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方肌在什麼位置?
腰方肌位於腹後壁脊柱兩側,是不規則的扁肌,內側前方是腰大肌,後方是豎脊肌;該肌起於髂嵴內側半,外側部肌纖維向上附著於12肋下緣的內側半,內側部的肌纖維向內上分別通過4個小肌腱連 於1~4腰椎的橫突尖。可見肋下神經從內側上端入肌,1~3腰神經前支發出分支從腰方肌內側入肌支配該肌。該肌血液供應由腰動脈、髂腰動脈和肋 下動脈提供,血供多與支配該肌的神經一起入肌
2、急切詢問:肋腰點(腰大肌外緣與十二肋交叉點)這個位置到底在哪?用手怎樣摸到?謝謝!
髂後上棘上方,用手很容易摸到。
做卡腰動作時大拇指所在位置就是。
3、臀大肌注射法定位:我想問十字法所說的臀裂頂點、髂脊最高點在哪。別說術語..
臀裂頂點就是後面的雙臀之間的裂縫,就是尾骨那,肛門往後脊柱那....髂脊最高點,髂骨知道是那嗎?立正時雙手自然下垂的話,腰身那和手的肘關節那附近有一塊骨的,就是髂脊最高點.病人坐這後,由髂脊最高點到臀裂頂點之間連線,就是十字法的下針部位了....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如圖:
4、成人肌肉注射的部位有點高,在腰下一小點,髂嵴下約兩指左右的距離,有影響么
沒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均可以注射)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臀大肌是臀部最淺層的肌肉,略呈四邊形,起自髂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於股骨粗隆。大而肥厚,與臀部皮下脂肪組織共同形成凸隆的臀部外形。臀大肌的深面上部是臀中肌的後部,臀中肌的深面為臀小肌。 在臀部外上1/4注射,其深部主要是肌肉,沒有較大的血管。但必須防止損傷坐骨神經。坐骨神經起自骶叢神經,自梨狀孔出骨盆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部,約在坐骨結節與大轉子之間,中點處下降至股部。因此,注射時避開內角,避免損傷坐骨神經。
常用的兩種方法:
◆ 「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側或右側劃一水平線,然後從髂嵴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將臀部分為四個象限,其外上象限並避開內角(從髂後上棘至大轉子連線)即為注射區。
◆ 聯線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連線的外上三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
(2)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 溝角法:以示指與中指尖分別置於髂前上棘與髂嵴下緣處,這樣髂嵴、示指、中指便構成一個三角形,注射部位在示指和中指構成的角內。此處血管、神經較少,脂肪組織較薄,定位方法簡單,使用日趨廣泛。
◆ 三指法: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以病人自己手指寬度為標准),此法適用於小兒患者。小兒尤其是嬰幼兒,臀部較小,臀部肌肉發育不好,但神經發育早,與臀部相比,相對較粗大,加上皮下組織肌肉組織較薄,故不宜採用臀大肌注射法,較易損傷坐骨神經,採用三指法較安全。
(3)股外側肌注射定位法 股四頭肌是全身體積最大的肌群,包括股直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股四頭肌。其中股外側肌為股四頭肌最寬者。注射區域為大腿中段外側,膝關節上10cm,髖關節下10cm,寬約7.5cm,此區大血管、神經干很少通過,可注射范圍較廣,適用於多次注射,但暴露不便,臨床採用不多。2歲以下幼兒常用。
(4)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上臂外側,肩峰(肩胛岡的外側端膨大而隆起處為肩峰)下2~3指,此處肌肉較臀部肌肉少,只能作小劑量注射。注射時忌向前或向後,向前會損傷臂叢神經,向後會損傷橈神經和腋神經分支。
5、腰大肌在身體那個位置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1、起自第12胸椎體、第1~5腰椎體和椎間盤的側面,以及全部腰椎橫突的前面和下緣。肌束向下與髂肌結合,形成一肌腱,穿過腹股溝韌帶的肌腔隙,沿髂恥隆起的前面及髖關節囊的前內側面下行,止於股骨小轉子。
2、腰大肌大部分位於T12-L4椎體與橫突之間陷溝內,其上部肌纖維可延伸至後縱隔最下部及膈肌的後方。大部分腰大肌以肌齒形式連接在T12-L4椎體和椎間盤邊緣處,外側部分連接於T12-L4腰椎橫突,向下與髂肌共同形成髂腰肌腱,經腹股溝韌帶下肌腔隙,止於大腿根部內側的股骨小轉子。正中矢狀面之腰大肌外緣間距為40-63mm,L3橫突最長,該處的肌腹橫徑最寬,是腰大肌肌纖維最集中部位。T12-L4椎間孔位於肌肉附著處的後方,腰椎橫突前方,腰脊神經由此發出。
3、近固定時,此肌收縮,可使大腿屈並外旋。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軀干向同側屈,兩側肌肉收縮,則屈脊柱腰段而使軀干前屈。
4、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6、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6)腰大肌與髂嵴的交界點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7、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背部肌肉群:(7)腰大肌與髂嵴的交界點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8、髂嵴最高點與髂後上棘是一個部位嗎
髂嵴最高點與髂後上棘不是一個部位。
髂結節要比髂前上棘略高一點,而髂嵴的最高點要更高(站立時)。髂骨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髂骨翼,髂骨翼的上緣肥厚且呈弓形向上凸彎,叫髂嵴。
翼的前緣彎曲向下,達於髖臼,生有上、下兩個骨突,分別叫做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從髂前上棘向後上方約5-7厘米處,髂嵴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結節,是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兩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約平齊第4腰椎棘突,是計數椎骨的標志。
(8)腰大肌與髂嵴的交界點擴展資料:
髂骨體肥厚,構成髖臼的上部2/5,髂骨翼在體的上方,為寬闊的骨板,中部較薄。其上緣肥厚稱髂嵴。髂嵴前端是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後方5-7cm處,髂嵴的前、中1/3交界處向外側突出稱髂結節,髂前上棘和髂結節都是重要的骨性標志。
髂嵴的後突起為髂後上嵴。它們的下方的突起分別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跡。
髂骨翼內面平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出的弓狀線,其後上方為耳狀面與骶骨構成骶髂關節。耳狀面後上方有髂粗隆與骶骨借韌帶相連接。髂骨翼的外面稱為臀面,有臀肌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