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肌的正確位置是從哪裡到哪裡算
腹肌的位置在心窩到肚臍之間的肚皮下。
腹肌是人體結締組織組成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當它們收縮時,可以使軀干彎曲及旋轉,並可以防止骨盆前傾。腹部肌肉對於腰椎的活動和穩定性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還可以控制骨盆與脊柱的活動。軟弱無力的腹肌可能導致骨盆前傾和腰椎生理彎曲增加,並增加腰背痛的幾率。
前外側群
前外側群構成腹腔的前外側壁,包括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和腹直肌等。
腹外斜肌
位於腹前外側壁肌的淺層,為寬闊扁肌,以8個肌齒起自下8個肋骨的外面,與前鋸肌、背闊肌的肌齒交錯,肌束由外上斜向前內下,後下部肌束止於髂峪前部,其餘肌束向內下移行為腱膜,經腹直肌的前面,參與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至腹正中線終於白線。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緣增厚捲曲,連於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之間,稱為腹股溝韌帶inguinalligament、腹股溝韌帶的內側端有一小束腱纖維向下後方返折至恥骨梳,稱腔隙韌帶(陷窩韌帶)lacunarligamento,腔隙韌帶延伸並附於恥骨梳的部分稱恥骨梳韌帶pectinealligament(即cooper韌帶)。腹股溝韌帶和恥骨梳韌帶都是腹股溝疝修補術時用來加強腹股溝管壁的重要結構。在恥骨結節外上方,腹外斜肌腱膜形成三角形的裂孔,為腹股溝管淺(皮下)環superficialinguinalringo。
腹內斜肌
位於腹外斜肌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峪和腹股溝韌帶的外側1/2,肌束呈扇形,後部肌束幾乎垂直上升止於下位3個肋骨,大部分肌束向前上方延為腱膜,在腹直肌外側緣分為前、後兩層包裹腹直肌,參與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及後層,在腹正中線終於白線。腹內斜肌下部肌束行向前下方,越過精索前面,延續為腱膜,與腹橫肌的腱膜會合,形成腹股溝鐮inguinalfalx,或稱聯合腱conjointtendon,止於恥骨梳的內側端及恥骨結節附近。腹內斜肌的最下部分出一些細散的肌束,與腹橫肌最下部的肌束一起包繞精索和睾丸等,稱為提睾肌,收縮時可上提睾丸。
腹橫肌
位於腹內斜肌深面,起自下6個肋軟骨的內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溝韌帶的外側1/3,肌束橫行向前延為腱膜,腱膜越過腹直肌後面參與組成腹直肌鞘後層,止於白線。腹橫肌最下部的肌束和腱膜下緣的內側部分分別參與構成提睾肌和腹股溝鐮
腹直肌
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居腹直肌鞘中,上寬下窄,起自恥骨聯合和恥骨嶠,肌束向上止於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的前面。肌的全長被3、4條橫行的腱劃tendinousintersection分成多個肌腹。腱劃與腹直肌鞘的前層緊密結合,在腹直肌的後面,腱劃不明顯,不與腹直肌鞘的後層癒合,因而腹直肌的後面是游離的。
腹直肌
鞘包繞腹直肌,分前、後兩層。前層由腹外斜肌腱膜與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構成,後層由腹內斜肌腱膜的後層與腹橫肌腱膜構成。在臍下4、5cm以下,由於腹直肌鞘後層的腱膜全部轉到腹直肌的前面,參與構成鞘的前層,使後層缺如,因此,腹直肌鞘的後層由於腱膜中斷而形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線稱弓狀線arcuateline或半環線semicircularline。
白線
位於腹前壁正中線上,介於左右腹直肌鞘之間,由兩側三層扁肌腱膜的纖維交織而成。上方起自劍突,下方止於恥骨聯合。白線堅韌而缺少血管,上部較寬,自臍以下變窄成線狀。在白線的中點有臍環umbilicalring,為在胎兒時期臍血管通過0處,是腹壁的一個薄弱點,若腹部臟器經此處膨出,則稱為臍疝。
後群
後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將在下肢肌中敘述。腰方肌quadratuslumborum,位於腹後壁,在脊柱兩側,其內側有腰大肌,後方有豎脊肌。起自髂嵴的後部,向上止於第12肋和第1、4腰椎橫突,作用是下降和固定第12肋,並使脊柱側屈。
(1)腰橫肌擴展資料
腹股溝管
腹股溝管inguinalcanal,為腹前外側壁三層扁闊肌和腱之間的一條裂隙,位於腹前外側壁的下部、腹股溝韌帶內側半的上方,由外上斜向內下,長約4、5cm,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宮圓韌帶由此通過。
腹股溝管有兩口、四壁。內口稱腹股溝管深(腹)環deepinguinalring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約1、5cm處,為腹橫筋膜向外的突口,其內側有腹壁下動脈;外口即腹股溝管淺(皮下)環superficialinguinalringo前壁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內斜肌,後壁為腹橫筋膜和腹股溝鐮,上壁為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弓狀下緣,下壁為腹股溝韌帶。腹股溝管是腹壁的薄弱區,為疝的好發部位。
腹股溝三角
腹股溝(海氏)三角inguinal(Hesselbach)triangle是由腹直肌外側緣、腹股溝韌帶和腹壁下動脈圍成的三角區,位於腹前壁下部。
腹部筋膜
腹部筋膜包括淺筋膜、深筋膜和腹內筋膜。
1、淺筋膜在腹上部為一層,臍以下分為淺、深兩層。淺層內含脂肪,稱Camper筋膜深層為膜性層,含有彈性纖維,稱Scarpa筋膜,向下與大腿的闊筋膜愈著向內下與會陰淺筋膜、陰囊肉膜相續。
2、深筋膜可分為數層,分別覆蓋在前外側群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3、腹內筋膜貼附在腹腔各壁的內面。各部筋膜的名稱大多與所覆蓋的肌相同,如膈下筋膜、腰方筋膜、髂腰筋膜、盆筋膜和腹橫筋膜等。
參考資料
腹肌-網路
2、腰肌橫突綜合症的病因是什麼,怎樣可以緩解
這兩種疾病完全不同。1、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為腰部肌及其附著點筋膜、甚至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常被用作沒有明確器質性病變的慢性腰背部疼痛的總稱。2、腰三橫突綜合征是因該橫突尖端的急慢性損傷而引起的腰痛或腰骶部疼痛,此病的發生與其解剖和生物力學特點有關,它是腰椎前凸的頂點和腰椎活動的中心,成為腰部活動杠桿的支點,承受壓力應最大,該橫突最長、最寬,尖端肥厚,當腰部用力,當用力不平衡時,一側椎旁肌收縮,由於杠桿作用,引起對側橫突上撬,產生橫突尖端組織的急、慢性損傷,出現、滲出,產生無菌性炎症。
3、覃悅鑫四歲男孩腰椎椎管內患惡性橫紋肌樣瘤導致大小便失禁,下肢癱瘓。治療費高請大家幫忙塔把手,謝謝
你好這種情況下你需要看一下是否能進行手術的情況,比較復雜必須得由醫生給你綜合判斷
4、腰三橫突炎肌肉疼痛熱敷有效嗎?
熱敷!!運動後肌肉痛是因為運動時肌肉產生了大量的乳酸。這時熱敷可以使皮膚透氣,加快皮膚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環,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促進新陳代謝,使皮膚各部分獲得營養,並加快乳酸等代謝產物的清除。還能安撫神經,使全身肌
肌肉,熱敷
熱敷!!運動後肌肉痛是因為運動時肌肉產生了大量的乳酸。這時熱敷可以使皮膚透氣,加快皮膚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環,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促進新陳代謝,使皮膚各部分獲得營養,並加快乳酸等代謝產物的清除。還能安撫神經,使全身肌
5、第三節腰椎橫突周圍的肌肉是哪幾塊?
1、豎脊肌。以總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
後部和胸腰筋膜,其中中間為最長肌,止於橫突及
其附近肋骨;
2、橫突棘肌。由多個斜肌束組成,排列於由骶骨至
枕骨的整個脊柱的背面,為豎脊肌所掩蓋。肌束起
自下位椎骨的橫突,斜向內上方,跨越1-6個椎骨不
等,止於棘突。
3、橫突間肌。在相鄰的橫突之間有橫突間肌,腰頸
部比較發達。
4、骶棘肌。起自骶骨背面,骶結節韌帶,腰椎棘突
,髂嵴後部腰背筋膜,止於肋骨、椎骨的橫突和棘
突以及顳骨乳突等。
5、腰方肌 起自髂嵴,止於第十二肋骨和上位四個
腰椎
6、腰大肌 起自第十二胸椎下緣,全部腰椎體外側
面和橫突,止於股骨小轉子。
6、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6)腰橫肌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7、右腰部多形性橫紋肌肉瘤治癒希望有多大
如果病人可以再次手術切除,多少會有治癒的機會。
如果單純化療與放療。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但是難以治癒腫瘤。將來腫瘤再度出現,增大的幾率極大。
================
【免責聲明】
腫瘤專科醫師對癌症病人作出准確而完整的 診斷與治療意見,必須要面對病人進行問診,體檢。必須要全面掌握病人的病史,以及各種輔助檢查資料。
在百度知道中,本人無法取得上述資料。因此本人的一切診斷與治療意見都有可能是不準確,或者不完整的。
本人的一切意見僅供網友適當參考。不可直接用於指導病人的診斷與治療行為。
同時本人強烈建議網友對於癌症病人的一切診斷與治療都必須在當地的醫師指導下進行。
如果只按照本人的網路中意見而進行了診斷與治療行為,其一切後果將病人與家屬自負。本人不負任何責任。
8、你好,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和腰肌勞損有什麼不同?
跟你說三點:1不要悲觀啊,你只是沒去對地方。2你應相信國醫,西醫解決不了的問題,有時還得中醫以解決。3你的了解這種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疾病。腰椎分5節,依次從上向下是:1,2,3,4,5。每節腰椎向兩側橫長兩根骨骼,醫學名稱叫橫突。五節腰椎的橫突,數第三節長,它在整個腰椎的彎曲動作中,是「最長的杠桿」。所以,它受力最大,最易受傷。再談治療:普通推拿不管用,牽引只是拉寬椎間隙,而且還易拉松腰肌。針灸可行,但針灸也有它的適應症。外用葯,口服葯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腰椎生理位置的改變。我建議你找正宗手法復位的大夫推拿復位。以我個人的經驗手法復位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有確切的治療效果,從臨床上治癒。
9、唱歌用丹田和橫隔肌及腰部的共同配合下來完成的,但是這些在演唱當中怎樣發揮他們的作用啊?
知道有那個意識就行,別刻意去想,多想想歌曲的感情,用感情唱歌
10、如何鑒別腰肌勞損和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腰肌勞損和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均會引起腰部疼痛,但兩者有不同之處,應仔細鑒別。1.病因不同腰肌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其發病與腰部急性外傷治療不當、腰部過度活動及過度負荷、風寒濕環境等有關。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指第三腰椎橫突周圍組織的損傷,其發病與第3腰椎過長而易受到反復牽拉損傷有關。2.症狀不同腰肌勞損主要症狀為長期反復發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適,或持續性脹痛,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發生變化,時重時輕。患者不能久坐久站,不能勝任彎腰工作,並常常用手錘擊腰部以緩解不適。腰部活動基本正常,一般無明顯障礙。腰部有壓痛點,范圍較廣,多位於腰椎橫突等處。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主要症狀為腰部慢性、間接性的酸脹疼痛及乏力,疼痛可向大腿前方及臀部放射。患者難以維持單一姿勢,如久坐、久站,而改變體位可使腰部感到輕松。腰部活動受限,以側彎時明顯,嚴重時可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產生影響。在第三腰椎橫突旁4cm處,有明顯的壓痛及局限性肌緊張或肌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