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肌 > 腰大肌酸痛怎麼治

腰大肌酸痛怎麼治

發布時間:2020-09-16 13:46:04

1、腰部肌肉因運動而酸痛怎麼辦?

疼痛的原因一般是,運動後肌肉產生酸性物質,而你的身體不能在短時間內分解這些物質,就產生了酸痛現象。做肌肉的拉伸,可以幫助你的身體去分解掉那些酸性物質。 短時劇烈運動產生的疲勞感主要發生在肌肉。超強度運動後除肌肉外,還涉及人體各器官系統。進行長時間耐力運動時,肌肉中除ATP、CP減少外,肌糖原也消耗殆盡,需不斷靠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來補充。此外,身體中諸多方面發生一系列改變,如血糖濃度明顯下降,大腦中的抑制性物質如氨基丁酸含量增加,體內的水分以及鈉、鉀等無機鹽減少等。因此,長時間耐力運動中產生的疲勞包括中樞和外周兩部分,稱為全身性疲勞或整體疲勞。此時,機體的神經和激素調控失衡,細胞和組織的功能會變弱,對糖原和氧的缺乏特別敏感。 在運動時,補充能量應使用容易氧化、分解的糖類。如香蕉蜂蜜葡萄乾等,運動時蛋白質代謝加強,應注意在運動後及時補充蛋白質,以防止發生運動性貧血。如果是超大強度的運動還需特別注意補充鹽和鈣,這樣可使體內的氫離子濃度和滲透壓的紊亂恢復正常,緩解肌肉疲勞。補充水分也是重要的,但不可過多,以免減弱消化功能和食慾。飲食要以容易消化的(主要是糖類)食物為主,同時還要吃些維生素制劑和鹼性食品。必要時加些能刺激胃口的調料或輔助消化的葯物。 1、運動後放鬆 運動後可躺在海棉墊或藤墊上休息片刻,平躺時腳放置的位置應略高於頭,或是與頭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後可進行頭手倒立或是靠牆手倒立,時間3-10秒,可進行幾次,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心臟。然後再抖動四肢,先抖動、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後抖動小腿或前臂。 2、運動後按摩 運動後按摩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動、點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動四肢,主要是放鬆肘、膝關節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點按穴位有偏歷、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腫痛,以及肩臂痛、頸項拘攣等運動後造成的各種不適症狀。下肢常用點按穴位有承扶、委陽、承山、昆侖、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攣痛腰腿拘急疼痛、項強、腰痛、膝脛酸痛等症狀。揉捏叩打時,先推摩大肌肉,後推摩小肌肉,一側推摩後,再推摩另一側。如是相互間進行全身推摩。背部的俞穴多位於脊椎旁開1.5寸處,推摩放鬆多以脊椎旁開1.5寸處和肩部的肩外俞、肩井、肩胛骨處的天宗為主,可解除背部疼痛、頸項強直。幾種手法結合可起到良好的放鬆效果,且恢復快。對人體的五臟六腑也有保健作用。

2、腰大肌疼痛怎麼辦啊?

三拐五療法1-2次就會好。

3、腰部肌肉疼是怎麼回事

考慮是腰肌勞損。建議您避免彎腰久坐過勞,防止受涼,適當腰背肌功能鍛煉,目前可以局部理療,熱敷,口服復方氯唑沙宗片及活血通絡中葯。

4、如何治療腰肌酸痛?

4 針灸療法。

西醫

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比較困難。對急性腰扭傷者應徹底治療;對慢性勞損患者,應採取包括改善勞動條件、勞動姿勢的綜合療法,不能單靠葯物。

1 功能鍛煉 對於慢性腰肌勞損患者,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煉是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法能增強脊柱的外源性平衡系統,充分發揮肌肉動力的作用。

2 理療 中葯離子導入、頻譜照射、超短波等療法,對本病均有一定療效。

3 封閉療法 對壓痛點明確者,可用0.5%普魯卡因10ml加強的松龍1ml做痛點注射。

4 止痛解痙葯物 芬必得、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可在疼痛較重時選用,但不宜長期服用。

另外,平時要注意勞動姿勢,改善工作條件,必要時可帶腰圍加以保護,堅持腰背肌功能鍛煉,注意勞逸結合,以利恢復並防再發。
慢性腰肌勞損往往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例如,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或運動,可因腰部負荷過重而造成腰肌的損傷。長期缺乏體育鍛煉的胖子,站立時重心前移,也很容易引起腰部韌帶、肌肉的勞損。腰部長時間遭受風寒,也可以引起慢性腰背部僵硬、疼痛。急性損傷處理不當或治療不徹底,也會發展成慢性腰肌勞損。勞累後加重是慢性腰肌勞損的特點,下面介紹幾種效果可靠又簡便易行的康復鍛煉方法:

1.腰部前屈後伸運動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兩手叉腰,作好預備姿勢。然後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後伸各四次,運動時要盡量使腰部肌肉放鬆。

2. 腰部迴旋運動

姿勢同前。腰部作順時針及道時針方向旋轉各一次,然後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順、逆交替迴旋各八次。

3.「拱橋式」

仰卧床上,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後頭部為支點(五點支撐)用力將臀部抬高,如拱橋狀,隨著鍛煉的進展,可將雙臂放於胸前,僅以雙足和頭後部為支點進行練習。反復鍛煉20~40次。

4. 「飛燕式」

俯卧床上,雙臂放干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後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關節屈曲,要始終保持伸直,如飛燕狀。反復鍛煉 20~40次。

以上方法於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
(1)消除致病因素:如勞損原因為工作姿勢關系,應針對原因改變條件和改善勞動體位。

(2)加強鍛煉:增加有針對性的體育療法,如太極拳、保健體操等。

(3)休息與固定:腰骶部慢性勞損病人有劇痛時可卧床休息,也可用圍腰制動,或用寬腰帶加以保護。工作時可配圍腰,以減少腰肌牽拉,但每天必須解除腰圍,作腰背肌及腰肌鍛煉。

(4)改善血液循環:利用按摩、牽引、局部透熱、離子導入、超短波、音頻等方法,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

(5)止痛:對有局限性壓痛點者,可用醋酸強的松龍或醋酸氫化可的松1ml,加1%普魯卡因5~10ml作痛點注射,5~7天1次,3~4次為一療程。

(6)針灸和中葯:針刺、拔火罐有一定療效,可緩解疼痛,中葯以祛邪扶正為主。

(7)止痛解痙葯: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在疼痛時可用,但勿長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賴或降低作用。
慢性腰肌勞損治療困難,重在預防。

(1)保持良好的姿勢並矯正各種畸形:正確的姿勢應是抬頭平視、收腹、挺胸、維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頸椎腰椎過分前凸。在兒童和青年發育期,尤其是學齡兒童保持良好姿勢最重要。對於姿勢不良者應及時糾正。當下肢或骨盆出現畸形或活動障礙時應糾正。

(2)加強體育鍛煉:加強體育鍛煉能使肌肉、韌帶、關節囊經常處於健康和發育良好的狀態。肌力強、韌帶彈性大者,發生勞損的機會少。

(3)勞動中注意體位:避免在不良的體位下勞動時間過長,改善體力勞動條件,對單一勞動姿勢者應堅持工間鍛煉,或採用圍腰保護腰部。注意技術革新、改進操作方法。

(4)注意勞逸結合:慢性病、營養不良、肥胖者,要注意休息,加強治療,病後初愈、妊娠期、分娩後、月經期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勞。急性腰扭傷患者應徹底治療。
慢性腰肌勞損患者可按下列方法進行自我保健以防病治病。

①按揉腎俞、腰俞、委中、阿是穴,每穴2分鍾。②兩手半握拳,在腰部兩側凹陷處輕輕叩擊,力量要均勻,不可用力過猛,每次叩擊2分鍾。③兩腿齊肩寬站立,兩手背放在背部,沿腰兩側骶棘肌上下按摩100次,以腰部感覺發熱為度。④雙手叉在腰部,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腰部放鬆,呼吸均勻,做前後左右旋轉搖動,開始旋轉幅度要小,逐漸加大,一般旋轉80~100次。⑤彈撥痛點10~20次,然後輕輕揉按1~2分鍾。

5、腰肌酸痛怎麼辦

可能受冷了,或是你是體虛上火,少運動,太空虛無聊,心情過於抑鬱,肝火太旺!壓力過大加上當溫度跟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的體力就會下降,抵抗力量就會下降,,最常見就是感冒,咳嗽,口乾,鼻塞,咽喉痛發熱,疲勞,微感風寒,精神不集中,軀體酸痛,頭痛等一系列呼吸系統感染的症狀,這是由於心肺功能受抑制,機體可能出現供氧不足津液過於損耗內分泌失調引起的

6、腰部兩側肌肉酸痛

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診後在對症治療。腰痛是一個癥候群,除了脊柱原因引起的腰痛外 ,有些非脊柱因素導致的疾病也可伴有腰痛 ,如內臟器官引起的腰痛。但目前最為常見的是功能性腰痛,也叫姿勢性腰痛,是由於長期不良姿勢造成的慢性積累性損傷,最常見的是腰肌勞損. 臨床上多推薦按倒走療法,倒走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時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運動量以腰部不感覺到累為宜,可以少量多次進行鍛煉,過多的運動量會加重腰痛的,可以隨著疼痛次數的減少,疼痛感的減輕逐漸加大運動量,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倒走過程中可以有效矯正腰(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勢,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的同時,還能鍛煉自身肌肉,使慢性腰痛得到有效緩解和治療。 倒走不方便,可以做無實物模擬實驗,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書,堅持直立,體驗時間越長越好,感覺一下,疼痛有無減輕。 如果疼痛能夠減輕,考慮到安全性和不容易堅持,可以穿一雙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後低的,能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腰部前凸和骨盆前傾的姿勢,和倒走的作用相同,也叫形體訓練鞋,穿著它正常行走就相當於倒走,但是更安全,鍛煉的總量更大,可以縮短康復時間,效果鞏固,樣子與正常的鞋接近,替代了常規的葯物治療和按摩理療。 平時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要久坐久站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維持一個姿勢一旦超過了20分鍾,肌肉就會開始緊綳,無論是什麼姿勢,維持太久都不好,而且不正確的姿勢會加劇腰酸背痛.不要穿帶跟的鞋,任何帶跟的鞋都會加重腰痛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姿勢,例如:不正確的坐,立,行及睡眠姿勢,長時間伏案閱讀,書寫和看電視,上網,在辦公室長時間坐著的工作方式,不正確的搬運物品,長時間駕車,家居生活中工作檯面的高度過低,瑣碎的家務事等等都是會加重腰酸背痛的,要注意這些。不要過度勞累、睡過軟的床鋪。游泳也能夠鍛煉腰背部肌肉,有利於長期不合理姿勢腰痛的康復,有時間可以鍛煉一下。

7、腰背肌肉酸痛怎麼緩解

運動醫學上將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分為兩種:

一種是運動後疼痛立即出現,但其消失得也快,這種叫做急性肌肉酸痛。

另一種是在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並伴有疲倦乏力,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疲勞。

我們常說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後一種,即延遲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與拉傷是有明顯區別的。實際上,肌肉酸痛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生理表現。人們往往在力量訓練或一個不太適應(運動量偏大或新的運動項目等)的運動練習後,產生明顯的肌肉酸痛和不適。而這些症狀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當再次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酸痛症狀會明顯減輕或不產生。而運動導致的肌肉拉傷就不同了,肌肉或韌帶拉傷會造成骨骼肌大面積的病理性改變,如細胞變性、細胞壞死等等,不僅影響繼續運動或訓練,還可能會帶來較嚴重的後果。

拉傷和肌肉酸痛的自我鑒別

肌肉和韌帶拉傷,會因一個損傷性動作而突然出現,而肌肉酸痛則是逐漸加重的。有一個辦法可以鑒別二者:肌肉酸痛通過牽拉能得到緩解,而如果是運動損傷,牽拉反而會使疼痛加重。

總之,運動後肌肉酸痛和肌肉(或韌帶)的損傷性質完全不同。肌肉酸痛可以通過休息、牽拉、按摩等得到緩解。而肌肉(或韌帶)損傷,就必須用醫學手段解決了。

為何肌肉會酸痛

肌肉酸痛產生的機制較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乳酸堆積。②肌肉痙攣。③肌纖維或結締組織損傷。④其他因素。如組織間滲透壓產生變化或急性發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
乳酸是怎樣產生的

人體運動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來自細胞內的有氧代謝,就是有氧運動;但若能量來自無氧酵解,就是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被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而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就形成了乳酸堆積。

肌肉酸痛的自我處理

休息

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並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並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

靜態伸展 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鍾,然後休息1分鍾,重復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拍打按摩

對酸痛局部進行按摩,使肌肉放鬆,促進肌肉血液循環,有助損傷修復及痙攣緩解。當然也可以進行自我放鬆治療,一般以頸背、四肢為主,頭部和胸腹為輔,具體手法是:

1. 捶打腰背:雙手握成空拳,輕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雙肩、後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時,注意背部宜輕,下肢可偏重。

2. 推拿腿部:從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反復推拿。

3. 抖動雙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鬆並抖動,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

4. 分推印堂: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陽穴,反復8~10次,每次之間停頓5~10秒鍾,然後五指分開,由前額發際推擦至百會穴5~6次,反復操作30次,每次間隔5~10秒鍾。

5. 按揉胸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復20次;並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復做20次。熱敷

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摩,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遲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

怎樣避免運動後腰酸腿痛

熱身運動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就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將能使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鬆,加速血液循環,並要適當地伸展活動肌群。

循序漸進

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採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范圍。

避免離心性收縮

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型態,特別是從事反復離心肌肉收縮運動時,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所以應該避免離心性收縮的運動。

避免陌生運動

中老年人對於不熟悉的運動項目,應盡量避免參與,除非有教練指導,否則易出現肌肉酸痛或運動傷害。

避免過度運動

不少人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覺得「過癮」,這樣難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因為一次大量運動不但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

放鬆運動
從事激烈運動後的放鬆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動部位的伸展,可促進循環,可有助於減緩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發生。

規律性運動

運動貴在長期堅持,且有規律性,如此不僅能鍛煉身體,還可以提高身體耐受性,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

與腰大肌酸痛怎麼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