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肌 > 腰肌膜炎會尿起泡嘛

腰肌膜炎會尿起泡嘛

發布時間:2020-09-27 07:36:46

1、腰筋肌膜炎能治癒嗎

腰肌筋膜炎,是腰部氣血運行不通所致。

傳統醫學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它或是腰部受涼,或是自身長期久蹲久坐,壓迫腰肌及筋膜,導致腰肌及筋膜氣血運行過慢,久之,腰肌及筋膜缺少氣血滋養,就會逐漸變得僵硬,緊綳,伸展幅度受限制,筋膜失去彈性,勞損酸痛。

要恢復它,需要強健體質,養足氣血,增強身體能量和陽氣,加快周身及腰部氣血運行,暢通腰部淤堵之處,通過體內發熱出汗,可以將腰部淤堵寒氣及垃圾隨著汗液排出體外,久之,腰部氣血運行通暢,充足的氣血得以滋養僵硬的腰肌及筋膜,變得柔韌,強健,有力。

如何做呢?可以百度搜看此文《筋膜炎3大原因,一招鍛煉方法讓你快速治癒!》,文中講述了一個傳統鍛煉的恢復方法,希望幫助到你。

2、腰肌膜炎,怎麼治

口服消炎鎮痛葯,放鬆肌肉葯,注意保暖,休息,附加,康復理療,針灸推拿,火罐等,如果仍然不行可以做神經肌肉介入治療

3、我的腰部是腰肌膜炎怎麼辦

腰背肌膜炎的病因:
潮濕、寒冷的氣候環境,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濕冷可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 縮,缺血,水腫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滲出,最終形成纖維織炎,慢性勞損為另一重要發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損後發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於高張力狀態, 從而出現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後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出現疼痛。其他如經常一個姿勢坐著、缺少相應的活動、久坐電腦前 及病毒感染、風濕症的肌肉變態反應等都是誘因。
醫生在治療腰肌筋膜炎時,先是做相應的推拿檢查,確定筋膜炎的結節壓痛點,在確定後醫生用刃針進行針刺治療,在治療松解結節點,患感到有酸,麻,脹。
2運針時醫生採用提插用針法,以達到結節完全的松解,治療時間為二天一次,經過五次的治療,患友腰肌部的筋膜炎病完全治療痊癒了,
注意事項:
在治療筋肌膜炎的時間里,做適當做腰部肌肉鍛煉,以加強腰肌的肌力功能。

4、腰肌肌膜嚴重嗎?

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腰臀部一側或兩側的彌漫性疼痛。本病又稱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祖國醫學稱為腎虛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見的疾病之一。

腰背部肌肉尤其是腰背部伸肌群具有等張收縮和等長收縮的雙重作用,前者產生或控制脊柱的運動,後者在任何位置(舒適站立和運動極限除外)均要拮抗重力的牽拉而維持軀乾的姿勢和脊柱正常的屈度。由於腰部過度疲勞,如長時間的彎腰勞動致使肌肉、筋膜、韌帶持續牽張,使肌肉內的壓力升高,血供受到影響而處於缺血狀態,肌肉痙攣並產生大量乳酸,加上代謝產物(自由基、5羥色胺等)不能及時消除,積聚過多而引起水腫、粘連,久之可導致組織變性,形成慢性勞損。或由於腰部軟組織急性損傷後,未及時治療或治不徹底,使受損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復,局部形成慢性無菌性炎症,肌纖維變性或疤痕化,刺激神經末梢而產生腰痛。此外,由於先天性病變如腰椎骶化,脊柱隱裂,造成結構上的不穩定,部分肌肉和韌帶失去附著點,從而誘發勞損而產生腰痛。

[診斷]

(一)臨床症狀

長期反復發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適,或呈鈍性脹痛,腰部重著板緊,如負重物,時輕時重,纏綿不愈。充分休息、加強保暖,適當活動或改變體位姿勢可使症狀減輕,勞累或遇陰雨天氣,受風寒濕影響則症狀加重。

腰部活動基本正常,一般無明顯障礙,但有時有牽掣不適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勝任彎腰工作,彎腰稍久,便直腰困難,常喜雙手捶擊腰背部。

急性發作時,諸症明顯加重,可有明顯的肌痙攣,甚至出現腰脊柱側彎,下肢牽掣作痛等症狀。

(二)檢查

1、腰背部壓痛范圍較廣泛,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腰椎橫突及髂嵴後緣等部位。

2、肌痙攣:觸診時腰部肌肉緊張痙攣,或有硬結及肥厚感。

3、X線檢查:少數患者可有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骨質增生,余無異常發現。

[治療]

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有一定的效果,但關鍵是消除致病因素,即改變不良的姿勢和超負荷勞動,才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散瘀,解痙止痛。

部位及取穴:腎俞、腰陽關、大腸俞、八髎、秩邊、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主要手法:滾、按、揉、點壓、彈撥、擦及被動運動。

操作方法:

1、循經按揉法:患者俯卧位,醫者站於一側,先用滾、按揉法沿兩側膀胱經由上而下往返施術3~5遍,用力由輕到重。然後用雙手拇指按揉腎俞、腰陽關、大腸俞、八髎等穴,以酸脹為度,並配合腰部後伸被動運動數次。

2、解痙止痛法:醫者用點壓、彈撥手法施術於痛點及肌痙攣處,反復3~5遍,以達到提高痛閾,松解粘連,解痙止痛的目的。

3、調整關節紊亂:患者側卧位,醫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卧位,雙下肢屈膝屈髖,醫者抱住患者雙膝作腰骶旋轉,順、逆時針各8~10次,然後作抱膝滾腰16~20次,以調整腰骶關節。

4、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醫者先用滾、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後外側依次施術,往返3~5遍,並點按秩邊、委中、承山等穴,然後用小魚際直擦腰背兩側膀胱經,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最後用五指並攏,腕部放鬆,有節律地叩打腰背及下肢膀胱經部位,用力由輕到重,以患者能忍受為度。

5、輔助治療:功能鍛煉,加強腰背伸肌鍛煉,如仰卧位拱橋式鍛煉,俯卧位的飛燕式鍛煉,早晚各1次,每次各作20~30下。有利於腰背肌力的恢復。

[預後]

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能明顯改善症狀,特別早期見效更顯,但本病往往易復發,應注意平時的工作姿勢。如能配合功能鍛煉,並持之以恆,則有利於提高療效。

[附註]

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糾正不良姿勢,經常變換體位,勿使過度疲勞。

2、注意休息和局部保暖,節制房事。

3、加強腰背肌肉鍛煉,適當參加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

[相關研究]

慢性腰肌勞損是一種頑固性的勞損性疾病,推拿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難痊癒,關鍵應排除勞損的原因,加強預防措施。在進行推拿治療的同時,如能配合內服補益肝腎、活血祛瘀、溫經通絡的中葯治療,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5、腰肌肋膜炎的治療方法

腰痛,別以為都是「勞損」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約有數十種,比較常見的有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觥⒀ 考甭 醞饃嘶蚶退稹⒀ ±退稹⑶恐斃約怪 椎取T詿 徹勰鈧校 諞話慵觳榕懦 膊∫蛩睾蟮穆 匝闖1壞弊觥把 ±退稹保 涫擔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但由於得不到對症治療而長期受腰痛困擾。不少患者都有較長時間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還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齡化趨勢也很明顯,有的人才 18歲就患了這種病。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對長期在辦公室久坐而缺少運動的人,或是因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長時間維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復性損傷後積累發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與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有關,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間隔內壓升高導致腰背筋膜下間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鬆脂肪組織變性。由於這種損害,造成了患者無論是多走、多坐還是多卧,都會腰疼,即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容易產生腰疼。這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的重要臨床特徵。 相關鏈接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 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 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 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 36次。 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鍾。 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 1-2分鍾,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此保健操每天反復做幾次,會對脊椎、頸椎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你也可以了解一下通椎速效貼

6、什麼是腰部肌肉膜炎

肌筋膜炎又稱「腰背肌損傷」、「腰背部纖維炎」、「腰背筋膜疼痛癥候群」等,是指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症反應,當機體受到風寒侵襲、疲勞外傷或睡眠位置不當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時,可以誘發肌肉筋膜炎的的急性發作,肩頸腰部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損傷、勞損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而且在急性期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而轉入慢性;或者由於病人受到反復的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復出現持續或者間斷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軟無力等症狀。

(6)腰肌膜炎會尿起泡嘛擴展資料:

發病原因:

慢性勞損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常見如下幾個誘發因素:

1、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傷史。肌肉筋膜受損傷後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留下隱患,遷延日久而致病。

2、不少患者雖沒有明顯急性外傷史,但因長時間坐班少活動;或因工作姿勢不良,長期處於單一的特定姿勢;或因工作緊張持續性負重過度勞累等遷延日久而致病。

3、感受風寒濕邪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肌肉筋膜的營養和代謝,遷延日久而致病。

4、患者體弱,免疫功能不強或是腰骶椎先天變異(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質增生)誘發

7、腰部起水泡怎麼回事

可能是帶狀泡疹。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 〖病因〗 系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對此病毒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後,病毒活動繁殖而激發帶狀皰疹。 〖臨床表現〗 好發年齡中老年居多。長期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多見。 病程一般為半個月左右。 好發部位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可支配的皮膚區域。 皮疹特點潮紅斑的基礎上出現群集的丘疹、水皰,粟粒至綠豆大小,皰液清亮,嚴重時可呈血性,或壞死潰瘍。皮疹單側分布呈帶狀為該病的特點。 自覺症狀自覺疼痛,劇烈難忍。疼痛可發生在皮疹出現前,表現為感覺過敏,輕觸誘發疼痛。疼痛常持續至皮疹完全消退後,有時可持續數月之久。 皮疹初起為皮膚發紅,隨之出現簇集成群的綠豆大小丘疹,1-2天後迅速演變成為水泡,水泡沿神經近端發展排列呈帶狀,數天後,皰壁鬆弛,皰液混濁,而後逐漸吸收,干痼。愈後遺留暫時性的紅斑或色素沉著。 〖診斷〗 簇集成群水皰,延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 在明顯的神經痛,伴局布淋巴結腫大。 中間皮膚正常。 很少復發。 〖治療〗 原則止痛,消炎。保護局部,防止感染 止痛,息斯的明,VitE300 mg/日 抗病毒,無環鳥苷,0.2/次,3/日 局部:1-2 %龍膽紫外塗。 預後有自限性,愈後可留色素沉著,一般不留疤痕。可留後遺神經痛。 七、幾個發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帶狀皰疹 (一)三叉神經眼支支配區域的帶狀皰疹單側面的額部、頭皮紅斑水皰,眼周可明顯腫脹,結膜潮紅充血,在結膜乃至角膜上出現水皰,可發生潰瘍性角膜炎,愈後形成角膜雲翳而影響視力,嚴重時可致失明。疼痛劇烈(Fig2)。 (二)耳帶狀皰疹由於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為患側面癱,耳鳴、耳聾聽覺症狀,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皰疹(Fig3)。 (三)胃腸道、泌尿道帶狀皰疹 〖鑒別診斷〗單純皰疹 〖預防治療〗 一、營養神經口服或肌注B放抗生素,如B1、B12等。 二、抗病毒 泛昔洛韋片 Famciclovir Tablets,0.125g, 口服,8小時1次, 萬乃洛韋,300 mg, 口服,2次/日 無環鳥苷,200 mg 口服:5次/日 聚肌胞,2 mg 肌注:1次/2日 干擾素,300萬U 肌注:1次/日 三、止痛 口服去痛片等鎮痛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 嗎啡控釋片,30 mg 必要時口服 脊柱旁神經節封閉治療。 四、激素 早期口服強的松對減輕炎症及疼痛,預防後遺神經痛的發生有一定效果。 9966331方案(強的松45 mg 2天,30 mg 2天,15 mg 2天,5 mg 1天)。 五、外用治療早期紅斑水皰,可外用收斂性的葯物如爐甘石洗劑; 有糜爛、壞死,可以0.1%利凡諾爾液作濕敷,外用抗菌素軟膏。 利福平塗膜劑有保護,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皰疹凈眼葯水,外塗抗生素眼葯膏。 六、物理治療紫外線照射,有促進炎症吸收、縮短病程的作用。 後期神經痛可作紅外線,音頻電療法等。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多發於成人。病毒潛伏於神經細胞中,平時不致病,當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病毒沿相應的神經纖維播散至相應的皮膚區域而發病。皮損常沿一側肋間神經從後上方向產下方伸展或頭面部三叉神經第一支分布區。表現為皮膚疼痛及附近淋巴結腫痛。治療方法有鎮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對眼部帶狀皰疹患者還應選用散瞳劑。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元中。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患腫瘤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由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 治療以消炎抗病毒為主。如認真治療,可以根治。 【處方】 1.注意休息,認真服葯、擦葯。 2.如發現有眼部、面部或肢體活動不利等要及時再次就診。如有胃腸道或胸部的不適也應及時就診。 3.服用止痛葯物後2小時內應卧床,以免因頭昏而發生意外。 4.未生過水痘的小兒可能會受到傳染,因而要注意隔離患者,以免波及小兒。 帶狀皰疹的特點是,沿神經的走向分布,皮膚上的皰呈一長串,所以中醫稱之為「蛇丹」。由於它常發生於胸背部,沿著肋間神經的走向分布,所以民間也稱它為「纏腰龍」。這種病毒能長期潛伏於人體內,當人的抵抗力下降時即會發病。因此,外傷、手術、感染、腫瘤等都能誘發此病。 病變部位的皮膚,有灼熱、刺痛感,數天後,會出現密集的小水泡,周圍皮膚發紅、病變部位如火燒灼一般疼痛。病情較嚴重的可見淋巴結腫大、發熱等全身症狀。帶狀皰疹通常發生在身體的一側,偶爾也有兩側同時發生的。一般發生於胸部,也有發生於面部沿著三叉神經分布的。發生面部的,有時會連累到眼睛,影響視力。一般2~3周後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數病人仍常有神經痛。 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是止痛和防止繼發細菌感染。用1%樟腦、5%硫磺爐甘石洗劑、0.5%新黴素軟膏加撲粉外用,注射維生素B12。連累到眼部的,可用皰疹凈眼膏。必要時,可注射轉移因子或丙種球蛋白。此外,應查出誘發帶狀疤疹的疾病進行治療。 帶狀皰疹是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因其常見於腰脅間,蔓延如帶,故有「纏腰龍」之稱。在中醫學中,還有許多名稱,如「纏腰火丹」、「蛇丹」、「蛇串瘡」等都是指本病。 帶狀皰疹好發於春秋季節,成人多見。發病前局部皮膚往往先有感覺過敏或神經痛,伴有輕度發熱、全身不適、食慾不振等前驅症狀,亦可無前驅症狀而突然發病。患部先發生潮紅斑,繼而其上出現多數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綠豆大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水皰透明澄清,皰壁緊張發亮,皰周有紅暈。數群水皰常沿皮神經排列呈帶狀,各群水皰間皮膚正常。10餘日後水皰吸收乾涸、結痂。愈後留有暫時性淡紅色斑或色素沉著,不留疤痕。亦可因皰膜破潰形成糜爛,甚至壞死或繼發化膿感染。全病程約2~3周。 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經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點。一般在皮疹出現前1~2天即有神經痛,直到皮疹消退。疼痛的程度輕重不等,且與皮疹的嚴重程度無一定的關系。通常兒童帶狀皰疹患者疼痛很輕或沒有疼痛,而老年患者多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而且約30%~50%的中老年患者於損害消退後可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常持續數月或更久。 由於帶狀皰疹發病較急,疼痛較劇,且在發病之初不斷有新疹出現,真如龍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會感到恐懼。而且在民間還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即纏腰龍如果在腰上纏繞一圈就會死人,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本病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損常沿某一周圍神經單側分布,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更不會圍成一圈。除常見於腰、腹部外,還可發生於胸部、四肢、頸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數嚴重者可發生帶狀皰疹性腦膜腦炎以及胃腸道或泌尿道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與水痘是由同一種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但是臨床表現卻不一樣,這是為什麼?我們知道水痘是一種傳染病,那麼帶狀皰疹是不是也會傳染呢? 表面上看,這兩種病沒有什麼關聯。水痘好發於3~9歲兒童,無神經痛;帶狀皰疹多見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疼痛劇烈。二者的皮疹形態及分布特點也不相同。然而這是同一種病毒感染人體後先後引起的兩種致病過程。帶狀皰疹的發生不是由體外的病毒引起,而只能是由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復發所致。 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病毒初次感染人體後在體內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症,散布全身,導致人體發生水痘。水痘愈後病毒可持久地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中,至成年後由於機體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潛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炎及壞死,產生神經痛。同時,再活動的病毒可沿神經軸突至支配的皮膚細胞增殖,於是此神經節支配的皮區出現一串帶狀的皰疹,故稱帶狀皰疹。 這里有幾點需要說明: ① 大多數人在兒童時期會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但只有一部分出現水痘的臨床表現,還有很多人感染後無症狀或症狀很輕微而被忽視; ② 初次感染後人體產生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患水痘,但特異免疫力不能清除神經節中潛伏的病毒,故不能阻止帶狀皰疹的發生; ③ 帶狀皰疹的發生是由於機體免疫力下降,其誘因有很多,如感冒、過勞、某些傳染病、惡性腫瘤、艾滋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放射治療、燒傷以及使用某些葯物(如免疫抑制劑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銻劑、砷劑等)。可見,在人的一生中可先後患水痘或帶狀皰疹,也可只發生其中一種,或雖感染病毒而無任何錶現。 理論上講,在帶狀皰疹患者的水皰液中有病毒,如果對本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接觸了皰液會被感染發生水痘,但這種機會比較少。成年人則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觸也不會發病。所以,帶狀皰疹不會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帶狀皰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離,但應避免與兒童密切接觸。 西醫學對帶狀皰疹的治療原則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繼發感染。抗病毒葯有阿糖腺苷、無環鳥苷及干擾素等。消炎止痛葯如阿斯匹林、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局部患處可用2%龍膽紫溶液或復方地榆氧化鋅油(生地榆10g,紫草5g,冰片2g,氧化鋅油加到100g)外塗。若有繼發感染,可用新黴素軟膏外搽。 中醫學認為本病因情志內傷,肝經氣郁生火以致肝膽火盛;或因脾濕郁久,濕熱內蘊,外感毒邪而發病。 (1)熱盛證證見皮膚潮紅,皰壁緊張,疼痛劇烈,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小便黃,大便干,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治宜清瀉肝膽實火法,方選龍膽瀉肝湯化裁。亦可服用成葯龍膽瀉肝丸。 (2)濕盛證證見皮膚淡紅,皰壁鬆弛,疼痛較輕,納差或腹脹,大便溏,舌質淡,苔白厚或白膩,脈沉緩。治宜健脾除濕法。方選除濕胃苓湯化裁。 若皮疹消退後局部疼痛不止者,屬氣滯血瘀,治宜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法,方選柴胡疏肝飲化裁。 外用中葯可根據病情選用清熱解毒消腫或祛濕收干之葯水煎外敷,另外水皰未破者可用金黃散,水皰已破者可用四黃膏外塗。 此外,中醫針刺療法有明顯的消炎止痛作用,對後遺神經痛亦有療效。 不論何種方法,帶狀皰疹的治療應掌握時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經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帶狀皰疹完全清退後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膚完好無損卻不敢觸及。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帶狀皰疹的發生是由潛伏在體內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體質是受累神經節的炎症甚至壞死,疼痛的程度輕重及時間長短與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各種機能都在減退,受損的神經組織修復也較困難,故很容易發生後遺神經痛。特別是平素體質較差,或治療不及時者,此種疼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更久。 忌吃些辛辣及發物的菜式, 如,牛肉、羊肉、魚肉…… 蔥、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等含有)、大醬類…… 蒜薹,圓蔥……

8、腰肌筋膜炎可以通過運動恢復嗎?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種慢性勞損性損傷,主要由於頸腰背部肌肉疲勞過度,如過度的負重產生的強大拉力和壓力致使肌肉、筋膜及韌帶受超負荷牽拉,長久的不良的姿勢所造成的靜力性的慢性勞損,容易引肌肉、筋膜和韌帶等組織發生生腫脹、滲出及纖維性變,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

前面的文章也闡述了腰肌筋膜炎的病因包括腰背部的慢性勞損、常處於寒冷和潮濕的環境,以及其他的因素,比如病毒感染、風濕症的肌肉變態反應等。這些因素可以單獨或者綜合誘發腰肌筋膜炎的產生,常常因為患者的急性腰部扭傷、或者腰部急性損傷之後,由於缺乏必要的治療或者治療不得當,導致腰背部慢性損傷。在這樣子的基礎上,當患者再次處於寒冷、潮濕的環境,或者由於感染等,容易引起腰背部筋膜炎的發生。

如果在腰部急性損傷治療得當的話,那麼腰背肌筋膜炎的發生概率將會降低很多。很多腰部疼痛的發生,包括腰背肌筋膜炎的發生,都是因為腰部肌肉首先存在基礎病變。這些基礎病變包括急慢性腰部損傷、腰部肌肉勞損、或者腰背部退行性改變等。當這些基礎病變暴露在不良環境足夠長的時間,那麼腰部的血運循環、代謝功能,甚至是免疫力將下降,此時很容易患上腰部肌筋膜炎。

那麼如果通過有效的方法預防腰背肌筋膜炎的發生?今天我們就著重介紹3種腰背部運動訓練方法,以希望對所有患上腰背部筋膜炎的人群提供有一定的幫助。

3種運動訓練預防腰背部筋膜炎

1、腰背部肌群牽伸運動

腰背部筋膜炎的發生很多與腰部肌群痙攣,或者肌群彈性下降有關,此時適當的進行腰背部肌群牽伸運動可以促進腰背部肌群血液循環、增強肌肉的彈性,預防肌肉痙攣的發生。

腰背部牽伸運動的具體操作:

第一種方法是將雙手合在一起,然後將下巴內收屈曲於胸前。伸直雙臂,並盡量用雙手去觸碰腳趾,以牽拉腰背部肌群。此動作除了可以牽伸腰背部豎脊肌之外,還可以前拉肩膀、頸部肌群,甚至可以拉伸下肢後側肌群。當這這個動作時,應該注意拉伸到腰背部開始有感覺可以了,並在那個位置保持30s作用,並配合呼吸進行運動,另外患者腰部有疼痛時,應該以不產生疼痛為度,切忌暴力拉伸以免拉傷腰背部肌肉。

9、腰肌勞損和腰肌經膜炎,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腰肌勞損腰肌勞損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腰臀部一側或兩側的彌漫性疼痛。本病又稱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祖國醫學稱為腎虛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見的疾病之一。
腰背部肌肉尤其是腰背部伸肌群具有等張收縮和等長收縮的雙重作用,前者產生或控制脊柱的運動,後者在任何位置(舒適站立和運動極限除外)均要拮抗重力的牽拉而維持軀乾的姿勢和脊柱正常的屈度。由於腰部過度疲勞,如長時間的彎腰勞動致使肌肉、筋膜、韌帶持續牽張,使肌肉內的壓力升高,血供受到影響而處於缺血狀態,肌肉痙攣並產生大量乳酸,加上代謝產物(自由基、5羥色胺等)不能及時消除,積聚過多而引起水腫、粘連,久之可導致組織變性,形成慢性勞損。或由於腰部軟組織急性損傷後,未及時治療或治不徹底,使受損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復,局部形成慢性無菌性炎症,肌纖維變性或疤痕化,刺激神經末梢而產生腰痛。此外,由於先天性病變如腰椎骶化,脊柱隱裂,造成結構上的不穩定,部分肌肉和韌帶失去附著點,從而誘發勞損而產生腰痛。
[診斷](一)臨床症狀
長期反復發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適,或呈鈍性脹痛,腰部重著板緊,如負重物,時輕時重,纏綿不愈。充分休息、加強保暖,適當活動或改變體位姿勢可使症狀減輕,勞累或遇陰雨天氣,受風寒濕影響則症狀加重。
腰部活動基本正常,一般無明顯障礙,但有時有牽掣不適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勝任彎腰工作,彎腰稍久,便直腰困難,常喜雙手捶擊腰背部。
急性發作時,諸症明顯加重,可有明顯的肌痙攣,甚至出現腰脊柱側彎,下肢牽掣作痛等症狀。
(二)檢查1、腰背部壓痛范圍較廣泛,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腰椎橫突及髂嵴後緣等部位。
2、肌痙攣:觸診時腰部肌肉緊張痙攣,或有硬結及肥厚感。
3、X線檢查:少數患者可有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骨質增生,余無異常發現。
[治療]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有一定的效果,但關鍵是消除致病因素,即改變不良的姿勢和超負荷勞動,才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散瘀,解痙止痛。
部位及取穴:腎俞、腰陽關、大腸俞、八髎、秩邊、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主要手法:滾、按、揉、點壓、彈撥、擦及被動運動。
操作方法:1、循經按揉法:患者俯卧位,醫者站於一側,先用滾、按揉法沿兩側膀胱經由上而下往返施術3~5遍,用力由輕到重。然後用雙手拇指按揉腎俞、腰陽關、大腸俞、八髎等穴,以酸脹為度,並配合腰部後伸被動運動數次。
2、解痙止痛法:醫者用點壓、彈撥手法施術於痛點及肌痙攣處,反復3~5遍,以達到提高痛閾,松解粘連,解痙止痛的目的。
3、調整關節紊亂:患者側卧位,醫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卧位,雙下肢屈膝屈髖,醫者抱住患者雙膝作腰骶旋轉,順、逆時針各8~10次,然後作抱膝滾腰16~20次,以調整腰骶關節。
4、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醫者先用滾、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後外側依次施術,往返3~5遍,並點按秩邊、委中、承山等穴,然後用小魚際直擦腰背兩側膀胱經,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最後用五指並攏,腕部放鬆,有節律地叩打腰背及下肢膀胱經部位,用力由輕到重,以患者能忍受為度。
5、輔助治療:功能鍛煉,加強腰背伸肌鍛煉,如仰卧位拱橋式鍛煉,俯卧位的飛燕式鍛煉,早晚各1次,每次各作20~30下。有利於腰背肌力的恢復。
[預後]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能明顯改善症狀,特別早期見效更顯,但本病往往易復發,應注意平時的工作姿勢。如能配合功能鍛煉,並持之以恆,則有利於提高療效。
[附註]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糾正不良姿勢,經常變換體位,勿使過度疲勞。
2、注意休息和局部保暖,節制房事。
3、加強腰背肌肉鍛煉,適當參加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
[相關研究]慢性腰肌勞損是一種頑固性的勞損性疾病,推拿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難痊癒,關鍵應排除勞損的原因,加強預防措施。在進行推拿治療的同時,如能配合內服補益肝腎、活血祛瘀、溫經通絡的中葯治療,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與腰肌膜炎會尿起泡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