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2015秋分養生

2015秋分養生

發布時間:2021-07-01 00:27:10

1、秋分節氣養生的妙招有哪些

1、加強精神調攝
秋分過後,容易情緒低落,悲憂傷感。此時應調整精神狀態,保持樂觀的情緒,胸懷豁達,寧神定志,收斂神氣。要多出戶外,經常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培養廣泛的業余興趣愛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以此減輕秋季對人心理上的不良反應,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干擾。
2、適度增添衣物
秋分的著裝很有講究。由於天氣轉涼,氣溫下降,宜適時添衣,注意保暖。然而,秋分時節雖涼風習習,卻不甚寒冷,秋高氣爽,景緻宜人,是秋凍的最佳時期,因此,不要一下穿得太多,捂得太嚴,尤其是青壯年和無病健康人,這樣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守的需要,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就要注意了,秋分節氣過後,天氣就已經逐漸的變冷了,所以適當的加一些衣服是非常有必要的。
3、飲食宜潤宜酸

秋分時節正是秋燥襲人之時。根據「燥者潤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則,可適當多吃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等,另外酸甘化陰,秋分節氣前後適當的吃一些酸酸大水果是很不錯的選擇哦,比如葡萄、石榴、蘋果等這些美味的水果,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補充營養,還能夠預防秋燥現象哦。
4、起居早晚守時
從秋分開始,天氣逐漸變得晝短夜長,此時應適當調整「生物鍾」,將夏天晚睡早起的作息時間調整為早睡早起,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需要注意的是,心臟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腎病、胃病患者莫要「貪黑」,切忌過勞。——漢高機械

2、秋分養生潤燥是非常重要的,你知道秋分養生的方法嗎?

秋分養生要注意調整好作息,規律作息,調整心態,吃對食物。秋分養生非常講究只有好好做到這些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秋分養生注重陰陽,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規律作息。《皇帝內經》里說到秋三月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就是說秋天天氣蕭瑟,大氣明凈。所以人要早睡早起來應對這種天氣。夜晚睡眠充足,吸取了陰氣,白日精力旺盛,吸取陽氣。所以早睡早起可以讓陰陽平衡,也能避免人夜晚熬夜時,被深夜的冷燥空氣所傷,導致感冒或者咳嗽。

 

人們都說「悲春傷秋」秋天的風景蕭瑟,萬物開始衰敗,人難免觸景生情,所以秋天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多運動,多去公園逛逛,或者農村看看,去看秋收的美景,看秋日的大豐收,保證自己心情的愉悅。避免燥氣郁結於心中,導致生病。

 

為了防止秋燥,還要吃對食物。秋分後不宜大補,大補會導致燥熱加劇。秋日放燥首先要多喝溫開水,以保持人體處於不缺水的狀態。多吃水果,吃一些山楂,梨子,獼猴桃保持維生素、水份,膳食纖維的攝入,這樣可以保持人體消化道的濕潤,保證人體的消化系統的工作效率。多吃蔬菜和番薯。為了注重營養均衡,也要適當吃一些肉,比如兔肉和鴨肉。鴨肉更適合秋分後吃,鴨肉性溫,秋分後吃最好。兔肉適合秋分之時吃。因為兔肉性涼,秋分時仍然燥熱所以吃兔肉很合適。

3、秋分有什麼習俗和養生之道?

每年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秋分到了,意味著正式進入秋季。秋分當天日夜時間均等,而後夜愈長日愈短。全國大部分地方氣溫下降快速而明顯。

有趣的節氣

雷始收聲:秋分之日「雷始收聲」,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入地收聲。陽光隨之衰微。前半秋,秋雲逶迤,秋霞爛漫已成告別。後半秋,陰風四起,秋雨纏綿,該秋蟲殘鳴、紅葉傷心了。

蟄蟲坯戶:後五日「蟄蟲坯戶」。王安石詩雲:「忽忽遠枝空,寒蟲欲坯戶。」「坯」在這里是「培」的意思,蟲類受寒氣驅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別殘秋,准備冬眠了。

水始涸:再五日「水始涸」,涸是干竭,水氣的影響,春夏水長,到秋冬就會乾涸。

習俗

秋祭月。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由於月宮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的傳統。

吃秋菜。嶺南地區,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一種野莧菜。採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

粘雀嘴。秋分這一天,農民按習俗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是希望避免雀子來破壞莊稼。

送秋牛。秋分時分便會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人。「秋牛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豎雞蛋。「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試驗。

養生

秋分養生先養肺。秋分過後氣溫驟降,如若人體抵抗力差,容易引起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分時期一定要注意保養肺氣,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飲食方面應多喝水、吃糯米、蓮藕、銀耳等能生津潤燥的食物。

秋分時節防心衰。秋分時落葉紛飛、景象蕭條,易使人憂愁,對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甚至出現頭昏、乏力、心慌等一系列「心衰」症狀。所以,我們應保持心態平和,多多鍛煉身體,這不僅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使心胸變得開闊。

4、秋分養生吃什麼好

1. 秋日起居,早睡早起

秋季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為以後的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引發咳嗽等疾病困擾。

秋季人們很容易發困,總感覺睡不夠。適當午睡,能使人身體得到舒緩和放鬆,更能有精力工作。

2. 飲食清潤,預防秋燥

秋分過後,氣候乾燥,各種「秋燥」問題接踵而至,此季容易發生口舌乾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

預防「秋燥」,應多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葯、梨、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秋分時節的鮮梨、蘿卜都具有行氣的功效,可以抵達人體各處潤燥。梨盡量熟食,可滋五臟之陰。

天氣轉涼後,春夏活躍於體表的氣血收回到體內,人的消化能力增強,是「收養」氣血最好的時間段。傳統醫學認為,秋季補血可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秋季補血不僅能固本培元,使身體正氣恢復,而且有利於驅病祛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

補養氣血離不開補鐵,而補鐵應循序適度原則,不管是食物還是鐵劑,都須避免鐵攝入過量導致的鐵中毒。輕微鐵中毒症狀為頭暈惡心、腹瀉休克,嚴重者者甚至會昏迷死亡。

秋季可服用瑞克生血寧片補養氣血,作為「小劑量、高吸收」的安全鐵劑,生血寧片在高效補鐵的同時能預防鐵中毒。秋季適度補鐵補血,氣血充盈充滿活力,方能迎接寒冬對身體的挑戰。

3.適當秋凍, 提升抵抗力

秋季氣溫稍有下降,雖涼卻不是很寒冷,是「秋凍」的較佳時期。如果過早保暖,機體對寒冷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使得人體對寒冷的調節能力下降,真正到了寒冬時節更加容易患病。如果適當「凍一凍」,則有助於增加人體自身皮膚黏膜對寒冷的耐受力,從而提高抗病能力。

初季氣溫下降,青壯年穿衣要有所控制,避免身熱汗出,傷陰耗氣。晚秋早晚溫差增大,特別是秋末冬初,常有強冷空氣侵襲,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就會適得其反。

適當「秋凍」卻不能凍腳,特別要注意讓腳保暖。光腳很容易著涼,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引發感冒。晚上臨睡前熱水泡一會兒腳也是不錯的秋季養生方法。

5、秋分吃什麼養生

當歸燉子雞
原料:當歸30克,子母雞1隻。
製作:將子母雞宰殺去毛、去肚腸。將當歸填入雞腹,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爛熟。
功效:補血益氣,和胃止痛。

黃精粥
30克(或鮮黃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製作: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後加白糖適量即可食。每日1劑。
功效:滋陰潤肺,平咳去痰回。
禁忌:脾虛有濕,咳嗽痰多而稀白者,不可食用。
天門冬粥
原料:
1、主料:天門冬20 克,粳米100 克。
2.調料:冰糖。
製法:
1、將天門冬搗碎,放入砂鍋內,加水煎取濃汁,去渣。
2.將米洗凈,連同煎汁一起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為小火煮約30 分鍾成粥,用糖調味即成。
按:天門冬含天冬酞胺,粘液質等成分。近代研究證明,天冬酞胺有去除色素沉著症的作用,與粳米共煮粥,具補中益氣、益皮膚、悅顏色的作用。
葯用價值:潤肺生津,養腎補虧。天門冬粥是很好的健美食品,答還可作為肺腎陰虛病人的食療粥。
禁忌:脾胃虛寒,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者,不可食用。

6、秋分如何養生

秋天就這樣來了,天一下子轉涼,讓好多還在盡情享受裸露夏季的MM們很是吃驚加遺憾,想著很多還沒來得及穿的漂亮衣服就要這樣沉入箱底默默無聞了,不免有些傷感吧,可是也不要沉浸在傷感中白白錯過了涼爽的秋季哦,要知道,從養生角度看,秋季可是很關鍵的呢。因為漫長炎夏與冷冬的交替,需要更多呵護,讓身體能夠儲存能量度過寒冬。

從中醫節氣看,中秋是氣候轉換的分界點。中秋之前算早秋,一過中秋,天氣明顯轉涼,早晚溫差大,人體新陳代謝漸緩,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甚至會皮膚乾燥,或腹瀉、便秘等腸胃功能失調。

秋燥傷人

「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燥,」不同於夏天雨水多,濕度高,秋天氣候乾爽,燥氣為主。 燥,呈顯在身體的症狀多是:發炎、腫痛、干。

古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燥勝則干」,中醫學認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如果肺氣太強,容易口乾舌燥、乾咳、喉嚨痛。肺在五行屬金,金克木,木在中醫屬肝,如果肺氣過強容易傷肝木,產生虛火、肝火。

身體的血、津液與痰是一體的,會互相轉化。當負責藏血的肝功能弱時,身體血液循環不良的地方津液就不足,自然導致皮膚乾燥、口渴、失眠、大便干解。

7招讓你天涼好個秋

第一招:少辛增酸 忌寒涼

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因為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

從食物屬性解釋,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氣。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過量。

有些人愛吃酸梅止渴,「其實酸梅屬於鹼性,」吃多了影響腸胃道消化機能,容易發生潰瘍,一旦天氣更冷,罹患消化性潰瘍的機率大增。

至於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就太陽能量來說,秋天陽氣漸收,陰氣慢慢增加,不適合吃太多陰寒食物。「菜最好過個火,燙一燙再吃。」

尤其應避免瓜果,因為「秋瓜壞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損脾胃陽氣。不妨適量吃蘋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龍眼。

「順著大自然節氣吃當令水果最好了,」現代人因為運輸方便、科技發達,可以輕易吃到其它季節盛產的水果,反而容易吃錯食物,「你想想,古人的秋冬哪有西瓜?」

貼心小秘方:

可滋陰潤燥:銀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漿、蜂蜜、藕等。

偏酸性水果:蘋果、葡萄、石榴、楊桃、檸檬、柚子、山楂等。

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椒、蔥等。

第二招:養陰補氣

中醫師不反對秋天進補,但了解自己是哪種體質很重要,因為「補」的內容也各異。

有時出現上呼吸道毛病,以為感冒,其實不然。而是有些年紀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較少,容易眼睛干澀、乾咳舌燥,並沒有出現紅腫痛的發炎現象,中醫稱為「陰虛」,要適度服用養陰葯,以改善體質。

如果屬於過敏體質,著重「補氣」,要偏向溫補,忌吃寒涼食物。

在門診中會發現,病人經常「補錯葯」。有一次,醫生發現怎麼都控制不好過敏體質患者病情,經詢問後才知道,病人私下吃蜂膠。

很多人以為蜂膠對過敏性疾病很好,其實蜂膠在中醫屬於寒性,剛好與治過敏體質溫熱葯相沖。病患一停用蜂膠,症狀立刻改善。

另外,經常腹瀉等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議多補鰻(最好清蒸)。

貼心小秘方:

常見的養陰葯:枸杞、玄參、玉竹、麥冬,可促進唾液腺體的分泌,可潤喉,也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

常見的補氣葯:人參、黃耆、白術、茯苓(不過,在劑量上難以拿捏是否適合自己體質,不論食補或葯補,最好找專業中醫師問診。)

第三招:情緒保守,收斂元氣

依照自然界律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了貯存體內陽氣,要早睡早起。

《皇帝內經》記載:「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郁結。「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靜,」在時令轉變中,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才能保生機元氣。

第四招:適當的運動

北京的秋天不算太冷,空氣品質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運動,吸收天地精華。尤其伸展動作,可幫助拉身,維持身體靈活度,滋脾補筋,強化循環。

伸展具有「運化作用」,能收斂心神。運指呼吸,「運之始暢」,意思是呼吸一旦舒暢開來,「化之始通」,從呼吸帶動的循環系統、腸胃消化到內分泌系統,一路順暢,氣血循環自然活絡。

要注意的是,早晚較冷時,不要在外面運動。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調整運動方式。

貼心小秘方:

早晚天冷:建議在室內運動,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或瑜伽等。

白天戶外:建議老年人多緩步走,年輕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強心肺功能、調整氣血。

第五招:穿明亮衣服

有種說法,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這是延伸自五行理論(「木火土金水」對應「青赤黃白黑」再對應「肝心脾肺腎」)。

然而中醫師有另番詮釋。

「秋與白,有點穿鑿附會,」尤其白色食物多偏寒涼,像白菜、蘿卜這類,「吃吃當然不錯,可是如果屬於過敏體質,會愈吃愈嚴重。」顯見中醫理論絕非一板一眼,必須適個別體質而異。

另外秋天萬物枯敗,充滿蕭瑟肅殺氣氛,情緒容易受影響。五行中既然秋天對應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讓心情更愉悅輕快,別人看起來也較有生氣,不致死氣沉沉。

第六招:強身健肺養生功

秋氣通肺,秋燥易傷肺,因此秋天首當保養肺臟,以下介紹兩種養肺功法。

高甩兼容法

功效:能擴展心、肺脈及肝、脾、胃功能,有助於神智清明,身體輕盈靈活。

步驟: 1.眼神平視,吸氣,兩手順勢甩高過頭,身體向上挺拔。

2.吐氣放鬆,兩手平均朝身後下甩。

3.如此來回運作,連續約十分鍾。

嘶泄肺盛法

功效:能幫助情緒內斂、收攝平和。

步驟: 1.兩腳平行與肩同寬。

2.吸氣時手心上捧,順勢在胸前翻掌,掌心朝外。

3.呈「嘶」字口形不發出聲音,緩緩吐氣,兩手向兩側平推伸直,然後慢慢放鬆。

4.兩手放下,身形回正。 第七招:秋季養生食譜

A.潤膚止癢粥

B.清蒸鱸魚

C.滋陰銀耳羹

D.秋季養生茶:桑菊茶

去這里看,全是如何養生的文章

7、秋分詩詞賞析 描寫秋分的詩句有哪些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贈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會解如來意,僧家獨有君。 開經對天子,騎馬過聲聞。

本寺遠於日,新詩高似雲。

熱時吟一句,涼冷勝秋分。

8、秋分之後如何養生?

1. 秋日起居,早睡早起

秋季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為以後的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引發咳嗽等疾病困擾。

秋季人們很容易發困,總感覺睡不夠。適當午睡,能使人身體得到舒緩和放鬆,更能有精力工作。

2. 飲食清潤,預防秋燥

秋分過後,氣候乾燥,各種「秋燥」問題接踵而至,此季容易發生口舌乾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

預防「秋燥」,應多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葯、梨、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秋分時節的鮮梨、蘿卜都具有行氣的功效,可以抵達人體各處潤燥。梨盡量熟食,可滋五臟之陰。

天氣轉涼後,春夏活躍於體表的氣血收回到體內,人的消化能力增強,是「收養」氣血最好的時間段。傳統醫學認為,秋季補血可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秋季補血不僅能固本培元,使身體正氣恢復,而且有利於驅病祛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

補養氣血離不開補鐵,而補鐵應循序適度原則,不管是食物還是鐵劑,都須避免鐵攝入過量導致的鐵中毒。輕微鐵中毒症狀為頭暈惡心、腹瀉休克,嚴重者者甚至會昏迷死亡。

秋季可服用瑞克生血寧片補養氣血,作為「小劑量、高吸收」的安全鐵劑,生血寧片在高效補鐵的同時能預防鐵中毒。秋季適度補鐵補血,氣血充盈充滿活力,方能迎接寒冬對身體的挑戰。

3.適當秋凍, 提升抵抗力

秋季氣溫稍有下降,雖涼卻不是很寒冷,是「秋凍」的較佳時期。如果過早保暖,機體對寒冷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使得人體對寒冷的調節能力下降,真正到了寒冬時節更加容易患病。如果適當「凍一凍」,則有助於增加人體自身皮膚黏膜對寒冷的耐受力,從而提高抗病能力。

初季氣溫下降,青壯年穿衣要有所控制,避免身熱汗出,傷陰耗氣。晚秋早晚溫差增大,特別是秋末冬初,常有強冷空氣侵襲,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就會適得其反。

適當「秋凍」卻不能凍腳,特別要注意讓腳保暖。光腳很容易著涼,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引發感冒。晚上臨睡前熱水泡一會兒腳也是不錯的秋季養生方法。

9、秋分節氣如何養生?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注意:平衡營養、少辛增酸

一、平衡營養:

營養學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製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

秋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性,營養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慾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特別應多吃耐嚼、富於纖維的食物。 

二、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剩肺氣之侵入。

根據中醫營養學這一原則,在秋季這6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

三、陰陽平衡:

秋分時節晝夜均等,所以我們養生也要遵循陰陽平衡的原則,使陰氣平和,陽氣固密。「陰陽平衡」是中醫的說法,其實這與現代醫學中的「營養均衡」,有異曲同工之妙。想要均衡營養,首先要做到不挑食,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和「七天營養素」的平衡攝入。

(9)2015秋分養生擴展資料:

秋分時節適宜吃的食物:

1、白蘿卜

白蘿卜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廢物,因為具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非常適合消化不良、積食的人群食用。白蘿卜味道微辣,可與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既可減輕辣味,還可以解膩,有補氣順氣之功效。

2、南瓜

秋冬季節是吃南瓜的黃金時節,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成分,可以起到保護腸道、促進消化、促進潰瘍癒合以及排毒的作用。南瓜中的甘露醇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同時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南瓜烹飪簡單,蒸食、煮粥或煲湯皆宜。比如,小米南瓜粥,取小米100克用水浸泡20分鍾,南瓜300克去皮切塊,小米煮30分鍾後加入南瓜,攪拌均勻後繼續煮15分鍾即可。

3、生菜

生菜受到很多減肥愛好者的喜愛,常被用作蔬菜沙拉中的原料。生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並且含有大量水分,秋季乾燥,多吃生菜有助於補水,防治秋燥。生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較白菜多,女性常吃有助於保持苗條身材。

與2015秋分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