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三橫突綜合症的臨床表現
患病時可為腰部酸痛,也可劇痛,活動受限,嚴重時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可達臀部及大腿前方。腰部後仰不痛,向對側彎腰受限。
重要的體征是第三腰椎橫突外緣,相當於第三腰椎棘突旁4cm處,尤其是瘦長型患者可觸到橫突尖端並有明顯的壓痛及局限性肌緊張或肌痙攣。按壓時由於第二腰神經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達大腿及膝部。
X線平片可見第三腰椎橫突較長。
壓痛點用1%或0.5%普魯卡因10~20mL注射後,疼痛及壓痛消失。
根據壓痛點及注射普魯卡因有效,並結合病史、症狀及其他體征可鑒別其他疾患引起的腰痛。
主要是減輕負重、注意休息、葯物治療、理療輔助。
本病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鑒別點①本症咳嗽、大笑、打噴嚏時疼痛加重。②壓痛點位置不同,本病位於L3橫突尖端,後者為病椎椎板間隙。③本病少數重症者可出現支腿抬高試驗陽性,但加強試驗一定為陰性。
2、如何鑒別腰肌勞損和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腰肌勞損和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均會引起腰部疼痛,但兩者有不同之處,應仔細鑒別。1.病因不同腰肌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其發病與腰部急性外傷治療不當、腰部過度活動及過度負荷、風寒濕環境等有關。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指第三腰椎橫突周圍組織的損傷,其發病與第3腰椎過長而易受到反復牽拉損傷有關。2.症狀不同腰肌勞損主要症狀為長期反復發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適,或持續性脹痛,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發生變化,時重時輕。患者不能久坐久站,不能勝任彎腰工作,並常常用手錘擊腰部以緩解不適。腰部活動基本正常,一般無明顯障礙。腰部有壓痛點,范圍較廣,多位於腰椎橫突等處。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主要症狀為腰部慢性、間接性的酸脹疼痛及乏力,疼痛可向大腿前方及臀部放射。患者難以維持單一姿勢,如久坐、久站,而改變體位可使腰部感到輕松。腰部活動受限,以側彎時明顯,嚴重時可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產生影響。在第三腰椎橫突旁4cm處,有明顯的壓痛及局限性肌緊張或肌痙攣。
3、腰3橫突出綜合症是什麼?
3腰椎橫突綜合征是常見的腰背痛疾病之一。 腰椎呈正常生理性前凸,第3腰椎在前凸的頂點。在發育過程中,由於生理前凸的存在,致使腰1、2的椎體呈現前窄後寬,腰4、5的椎體則為前寬後窄,只有第3腰椎的椎體的前後寬窄接近一致。故第3腰椎是這5個椎體活動的中心,成為腰椎前屈後伸、左右旋轉時的活動樞紐,因此兩側橫突所受牽拉應力最大,由於第3腰椎橫突最長,故所受杠桿作用最大,在其上所附著的韌帶、肌肉、筋膜、腱膜承受的拉力也是最大,較其他橫突更易產生勞損。有84%的橫突骨折侵及第3腰椎橫突即可證明。腰1~3脊神經的後支穿過起於橫突的肌筋膜行於橫突的背側,當附著於橫突的肌纖維組織因損傷而產生粘連及瘢痕時,神經受到卡壓或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的治療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類。多數患者可通過非手術治療而緩解或治癒,僅少數頑固性疼痛患者需手術剝離或切除橫突。 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1)葯物療法:口服消炎鎮痛葯及活血化瘀葯物如撥怒風、雙氯滅痛、舒筋活血片、伸筋丹、腰痛寧等葯物。 (2)封閉療法:可幫助診斷及有效治療。用1%普魯卡因5~10ml加強的松龍1ml,浸潤橫突尖端及周圍軟組織,每周1次,可連續2 ~3次,多能緩解或治癒。 (3)自我推拿療法:可緩解疼痛,解除痙攣。患者亦可自我推拿治療。患者用拇指頂在第3腰椎橫突的壓痛點處,隨著呼吸而用力點按,吸氣時減輕,呼氣時用力,每次30下,然後用拳輕輕叩擊5分鍾,用雙手掌搓熱後輕揉疼痛處。每天可做3~5次。 (4)手術療法:對症狀嚴重,發作頻繁,保守治療無效,影響生活工作者,可手術治療。
4、腰肌勞損和腰三橫突綜合征是一個病嗎
這兩種疾病完全不同。
1、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為腰部肌及其附著點筋膜、甚至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常被用作沒有明確器質性病變的慢性腰背部疼痛的總稱。
2、腰三橫突綜合征是因該橫突尖端的急慢性損傷而引起的腰痛或腰骶部疼痛,此病的發生與其解剖和生物力學特點有關,它是腰椎前凸的頂點和腰椎活動的中心,成為腰部活動杠桿的支點,承受壓力應最大,該橫突最長、最寬,尖端肥厚,當腰部用力,當用力不平衡時,一側椎旁肌收縮,由於杠桿作用,引起對側橫突上撬,產生橫突尖端組織的急、慢性損傷,出現出血、滲出,產生無菌性炎症。
5、腰三橫突綜合症怎麼治療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腰痛或腰臀痛疾患。臨床以第三腰椎橫突部明顯壓痛為特徵,是腰肌筋膜勞損的一種類型。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常見的腰背痛疾病之一,是以積累性損傷引起的急慢性肌筋膜腰痛的表現,系常見的軟組織疼痛性疾病。創傷反應,血腫粘連,疤痕攣縮,筋膜變厚等,致使腰神經後外側支在穿過病變部位是受到『卡壓』,故也為『卡壓綜合症』的一種。過長的第三腰椎橫突受到反復牽拉損傷而引起的限局性壓痛及一系列綜合征。治療上有兩種方案:1 症狀較輕者,針灸,推拿、理療及外敷葯物及口服消炎鎮痛葯物均有效。2 經保守療法無效時,對於反復再發或長期不能治癒時,可考慮手術切除過長的橫突尖及周圍的炎性組織,術中可同時松解受壓的股外側皮神經,即可徹底治癒。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6、如何區別臀中肌損傷與突岀的區別
臀中肌的肌筋膜炎又稱臀中肌綜合征,日常生活中的軀幹活動如彎腰,直立,行走,下蹲等,臀中肌都起很百重要的作用,因而易產生勞損,尤其是突然改變體位時,更易損傷.
臀中肌造成的腰臀度部疼痛以酸痛為主, 活動及靜止時都覺疼痛, 疲勞或受涼可加重疼痛, 有些患者疼痛可向大腿後側擴散, 少數有小腿不適, 或伴有肢體發麻, 發涼或蟻走感.在臀中肌的前,中,後部都可有知壓痛點並向局部及擴散區放射, 直腿抬高時出現臀道部及大腿痛.可以推拿按摩針灸或理療.臀中肌筋膜炎局部封閉可立即消除症狀,可以有助於腰椎間盤突出回症鑒別.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臨床的常見多發病,它以腰痛,腿痛或腰腿痛並存為症狀.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症除有腰臀部局部症狀外,可以出現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症狀,下肢皮膚感覺障礙,肌力減退,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情況,少數會出現會陰麻木,大小便障答礙等症狀,結合CT等影像學檢查不難鑒別.
7、腰椎間盤突出和腰三橫突綜合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膨出)在中國古代中醫理論中稱之於「背骨痛」,背骨痛乃腎水衰耗不能上潤於腦,滯留在背骨既「椎骨」不能運行而痛也,是一種病程較長、時輕時重、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許多患者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康復治療,日久逐漸產生並發症,最終導致一系列退行性病變,有的還需要手術治療。但是,由腎虧引起有很多種,如:腰痛不能腑者、腰痛不能直者、腰痛而不止者(腰扭傷)、腰腿筋骨痛、腰痛足亦痛、腰腿痛、胸背頸項手足肩胛腰膝痛(頸椎病、肩周炎)、腰痛兼e799bee5baa631333236356539頭痛等。有些患者對目前的治療效果不理想,要求醫生給他做手術,而有醫生也要求患者讓他來做手術,這種治療方法是錯誤的,也是完全不可接受治療方法,此種治療方法只會患者帶更加嚴重的痛苦,甚至會給患者造成永遠不能工作的後果或癱瘓。如頸椎病、肩周炎、胸背痛、手足痛、腰膝痛、口流唾液等,做手術能治好嗎?它的病源在那兒你們是否知道,為什麼要做手術?頸椎病的主要病源在於心隔,是痰涎伏在心隔上下所致,引起頸骨痛、肩胛痛、、、、、、等等,既筋骨牽引。腰椎間盤突出症既稱背骨痛,是腎水虧不能上潤於腦,虧損者,腎水無法遠行,滯留在腰椎骨之間,久則寒,寒濕向下漫延,導致腰腿筋骨被壓痛,不能走路 。所以說,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做手術,能治好嗎?真正要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首先補腎水,再加一些祛寒祛濕,然後加些止痛消炎,才能有效的治療。再說,手術治療創傷重、痛苦大、並發症和禁忌症多,術後恢復期長,且有復發可能。因此,多數患者不堪其苦,卻只有望而卻步。
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們漸漸失去了日常而自然體育煅爍的寶貴時機,為適應工作需要,不得不長時間的保持坐姿不變及不正確的姿態持續過久,使得保護腰椎的腰肌及恝帶長時間得不到舒暢,從而導致許多的工作人員、司機、學生和某些崗位的操作人員患上了慢性腰肌勞損疾病,從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背骨痛)。因此,腰椎間盤突出是不能做手術的,只有用中葯才是患者最佳的選擇。其治療方法和葯方、葯理分析如下:
麥冬:滋陰清心,為常用養陰葯,滋陰而不傷胃。《本經》:「主諸風濕偏痹,強骨髓。」五味子:生津滋腎,本品酸斂,濕潤,常和麥冬等配伍治氣陰兩傷之症。《本經》:「主益氣,勞傷贏瘦,補不足。」黨參: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為補中益氣常用葯。黃芪:補氣升陽,與黨參配伍能增強補氣之功效,為補氣之要葯,常用於氣滯血瘀導致的肢體麻木,關節痹痛,與方中熟地、麥冬同用可起到益氣生津之功效,為方中君葯之一。《日華子本草》:「助氣,長筋骨。」白術:補氣健脾,燥濕利水,為補氣健脾,燥濕利水之聖葯,常用於寒濕痹痛之症。《本經》:「主寒濕痹。」山葯:益氣養陰,補腎益脾,補先天後天之本。熟地:養血滋陰,補精益髓,為補血之要葯,又為滋陰之主葯,與黨參、黃芪、麥冬同用有協同作用。中醫甚本理論有精、津、血同源,又有氣血相助相生的理論,故補血益於氣陰雙補。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本品即能祛風散寒,又能勝濕止痛,常與羌活同用構成益痹湯。羌活: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治療肢節疼痛,肩背酸痛,與防風為本方臣葯。《珍球囊》:羌活:「祛諸骨節疼痛。」茯苓:利水滲濕,利水而不傷氣,葯性平和,為利水滲濕之要葯,為本方君葯之一。養陰生津,為方中佐葯之一。甘草:調和諸葯,補緩止痛,為使葯,為方中諸葯相互協同,標本兼顧,不僅能快速解除疼痛症狀,又能通過長期服用茯得治本之目的。
以上葯方不能擅自使用,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使用。但是使用此葯方的醫生,要懂此葯方的配伍方法,否則葯量不正確,反而會使患者更加嚴重,如果配法正確,患腰椎間盤突出(背骨痛)的患者,輕者一十五天,重者一個月,更嚴重者二個月痊癒,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