  (2)心濁音界向左增大 右心室增大時,除心右濁音界可增大外,由於心臟沿長軸作順鍾向轉動,故左側心濁音界增大更為顯著。

  (3)心腰部濁音界向左增大 左心房顯著擴大時,胸骨左縫第三肋間心濁音界增大,可見於較重的二尖瓣狹窄。本病除在左心房擴大外常伴有肺動脈擴張及右心室肥厚,心濁音界外形呈梨形,稱二尖瓣型。

  (4)心底部濁音界增大 主動脈擴張、主動脈瘤、縱膈腫瘤及心包大量積液時,心底部濁音區增寬。

  (5)雙側心濁音界增大 常見於全心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積液等。心包積液時,相對濁音界與絕對濁音界等同;心濁音界並隨體位改變而變化。坐位時,心濁音區呈三角燒瓶形;仰卧時,心底濁音區明顯增寬。

  2.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

  心包積氣、左側氣胸、肺氣腫等可使心濁音界顯著縮小或消失。

  3.心濁音界位置的改變

  心臟位置移位可影響心濁音界變化,原因與心尖搏動移位的原因基本相同。

  心濁音界向病側移位 如肺不張、肺組織纖維化及胸膜粘連增厚等。

  心濁音界向健側移位 如一側胸腔積液、氣胸。

  心濁音界向左上移位 當腹內壓力升高時,因橫膈位置抬高可將心臟推向左上方,如腹水、腹內巨大腫瘤、妊娠等。

9、某女,40歲,腹脹1年。體檢:腹部膨隆,腹中部叩診濁音,腹兩側呈鼓音且濁音不隨體位變化。應考慮為?

腹部膨隆腹中部叩診濁音,濁音不隨體位變化而移動。考慮為腹腔囊腫。建議到醫院進行腹部b超檢查。

與兩側腹部近腰肌處叩診為濁音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