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髂腰肌損傷。好鬥
◆反正首先要把心態搞好一點哦。如果是軟組織損傷不可能這么長時間不好所以說你的腿部不是軟組織損傷感覺應該韌帶拉傷。軟組織就是我們吃的那個脆骨,比較容易受傷的,那個很快就容易好的,只要不是特別嚴重,例如我們鼻子前面就是軟的,哪裡也是屬於軟組織。日本的琉康總體來說有郊率已經非常高了,受到廣泛肯定,糾結的是,價格頗高。
2、如何訓練髂腰肌以及具體位置?
你好,我是帕菲克三星級私人教練!下面我先來告訴你什麼是髂腰肌。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腰大肌長形,起自腰椎體側面及橫突。向下兩肌相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止於股骨小轉子。 做挺髖的動作可以鍛煉到髂腰肌,例如抬腿,仰卧起坐等動作都可以練習到髂腰肌,但是不刻意去訓練這塊肌肉,因為這塊肌肉太發達會導致骨盆前傾!希望可以幫助你。
3、髂腰肌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如何鍛煉?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腰大肌長形,起自腰椎體側面及橫突。向下兩肌相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止於股骨小轉子。
抬腿動作
A.平躺 1.仰卧後,將膝蓋彎曲成直角狀,手掌平貼在地板上。 2.在吐氣的同時,將大腿靠往胸前再抬起雙腳。 3.再度將大腿往胸前靠,再將腳放回原位,重復8~10次。 4.拉直雙腳緩慢伸直5秒,腳踝則呈直角狀。 B.站立 1.雙腳站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右腳抬高與髖部呈水平。 2.伸直背肌後,左腳也以相同步驟抬高,重復8~12次。鍾擺動作 1.雙手叉腰,抬起右腳至大腿外側35°,定住此動作。 2.接著,右腳向左擺動,定住此動作約2秒後,完成此動作,重復8~10次。
4、髂腰肌損傷
按照你所說的情況來看,你不一定是腰肌拉傷!腰肌拉傷或勞損基本上用不到一兩年就可痊癒的!和有可能是韌帶或軟組織損傷。
處置:
外用塗抹——雙氯芬酸鉀凝膠或乳膏。(起到活絡、扭傷、疼痛症作用)
口服:舒筋活血片或膠囊軟、膠囊都行(起到疏通經絡、調解氣血的作用)
外敷:每天用雙手掌輕搽疼痛處每次50下或用熱冒巾敷。
以上方法效果甚佳〉
祝願好運!
5、如何放鬆髂腰肌
仰卧在長板上,屈雙膝至胸部,應使身體位於長板的一端;保持背部平貼,骶骨所在點離開平板;繼續抱住一腿至胸部,而使另一腿懸空於長板之外,重復另一側;懸空腿需要保持在矢狀面,下方至等於或低於水平線為最佳。——所上內容來自《亞洲體適能》希望對你有幫助!
6、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為什麼要做雙側內收肌、患側髂腰肌切斷松解?【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髖脫位後,隨著股骨頭外上移位,髖關節周圍肌肉也逐漸發生攣縮。如果不手術松解,則復位後把髖關節維持固定在外展外旋位置,容易發生股骨頭缺血壞死。
為了穩定復位,健側髖關節也要維持固定在外展外旋位置,所以也要松解內收肌。
一歲半以前,如果髖臼傾斜度不超過40度,閉合復位後有大約50%的孩子能夠獲得滿意結果。
(王玉琨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7、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7)髂腰肌松解圖片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8、髂腰肌的肌肉位置形態和起止點
髂腰肌的位置如圖所示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構成。腰大肌起自腰椎體的側面和橫突,髂肌位於腰大肌外側,起自髂窩,兩肌向下互相結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和髖關節的前內側,止於股骨小轉子。
髂腰肌使髖關節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時,可使軀乾和骨盆前屈,該肌由第2、3腰神經前支支配。
(8)髂腰肌松解圖片擴展資料
人體肌肉約639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厘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大塊肌肉約有兩千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
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扁肌和輪匝肌。
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故稱不隨意肌。骨骼肌分布於頭、頸、軀乾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
骨骼肌是運動系統的動力部分,分為白、紅肌纖維,白肌依靠快速化學反應迅速收縮或者拉伸,紅肌則依靠持續供氧運動。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中,牽引骨產生運動。
頭肌可分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兩部分。軀干肌可分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為髖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壯,這與支持體重、維持直立及行走有關。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