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病候?穴位?
一、經脈循行
起於目內眥(睛明),上額交會於巔頂(百會,屬督脈);
巔頂部支脈:從頭頂到顳頦部;
巔頂部直行的脈:從頭頂入里聯絡於腦,回出分開下行項後,沿著肩胛部內側,挾著脊柱,到達腰部,從脊旁肌肉進入體腔,聯絡腎臟,屬於膀胱;
腰部的支脈:向下通過臀部,進入腘窩中;
後項的支脈:通過肩胛內緣直下,經過臀部(環跳,屬足少陽膽經)下行,沿著大腿後外側,與腰部下來的支脈會合於腘窩中。從此向下,通過腓腸肌,出於外跟的後面,沿著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側端(至陰),與足少陰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頭、項、目、背、腰、下肢部病證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側線的背俞穴及第二側線相平的腧穴,主治與其相關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證。如小便不通,遺尿,癲狂,瘧疾,目痛,迎風流淚,鼻塞多涕,鼻血丑,頭痛,項、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後側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等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眼眶,頭,項,背腰部的脊柱兩側,下肢後外側及小趾末端。起於睛明,止於至陰,左右各67穴。
2、人體背部太陽經絡指的是那裡
足太陽膀胱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膀胱經。循行部位起於目內眥(睛明穴),上達額部,左右交會於頭頂部(百會穴)。本經脈分支從頭頂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脈從頭頂部分別向後行至枕骨處,進入顱腔,絡腦,回出分別下行到項部(天柱穴),下行交會於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內側,脊柱兩旁(一寸五分),到達腰部(腎俞穴),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深入體腔,絡腎,屬膀胱。本經脈一分支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臀部,從大腿後側外緣下行至腘窩中(委中穴)。另一分支從項分出下行,經肩鉀內側,從附分穴挾脊(三寸)下行至髀樞,經大腿後側至腘窩中與前一支脈會合,然後下行穿過腓腸肌,出走於足外踝後,沿足背外側緣至小趾外側端(至陰穴),交於足少陰腎經。
3、足太陽膀胱經腧穴主要用於治療什麼疾病?
(一)主治病症
足太陽膀胱經共67個腧穴(圖8-55),主要可以治療小便不通,遺尿,癲狂,瘧疾,目痛,迎風流淚,鼻塞多涕,鼻衄,頭痛以及項、背、腰、臀、下肢後側等部位的疼痛。
圖8-55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二)腧穴歌訣
足太陽穴六十七,睛明目內赤肉藏,攢竹眉沖與曲差,五處寸半上承光,通天絡卻玉枕昂,天柱後際大筋旁,大杼挾脊第一行,直下風門肺俞長,又厥陰俞與心俞,督俞膈俞俱一行,肝膽脾胃接三焦,腎俞氣海大腸鄉,關元小腸到膀胱,中膂白環仔細量,上髎次髎中復下,一空二空腰髁當,會陽陰尾骨外取,附分挾脊第二行,魄戶膏盲神堂走,譩譆膈關魂門當,陽綱意舍仍胃倉,育門志室續胞育,二十一椎秩邊揚,承扶臀橫紋中央,殷門浮郄委陽到,委中合陽承筋鄉,承山飛揚踝跗陽,昆侖仆參申脈忙,金門京骨束骨接,通谷至陰小趾旁。
(三)腧穴
1.睛明
[取法]在目內眥外上方的凹陷中取之(圖8-56)。
[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目翳、夜盲、色盲;急性腰痛。
[刺灸法]囑病人閉目,左手將眼球推向外側固定,針沿眼眶邊緣緩緩刺入0.3~0.5寸,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轉。禁灸。
2.攢竹
[取法]在眉毛的內側端,當眶上切跡處取之(圖8-56)。
[主治]頭痛、眉棱骨痛;口眼斜;視物不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眼瞼瞤動、眼瞼下垂;腰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治療頭痛和面癱,可平刺透魚腰。禁灸。
圖8-56
3.眉沖
[取法]從眉頭直上,入發際0.5寸,當神庭與曲差之間取之(圖8-57)。
[主治]頭痛、眩暈、鼻塞;癲癇。
[刺灸法]平刺0.3~0.5寸,禁灸。
4.曲差
[取法]在神庭旁1.5寸,入發際0.5寸,當神庭與頭維連線的中1/3與內1/3的連接點取之(圖8-57)。
[主治]頭痛、眩暈;目痛、視物不明、鼻塞、鼻衄。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5.五處
[取法]從曲差直上,當入發際1寸處取之(圖8-57)。
[主治]頭痛、目眩、視物不明;癲癇、小兒驚風。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6.承光
[取法]在五處後1.5寸,當五處與通天之間取之(圖8-57)。
[主治]頭痛、目眩、癲癇;視物不明、鼻塞。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7.通天
[取法]在承光後1.5寸,當承光與絡卻之間取之(圖8-57)。
[主治]頭痛、目眩;鼻塞、鼻衄、鼻淵;頸項轉側難。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8.絡卻
[取法]在通天後1.5寸,距督脈1.5寸處取之(圖8-57)。
[主治]目眩、癲狂癇症;耳鳴、口、鼻塞;項腫。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圖8-57
9.玉枕
[取法]督脈旁開1.3寸,當枕外粗隆上緣外側取之(圖8-58)。
[主治]頭項痛;目痛、視物不明、鼻塞。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0.天柱
[取法]在啞門旁開1.3寸,當項後發際內斜方肌的外緣取之(圖8-58)。
[主治]頭痛、項強、鼻塞;癲狂癇症;肩背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圖8-58
11.大杼(八會穴之骨會)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咳嗽、發熱、鼻塞、頭痛;肩胛痠痛、頸項強急。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2.風門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傷風咳嗽、發熱頭痛;目眩、鼻塞、多涕;項強、胸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3.肺俞(肺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咳嗽、氣喘、胸滿、吐血、骨蒸、潮熱、盜汗;皮膚瘙癢、隱疹。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4.厥陰俞(心包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心痛、心悸;胸悶、咳嗽;嘔吐。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5.心俞(心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癲狂癇症、驚悸、失眠、健忘、心煩;心痛、心悸;咳嗽、吐血、胸引背痛;夢遺。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6.督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心痛、胸痛、氣喘;腹痛、腹脹、呃逆。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7.膈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胃脘痛、嘔吐、呃逆;氣喘、咳嗽、吐血、潮熱、盜汗;隱疹。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8.肝俞(肝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黃疸、脅痛;吐血、衄血;目赤、近物不清、眩暈、夜盲;癲狂癇症;脊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9.膽俞(膽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黃疸、口苦、舌干、嘔吐、脅痛、飲食不下;肺癆、潮熱;腋下腫。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20.脾俞(脾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腹脹、嘔吐、泄瀉、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腫、黃疸;背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1.胃俞(胃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胃脘痛、腹脹、翻胃、嘔吐、腸鳴;胸脅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2.三焦俞(三焦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腸鳴、腹脹、泄瀉、痢疾;腰背強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3.腎俞(腎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白帶多、遺尿、小便不利、水腫;耳鳴、耳聾;咳嗽少氣;腰膝痠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4.氣海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腰痛、腿膝不利;痛經、痔漏。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5.大腸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方(約與髂嵴高點相平),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腹脹、腸鳴、泄瀉、便秘、痢疾;痔疾;腰脊疼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26.關元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腹脹、泄瀉、小便不利或頻數、遺尿;腰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27.小腸俞(小腸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一骶後孔,督脈旁開1.5寸,當髂後上棘內緣與骶骨間的凹陷處取之(圖8-59)。
[主治]遺精、遺尿、尿血、白帶多、疝氣;小腹脹痛、泄瀉、痢疾;腰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8.膀胱俞(膀胱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二骶後孔,督脈旁開1.5寸,當髂後上棘內緣與骶骶骨間的凹陷處取之(圖8-59)。
[主治]小便赤澀、淋濁、遺精、遺尿;腹痛泄瀉、便秘;女子瘕聚、陰部腫痛;腰脊強痛、足膝寒冷無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9.中膂俞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三骶後孔,當督脈旁開1.5寸處取之(圖8-59)。
[主治]痢疾、疝氣、消渴;腰脊強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0.白環俞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四骶後孔,當督脈旁開1.5寸處取之(圖8-59)。
[主治]白帶、疝氣、遺精、月經不調;腰骶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1.上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骶後孔中取之(圖8-59)。
[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陰挺、遺精、陽痿、大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2.次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骶後孔中取之(圖8-59)。
[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疝氣、小便赤淋;腰痛、腰以下不仁。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3.中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骶後孔中取之(圖8-59)。
[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小便不利;泄瀉、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4.下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骶後孔中取之(圖8-59)。
[主治]小腹痛、腸鳴、泄瀉、小便不利、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5.會陽
[取法]在尾骨下端兩旁,當督脈旁開0.5寸處取之(圖8-59)。
[主治]帶下、陽痿;痢疾、泄瀉、便血、痔疾。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圖8-59
36.承扶
[取法]俯卧位,在臀橫紋中央取之(圖8-60)。
[主治]痔疾;腰、骶、臀、股部疼痛。
[刺灸法]直刺1~2.5寸,可灸。
37.殷門
[取法]俯卧,在承扶與委中連線中點上,當承扶下6寸取之(圖8-60)。
[主治]腰脊強痛、大腿疼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38.浮郄
[取法]微屈膝,在腘窩上方,當肱二頭肌腱內側,委陽上1寸處取之(圖8-60)。
[主治]臀股麻木、腘筋攣急;便秘。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9.委陽(三焦下合穴)
[取法]微屈膝,在腘橫紋外側緣,當肱二頭肌腱內側取之(圖8-60)。
[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利;腰脊強痛、腿足拘攣疼痛或痿厥不仁。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取法]微屈膝,在腘窩橫紋當中,當肱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的中間取之(圖8-60)。
[主治]腰痛、髖關節屈伸不利、腘筋攣急、下肢痿痹;中風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吐瀉;遺尿、小便難;自汗、盜汗;丹毒、療瘡、發背。
[刺灸法]直刺1~1.5寸,或三棱針點刺腘靜脈出血。可灸。
圖8-60
41.附分
[取法]俯卧,在平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約當肩胛骨的脊柱緣處取之(圖8-61)。
[主治]肩背拘急、頸項強痛、肘臂麻木不仁。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2.魄戶
[取法]俯卧,在平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約當肩胛骨的脊柱緣處取之(圖8-61)。
[主治]肺癆、咳嗽、氣喘;項強、肩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3.膏育
[取法]俯卧,兩手抱肘,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約當肩胛骨的脊柱緣處取之(圖8-61)。
[主治]肺癆、咳嗽、氣喘、吐血、盜汗;健忘、遺精;虛癆羸瘦;肩胛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4.神堂
[取法]俯卧,在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約當肩胛骨的脊柱緣處取之(圖8-61)。
[主治]心痛、心悸;咳嗽、氣喘、胸滿;脊背強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5.譩譆
[取法]俯卧,在平第六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約當肩胛骨的脊柱緣處取之(圖8-61)。
[主治]咳嗽、氣喘、鼻衄;瘧疾、熱病無汗;肩背痛、季脅引少腹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6.膈關
[取法]俯卧,在平第七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約當肩胛骨的脊柱緣處取之(圖8-61)。
[主治]飲食不下、嘔吐、噯氣、胸中噎悶;脊背強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7.魂門
[取法]在平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取之(圖8-61)。
[主治]胸脅脹痛、背痛;飲食不下、嘔吐、腸鳴泄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8.陽綱
[取法]在平第十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取之(圖8-61)。
[主治]腸鳴、腹痛、泄瀉;黃疸、消渴。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9.意舍
[取法]在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取之(圖8-61)。
[主治]腹脹、腸鳴、泄瀉、嘔吐、飲食不下。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0.胃倉
[取法]在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取之(圖8-61)。
[主治]腹脹、胃脘痛、小兒食積;水腫;脊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1.育門
[取法]在平第一腰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取之(圖8-61)。
[主治]上腹痛、痞塊、便秘;婦人乳疾。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2.志室
[取法]在平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取之(圖8-61)。
[主治]遺精、陽痿、陰痛下腫、月經不調;小便淋瀝、水腫;腰脊強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3.胞育
[取法]在平第二骶後孔,督脈旁開3寸處取之(圖8-61)。
[主治]腸鳴、腹脹、便秘;大小便不利、陰腫;腰脊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4.秩邊
[取法]在胞育直下,骶管裂孔旁開3寸處取之(圖8-61)。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大小便不利、陰痛、痔疾。
[刺灸法]直刺1.5~3寸,可灸。
圖8-61
55.合陽
[取法]在委中直下2寸,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取之(圖8-62)。
[主治]腰脊痛引腹、下肢痠痛、麻痹;崩漏、痔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6.承筋
[取法]在合陽與承山之間,當腓腸肌肌腹中央取之(圖8-62)。
[主治]小腿痛、膝痠重、腰背拘急;痔疾。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7.承山
[取法]在當腓腸肌肌腹下,伸小腿時,當肌腹下出現的交角處取之(圖8-62)。
[主治]腰背病、腿痛轉筋、腳氣;痔疾、便秘。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8.飛揚(絡穴)
[取法]在承山外下方,當昆侖上7寸處取之(圖8-62)。
[主治]頭痛、目眩、鼻塞、鼻衄;痔疾;腰腿疼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圖8-62
59.跗陽(陽蹺郄穴)
[取法]在足外踝後上方,當昆侖上3寸處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頭重;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60.昆侖(經穴)
[取法]在跟腱與外踝之間的凹陷處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項強、目眩、鼻衄;癲癇;難產;腰骶疼痛、足跟腫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61.仆參
[取法]在外踝後下方,昆侖直下,當跟骨凹陷處赤白肉際取之(圖8-63)。
[主治]下肢痿弱、足跟痛;癲癇。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2.申脈(八脈交會穴,通陽蹺脈)[取法]在外踝正下方凹陷處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目赤痛、眼瞼下垂;癲狂癇症;腰腿痠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3.金門(郄穴)
[取法]在申脈前下方,當骰骨外側凹陷中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癲癇、小兒驚風;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4.京骨(原穴)
[取法]在足跗外側,第五跖骨粗隆下,當赤白肉際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項強、目翳、癲癇;腰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5.束骨(輸穴)
[取法]在足跗外側,第五跖骨小頭後下方,當赤白肉際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項強、目眩、癲癇;腰腿痛。
[刺灸法]直刺0.2~0.5寸,可灸。
66.足通谷(滎穴)
[取法]在第五跖趾關節前下方的凹陷處,當赤白肉際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項強;目眩、鼻衄;癲狂。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67.至陰(井穴)
[取法]在小趾外側,距趾甲約0.1寸處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難產。
[刺灸法]直刺0.2~0.3寸;胎位不正者,可灸。
圖8-63
4、腳底按摩對腰肌損傷有什麼好處
1.拇指用力按揉太沖穴1~3分鍾,以感覺酸痛為宜。按揉太沖穴治療范圍極為廣泛,可緩解腰肌勞損患者的病痛。
2.拇指按揉昆侖穴1~3分鍾,以感覺酸痛為宜。昆侖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主要穴位,治療腰背病痛效果明顯。
5、足太陽膀胱經能治哪些病?
足太陽膀胱經是通往頭、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份,幾乎已貫通全身的一條非常長的經脈,故此經脈發生異常時,會影響全身,而呈現各種症狀。如頭痛、頭重、眼睛疲勞、流鼻血、鼻塞等症狀會出現於頭部。又會產生肩、背、腰、臀、脛等部的肌肉疼痛。容易發生股關節痛、痔瘡等。臉部皮膚帶黑,失去光澤。容易造成耳鳴,聽力不佳。聲音微弱,不容易聽到。容易疲勞,精神欠佳。食物方面偏愛鹹食。以季節而言,冬天發病的機會較大。若出現以上所述的症狀,是由於膀胱經的異常所引起的,請刺激膀胱經上的穴位,即能緩和不舒服感。膀胱經上有六十三個穴位。本經腧穴主治「筋」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痔,瘧疾,躁狂、癲癇,頭囟、後項痛,眼睛昏黃,流淚,鼻塞、多涕或血,後項、背腰部、骶部、膝彎、腓腸肌、腳都可發生病痛,小腳趾不好運用。
6、為什麼經絡要分手與足,比如手太陽經和足太陽經…兩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樣區分?
因為這本來就是兩條不同的經脈。
十二經脈又名十二正經,是經絡系統的主體。
其命名是根據其陰陽屬性,所屬臟腑、循行部位綜合而定的。它們分別隸屬於十二臟腑,各經用其所屬臟腑的名稱,結合循行於手足、內外、前中後的不同部位,並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
十二經脈的完整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規律是: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
┌───────────┬───────────────┬─────────┐
│ │ 內 側 │ 外 側 │
├─────┬─────┼───────────────┼─────────┤
│ │ 前 │ 太陰經(肺) │ 陽明經(大腸)│
│ ├─────┼───────────────┼─────────┤
│手│ 中 │ 厥陰經(心包)│ 少陽經(三焦)│
│ ├─────┼───────────────┼─────────┤
│ │ 後 │ 少陰經(心) │ 太陽經(小腸)│
├─────┼─────┼───────────────┼─────────┤
│ │ 前 │ 太陰經(脾) │ 陽明經(胃) │
│ ├─────┼───────────────┼─────────┤
│足│ 中 │ 厥陰經(肝) │ 少陽經(膽) │
│ ├─────┼───────────────┼─────────┤
│ │ 後 │ 少陰經(腎) │ 太陽徑(膀胱)│
└─────┴─────┴───────────────┴─────────┘
另有十二經筋(twelve muscle regions)是十二經脈之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每條經筋各主一個不同方向的力。命名以手足+三陰三陽構成,不聯臟腑。我覺得這才你要問的部分吧。
手陽明經筋主手向前之力
手少陽經筋主手向下之力
手太陽向外開
手太陰向後
手厥陰向上
手少陰向里合
足陽明經筋主足向前之力
足太陽經筋主足向上之力
足少陽外開
足太陰向後
足少陰向下
足厥陰向里合
7、十二經絡的循行走向
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
1,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隔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2,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3,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抉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人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辟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附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4,脾足大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人腹,屬脾絡胃,上隔,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隔,注心中」。
5,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隔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6,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臂臑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隔,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7,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胭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胭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8,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邪(斜)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胭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9,心主手厥陰心包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隔,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從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10,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隔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其支者,從耳後至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11,「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毗後;其支者,別銳毗,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隔,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含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12,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髁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人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隔,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隔,上注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