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煅練背肌腰肌
腰背肌鍛煉的好方法
腰背肌鍛煉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向大家推薦一種最簡便實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各個不同年齡的患者和正常人,不需要專門的時間和場地,大家每天都可自我完成,基本沒有其他各種治療方法的不良反應。只要持之以恆,相信大家一定會擁有健康的脊柱!
鍛煉時可以俯卧床上,去枕,雙手背後,緩緩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部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伸直,兩大腿用力向後也離開床面,持續5秒鍾左右,然後肌肉放鬆,重新俯卧於床上,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再接著鍛煉。循序漸進,一般每次做20-30個,每天堅持練習1-2次就可以了。這種方法就是大家俗稱的「小燕飛」。
對於腰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來說,上述方法比較費力,可以採用一些替代的方法。比如只抬起頭胸部,下肢就不要抬起來了,這樣會比較容易一些。
還有一種「五點支撐」的方法鍛煉,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雙肘部及背部頂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雙肩、雙肘部和雙腳這五點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持續5秒鍾左右,然後腰部肌肉放鬆,放下臀部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
■鍛煉時的注意事項
1.腰背肌鍛煉的次數和強度一定要因人而異,應當循序漸進,每天可逐漸增加鍛煉量。如鍛煉後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適、發僵等,應適當地減少鍛煉的強度和頻度,或停止鍛煉,以免加重症狀;
2.鍛煉時不要突然用力過猛,以防因鍛煉腰肌而扭了腰。這是一種靜力性的訓練,只需要緩緩用力就可以了;
3.如果已經有腰部酸痛、發僵、不適等症狀時,應當停止或減少腰背肌鍛煉;在腰腿痛急性發作時應當及時休息,停止練習,否則,可能使原有症狀加重。
2、練下腰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練下腰對身體綜合素質都是有提升的,具體:
1 可以使得你的身材整體變得更加勻稱,使你的身材呈現曲線美,可以說有模有樣;
2 可以減少身體很多疾病的發生,男性的話可以很好的防禦前列腺,對男女都可以防治腰痛,腿腳活動不變等;
3 經常堅持練沒有懷孕的孩子,懷孕了生育能力也要比普通的女士生育能力更強些,已經生完孩子的可以快速的恢復身體體型;
4 可以防治頭部眩暈,減少暈,貧血的發生,減少能不丁睡過去的可能。
3、肌肉的鍛煉 背部以及腰部肌肉怎麼才可以鍛煉的到
鍛煉腰肌和背部肌肉的方法:
腰部練習 :
一、腰法與發力的關系
將腰部轉動產生的力量加以利用,就可產生擊拳踢腿的爆發力。以直拳為例,當腳蹬地產生的反作用力沿踝、膝關節傳遞至髖關節時,髖關節的轉動使力在髖關節處做了一次平面迴旋加速,配合腰不肌肉的協調運動,使其得到再次加速,傳至上體時,腰背肌肉的力量與其會合並傳送到肩部,肩關節的抖動,肘關節的伸展,腕力的發出,使直拳威力達到極至。掌握了腰髖關節用力的技巧,則上體之力與腿部力量合二為一,成為一個整體,而忽視或不明腰的作用,則只能是局部之力,零散之力。李小龍曾說:「以腰為樞紐,快速地轉腰,使肩與臂先手而出,要的扭轉系學習出拳之基礎練習。」拳諺雲:「力由腰發多根基,貫入兩肋四肢軀,發到手足成一點,丹田叫力山也移」,也是對發力的形象描述。腰法與踢腿發力有什麼關系呢?李小龍說「腰馬合一」是什麼意思?馬者,馬步,雙腿也。就是降腰力與雙腿之力結合起來。沒有威力的踢擊,盡管動作很快,但往往被擊中對手時的反作用力所頂倒。而掌握了將腰腿從地面獲得的反作用力傳至腰部,腰部傳至大腿,再由大腿傳至攻擊部位,節節貫通如流水般,此時踢力直透對方,即使踢中數百斤重的人或物體,攻擊者都不會自倒,因為腰力與支撐腿維持、調整好自身重心,故穩如磐石。
二、腰力的作用原理
太極拳諺雲「生命源頭在腰間」,「其根在足,發之於腿,主宰與腰,形於手指」。如果仔細觀察狗的動作,你照它臀部踢上一腳,它會立即轉身反擊。而一個人的動作與其相比則笨拙的多,許多人轉跨轉腰時,腰背部就像束了一條寬皮帶,僵硬、平板,沒有扭擰、轉策、翻滾的靈活。腰部又是人體眾多器官所在地,鍛煉了腰部,就鍛煉了這些內部器官,就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從解剖學來看,其前有丹田(臍下三寸氣海穴,也稱前心),後有命門(兩腎之間,也稱後心)。周身之氣皆發於丹田,又皆收於丹田,「氣沉丹田,上虛下實,中氣存於中,虛靈含於內,內走五臟百骸,外行肌膚皮毛」,運行周身,達四梢。發力時,松緊轉換的關鍵在於腰腎,腰腎轉換的樞紐則在於命門穴。運動時,以命門穴為原動力,帶動胸肌松沉,變幻虛實松緊,只有這樣,才能周身發力。腰是運動之樞紐,拳論曰:「訣竅以兩腰之中,兩腎之間命門,為上下體之關鍵樞紐。」拳腳發力時,通過腰部來維持和調整重心,使動作既輕靈又穩健。「有不得機不得勢者,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不得機不得勢,必是手動而腰腿不動,所以腰力的發出必須做到虛靈頂勁,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屈膝松胯,氣沉丹田,使軀干正直,立身中正,上下一線。
三、腰法與摔法的關系
摔法與腰法有關,只是由於動作幅度較小而常人難識其中奧妙。摔技有一種典型練法——滑車練習,它是通過手的牽拉與上步,練習腰的旋轉,體會抽、擰、頂、翻、撬諸勁的變化。借杠桿力,使對手失去重心。如腰不靈活,則摔只是蠻力硬扯,吃力而沒有效果。
四、腰法與實戰
拳諺雲「一打身法二打閃」,又說「身法為變化之本」。身法就是以腰為軸作出的變化,以腰為軸,在旋轉中吞吐閃展,如同飛機在空中可作立體的變化,如老虎、豹子都是腰部的收縮產生高速的一撲。腰法若練之精熟,則腰部如同安裝了軸承一般,可自如的向任意角度變化。這種運動有什麼實戰意義?即「身體的搖擺不定,當可令對方更不容易攻擊,也可是自己,尤其是近身發力更具威力。它的高明處在於,雙手放開,隨時可予對方一打擊,並增強自己的守勢,對方一旦暴露空門,必可使自己有絕佳之可乘之機會」。(李小龍語)腰法的這種復合變化就是在避開對方攻擊的同時近身擊敵。正確的攻防技術,如同鞭炮,而腰法則如一掛鞭炮中的導線,引爆連貫的技術動作。腰法實戰應用最典型的例子是醉拳,看似東歪西倒,實則每一動作都有它的目的,在看似不經意的運動中巧妙的避開對方的攻擊,見隙反擊,實為腰法、身法變化應用的典範。
五、腰法練習
既然腰法如此重要,那麼,練腰、用腰的方法有哪些?下面介紹一些示例。
1、轉腰。開步站立,身體前俯,從前向左向後回環,兩臂隨身擺動上動不停。再從後向右回環轉腰,左手隨腰的轉動從右側鄉下扳握右腳踝,身體下俯,左耳盡力貼於右小腿外側,右手順勢五指撮攏成勾手在身後反臂上舉,略停片刻。左手鬆開右腿,身體開始向右、向後、向左回環轉腰,右手去扳握左腳踝,左手成勾手反臂上舉。如此左右回環轉腰。
2、下俯腰。並步站立,兩臂伸直上舉,兩手手心朝上五指交叉握住,然後身體前屈,兩手在腳尖前貼地。兩手鬆開向後抄抱,握住小腿下方,使面部緊貼脛骨前面。身體直起還原,兩手再直臂上舉交握,做第二次。
3、側俯腰。並部站立,兩臂伸直上舉,兩手手心朝上五指交叉握住,下肢不動,上身做轉向左腿外側俯下,兩手在腳外側貼地。身體直起恢復原狀,下肢不動,上身右轉向右腿外側俯下,如此左右輪換。
4、下腰。開步站,兩手由身前直臂上舉,手心朝上,抬頭,背對牆壁,漫漫扶牆向下彎,到自己感到腰部不能再彎為止,堅持一會起身再做。
5、甩腰。開步站立,兩手由身前直臂上舉,手心朝上,抬頭,眼看兩手以腰關節為軸使身體向前、向後甩動。練習時,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練習次數,以防受傷。
6、握棍轉腰。用一根直棍扛在肩上,可以很方便地練腰。從照片可以看到李小龍持棍轉腰的動作,這里介紹幾種練習方法。
(1) 水平回轉。兩腿開立,雙手持棍置於肩上,向左盡力轉腰,稍停,再向右方水平轉動,藉以體會出拳時肩腰配合轉動的技術要領。
(2) 前斜下點棍。由雙手水平握棍動作起,身體前俯,右手握棍向左腳面方向轉動,起身後恢復直立姿勢,再做象右腳面轉點動作。
(3) 斜後方轉棍。由雙手持棍動作起,身體右後轉,至極限時,棍向左腳跟方向下點,使腰肋肌力得到鍛煉。稍停,恢復水平持棍動作,再做向左後轉,向右腳跟方向斜點動作。
(4) 體側劃弧。雙手水平持棍站立,左手使棍在一側劃小圓,稍停,再做右手在右側劃圓的動作。
說明:雙肩扛棍運動,很容易體會腰的轉動。如果將棍之兩端附上杠鈴片等重物,就可以起到練腰力的作用。做上述練習,水平旋轉,體會拳法直線發力。體側劃弧,可體會螺旋向上的鑽透發力,配合腰部功力練習,就可直接應用於實戰。
7、腰部功力練習。腰部不僅要有柔韌性,而且要有力量,這樣腰就向彈簧一樣有爆發力。練腰時,可用皮條、彈簧、滑輪等輔助器具。經過全面練習,具有功力的腰部,結合正確的發力技術,就可形成強勁威猛的攻擊力。
4、練背肌有什麼用,比如打架什麼的
背部是組成整個形體的重要部分,可以說是是它幫我們撐起了脊樑。是它讓我們站的筆直,背部肌肉在身體的穩固性上起著關鍵作用。在我們生活中的任何動作都需要他的支持。
而當人到中年,若缺乏活動,容易令脊背肌肉僵硬,造成肩膀、腰部不適。而鍛煉背肌可以有效減少這些不適。還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率。
(4)練背肌的對下腰擴展資料:
鍛練背肌的方法:
一、飛燕式
患者俯卧在硬床上,然後雙臂靠在身體的兩側並且伸直,頭部和肩部和雙臂向後上方抬起,與此同時,雙腿伸直向上抬高,使整個身體像一隻飛翔的燕子,抬起後再放鬆落下,一次鍛煉反復做 10 次。特別注意,腰椎不穩和腰椎滑脫的人不能進行這個鍛煉。
二、拱橋式
仰卧硬板床上,雙側同時屈肘屈髖屈膝,再以頭、雙足雙肘五點作支撐,雙掌托起腰用力把腰拱起,經過一個階段的鍛煉後,腰部肌力較前提向時,可將雙上肢屈曲放於胸前,以頭及雙足三點作支撐進行拱腰鍛煉。逐漸改用雙掌雙足四點支撐,進行拱橋狀鍛煉。一次鍛煉反復做 10 次,可以很好舒緩腰部疲勞酸痛症狀。
三、深蹲式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下蹲的時候腳跟不要離地,臂部靠近小腿。背部靠牆,挺直腰背,同時雙手握拳前伸,開始動作要慢,站起來時伸腰收回雙拳,動作由慢到快,5-10個一組,每次做1-2組。
另外,對於老年人,腿腳活動不靈活,有些動作做不起來時,可以嘗試反復搓腰。將雙手分別放於同側腰大肌處,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復搓10-15次,直到雙側腰部發熱為止。
5、練背肌反而容易練得彎腰駝背,一定存在誤區,哪幾點需要注意?
許多健身朋友在做背部下拉運動時會向後躺下,因為向後躺下可以增加體重。但是,請記住背部下拉主要用於訓練背闊肌。當身體向後傾斜太多時,它會將重量分成腰部,從而降低背闊肌的力量,使訓練效果更差。
健身是你和你自己之間的對抗。不要為了增加體重而向後傾斜。建議降低背部下拉列表的重量,這樣重量可以集中在背闊肌上,並且可以減少其他肌肉的參與。拉下背部時,保持胸部高,腹部閉合。下拉時,關注肘部運動的軌跡。身體只需要稍微向後移動大約10度。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關注背闊肌。
所有的背部鍛煉都必須包括二頭肌,但是如果你在背部鍛煉中過度彎曲手臂,二頭肌將分享背部肌肉的力量。那為什麼會這樣?就像之前的錯誤一樣,我太貪心了。為了增加體重,背部肌肉不夠強壯,所以我不由自主地使用二頭肌力量。如果你想提高,你需要想像你的手只是一個鉤子,只是一個啞鈴或杠鈴鉤子,盡量不要用力。
如果聳肩,這個錯誤的原因和二頭肌力量的過度使用是一樣的。這是使用太多重量的結果。因為背部肌肉的力量不足以應付體重,所以有必要運用斜方肌的力量。這也是一些朋友用斜方肌酸進行背部鍛煉的致命原因。同樣,如果斜方肌在背闊肌訓練中被過度使用,背部力量會減弱,導致背部訓練效果不佳。
6、聽說下腰可以糾正駝背,是真的嗎?怎樣練習下腰?應注意什麼?
青少年駝背,即青少年習慣性脊柱彎曲,分為脊柱側彎(向左和向右側彎)和脊柱後凸兩種。脊柱 彎曲既影響體形健美,又會擠壓與腦、脊髓相關的腦神經、脊神經、內臟神經、造成神經障礙,導致青 少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智商偏低。可以說駝背同近視一樣,是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大公害。 青少年如發現「駝背」現象,除加強一般的體育鍛煉外,還可以採用下列方法進行矯治。
一、俯卧撐法。兩手兩腳同時觸地,將頭、頸和身體撐起。練習時曲肘推臂,身體挺直上下運動而 不著地,反復15~30次。
二、反撐倒立法。民間又稱「蠍子倒爬牆法」。先距牆1米左右面牆而立,然後兩手與肩同寬在離牆 30~50厘米處著地,並將兩腿伸直向後翻於牆上,兩腳在上,頭在下成反弓形。每次堅持1~2分鍾為宜。
三、貼牆站立法。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腿夾緊膝蓋稍用力後挺,臀部肌肉收緊,小腹微收,自然挺 胸,兩肩要平並稍向後張,兩臂自然下垂輕貼身體兩側,脖頸挺直緊貼衣領,下頜微收,頭向上頂。練 習時使兩腳跟、小腿肚、臀部、兩肩及頭部後側均緊貼牆壁。每日可貼牆站1~2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
四、後仰振臂法。身體正坐於椅子上,兩臂伸直從前方向上向後舉起,同時頭向後仰。或兩臂伸直 從身體兩側平舉由前向後運動,同時頭部後仰。每次10~20分鍾。
五、側向振臂。上身正坐或兩腿分開站立,兩手直舉於頭側,掌心相對,適當用力使腰部以上身體 向左向右往復擺動。反復30~40次。
六、單杠懸吊法。立於高約2.5米的單杠下,兩手與肩同寬抓住杠體使身體自然伸直懸空吊起,而後 小幅度上下振擺。每次1~2分鍾為宜。
這幾種矯治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實用價值,青少年可根據場地和駝背的具體情況選做或全做。經 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定會有一定的效果。
7、自行練習下腰會不會導致腰肌損傷?
剛開始練下腰的時候都會痛得,那個是背肌在收緊,屬於正常的,一般是一周左右就會好的。如果是撕扯的疼就應該去醫院看看了,有可能就是拉傷了。。。
8、求練背肌是俯卧撐的最佳姿勢。
做俯卧撐的正確姿勢
俯卧撐對腹、背、胸部的肌肉都有良好的鍛煉作用,還能做出很多花樣,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一、兩手距離變化:雙手略寬(或略窄)於肩膀,肘部打開與地面平行。
只要不是雙手和肩寬相等,俯卧撐的難度就會相應提高。略寬於肩膀距離的方法,更偏重於鍛煉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於肩膀距離的方法,則偏重於鍛煉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二、手法、腳法變化:手法可分為全掌撐、拳撐和指撐三種形式,從方向上又可以分為指尖向前、向內、向外三種撐地姿勢。全掌撐,就是用全手掌撐地;拳撐,就是用握拳的形式撐地;指撐,就是用手指第一關節撐地的方法。指撐所需要的力量大,難度也最高。腳法,可以分為兩腳並攏和開立兩種形式,還可以分別用腳背或腳弓撐地。
三、身體傾斜的姿勢變化:高姿俯卧撐,在做練習時,練習者的身體是腳低手高,手腳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種姿勢適合初學者、力量不大的人。中姿俯卧撐,練習者的腳和手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適合一般鍛煉人群。低姿俯卧撐,在練習時,練習者的身體是腳高、手低,腳可以放在矮凳、床沿上手部撐地,手腳不在同一平面。這個姿勢會將全身的重量壓在上肢,對健身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
四、鍛煉頻率變化:可以快慢結合,練習中先快做幾次,再慢做幾次;也可以定時計數,在單位時間內計算練習的次數;還可以單純計數,練習者不間斷做俯卧撐,直到力竭。頻率的變化能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長,交叉運用它們,鍛煉中就不易感到疲勞了。
練習俯卧撐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做前要充分按摩、甩動、拉伸上肢,防止肌肉僵硬;練習中要摸索適合自己的俯卧撐形式,合理控制運動負荷。
俯卧撐對腹、背、胸部的肌肉都有良好的鍛煉作用,還能做出很多花樣,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一、兩手距離變化:雙手略寬(或略窄)於肩膀,肘部打開與地面平行。
只要不是雙手和肩寬相等,俯卧撐的難度就會相應提高。略寬於肩膀距離的方法,更偏重於鍛煉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於肩膀距離的方法,則偏重於鍛煉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二、手法、腳法變化:手法可分為全掌撐、拳撐和指撐三種形式,從方向上又可以分為指尖向前、向內、向外三種撐地姿勢。全掌撐,就是用全手掌撐地;拳撐,就是用握拳的形式撐地;指撐,就是用手指第一關節撐地的方法。指撐所需要的力量大,難度也最高。腳法,可以分為兩腳並攏和開立兩種形式,還可以分別用腳背或腳弓撐地。
三、身體傾斜的姿勢變化:高姿俯卧撐,在做練習時,練習者的身體是腳低手高,手腳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種姿勢適合初學者、力量不大的人。中姿俯卧撐,練習者的腳和手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適合一般鍛煉人群。低姿俯卧撐,在練習時,練習者的身體是腳高、手低,腳可以放在矮凳、床沿上手部撐地,手腳不在同一平面。這個姿勢會將全身的重量壓在上肢,對健身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
四、鍛煉頻率變化:可以快慢結合,練習中先快做幾次,再慢做幾次;也可以定時計數,在單位時間內計算練習的次數;還可以單純計數,練習者不間斷做俯卧撐,直到力竭。頻率的變化能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長,交叉運用它們,鍛煉中就不易感到疲勞了。
練習俯卧撐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做前要充分按摩、甩動、拉伸上肢,防止肌肉僵硬;練習中要摸索適合自己的俯卧撐形式,合理控制運動負荷。
俯卧撐是訓練胸部肌肉的經典動作,一直為中學男子體育考核的項目之一。除了鍛煉胸部肌肉,肋部、上臂後部以及肩前部的肌肉也參與發力。
很多人做俯卧撐動作不標准,或者塌下腰,或者撅起臀部,或者動作幅度太小……動作走樣會大大降低訓練效果,所以應該盡量避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身體下放過程中要讓肘部向外張開,而不是讓肘尖指向身體後方,否則肩前部的肌肉就會承擔過多重量,鍛煉的重點就不是胸肌了。
俯卧撐的標准動作是:兩手按地,兩指間距與肩同寬,兩腿向後伸直。屈臂,使身體平直下降,肩、肘保持同一平面,軀干、臀部和下肢都要挺直。撐起後穩步恢復到原姿勢,為完成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俯卧撐項目不適合尚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少年兒童,也不適合50歲後的中年人,它在女性肌力中也不具代表性。 基本同意以上觀點,作一下補充,如想增加難度,可以將兩只啞鈴放地,與肩稍寬,俯卧時務使身體側面中線到達拳心位置,同理在手掌下墊兩塊磚也可,但不可墊得過高(比如墊兩只板凳),否則會覺很輕松,達不到鍛煉目的. 我們學校要舉行一場田徑賽了,而且我也參加了,因為我平時經常鍛煉,自我感覺做的不錯。我一次能做六七十個,而且也不休息。但是在班裡做了之後,有的同學說我做的不夠標准,所以我來這里看看,看後我基本上同意上面回答者的說法。我做的和他們說的很相似。我也可以給大家一點經驗,每天晚上睡覺前做上幾十個,可以不段增加,這樣真的很有效。俯卧撐的正確做法是:雙臂分開,比肩略寬;腳尖支地,用腰腹力量控制軀干成一條直線;然後雙肘向兩側分開,緩慢下降身體到上身貼近地面;略作停頓,再控制還原,當肘部接近伸直時,立刻進行下一次動作。隨著力量增強,可以將雙腳放在台階上來提高難度。
由於俯卧撐是以身體自重為阻力,作為力量訓練,強度不夠,因此建議「練塊兒」的健身者選擇杠鈴卧推、雙杠臂屈伸等負荷更大的訓練動作,而把俯卧撐作為訓練前的熱身。 一般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做平面的,但是這樣會讓你的胸肌下面比較大,而上半部分不大,這樣不是完美的胸肌,這時候你應該把你的腿抬高,比如放在凳子上,然後手還是撐在地上,這樣就可以鍛煉你的上半部分胸肌,一般是貼近地面的時候吸氣,遠離的時候呼氣,這樣可以更 好的拉伸胸肌,一般一組次數在10-25次,休息一分鍾做下一組,可以做三組或者更多,但是也可以一組,達到肌肉發麻的時候是最好的效果,然後再休息一兩天之後再做,再保持高蛋白食物,這樣就才是標準的俯卧撐做法.
注意一定要嚴格把握質量,身子一定要直,那種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會有什麼效果,最好做的慢點,可能數量少了,但是你會有一對漂亮的胸肌。當你一組次數超過25次,你還可以接著做的時候,就可以在你的背上加點重量,一定要把次數限制在25次以內,這樣才能鍛煉肌肉,25次以上只是消耗脂肪而不增粗肌纖維,就是不長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