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骶部勞損的結構解剖
臨床上常見腰骶部勞損患者,其原因很復雜,牽涉面亦最廣,固然有些腰背痛系由於腰背部以外其他系統引起,然而由於腰骶部本身引起者仍占絕大多數,從解剖觀點看,腰骶部表現有下列特點: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甚少活動的骨盆交接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腰椎生理後凸的交接處,杠桿作用特別大,容易受到損傷。
2、腰骶部關節
腰骶部關節特別多,達20餘個,且關節又經常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時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合情況時,即可發生疼痛。骶髂關節是脊柱與下肢間的重要緩沖部分,抬重物時,背伸肌與繩肌同時緊張,該關節易受到勞損。
3、腰骶尾部的軟組織
腰骶尾部的軟組織結構亦較復雜,肌肉過度收縮時,常使豎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發生撕裂,該部可以出血、腫脹、肌肉痙攣。當暴力作用於腰骶部,肌肉未作預防或不能制止,以致超過正常活動范圍時,韌帶可發生扭傷,並發肌肉痙攣。韌帶受傷後的出血及機化可使其失去正常張力及韌性,造成關節鬆弛。軟組織損傷後,充血及血腫可壓迫神經。急性損傷後如未及時處理,可發生粘連,牽扯周圍肌肉,減少運動范圍,更易再次遭受損傷;粘連又可引起肌肉反射性痙攣,造成不正常體位,因而使韌帶處於慢性緊張狀態。肌肉痙攣時,因發生肌肉缺血,牽涉痛面積擴大。
交感干骶部一般有6個神經節,可能少至3個或多至6個,不過體積較小。尾部只有1個尾部神經節。神經節之間以節間支及腰骶部筋膜易發生損傷,骶髂筋膜外上方因有來自腰神經後支,臀上皮神經分支及伴隨的小血管,形成血管神經束在此處穿出,形成固有孔隙,此處的骶髂筋膜較薄弱,深面有較豐富的脂肪組織,當劇烈彎腰時,臀大肌猛烈收縮,深部脂肪組織受壓,經固有裂孔或骶髂筋膜撕裂處疝出而形成脂肪疝,壓迫神經、血管。
4、腰骶部神經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途中任何周圍組織變化均可壓迫或刺激神經,常見者如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其他如梨狀肌肥厚或1個椎間孔通過2個神經根時均可引起。
腰骶神經根在椎間孔內相對固定,當有致壓因素存在時,神經根可因張力增加而受損。有人推測,當神經根拉長8%時,可致靜脈淤積,而拉長15%時,神經內血液完全阻斷。研究表明,腰骶神經根的血供較外周神經貧乏,腰骶神經分別接受遠端和近端根動脈的血供,這些血管在神經近端1/3處吻合,腰骶神經易因卡壓和牽拉而發生缺血性損害。
腰神經後支在行程中也易遭受損傷。郭世紱等研究腰神經後支全部行程中有6個固定點,即:出孔點、橫突點、入肌點、出肌點、出筋膜點及入臀點,其中出孔點、橫突點和入臀點均有纖維骨性管固定,這些部位如遭受損傷或牽拉,可產生局部或牽拉性腰腿痛。
先天性腰骶部畸形
5、先天性畸形
腰骶部的先天性畸形特別多,常使腰部力量不平衡,引起損傷性關節炎或使韌帶肌肉附著部分減弱,一旦成人從事較多體力勞動時,即可出現症狀。 6、姿勢不良與慢性勞損
姿勢不良常引起腰骶部慢性勞損。瘦長體型者,脊柱細長,活動范圍大,胸椎後凸及腰椎前凸常增大,腰骶部棘突互相抵觸;短粗體型者,關節突常呈半月型,運動受限,腰椎前凸亦增加。身體其他部分畸形,如胸椎後凸、脊椎側凸、一側下肢短縮、扁平足、嬰兒癱均能引起腰骶部慢性勞損。腰骶部各組織中,如末梢神經受刺激而發生疼痛,一般為局限性,如同時產生下肢疼痛,可能為放射性,由於病變直接壓迫神經根所致;亦可為牽涉性,由於某一神經末梢將刺激傳至脊髓中樞後,使同一神經根所分布的其他區域感到疼痛。
腰痛最常見的原因為腰椎韌帶、關節囊的勞損與扭傷。腰段脊柱用力前屈時,可引起椎體前部或後部的組織(如筋膜、韌帶、關節囊及椎弓根)的損傷,有時兩者能同時受傷。損傷輕重視暴力大小、方向、解剖情況及受傷時的姿勢而定。脊柱過度前屈時,骨折多發於胸腰段脊柱,很少在下部腰椎。原因是胸腰段脊柱的前後活動范圍較大,而下部腰椎與不活動的骨盆相連,又有韌帶連結,活動范圍較小。同時,腰段脊柱的前凸又可抵抗前屈損傷,腰椎前屈受傷時,後部韌帶往往先斷裂,然後發生椎體前緣骨折。
如受傷時雙膝伸直,骨盆因大腿後部肌肉拉緊而向後方傾斜,腰骶部張力及壓力增加,可發生後部韌帶破裂,後縱韌帶及纖維環亦偶爾能破裂。滑倒、從樓梯或自行車上摔下時,往往雙手撐地以求避,但如避不及或手中有物,外力即直接作用於腰椎與骨盆之間,此時有保護作用的腰椎前凸因適應外力而消失,扭傷極易發生。此外,如在膝關節伸直彎腰舉重物、麻醉下進行手術均能引起腰部扭傷。
在相當大的外力下,腰骶關節附近的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有時後縱韌帶及纖維環的後部都可發生破裂,黃韌帶因有彈性而不易破裂,如L5有部分或全部骶化,或其橫突過大,該椎體具有相當穩定性,韌帶破裂則發生於L4~5之間。如L5橫突小,S1棘突發育不佳或有脊柱裂,該處韌帶組織薄弱,亦易於受傷。
腰骶部勞損
此外,下面一些情況也可以引起慢性腰痛:
1、椎體間不穩定:上一椎體從下一椎體上移位,稱為假性脊椎滑脫或不穩定脊椎。
2、椎間關節退變:表現為小關節面的骨質密度增加、邊緣不整、骨刺增生等,嚴重者甚至發生小關節錯位,有的上關節突的尖端向上外延伸,是退變後增生的結果。
3、棘突間接觸和假關節形成:兩個棘突在接觸緣發生骨質硬化,並向兩側增生,甚至形成典型的假關節。
4、脊椎退變:一般隨年齡增大引起,腰椎過度負荷或不斷遭受重復而輕微的損傷也可促使退變提前發生。
5、腰部陳舊性扭傷:腰部扭傷後,豎脊肌起保護作用而痙攣,損傷的組織日後可能發生纖維性癒合,在日常生活中遺有不適感。如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因破裂未癒合,脊椎各關節囊日後必鬆弛,因而椎體不穩定,前屈後伸即能引起關節半脫位。
6、骨質疏鬆:隨年齡增長,骨質疏鬆發病率不斷提高,且特別容易累及脊椎。當鈣吸收或代謝障礙時,血清鈣降低,致使神經肌肉敏感性增高,使痛閾降低。當鈣含量降低時,骨的機械應力降低,輕度外傷可造成微細骨折,軟組織出血、滲出、變性及鈣化,骨質疏鬆常並發退行性關節退變,致椎體、椎間盤、椎間孔等的結構位置和機能形態改變,包括硬化、增生、變形等改變,引起關節韌帶、肌肉功能失調,刺激和壓迫神經,引起腰背疼痛。
2、腰骶部是在哪個位置?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緣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帶下部位。
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表現有下列特點: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甚少活動的骨盆交接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腰椎生理後凸的交接處,杠桿作用特別大,容易受到損傷。
2、腰骶部關節
腰骶部關節特別多,達20餘個,且關節又經常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時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合情況時,即可發生疼痛。
3、腰骶尾部的軟組織
腰骶尾部的軟組織結構亦較復雜,肌肉過度收縮時,常使豎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發生撕裂,該部可以出血、腫脹、肌肉痙攣。
4、腰骶部神經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2)豎脊肌腰骶部擴展資料:預防腰骶部疼痛方法
第一,保證正確的坐姿,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將後背坐直,並保持頸部的挺直。
第二,應每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的鍛煉,這是身體健康必需的。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第三,避免空調冷風直吹頸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第四,枕頭的高矮軟硬要適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
3、腰骶部位置圖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緣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帶下部位。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疼痛多見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這一病症多伴有一側下肢放射性疼痛;婦科如果有炎症,例如盆腔炎,有時也可以引起腰骶部的疼痛,懷孕時,多在妊娠中後期有腰骶部的不適。另外,肛腸科的深部膿腫也可以引起。
腰骶部疼痛是腰骶部勞損的主要表現,局部常有僵硬感,腰部活動可受限。受風著涼、天氣變化、過度疲勞可使症狀加重及反復發生。急性發作時腰骶部疼痛較為劇烈,腰骶兩側局部肌肉痙攣,腰部活動障礙,站立及行走亦受影響。
(3)豎脊肌腰骶部擴展資料
腰骶部勞損在治療的過程中以及以後的康復治療中,要少做使用腰部力量的高強度體力活動,甚至可能局部時間制動,目的是減輕疼痛,消除腰部肌肉疲勞並盡可能固定腰椎避免腰椎骨質增生,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功能喪失,腰肌萎縮,誘發其它病變,一般主張治療與功能鍛煉同時進行,避免愈後並發症,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康復後的保健至關重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腰骶部勞損可以有效治療。
急性期應行卧床休息1~3周,一般採用硬板床仰卧,雙膝稍屈曲,以增大腰骶角,緩解疼痛,減輕組織水腫。
同時可行局部封閉、理療、按摩及功能鍛煉。疼痛厲害者可服用解痙鎮痛劑如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慢性勞損處理較難,效果較差。除理療、按摩及局部封閉外,可用較寬的腰骶帶或腰圍保護腰骶部,支持腰肌。
4、腰骶部是指身體的哪部分?
醫生回答:腰骶部,應該是從第一腰椎到尾骨以上的區域。 實際上咱們所說的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疼痛多見於腰椎間盤突出症, 這一病症多伴有一側下肢放射性疼痛;婦科如果有炎症, 例如盆腔炎,有時也可以引起腰骶部的疼痛,懷孕時, 多在妊娠中後期有腰骶部的不適。另外, 肛腸科的深部膿腫也可以引起。
求採納
5、腰骶部在身上哪裡?
病情分復析:腰骶部是人體的制背部的下端,和臀部相鄰,是腰椎病變的常見部位。意見建議:該部位由腰椎下端和骶骨構成,是骨盆的主要組成部分,不適症狀的產生多與勞累,重體力勞動有關,可以通過片子,磁共振,進行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