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肌 > 腰肌錐構成

腰肌錐構成

發布時間:2020-10-06 05:59:15

1、關於腰錐的問題

首先去醫院確診一下,若果真是腰錐間盤突出或膨出,那是很麻煩的若不及時治療,今後會很痛苦。
這么小年紀就出現了這么個老年性的問題,不應該的。建議:
1、到醫院拍片子確診。若是腿發麻,之前應該出現過腰疼、腿疼,腰冷、腿冷等症狀。
2、若是腰錐間盤問題,日常可做的動作:引體向上、小燕飛等增強腰肌力量的動作。平時宜睡硬板床。
3、腿發麻,說明是很嚴重了,需要住院治療(主要是針灸、理療按摩、葯物等),大概半月時間為一個療程。
4、腰錐間盤問題耽誤不得,早治療為好。盡量以康復治療配以葯物治療為主,一般不要動手術。

供參考。祝早日康復!

2、腰部肌肉包括那些

腰部肌肉主要包括腰大肌、腰方肌、腰小肌、髂肌。

肌肉(muscle),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 肌細胞的形狀細長,呈纖維狀,故肌細胞通常稱為肌纖維。中醫理論中,肌肉指身體肌肉組織和皮下脂肪組織的總稱。脾主肌肉,肌肉的營養從脾的運化水谷精微而得。肌肉:解剖結構名。故肌肉豐滿與否,與脾氣盛衰有密切關系。

(2)腰肌錐構成擴展資料:

肌肉的命名原則有多種,主要有:

①按形狀,如斜方肌肉、三角肌肉

②按位置,如岡上肌肉、岡下肌肉、脛骨前肌肉、肋間肌肉等

③按起止點,如胸鎖乳突肌肉、胸骨舌骨肌肉等

④按位置和大小,胸大肌肉、胸小肌肉、腰大肌肉等

⑤按作用,如旋後肌肉、大收肌肉、屈肌肉、伸肌肉等

⑥按構造,如半腱肌肉、半膜肌肉等

⑦按結構和部位,肱二頭肌肉、股四頭肌肉等

⑧按部位和纖維方向,如腹外斜肌肉,腹橫肌肉等

3、脊柱的組成及結構特點?

脊柱的組成及結構特點?
脊柱結構的正常解剖,一般見於教科書,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脊柱的結構。有的患者檢查過後,很是茫然,如腰椎L3-L4椎間盤突出,總是問個不停,不知道病因,更有甚者不知道腰椎在哪兒?
人在出生後一年,胸腰兩側椎弓完全融合,頸椎是在第2年融合,骶椎較晚,約在7~10歲融合。正常人有24個椎骨,即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新生兒的脊柱是由胸腔後凸和骶骨後凸形成的向前彎曲,出生3個月就會形成永久性彎曲,18個月學走路時,出現前凸彎曲,使身體在腰部以上直立。這樣就出現了4個矢狀面彎曲,這幾個彎曲部位,也是經常發病的部位,尤其是腰骶交界處的慢性勞損,常為腰背痛的發病基礎。
椎體主要為松質骨構成,骨皮質薄。椎管錐孔之間的一條椎管,用以保護其中的脊髓。腰3的橫突最長,是腰背肌肉的著力點,棘突是由左右椎板匯合而成的。各椎骨之間靠椎間關節及許多韌帶連結,椎間盤是連接各椎體的主要結構,是由位於中央的髓核和周圍包繞著的纖維環構成。脊柱的血液供應,是穿椎弓供應椎弓根,橫突和棘突。脊柱的神經供應是脊柱的返支(竇椎神經)的作用,刺激竇椎神經可引起背痛和坐骨神經痛。腰骶關節與骶髂關節是脊柱連接骨盆和下肢,並將軀干所承受的力傳遞到下肢的交接點,作用在於穩定和有效的傳達動力。
腰背痛可分為原發痛和繼發痛,牽涉痛或感應性痛,以及神經性痛三種。具體病種可分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質增生、椎弓崩裂、胸腰椎骨折、椎管狹窄症、胸腰椎結核症、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及椎管內腫瘤、脊柱側彎、骨質疏鬆症、退變滑脫、化膿性脊柱炎、腰骶畸形、小關節紊亂、頸肩痛和風濕勞損所致的腰背痛。
臨床檢查,頸椎用C代替,胸椎用T代替,腰椎用L代替,骶椎用S代替。如C4-C5退行性病變,指的就是第四頸椎和第五頸椎,L5-S1椎間盤突出,指的就是第5腰椎和骶椎第1節的椎間盤突出,以此類推。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幫助,對脊柱的結構能有所了解。

4、腰錐増生怎麼制

希望您母親的病早日康復 !

骨質增生是骨骼的一種退行性變化,也是衰老的徵象之一。腰椎骨質增生常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種發病率高的常見病。可引起腰部及腿活動受限、疼痛等症狀。抗骨增生飲是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良葯。它由獨活、續斷、懷牛夕各15克,海桐皮30克、秦艽18克,杜仲、威靈仙、當歸、地龍各10克、巴戟12克、狗脊、骨碎補及生甘草各9克組成。本方可根據不同病情進行加減,如熱甚加防已、絲瓜絡,寒甚加黑附片及制川烏,溫甚加苡仁及稀薟草,風盛加防風及羌活,便秘加大黃,劇痛加元胡及沒葯,氣血兩虛加黃芪、黨參、熟地及黃精。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及通絡止痛之功效,一般服7劑即可顯出效果。服用時,水煎分兩次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劑,重症每日二劑,10日為一療程,兩療程間休息3至5個月。

另外,人參、杜仲、破故紙、牛夕、續斷各9克、甘草6克,先將人參切碎放少許水蒸熟後,和其它各葯一起浸入55度白酒1斤中,15天後服用,每日3次,每次1盅。效果甚佳,可選用。

另外一種中醫葯方
就因為患者高齡才應該以中葯內服或外敷,再以針灸疏通經絡。腰椎骨質增生之形成,是由於中年後腎氣漸虧,如加風寒濕之邪侵襲,致氣血亦損,氣滯血瘀,痹阻經絡,筋骨肌肉失於氣血濡養而致骨質增生。現代醫學認為:人到中年後,關節軟骨變形,加上骨關節面長期磨損所致;骨質增生與中老年內分泌紊亂有關,因骨骼內靜脈血流受阻,內壓增高,而骨骼內動脈和靜脈壓差變小,導致血液流速緩慢,骨骼沒有血液帶給充足的營養物質,日久就會出現骨質增生。骨質增生又刺激鄰近組織,而致水腫、充血及無菌性炎症,因此患者出現腰痛及腰部活動欠利。祖國醫學認為,腰為腎之府,腰脊屬於腎,外絡於經。腎主骨,主生髓。中葯外敷可用烏梢蛇、細辛各10g,白花蛇、皂角刺、

5、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5)腰肌錐構成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6、腰背肌組合由什麼構成?

腰肌位於脊柱腰部兩側和骨盆內。由腰大肌和髂(qia)肌兩部分組成。腰大肌也稱大腰肌,為一長梭形肌肉,起自腰椎兩旁,與髂肌共同終點於股骨之小轉子上,合稱「髂腰肌」。

髂腰肌: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腰大肌長形,起自腰椎體側面及橫突。向下兩肌相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止於股骨小轉子。

骶棘肌:這里指的骶棘肌群是一個藝術用的結構概念,並不是一個醫學的解剖概念,它包括了骶棘肌、上後鋸肌、下後鋸肌、頭夾肌等在後背深層,分布於脊椎兩側的肌群。

7、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

背部肌肉群:

(7)腰肌錐構成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8、腰部肌肉共分幾層?

腹肌一共分為4層,最外層是腹直肌,下面是腹外斜肌,接下來是腹內斜肌,最深層的是腹橫肌。

與腰肌錐構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