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豬的分布圖
最常吃的七大部位
A:肩胛肉Shoulder
豬各部位肉的名稱圖片全解
前胸的上半部為梅花肉,下半部即為胛心肉。取自豬只背脊前方到肩胛骨處的肉,屬於豬隻身上運動量較大的部位。肩胛肉的肉味豐富、有著迷人的肉香,加上帶筋又有油脂,能夠做多種烹調變化。
梅花肉 Pork Picnic Shouder Roast:
屬於上肩胛肉,油脂分布均勻,是最常使用的部位,因有筋有肉,吃起來口感好,用途廣泛,過去也是價位最高,俗稱「上肉」。現代人大多不喜歡油脂過多的肉質,因此肉攤販賣時大多會把皮和厚厚的豬油脂肪層去掉才賣給消費者。
料理方式:適合長時間燉煮、紅燒、大塊烘烤,如叉燒肉、燉肉、白切肉,烹調時間越長越能將味道煮進肉里,另外也能切成薄片,做為火鍋、燒烤用肉片。
胛心肉:胛心肉就是下肩胛肉,在傳統市場常聽人用台語說的「ㄍㄚˋ心」就是它。胛心肉因為較沒有油脂,被認為是做絞肉的最佳部位,通常可加入一點肥肉,讓絞肉料理更加滑順,製成料理如水餃餡、包子餡等也會更好吃。
B:前腿肉
有的肉販會把附近相連的前胸肉、梅花肉都包含在前腿,但以多數分法來說,前腿比較單純就是指腿部部分。前腿較後腿粗短,膝蓋向前彎曲,一般常吃到的萬巒豬腳與德國豬腳使用的都是前腿部分,但略有不同的是,萬巒豬腳會使用整支前腿,但德國豬腳主要是取前腿上方多肉的地方,而不包含腳蹄。
此部位脂肪甚少、膠質多,怕吃油的人,常會挑選此部位;肉質比梅花肉結實一點,又不會像後腿肉太瘦,口感上較為適中。
料理方式:因肉質比後腿來得Q,適合紅燒、燉煮至熟爛,或是煎烤烹調、炒肉絲或剁成絞肉做餡料。
C:大里肌Pork Lion
位於豬只背脊中央的部位,油脂偏少、肉質富咬勁,形狀和紋理工整,算是豬肉中很好的部分。因為肉塊完整,一大塊特別適合做成炸豬排,也常見於製作成中式排骨這類菜色,料理後有更濃厚的肉質香味。
料理方式:因為纖維細且比較緊密,不適合長時間烹煮;但短時間的烹煮,像是厚切做成炸豬排,或者切絲快炒的口感都很好,可以吃得到肉的咬勁。
在處理時,為了讓肉質可以更加松軟,可用肉槌拍肉,此動作會把肉的纖維和一些組織拍斷,烹調時肉的收縮就會比較有限,維持口感,不會過度干硬。
D:小里肌Pork Tenderloin
是背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是豬隻身上運動最少的部分,也是全豬中最嫩的一塊肉。特色是肉味較淡、無骨且不帶筋,脂肪含量低。靠近肋排的里肌尖端是特別嫩的部分,又稱為「腰內肉」。
料理方式:這塊肉纖維細,適合快速短時間烹調,以免肉汁流失,像是煎、炒、炸都是小里肌很適合的烹煮方式,或者單純做成炸豬排食用。
E:腹脅肉(五花肉)Pork Belly
指的是豬只背脊部下方的肚腩部位,俗稱「五花肉」,皮、豬油、肉分層清楚,所以又被稱為「三層肉」。含有大量油脂,所以肉的風味特別強烈,一塊完整的豬五花,可以品嘗到多樣風味。購買五花肉可挑選厚一點,以前半段的口感最好。
料理方式:可依烹調需求來挑選肥瘦比例,油脂豐富的五花肉口感溫潤,適合切塊紅燒或鹵、燉煮,不會因為長時間燉煮而肉質變硬,而是會越煮越入味,例如梅干扣肉、東坡肉,最外層的豬皮也因此成為Q彈膠原蛋白代表食物。若想要快炒或清燙後白切蘸醬,則可選擇肥瘦比例差不多的。
F:後腿肉Pork Ham
後腿肉質特別結實,較靠臀部的地方因為肉纖維較粗,油脂較少僅帶一點肥肉,肉質的口感上較澀。
臀肉:
屬於後腿的最上方,瘦肉多、較少油脂,口感相對較澀;但因為筋膜較少,處理上比較方便,常被用來做絞肉、肉羹或快炒,也很常用做加工肉品,尤其是香腸、火腿等。
料理方式:肉質較粗,適合炒肉絲、做絞肉,其實貢丸、火腿、肉鬆等加工品多會選用後腿肉來製作。
若想用臀肉部位來做燒烤料理,可以先切片拍扁,改變肉的結構,這樣處理過會更好吃。
蹄膀:
大腿下方一小段到膝蓋間的部位稱為蹄膀,也有人叫「腿庫」,此處肉多,肉質肥而不膩、豬皮較薄,通常適合連皮一起做長時間燉煮。
料理方式:通常適合連皮一起做長時間燉煮,可以切塊鹵煮或紅燒,炸過再烤亦很不錯。
G:豬腳、豬蹄
蹄膀以下為豬腳、豬蹄,豬屬於偶蹄類動物,每支腳都有兩大兩小共四個蹄,通常會先去除趾甲後再做料理,又稱做蹄花,腳蹄皮厚筋多,掌心也是膠原蛋白飽滿的部分,軟嫩又有彈性。
料理方式:適合長時間的鹵煮、紅燒。
蹄筋:
也就是一般俗稱的豬腳筋,雖然前後腳蹄中都有蹄筋,但前腳蹄筋較不易取出,所以市面上多是從後腳蹄中抽出,也因數量不多,最好事先向攤販預訂,或是在干貨行也能買到需要發泡的干蹄筋。一般烹調方式除了在辦桌菜中常吃到的佛跳牆會加入外,也可以略微炸過再鹵,QQ的口感與豐富膠質受到不少人喜歡。
2、豬背最長肌位於哪個部位
?
3、裡脊肉是在豬的哪個部位?請附圖。
裡脊肉是豬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裡脊肉通常分為大裡脊和小裡脊,大裡脊就是大排骨相連的瘦肉,外側有筋覆蓋,通常吃的大排去骨後就是裡脊肉。小裡脊是脊椎骨內側一條肌肉,比較少,肉質較鮮嫩。
(3)豬的腰大肌位置擴展資料:
食用豬裡脊肉的注意事項
1、處理裡脊肉時,一定要先除去連在肉上的筋和膜,否則不好切,口感也不好。
2、豬裡脊肉質嫩無筋,都是瘦肉,加工性好,可切片、切絲、切丁,炸、餾、爆、炒都可。
3、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4、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5、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
6. 市場問題豬肉多,需要在正規商家處購買。
4、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4)豬的腰大肌位置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5、豬裡脊肉是豬的哪個部位?
豬裡脊肉是豬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大裡脊和小裡脊,大裡脊就是大排骨相連的瘦肉外側有筋覆蓋,通常吃的豬裡脊肉大排去骨後就是裡脊肉,小裡脊是脊椎骨內側一條肌肉,比較少,很嫩。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豬脊肉含有人體生長的發育所需的豐富的優質蛋白、脂肪、維生素等,而且肉質較嫩,易消化。
識別方法:
1、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膚與脂肪之間幾乎分不清界限,尤其以肩胛骨部位最明顯,去皮去骨後的脂肪又厚又硬,幾乎和帶皮的肉一樣。
2、瘦肉顏色呈深紅色,肌肉纖維粗糙,紋路清,水分少,結締組織較大。
6、豬肉分部點陣圖解上部腰肉是哪個位置?
豬肉分布上尚不幺六是哪個位置。這個位置的話,當然是要上面的那個。
7、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背部肌肉群:(7)豬的腰大肌位置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8、豬裡脊肉位置
指豬的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肉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並且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接近人體需要,因此易被人體充分利用,營養價值高,屬於優質蛋白質。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13.2%左右,因豬的品種、年齡、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異。
比如豬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因肥瘦程度不同,其蛋白質含量的差異就會比較大。例如:豬裡脊肉蛋白質的含量約為21%,後臀尖約為15%,肋條肉約為10%,奶脯僅為8%,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豬瘦肉比肥肉的蛋白質含量要高。而豬的皮膚和筋腱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結締組織的蛋白質含量為35%-40%,而其中絕大部分為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
由於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缺乏色氨酸和蛋氨酸等人體必需氨基酸,因此,以豬皮和筋腱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營養價值較低。但是,也正因為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使得這類原料又成為女士美容的佳品。
(8)豬的腰大肌位置擴展資料
吃豬肉的誤區
別吃燒煮過度的肉。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鍾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工業污染對人體致癌影響佔50%,而飲食的影響佔35%。以前我們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爐燒肉,然後倒掉有許多化合物的肉湯,這樣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
不宜用熱水浸洗豬肉。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 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
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里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