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肌 > 腰肌梗寒

腰肌梗寒

發布時間:2020-08-09 10:54:52

1、女人腰疼啥意思

什麼樣的女人腰疼?腰疼也分很多種的,像是幹活累的,來月經,還有做的多了都會引起腰疼,請問你說的是哪一種?什麼樣的女人腰疼?腰疼也分很多種的,像是幹活累的,來月經,還有做的多了都會引起腰疼,請問你說的是哪一種?

2、腰疼是什麼意思

腰疼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病症,主要表現為腰脊或脊兩旁部位的急性或慢性疼痛。
不同病因引起的腰疼臨床表現也不相同,例如:
1.腰椎間盤突出
大部分有腰部持續鈍痛,平卧時減輕,站立後加重。一般情況下能耐受,腰部可適度活動或慢步行走。也有突發腰部痙攣樣劇痛者,咳嗽及噴嚏能使腰疼加重,需卧床休息,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2.退行性脊柱
多見於50歲以上,晨起時腰疼,酸脹,僵直,活動不便,活動腰部後疼痛好轉,活動過多後腰疼可加重。腰疼以傍晚時明顯。平卧可緩解,疼痛不劇烈,敲打腰部有舒適感。
3.腰肌勞損
常因執業因素長期坐姿不當導致的累積性損傷或腰扭傷等治療不徹底所致。自覺腰酸鈍痛,休息後緩解,勞累後加重。特別是彎腰工作時疼痛明顯,而伸腰或扣擊腰部時腰疼可緩解。
4.腰肌纖維組織炎
常因寒冷、潮濕、慢性勞損累及腰背部筋膜和肌肉組織所致。大多為彌漫性腰背部疼,以腰椎兩旁肌肉及骨盆上方為主,晨起時加重,活動數分鍾後好轉,但是活動過多疼痛又加重。輕叩腰部,疼痛緩解。
5.炎症性疾病
如結核性脊椎炎,化膿性脊椎炎等,均非常見。
(1)結核性脊椎炎 最易累及腰椎,常最早表現為背疼,部位局限,為隱痛、鈍痛或酸痛,夜間及活動後明顯。伴隨症狀常有低燒,盜汗,乏力,食慾減退。需及時就醫,避免出現嚴重的脊柱畸形、膿腫及脊髓壓迫。
(2)化膿性脊柱炎 一般因嚴重的全身感染如敗血症、外傷、腰椎手術等感染所致。腰背疼痛劇烈,壓疼及扣痛明顯,多伴有怕冷,寒戰及高熱。
6.泌尿系統疾病
如腎炎、腎盂腎炎、結石、腫瘤、腎下垂、腎積水等。腎炎呈腰肋三角區深部脹痛;腎盂腎炎腰疼及叩痛均較明顯,如果出現腎膿腫,則多為單側腰疼伴局部壓痛;腎結石多為絞痛,叩痛劇烈;腎腫瘤引起的腰疼多為鈍痛或脹痛,有時也呈絞痛。
7.其他
(1)盆腔器官疾病 男性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女性慢性附件炎、宮頸炎、子宮脫垂、痛經和盆腔炎均可引起腰骶部疼痛。
(2)脊椎腫瘤 常表現為頑固性腰背疼,持續而劇烈,休息和葯物均難以緩解。
(3)胸腹腔疾病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急性胰腺炎、部分胰腺癌和慢性腸炎;胸膜炎、肺結核、肺癌等疾病可因內臟疼痛刺激皮膚引起感應性腰疼。

3、腰肌勞損帶有活動不自如吃什麼葯?該怎麼治療

病情分析:
你好,腰肌勞損就是腰部肌肉長期大量活動導致的損傷.注意好好休息,可以配合理療還是可以好的,如果不治療好以後就會總是腰疼的。

意見建議:
可以通過脊椎矯正治療的辦法進行矯正治療。能夠逐步減輕和恢復,一般是訴於職業病的。

4、身體的寒正是啥意思

 我們都知道,在冬天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了解是因為身體寒氣造成的,那麼究竟怎樣才能夠讓我們身體排出寒氣呢?身體寒氣重怎麼辦好呢?生活中去除寒氣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隨著三九小編一起去通過冬季養生知識了解身體寒氣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吧。
很多人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寒熱是一個溫度的概念,它的本質是分子無規則的進行運動的一個劇烈的程度。其實,我們人體的寒熱也與這個是很相似的,只不過中醫學上面認為。機體由氣構成,而這團氣「運動就會生熱,靜而寒」。身體上面的寒氣實際上面是與我們的身體偏於靜止,活力不足而導致的。

體寒的人往往比較怕冷,手足冰涼。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涼的食物,經常腹痛腹瀉;腎有寒,除腹瀉以外還會小便清長;肝有寒,可能會氣逆產生嘔吐感,或頭頂痛等。
寒氣的來源有很多,總體可以分為內寒和外寒。寒的本質是氣機靜止,內寒就是因體弱造成氣機無力運動,一般伴有虛證表現,如氣短乏力,面色白等;外寒是由於外界寒氣侵犯到機體,使機體內部的氣機受阻,運行緩慢,這種情況一般會有兩種發展趨勢:體質虛弱者會向寒的方向發展下去,而體質壯實者,正氣會和外寒爭斗,爭斗過程中伴隨氣的運行加速,會表現出熱象來,這就是中醫常說的寒邪「郁而化熱」。
人體有一些部位容易受寒,需要多加保護。腹部是足三陰經循行的部位,對寒邪的抵抗力較弱,所以睡覺時應注意蓋好被子,避免著涼出現腹痛腹瀉。其次是下肢,足三陰經是從人體下肢內側循行入腹的,寒邪可從下肢沿著經脈到達腹部。有些年輕人喜歡一年四季光著腳走路,這就給寒邪入侵提供了方便,應當注意避免。頭部和背部是陽經循行的部位,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因為正邪在此交爭,卻容易出現頭痛、發熱等現象,因此也不能掉以輕心,平時應注意頭發吹乾再出門,夜裡睡覺避免頭背受風。
內寒和外寒是由不同的去除的方法的,內寒是需要溫度的,可以選取乾薑、白術以及人參等等的溫中益的葯物進行煎湯服用,而外寒則是需要散,微微的出點汗就能夠將身體的寒氣驅走,可以服用荊防敗毒散以發散風寒,或者是將麻黃、桂枝以及生薑等等的葯物進行煎湯飲用。
四個生活惡習 讓你體內生寒氣

中醫講寒氣是萬病之源,寒邪最傷腎,寒氣重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冬季時節寒氣最重,如果不能及時的排除寒氣,那麼就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那麼我們該如何去除體內的寒氣呢?想要排除寒氣,我們就要改掉以下的四個壞習慣。
一、忽冷忽熱
頻繁出入空調房,天氣突變時沒有及時增減衣物,都屬於這種情況。寒氣在體內慢慢累積,就會造成腎虛、長斑、關節炎和長痘等問題。因而,從外面回到屋裡時,不要馬上打開空調,15分鍾以後再開,並且要保證室內外溫差小於6℃,否則會引發空調病。
秋冬換季時,天氣往往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寒氣重,不少人後知後覺,仍然穿著單薄的衣衫,引起寒氣入侵。建議秋冬時勤看天氣預報,外出多帶件衣物,便於增減,外套一定要過腰過腹,利於腹部保暖。
二、衣服沒干透
半干不濕的衣物會將它們的濕氣帶進身體內,從而就會埋下風濕病的隱患,沒有干透的衣服還是細菌的聚集地。因而,洗衣服之後應該盡量的選用洗衣劑將其進行甩干,晾在通風的地方;在氣候潮濕的男方,我們可以選擇用熨斗或者是電風扇以及暖風機將其進行水分蒸發。
三、鞋底薄鞋是直接接觸地面的,倘若鞋底太薄,涼氣自然會進入人體。因而,應選擇有一定厚度,且以牛津、橡膠材質為鞋底的鞋,並墊上鞋墊,隔涼效果好。腳容易出汗的人,最好隨身備一雙襪子,在出汗腳涼後及時換上,天天晚上最好用熱水泡腳,保暖活血。
另外,不少愛美的女性,在天氣轉涼時還穿著單鞋,有的甚至露著腳背,即便鞋底夠厚,寒氣依舊會從裸露的部分入侵,一定要選擇包裹住腳面及腳踝的鞋。
四、光腳下床
不少年輕人早起後,匆忙中光著腳在地板上走,還有人半夜上廁所,迷迷糊糊不穿拖鞋,當時雖然不覺得什麼,但時間長了,地板上的寒氣通過足底進入身體,進而遊走渾身,引起腸胃功能下降,腹痛、腹泄等。因而,卧室要常備一雙柔軟的平底拖鞋,天氣太涼時還要穿上襪子。

貪吃冰涼生冷食物,就相當於在體內開了個「大冷庫」,那麼寒邪就會趁虛而入,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想要排除寒氣,可以食用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這些溫熱的食物。
如何去除身體里的寒氣
中醫講究陰陽平衡,一個人只有陰陽怪平衡了,身體才會是最健康的,而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體內有寒氣的問題,而一個人如果體內有寒氣的話,身體就會出現很多的疾病,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體弱多病,百病纏身,容易感冒等等,因此對於那些體內有寒氣的人來說要及時的調理,而調理的方法首先就是要去除體內的寒氣了。
去除寒氣的方法一,喝薑茶
人不可百日無姜,由其是對於那些體內有寒氣 的人來說吃薑更能祛除寒氣,由其是在淋雨之後,喝點薑糖水更是避免寒氣的最好方法。
去除寒氣的方法二:懸灸
懸灸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一個好方法,同時也是一個去除寒氣的方法,由其是對手腳冰冷的人更是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去除寒氣的方法三:避免淋雨

淋雨之後在人的頭頂和身上有受寒的問題,如果經常淋雨的話,那麼體內的寒氣就會增加。
去除寒氣的方法三:科學的飲食
冷,涼,寒性的食物都有可能會增加身體的濕氣,因此要注意科學的飲食,由其是冬季的時候更不要吃寒性的食物,由其是一些反季節的食物都有可能會加重寒氣的病情的。
去除寒氣的方法四:科學使用空調
中醫認為現代人之所以會有寒氣問題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常吹空調,空調的溫度過低,從而引起感冒的問題。
去除寒氣的方法五:避免在潮濕的地方呆太久
如果生活的環境濕氣太重的話,是很容易寒氣容易堆積的。同時如果不得已要經常居住在受潮的環境中的話,那麼日常也要經常把棉被,等物品經常拿到太陽底下曬。
去除寒氣的方法六:避免受寒
受寒也會引起體內的寒氣過多的問題,由其是在游泳過後更有可能因為受冷而引起寒氣的問題。
去除寒氣的方法七:中醫去除寒氣
中醫博大精深,利用中醫調理體內濕氣的問題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去除寒氣的作用。只要體內沒有濕氣的問題之後,寒氣自然也會減少不多。
去除寒氣的方法八: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人只有在抵抗力低的時候,才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就要自我增強抵抗力,多運動,多接觸陽光。
去除寒氣的方法九:禁食一些涼性的食物

眾所周知食物有熱性和涼性的區分,而一個人如果涼性的食物吃得過多的話,也會使身體會有寒氣過重的問題,因此對於那些寒質體質的人來說,日常要減少吃一些涼性的食物,多吃一些熱性或溫性的食物。
一個人體內的寒氣如果過多的話,對身體的危害很大,因此生活中如果自己有手腳冰冷,或者有一些寒氣過重的表現的話,一定要及時的去除寒氣,而春季正是一年寒氣最重的時期,此時就更要做好去除寒氣的工作,讓自己擁有一個最健康的身體。
冬季養生:五秘方將寒氣趕出體內
冬季寒風瑟瑟,不僅讓人們把腦袋縮進高領衣服里,還讓寒氣進入身體,導致手腳冰涼,嚴重時還會誘發其他疾病。因此,冬季人們要注意清除體內寒氣,防病養生。
秘方一:食療排寒,紅糖姜湯
紅糖含鈣、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及胡蘿卜素、維生素B2等維生素。用紅糖20克生薑15克,將生薑切片,放入水中煮漲後放入紅糖。喝上一碗可排出體內寒氣,預防感冒等疾病。
秘方二:敲膽經除寒氣
不少人為了改善體寒症狀,大量進補,由於循環不暢熱氣停留在上半身,下半身仍然畏寒怕冷。選擇敲膽經能夠有效改善這一症狀,站立後收緊肌肉,凹陷處即為膽經位置,雙手敲打至有痛感即可。

秘方三:不喝冷飲
冬日寒氣易入體,人們不要喝任何冷飲。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隨身攜帶保溫杯,保證每天都能喝到熱水,這樣做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排出體內寒氣。
秘方四:運動鍛煉
選擇一些有氧運動,例如瑜伽,或健身操在家進行。這樣的運動同樣有利於提高免疫力,排出體內寒氣。
秘方五:按摩促血液循環
用手掌按摩上肢外側,來回擦40次,直至皮膚感覺微熱為止。雙手食指中指微分開,手指間夾耳根向上來回擦30次,然後雙手並合輕擦臉部,注意碰到眼部時要放輕。
中醫提醒,冬季天氣寒冷,人們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寒氣入體影響身體健康。另外,人們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在飲食方法,可常吃些溫熱食物,以補身益氣。
結語:結合上文我們能夠了解到,原來人體的寒氣是這樣形成的,也了解了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去除身體內部的寒氣,同時小編還教給大家關於去寒氣的秘方大家是否都學會了呢?如果你在冬天的時候身體也會有寒氣那麼不妨學習上述的方法吧。

5、中醫所說的「寒」是什麼意思?

我學過一點中醫 可以給你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 「寒」是八綱辨證中的一種,八綱辨證包含了「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詳細的內容如下: 八綱辨證 -------------------------------------------------------------------------------- 八綱辨證是中醫各種辨證的總綱。 辨證,即分析、辨認疾病的證候,是認識和診斷疾病的主要過程和方法。辨,即辨認,辨別,也就是分析。證,即證候,是機體在致病原因和條件作用下,機體與環境之間,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之間關系紊亂的綜合表現,所以,明確了某一證候,即是對疾病發展階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爭的強弱、陰陽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況的概括。 辨證的過程,是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病因等理論為依據,對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所搜集的症狀,體征等資料進行綜合、歸納、分析、推理、判斷、辨明其內在聯系,以及各種病變相互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 辨證和論治,是中醫理、法、方、葯在臨床上具體重要的兩個環節,兩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辨證是認識疾病,論治是針對病證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段和方法。辨證是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辨證的目的和檢驗辨證正確與否的客觀標准。 「症」是指單個的症狀,中西醫認識是一致的,如頭痛,發熱,咳嗽,心慌,惡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醫所說的病名中只有少數與西醫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傷風,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於中西醫的理論體系不同,對疾病的認識是不一樣的。西醫對疾病的認識是建立在人體解剖學,病理生理學的基礎上,臨床診斷疾病的依據是病人的自覺症狀、體格檢查、化驗檢查;中醫認為疾病是人體陰陽偏盛偏衰的結果,臨床辨證主要依據病人的症狀和體征(舌象、脈象等),診斷時不一定要確定病名,而是要明確是什麼「證」。 「證」,即證據、證候的簡稱,它不單純是症狀或主觀感覺,而是一組徵候群,也是中醫對疾病的診斷。「證」是一組特定的臨床表現(症狀,體征等),並包含著病因、病變部位、病變性質、正邪雙方力量對比狀況等方面的綜合概念。「證」是從分析症狀和體征著手,歸納成為比症狀更能說明疾病本質的概念。 中醫辨證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種,主要有八綱辨證,病因辨證、氣血精津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六經辨證等。其中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總綱。 八綱辨證是根據四診取得的材料,進行綜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質、病變部位、病勢的輕重、機體反應的強弱、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等情況,歸納為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類證候,是中醫辨證的基本方法,各種辨證的總納,也是從各種辨證方法的個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診斷疾病過程中,起到執簡馭繁,提納挈領作用。 疾病的表現盡管極其復雜,但基本都可以歸納於八綱之中,疾病總的類別,有陰證,陽證兩大類;病位的深淺,可分在表在里;陰陽的偏頗,陽盛或陰虛則為熱證,陽虛或陰盛則為寒證;邪正的盛衰,邪氣盛的叫實證,正氣衰的叫虛證。因此,八綱辨證就是把千變萬化的疾病,按照表與里、寒與熱、虛與實、陰與陽這種樸素的兩點論來加以分析,使病變中各個矛盾充分揭露出來,從而抓住其在表在里、為寒為熱、是虛是實、屬陰屬陽的矛盾,這就是八綱的基本精神。 一、表裡 表裡是說明病變部位深淺和病情輕重的兩綱。一般地說,皮毛、肌膚和淺表的經屬表;臟腑、血脈、骨髓及體內經絡屬里,表證,即病在肌表,病位淺而病情輕;里證即病在臟腑,病位深而病情重。 (一)表證 表證是病位淺在肌膚的證候。一般為六淫外邪從皮毛、口鼻侵入機體後,邪留肌表,出現正氣(衛氣)拒邪的一系列症狀,多為外感病初起階段。表證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淺和病情輕的特點。常見於外感熱病的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傳染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階段。 主證:以發熱惡寒(或惡風),頭痛,舌苔薄白,脈浮為基本證候,常兼見四肢關節及全身肌肉酸痛,鼻塞,咳嗽等症狀。 由於外邪有寒熱之分,正氣抗禦外邪的能力有強弱不同,表證又分為表寒、表熱、表虛、表實證。 1.表寒證 主證:惡寒重,發熱輕,頭身疼痛明顯,無汗,流清涕,口不渴。舌質淡紅,苔薄白而潤,脈浮緊。 病機:寒邪束於肌表或腠理,正邪相爭,故惡寒發熱,邪氣侵犯體表經絡,致衛氣營血運行不暢,故頭身肢體酸痛。正邪相爭於表,故脈浮。 治則:辛溫解表。 常用方劑:麻黃湯 2.表熱證 主證:發熱重,惡寒輕,頭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濁涕,口渴。舌質稍紅,苔薄白不潤,脈浮數。 病機:邪正相爭於表,故發熱,惡寒。熱邪犯衛,汗孔失司,則汗外泄。熱傷津而口渴。熱邪在表,故脈浮數。 治則:辛涼解表。 常用方劑:銀翹散。 3.表虛證 主證:表證而惡風,惡寒有汗。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浮而無力。 病機:體質素虛,衛陽不固,故惡風,汗出,脈浮而無力。 治則:調和營衛,解肌發表。 常用方劑:桂枝湯。 4.表實證 主證:發熱、惡寒、身痛、無汗。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浮有力。 病機: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氣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發熱惡寒而無汗,脈浮而有力。 治則:辛溫解表。 常用方劑:麻黃湯。 辨別表寒證與表熱證,是以惡寒發熱的輕重和舌象脈象為依據。表寒證是惡寒重發熱輕,表熱證是發熱重惡寒輕,表寒證舌苔薄白而潤,脈浮緊,表熱證舌苔薄白而不潤,脈浮數。此外,風寒之邪可以郁而化熱,由表寒證變成表熱證,外邪侵入肌表後容易入里化熱,表寒證(或表熱證)可以轉化為里熱證。 辨別表虛證與表實證,結合病人體質,以有汗無汁為依據。表實證為表證而無汗,年青體壯者多見;表虛證為表證而有汗,年老體弱或久病者多見。 (二)里證 里證是與表證相對而言,是病位深於內(臟腑、氣血、骨髓等)的證候, 里證的成因,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表證進一步發展,表邪不解,內傳入里,侵犯臟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入侵內臟而發病,如腹部受涼或過食生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證;三是內傷七情、勞倦、飲食等因素,直接引起臟腑機能障礙而成,如肝病的眩暈、脅痛,心病的心悸、氣短、肺病的咳嗽、氣喘,脾病的腹脹、泄瀉,腎病的腰痛、尿閉等。因此,里證的臨床表現是復雜的,凡非表證的一切證候皆屬里證。外感病中的里證還需結合病因辨證、衛氣營血辨證,而內傷雜病中,則以臟腑辨證為主。里證要辨別里寒、里熱、里虛、里實(在寒熱、虛實辨證中討論)。 辨別表證與里證,多依據病史的詢問,病證的寒熱及舌苔、脈象的變化。一般地說,新病、病程短者,多見於表證;久病、病程長者,常見於里證。發熱惡寒者,為表證;發熱不惡寒或但寒不熱者,均屬里證。表證舌苔常無變化,或僅見於舌邊尖紅;里證常有舌苔的異常表現,脈浮者,為表證;脈沉者,為里證。 (三)半表半里證 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於表裡之間,而出現的既不同於表證,又不同於里證的證候,稱為半表半里證。 主證:寒熱往來,胸脅脹滿,口苦咽干,心煩,欲嘔,不思飲食,目眩。舌尖紅,苔黃白相兼,脈眩。 病機:邪正相爭於半表半里,互有勝負,故寒熱往來。邪犯半表半里,膽經受病,故胸脅脹滿,口苦。膽熱而肝胃不和,故心煩,目眩,欲嘔,不思飲食。 治則:和解表裡。 常用方劑:小柴胡湯。 (四)表裡同病(表裡夾雜) 表裡同病是指表證和里證在同一個時期出現,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初病即見表證又見里證。二是發病時僅有表證,以後由於病邪入里而見里證,但表證未解,也稱為表裡同病,三是本病未愈,又兼標病,如原有內傷,又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傷飲食等,也屬表裡同病。治療原則為表裡雙解。 二、寒熱 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是用以概括機體陰陽盛衰的兩類證候,一般地說,寒證是機體陽氣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現的證候,熱證是機體陽氣偏盛或感受熱邪所表現的證候。所謂「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陽虛則寒,陰虛則熱」。辨別寒熱是治療時使用溫熱葯或寒涼葯的依據,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一)寒證 寒證是感陰寒之邪(如寒邪、濕邪)或陽虛陰盛、臟腑陽氣虛弱、機能活動衰減所表現的證候,可分為表寒證和里寒證,表寒證已以表證討論,這里所指為里寒證。 主證:畏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熱飲,面色白,咳白色痰,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脈沉遲。 病機:陽虛陰盛,病人寒化,故畏寒肢冷,脾胃寒冷,故腹痛喜暖,陽氣不振而脈沉遲。 治則:溫中祛寒 常用方劑:附子理中湯 (二)熱證 熱證是感受陽熱之邪(如風邪、熱邪、火邪等)或陽盛陰虛、臟腑陽氣亢盛和陰液虧損、機能活動亢進所表現的證候,可分為表熱證和熱證,表熱證已在表證討論,這里所指為里熱證。 主證:發熱,不惡寒,煩躁不安,口渴喜冷飲,面紅目赤,咳痰黃稠,腹痛喜涼,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數。 病機:陽熱偏盛,故發熱喜涼,熱傷津液而口渴喜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熱盛故見脈數。 治則:清熱法。 常用方劑:白虎湯等。 (三)實熱與虛熱 由於感受熱邪所形成的實熱證,與機體陰液虧損或機能亢進所致的虛熱證,其臨床表現及治則都是不盡相同的。見下表 表3-3 實熱證與虛熱證的鑒別 實 熱 證 虛 熱 證 發病急,病程短 發病緩慢,病程長 高熱,怕熱,大汗出 低熱,骨蒸潮熱,盜汗 神昏譫語,甚則發狂 五心煩熱,失眠多夢 煩渴引飲 口乾,但飲不多 咳吐黃稠痰、膿痰、或咳血 痰少,痰粘,或痰帶血絲 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大便量少,小便黃、量少 面紅目赤 兩顴緋紅 舌紅,苔黃厚 舌紅,少苔或無苔 脈洪數 脈細數 熱邪熾盛 陰液虧耗,虛損內呈 多由熱邪引起(如感染) 多由機能亢進所致 治以清熱瀉火 治以滋陰清熱 (四)寒熱真假 在疾病發展到寒極或熱極的危重階段,可以發現一些「寒極似熱」、「熱極似寒」的假象,臨床上把本質是熱證而表現為寒象的叫「真熱假寒」,本質是寒證而表現為熱象的叫「真寒假熱」。這種情況往往表示疾病比較嚴重。如果不能抓住本質,就會被假象所迷惑,而致誤診、誤治。 1.「真寒假熱」: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見身熱,兩顴潮紅,躁擾不寧,苔黑,脈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熱象,但病人卻喜熱覆被,精神萎頹淡漠,蜷縮而卧,舌質淡白,苔黑而潤,脈雖浮大但無力。為陰盛於內,格陽於外,其本質仍是寒證,故稱「真寒假熱」治療上要用溫里回陽,引火歸元。 2.「真熱假寒」:即內有真熱而外見假寒的證候,如熱性病中毒較重時可見表情淡漠、睏倦懶言、手足發涼、脈沉細等,粗看好似寒證,但又有口鼻氣熱,胸腹灼熱,口渴喜冷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絳,苔黃干,脈雖沉細但數而有力。為陽熱內郁不能外達,本質是熱證,故稱「真熱假寒」,治療上應清瀉里熱,疏達陽氣。 一般來說,寒、熱的表象屬標,是一種假象;內、里的寒、熱屬本,是它的本質。 辨別寒證與熱證,不能孤立地根據某一症狀或體征判斷,應對疾病的全部表現綜合觀察,尤其是寒熱、口渴不渴、面色、四肢溫涼,二便、舌象、脈象等幾方面更為重要。即畏寒喜熱為寒,發熱,怕熱喜冷為熱;口淡不渴為寒,口渴喜飲為熱;面色紅為熱;手足厥冷多為寒,四肢煩熱多為熱;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為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結為有熱;舌淡苔白為寒,舌紅苔黃為熱等等。從寒證與熱證的比較可以看出:寒證屬陰盛,多與陽虛並見;熱證屬陽盛,常有陰液虧耗的表現。 三、虛實 虛實是辨別人體的正氣強弱和病邪盛衰的兩綱。一般而言,虛指正氣不足,虛證便是正氣不足所表現的證候,而實指邪氣過盛,實證便是由邪氣過盛所表現的證候。《素問.通評虛實論》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若從正邪雙方力量對比來看,虛證雖是正氣不足,而邪氣也不盛;實證雖是邪氣過盛,但正氣尚未衰,表正邪相爭劇烈的證候。辯別虛實,是治療是採用扶正(補虛)或攻邪(瀉實)的依據,所謂「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一)虛證 虛證的形成,或因體質素弱(先天、後天不足),或因久病傷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襲損傷正氣等原因而致「精氣奪則虛」。 主證: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氣短,形寒肢冷或五 心煩熱,自汗盜汗,大便溏瀉,小便頻數失禁,舌少苔或無苔,脈虛無力等。 臨床上由於氣、血、陰、陽不足可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由於臟腑的不足造成的各臟腑的虛證(如肺氣虛、心血虛、肝陰虛、脾氣虛、腎陽虛等)。下面列表說明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證候及治則。臟腑的虛證在臟腑辨證中討論。 表3-4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鑒別表 分類 共同證侯 不同證侯 治則 常用方劑 氣虛 面色白或萎黃精神萎靡,身疲乏力,聲低懶言,自汗,納少,舌淡胖,脈無力 氣短,乏力動則氣急等症明顯,脈虛無力 益氣 四君子湯等 陽虛 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長,下利清谷,脈遲 補陽 腎氣丸、參茸丸等 血虛 消瘦,頭暈,目眩,失眠,心悸,脈細 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質淡,脈細弱無力 養血 四物湯等 陰虛 低熱或潮熱,顴紅,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盜汗,舌紅絳,質瘦或有裂紋,無苔或少苔,脈細數 滋陰 六味地黃丸等 從上表可以看出:氣虛和陽虛,屬陽氣不足,故臨床表現相似而都有面色白,神疲乏力,自汗等症狀,但二者又有區別,氣虛是虛而無「寒象」,陽虛是虛而有「寒象」――怕冷,形寒肢冷,脈遲等。血虛和陰虛屬陰液不足,故臨床表現相似而都有消瘦,頭暈,心悸、失眠等症狀,但二者又有區別,血虛是虛而無「熱象」,陰虛是陰液虧損不能約束陽氣而導致陽亢,故為虛而有「熱象」――低熱或潮熱,口乾,咽燥等。 (二)實證 實證的形成,或是由病人體質素壯,因外邪侵襲而暴病,或是因臟腑氣血機能障礙引起體內的某些病理產物,如氣滯血瘀、痰飲水濕凝聚、蟲積、食滯等。 臨床表現由於病邪的性質及其侵犯的臟腑不同而呈現不同證候,其特點是邪氣盛,正氣衰,正邪相爭處於激烈階段。常見症狀為高熱,面紅,煩躁,譫妄,聲高氣粗,腹脹滿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或有瘀血腫塊,水腫,食滯,蟲積,舌苔厚膩,脈實有力等。 治則;瀉實攻邪是治療實證的主法,所謂「實則瀉之」。但瀉火、通便、逐水、祛痰、理氣、活血化瘀、消導和驅蟲等不同的瀉法用於不同病邪產生的各種實證,將在有關章節中討論。 辨證虛證與實證可從下面幾方面考慮:從發病時間上,新病、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屬實證,舊病、久病或病程長的多屬虛證;從病因上,外感多屬實證,內傷多屬虛證;從體質上,年青體壯者多屬實證,年老體弱者多屬虛證;從臨床症狀與體征上,參考下表鑒別。 表3-5 虛證與實證鑒別表 症 狀 與體 征 治則 虛證 面色白、蒼白、萎黃無華 神疲乏力 聲低懶言 隱痛喜按 舌淡苔白或少苔 脈虛無力 補虛 實證 面紅 煩躁譫語 聲高氣粗 劇痛拒按 舌紅苔黃厚膩 脈實有力 瀉實 四、陰陽 陰陽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是八綱的總綱,即將表裡、寒熱、虛實再加以總的概括。《類經.陰陽類》說:「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於陰,或本於陽,病變雖多,其本則一」,指出了證候雖然復雜多變,但總不外陰陽兩大類,而診病之要也必須首先辨明其屬陰屬陽,因此陰陽是八綱的總綱,一般表、實、熱證屬於陽證,里、虛、寒證屬於陰證。陰證和陽證的臨床表現、病因病機、治療等已述於表裡、寒熱,虛實六綱之中。但臨床上陰證多指里證的虛寒證,陽證多指里證的實熱證。 (一)陰證 陰證是體內陽氣虛衰、陰偏盛的證候。一般而言陰證必見寒象,以身畏寒,不發熱,肢冷,精神萎靡,脈沉無力或遲等為主證。由臟腑器官功能低下,機體反應衰減而形成,多見於年老體弱,或久病,呈現一派虛寒的表現。 (二)陽證 陽證是體內陽氣亢盛,正氣未衰的證候。一般而言陽證必見熱象,以身發熱,惡熱,肢暖。煩躁口渴,脈數有力等為主證。由臟腑器官機能亢進而形成,多見於體壯者,新病,初病呈現一派實熱的表現。 陰證與陽證的主要臨床表現可參考下表: 表3-6 陰證與陽鑒別表 證侯 四診 陰 證 陽 證 望 面色蒼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無力,萎靡不振,舌質淡而胖嫩,舌苔白而潤滑 面色潮紅或通紅,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質紅絳,舌苔厚,甚則燥裂,或黑而生芒刺 聞 語聲低微,靜而少言,呼吸怯弱,氣短 語聲壯歷、煩而多言,甚則狂言,呼吸氣粗,喘促痰鳴 問 飲食減少,喜溫熱,口不渴,口淡無味,大便溏薄,小便清長或少 口乾口苦,喜涼,煩渴引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 切 疼痛喜按,身寒足冷,脈沉,細、澀、遲、弱、無力 疼痛拒按,身熱足暖,脈浮,洪、滑、數、實而有力。 (三)亡陰與亡陽 亡陰與亡陽,是疾病過程中兩種危險證候,多在高熱,大汗不止,劇烈吐瀉,失血過多有陰液或陽氣迅速亡失情況下出現,常見於休克病人。亡陰亡陽雖屬虛證范圍,但因病情特殊且病勢危篤,而又區別於一般虛證。 亡陰與亡陽的臨床表現,除原發疾病的各種危重症狀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陰之汗,汗出熱而粘,兼見肌膚熱,手足溫,口渴喜飲,脈細數疾而按之無力等陰竭而陽極的證候;亡陽之汗,大汗淋漓,汗涼不粘、兼見畏寒倦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脈微欲絕等陽脫而陰盛的證候。由於陰陽是互根的,陰液耗竭則陽氣無所依附而散越,陽氣衰竭則陰液無以化生而枯竭,所以亡陰與亡陽的臨床表現,難於截然割裂,其間可迅速轉化,相繼出現,只是有先後主次的不同而已。 亡陰與亡陽的治療都以扶正固脫為主。亡陰者,應益氣斂陰、救陰生津,大補元氣以生陰液而免致亡陽,常用方有生脈散;亡陽者,應益氣固脫、回陽救逆,常用方有獨參湯、參附湯等。 亡陰與亡陽的證治,參見下表。 表3-7 亡陰亡陽的鑒別表 汗 四肢 其它症狀 舌 脈 治則 亡陰 汗熱、味咸而粘 尚溫畏熱 面色潮紅、全身灼熱、煩躁、昏迷、氣促、渴喜冷飲 紅絳而干 細數疾而按之無力或虛大 益氣斂陰 救陰生津 亡陽 汗冷、味淡不粘 厥冷畏寒 面色淡色,全身發涼、淡漠、昏迷、氣微、口不渴或喜熱飲 淡白滑潤 微細欲絕或浮而空 益氣固脫 回陽救逆 五、八綱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八綱辯證的運用 表裡、寒熱、虛實、陰陽八綱的區分並不是單純的、彼此孤立的、靜止不變的,而是錯綜復雜、互相聯系、互相轉化的。歸納起來,八綱之間存在著「相兼」、「夾雜」、「轉化」的關系。 (一)相兼關系 「相兼」即指兩個綱以上的症狀同時出現,如外感熱病初期,見有表證,還須進一步辨其兼寒或兼熱,故可分為表寒證和表熱證;久病多虛證,當進一步辨其屬虛寒證或虛熱證。相兼證的出現,不能平均看待,而是有主次和從屬關系,如表寒、表熱證都是以表證為主,寒或熱從屬於表證,治療當以解表為主,分別用辛溫解表或辛涼解表;虛寒、虛熱證都是以虛證為主,寒或熱也從屬於虛證,治療時當以補虛為主,分別用補陽或滋陰的方法。至於表裡相兼時,以何證為主,須看具體病情而定。 (二)夾雜關系 「夾雜」即指患者同時出現性質互相對立的兩綱症狀,如寒熱夾雜、虛實夾雜、表裡夾雜(習慣上叫表裡同病)病。另外,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假象,如真熱假寒真寒假熱等。所以,在辨證過程中,要細心觀察,全面分析,去偽存真,抓住本質,以免造成誤診、誤治,延誤病情。 (三)轉化關系 「轉化」即指某一綱的症狀向其對立的一方轉化。表裡之間、寒熱之間、虛實之間、陰陽之間既是相互對立的,又可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如外感風寒見惡寒發熱、頭痛等表寒證,若因病情發展或治療不當,則病邪可由表入里,病變性質可由寒轉熱,最後由表寒證轉化為里熱證;實證可因誤治、失治等原因,致病程遷延,雖邪氣漸去,而正氣亦傷,逐漸轉化為虛證,虛證可由於正氣不足,不能布化,以致產生痰飲或水濕、氣滯或血瘀等實邪,而出現種種實證。轉化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生,辨證時必須隨時審察病機的轉變,及時診斷治療,避免疾病向惡化方向發展,促進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 八綱辨證運用時,首先辨別表裡,確定病變的部位;然後辨別寒熱、虛實、分清病變性質,了解正邪雙方力量對比狀況;最後可以用陰陽加以總的概括。 小結 八綱辨證是對疾病從表裡、寒熱、虛實、陰陽八個方面歸納、分析進行診斷的一種方法,雖然它還要和病因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結合起來診斷才能趨於完善,但它是各種辨證的基礎,起到執簡馭繁、提綱挈領的作用。 八綱各證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依一定條件而轉化;表證傳里為病熱加重,里證出表為病勢向愈;熱證變寒證、實證變虛證多為正不勝邪,寒證變熱證、虛證變實證多為正氣逐漸恢復。 八綱雖有各自不同的見證,但很少是單純的、孤立的,而是存在著「相兼」、「夾雜」的復雜關系,有時還會出現「假象」。因此,在辨證過程中要認真地調查研究,連貫起來進行思索,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及時掌握疾病的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有中肯的分析,正確的診斷,從而進行恰當的治療。

6、後腰兩側疼是怎麼回事

腰痛是以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證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有腎虛,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瘤,腰部急慢性外傷或勞損,腰肌勞損,強直性脊柱炎等 腰痛可以選擇用中葯來進行治療

7、腰肌勞損能治好嗎?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了,但是還是不知道怎麼辦。

樓主您可以多吃豆豉、絲瓜、蠶蛹等;可常食用茴香、桂皮、花椒等調味品;可多吃些芹菜、紅梗菜、青
菜、水果等清涼的食物;可常服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等,患者均可以酒、醪等作食物薏苡仁、赤小豆可化濕退腫,可以煮粥當點心常服。如果配合使用一個叫日本的琉賓漮的效果會比較好。但是有一點定價偏高,不過值得的哦。試試吧希望對你是有用的.

8、腰酸疼是怎麼回事

腰酸背痛是以下因素都有可能引起:

1、長時間坐著

年輕白領或者司機朋友深受其害,這是因為長時間坐著,導致脊柱疲勞,引起腰背感覺酸痛。

2、睡眠質量欠佳

有很多人喜愛熬夜。習慣晚睡,長時間的作息不規律,嚴重損害了身體健康,引起腰酸背痛。

3、不注意鍛煉

很多人因為缺乏運動,身體的各個器官以及關節都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導致身體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

4、性生活過多

有些年輕的男性朋友,因為性慾旺盛,性生活過多,導致腰酸痛。建議這種朋友適當減少次數,多多鍛煉身體。

5、姿勢不良

不恰當的姿勢,引起腰酸背痛。

6、創傷未愈

局部肌肉、韌帶拉傷,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引起的腰酸背痛。

7、感染、發炎

脊椎內結核或者細菌感染、僵直性或風濕性脊椎炎,引起的腰酸背痛。

8、腰椎間盤突出

彎腰抬重物,姿勢不恰當導致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坐骨神經,引起的腰酸背痛。

9、骨質疏鬆

骨質密度降低導致脊椎體逐漸塌陷, 駝背、身高下降的程度不一,引起的腰酸背痛。

9、什麼是寒?醫生說寒大是什麼意思?

名「中寒」,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筋肉拘急痙攣。
2、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等症狀、身痛,名「傷寒」:
1:寒邪犯表,則出現惡寒、心痛.寒為陰邪,陽氣虛弱所致、發熱等症狀。
3,脈絡不通。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腹痛,則中陽受損,則經脈收引,可出現疼痛;直中臟腑者;寒邪客於經絡關節,會出現腰膝冷痛、泄瀉,則毛竅收縮、頭痛。
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主痛、脈緊等症狀。寒邪犯及肌膚、肢冷,傷於肌表者,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出現惡寒,衛陽受損.寒性凝滯。寒邪直中,或傷及腎陽,使氣血凝滯。內寒是人體機能衰退,可出現胸痹。寒邪致病有內寒,即收縮拘引之意:寒邪侵襲。若上焦陽虛:收引;下焦腎陽不足、無汗.寒性收引、精寒不育等,皆可導致陽氣不振,侵襲脾胃、外寒之別,可造成胃脘痛;中焦脾胃陽虛、腹痛,陰寒阻遏胸陽,或陰寒內盛,會出現畏寒寒為冬季的主氣、無汗,也可見於其它季節,易傷陽氣

10、腰肌勞損吃什麼食物 有治癒的機會是不是?

試試食療1、核桃100克、芝麻50克研末煮糊,`2、可多吃豆豉、絲瓜、蠶蛹等;可常食用茴香、桂皮、花椒等調味品;3、可多吃些芹菜、紅梗菜、青 菜、水果等清涼的食物;4、可常服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等,`患者均可以酒、醪等作食物薏苡仁、赤小豆,可以煮粥當點心常服。

與腰肌梗寒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