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捂秋凍」,這樣的養生方法真的科學嗎?
在我國一直有這樣的一句話。叫做「春捂秋凍」,而且有一些老人把這句話,當作保健養生的關鍵。經常拿來教育年輕人。在科學上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的。並不是違背科學的。
在春季的時候,陽氣初生而未盛,陰氣始減而未衰。在春天裡,人體內的陽氣還不夠盛,體表皮膚抗寒能力相對差一些。這個時候,我們如果不及時添加衣服、保暖,易損傷陽氣,所以要特別注意保暖。
那麼對於秋季來說,和春季完全不一樣,秋季則是陰氣初生而未盛,陽氣始減而未衰。氣溫降低,人體陽氣開始收斂,為冬時藏精做准備。這個時候如果一下子添置太多的衣物,會影響到陽氣的收斂。正需要一些冷空氣的刺激,不但有利於體表皮膚的緻密和陽氣的潛藏,還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
在我們國家通常3-5月為春季,9-11月為秋季,對於這兩個季節來說,它們都是過渡性季節,但是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差異性一個是由低溫向高溫過渡,另一個則是相反。
但是對於春季白天的溫度相對高一些,但是早晚溫度還是比較低的。而且春季屬於回暖期,室外要比室內熱很多。然而而秋天就不一樣了,是一個降溫的季節,室外會先冷下來,室內反而更加暖和一點兒。
假如春天不「捂」,一熱就急著脫衣服,換上輕薄的衣物,身體很容易不適應早晚還有室內的溫度,帶來感冒等不適病症。而秋天如果一冷就加「衣物」,也會因為不適應室內的溫度,而影響到身體的保健。由於秋天天氣剛冷,更冷的日子還在後頭,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適當少穿一些,也能提高身體抗寒能力,讓身體更好的適應之後的寒冷冬季。
「春捂秋凍」也是講究「度」的。凡事過猶不及。如果在春末、秋末,氣溫已經過渡到夏天和冬天模式,還是捂得很嚴實或穿得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分了。因此,春季和秋季衣物的增減要適當
關於「春捂秋凍」是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所以當老人在用這個教育你的時候,要聽老人的勸導,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個度。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2、什麼叫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我國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從氣候學的觀點來分析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春與秋雖都是過渡季節,但仍有差異。我國通常把3-5月稱為春季,9-11月稱為秋季。最高氣溫的平均值春季高於秋季;平均最低氣溫秋季則高於春季。
這說明:雖然春季白天的溫度高了一些,但是早、晚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另外,春季是回暖期,室內溫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在春季雖然在室外很熱,進入室內,就比較涼爽了。秋季則正好相反,是一個降溫的季節,室外溫度雖然下降了,室內溫度還比較暖和。
因此,如果春季不「捂」,遇熱就脫棉衣,就有可能不完全適應早、晚與室內的溫度。因此勸君別過早地脫棉衣,宜多「捂」些時候,這對春季養生保健有利。秋季「不冷」,冷就加衣服,也同樣不適應室內的溫度,又因秋季剛開始轉冷,寒冷的日子還在後面呢,所以,適當地少穿點衣服,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對過好冬季也有幫助。
春天,北方冷空氣還會不斷入侵我國,其頻率和強度都超過秋季。為適應頻繁的冷暖變化與較強的風力,春季的衣著應比秋季更保暖。
3、為什麼養生大師會經常強調要「春捂秋凍」?????為什麼春天捂一捂對身體比較好一些??????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會難以適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冬去春來,是從冷轉熱的過渡階段,天氣雖然已經暖起來,但是氣候經常變化,一會暖一會冷,往往是太陽出來後,風和日暖,遇到刮風下雨就會冷起來。由於人們在冬天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脫得太多,就會不適應氣候變化而容易著涼得病。所以,人們在初春季節要有意捂著一點,慢慢的減衣服。
夏去秋來,是從熱到冷的過渡階段,天氣雖然冷起來,但有個轉變的過程。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趕緊穿上許多衣服,甚至過早地穿上棉衣,這種做法不好,因為過早地穿上棉衣,就會使身體得不到對冷空氣的鍛煉,使防寒能力降低,不利於人體功能的調節,結果,到了三九嚴寒,真正大冷季節,鼻子和氣管一旦受到冷空氣侵襲,裡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引起抗菌能力減弱,躲在鼻子或氣管里的病菌乘機活動,引起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使人傷風感冒。所以,秋季又應該凍著點,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當然凡事皆有個度,「春捂秋凍」並不排除根據氣溫變化。人們的體溫總是要保持攝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調節,同時也要靠增減衣服來協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分了。
秋凍並非人人適宜,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病患者、慢性腎臟病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不宜「凍」,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凍」得適度。
4、春捂秋凍的原因!
「春捂秋凍」是我國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從氣候學的觀點來分析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春與秋雖都是過渡季節,但仍有差異。我國通常把3-5月稱為春季,9-11月稱為秋季。最高氣溫的平均值春季高於秋季;平均最低氣溫秋季則高於春季。
這說明:雖然春季白天的溫度高了一些,但是早、晚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另外,春季是回暖期,室內溫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在春季雖然在室外很熱,進入室內,就比較涼爽了。秋季則正好相反,是一個降溫的季節,室外溫度雖然下降了,室內溫度還比較暖和。
因此,如果春季不「捂」,遇熱就脫棉衣,就有可能不完全適應早、晚與室內的溫度。因此勸君別過早地脫棉衣,宜多「捂」些時候,這對春季養生保健有利。秋季「不冷」,冷就加衣服,也同樣不適應室內的溫度,又因秋季剛開始轉冷,寒冷的日子還在後面呢,所以,適當地少穿點衣服,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對過好冬季也有幫助。
春天,北方冷空氣還會不斷入侵我國,其頻率和強度都超過秋季。為適應頻繁的冷暖變化與較強的風力,春季的衣著應比秋季更保暖。
5、春捂秋凍的養生方法有哪些好處呢?
立秋的到來,標志著秋天的開始,氣溫將逐漸轉涼。在我國北方很多地方有「春捂秋凍」的說法,意思是春天穿衣服要盡量保暖,而秋天呢,則在一定程度上要挨些凍,只有這樣才能對身體有好處。但對許多人來說,這「春捂」似乎還容易理解,可這「秋凍」就有些讓人莫名其妙。中醫理論認為天人合一,即人體與大自然是一個息息相關、充滿聯系、密不可分的整體。
正常狀態下,人體的動態變化規律必須與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相一致和同步,這種一致性和同步性用中醫的概念來表達,即體現在陰陽的變化上,一旦這種規律因外來或內在的因素影響而被打破,即意味著人體健康狀況遭到破壞,任其進一步發展必將形成各種病症。所以無論從養生還是治療的角度看,使人體的陰陽變化與大自然保持一致是十分重要的。大自然的陰陽變化節律究竟是怎樣的呢?早在《內經》中已有明示。
一年四季之中,大自然的陽氣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如此循環往復。對應的氣候特點是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陽氣在運動變化的任何一個環節受阻,都會波及整體。人體陽氣變化同樣要與之相適應。我們先來看春生,春季,一陽初生,冰河解凍,萬物復甦,初生之陽如剛萌芽之幼苗,當然難以抵禦早春的嚴寒,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使之去寒就溫,就好像北方農民春季種蔬菜要採用溫室的道理一樣。對應養生的要求就是要「春捂」,只有這樣陽氣才能不斷生發,才會有夏季陽氣盛滿的繁茂景象。那麼,到了秋季,氣溫轉涼,大自然陽氣潛藏,人體陽氣也隨之轉入收斂狀態,只有很好地收藏,來年才能有生發的基礎。可是我們說陽氣主升主動,陽氣如何才能更好地潛藏呢?
《內經》中關於陰陽關系還有另外一個原則,即「陰陽制約」,相對於人體陽氣來說,人體周圍的秋涼氣候就是陰,陰自然要制約陽,一定程度上,陰氣越盛,對陽氣的制約作用自然越強,就越有利於陽氣的收藏。「秋凍」的實質即加強陰氣的制約作用,其養生意義即在於此。當然,「秋凍」的意義要靈活看待,也要維持在一定的限度內,因為古人畢竟是在當時的社會生活條件下總結出來的規律,當時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環境相對不變,所以其「秋凍」的程度是很有限的,而現在人們由於生活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步行或散步時,維持「秋凍」的原則還是可以的,出門時尤其騎自行車或摩托車時則應添加衣物,以免過度受涼,否則就會擾動人體內部陽氣,就違背了養生的初衷。
6、為什麼說"春捂秋凍"能少得病
春捂秋凍」是一句衛生諺語,這是人們維護身體健康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當然凡事皆有個度,「春捂秋凍」並不排除根據氣溫變化。人們的體溫總是要保持攝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調節,同時也要靠增減衣服來協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一方面是氣溫變化大,同時與衣著調適不當也有很大關系。上下身沒什麼區別,關鍵在於全身機體是否協調。
春捂秋凍」是我國民間普遍流傳的養生保健諺語,但是也常聽到有不同以至相反的意見。究竟它適用條件和適用情況如何?「春捂」新悟
大約在7年前,作者曾發表了「春捂新悟」一文,討論了同是氣溫多變的過渡季節,何以秋要凍而春卻要捂。主要內容如下:
春季中自然界氣溫處於上升階段,但室內氣溫由於房屋熱惰性跟不上室外而產生內外溫差。這種溫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後達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別是,從溫暖陽光下走進陰涼的室內,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涼致病。由於我國在同緯度上春(秋)季升(降)溫最急,因此才誕生了我國特殊的「春捂秋凍」的養生諺語。
以地區而言,我國春捂(秋凍)的重要性北方遠大於南方。因為我國春秋季溫速度隨緯度降低而迅速改變。華南地區一般已聽不到春捂秋凍的說法。「秋凍」新懂
同樣道理,秋季氣溫處於下降階段,室內氣溫因房屋熱惰性而落後於室外大自然,從而產生相反的溫差。從室外走進室內,氣溫升高,自然需要脫衣秋「凍」,以防出汗傷陽,影響身體健康。
不過不同的是,秋季外冷內暖的溫差主要發生在夜間而不是白天。筆者今年9月上旬曾去太行山區游覽。當時北方冷空氣剛到,晴夜中氣溫較低,再加上深谷地形中又有從兩側山坡上流下來的更冷空氣,使溫差更大。當時室內外溫差估計約有4-5°C左右之多。因此一進入關了窗戶的不大室內,暖意融融。所以,北方人冬季進屋便都有先脫大衣的習慣,因為暖氣使北方室內外溫差常可達到20-30°C,甚至更大。
春秋季室內外溫差,在各種房屋中以平房,地下室,或無地下室的一樓為最大,因為大地是個巨大的熱(冷)量儲藏器。在春夏,居室地面是一個強「冷氣片」,到了秋冬又成了「暖氣片」。居室牆壁的熱儲量是很小的。清代文學家《聊齋》作者蒲松齡,生活貧困,居住在柏樹濃蔭下的陰暗房屋內,從他1710年作的《斗室》詩「叢柏覆蔭晝冥冥,六月森寒類窟室」中就能體會到,當他中午從室外歸來時,就有進入陰冷地窟,需要添衣春捂的感覺。「急脫急著」才是正著
不過,作者認為,以上「捂」與「凍」的認識,雖然從科學上為「春捂秋凍」找到了大體能自圓其說的一種解釋,但卻並非古代養生家的原意。
因為,如前所說,我國是個四季特別鮮明的國家,季節變化對養生有很大影響。《黃帝內經》指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又說,「從之則苛疾不起,逆之則災害生」。我國古代養生書籍中都把順四時作為養生的最高准則。那麼如何順四時而適寒暑呢?
古人提倡「先寒而衣,先熱而解」(晉,葛洪);「衣加損(減),視氣候,一日數變」(清,曹庭棟);其中以晉人李之彥「急脫急著,勝似服葯」最為通俗易懂。古人還特別強調不要以為「只是微熱微寒而強耐」。
由此可見,古人其實並不籠統地主張天冷了還要「凍」,天熱了還要「捂」。所以,從遠古《黃帝內經》直到清代的我國主要養生著作中都沒有出現「春捂秋凍」這種提法。據作者初步考證,這個提法大體是近人根據古人春秋季衣服不可急加急減引伸出來的。例如,元代著名養生家邱處機《攝生消息論》中就有,春天「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減一重,不可暴去。」「秋季則「寒甚方加棉衣,以漸加厚,不得一頓便多,唯無寒而已。」唐代養生大師孫思邈也早有此類說法。
但這些話正好證明它們是針對氣溫相對穩定的室內養生而言的,是一種特定情況下的養生方法。否則,大自然大熱大寒,急熱急寒天氣出門進門時,還能不慌不忙地只加減一件薄夾衣嗎?再如,俗話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可是,如果陽歷6月陽光下上街還穿著棉衣,他不成了怪人?秋季情況相反,但道理是一樣的。這也就是「春捂秋凍」養生諺語在現代許多養生書刊中仍根本不提,而報刊上反常有「春捂秋凍並非人人皆宜」;應「因人制宜」;甚至還有「春捂秋凍,沒病找病」提法的原因所在。
作者認為,古代養生防病之法,主要是針對中老年人和病人的。而他們適應外界冷暖變化的身體調節能力已弱,可我國天氣的冷暖變化又劇。因此不加條件限制籠統地提「春捂秋凍」肯定是不適宜的。而且,更重要的,「春捂秋凍」僅僅是特定條件下的室內冷暖養生法,遠不如古人無條件的「急脫急著」來得既響亮又便於記憶。而這,也才正是古人冷暖養生的原意。
最後,還應指出,作者還由此悟出了更為普遍性的認識,那就是,由於我國的特殊氣候條件,四季冷暖空氣活動幾乎都很活躍,室內外溫差隨時都可能有劇烈變化,因此冷暖養生實際上並不限於春秋兩季:根據實際溫度變化急脫急著,應是老年人大半年甚至全年都要注意的養生大事。
=====================================================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隨著氣溫的回暖,人們也將脫下冬裝,換上春服。在此之際,年輕愛美的人們迫不及待的穿上裙裝和西服襯衫,然而,年長的中老人們還要穿的多一些,暖一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捂秋凍」。那麼,春季到了,天氣轉暖了,人們為何要「春捂」呢?
大家都知道,春天和秋天都是過度季節,但它們卻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國一般以3—5月為春季,9—11月為秋季。根據多年氣候資料統計,春季最高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氣溫平均值卻反而低於秋季。北京地區氣候資料顯示,春季的平均最高氣溫為18.9°С,秋季則為18.2°С,春季高於秋季0.7°С;春季平均最低氣溫為6.1°С, 秋季平均最低氣溫為6. 7°С, 春季比秋季反而低0. 6°С。這說明:雖然在春季白天溫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屋裡的溫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裡的溫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覺很熱,一進入屋裡就感覺很涼;秋季則相反,是一個降溫季節,屋外氣溫雖然下降了,但屋裡卻是溫暖的。
因此,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熱就急忙脫衣服,就會不能完全適應早晚與屋外的溫度,稍不注意就會著涼感冒發燒。還有,雖然春季天氣已回暖,但冷空氣活動次數仍多於秋季,還時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出現倒春寒天氣,很容易讓人們不適應。為此,春季一定不要輕易減少衣服,多注意保暖,多「捂一點」比較好,搞好春季保健才能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7、是春捂秋凍,還是知冷知熱,哪個對身體更好點呢?
「春捂秋凍」是中國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從氣候學的觀點來分析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春與秋都是過渡季節,但兩個季節還是有差異。通常把3-5月稱為春季,9-11月稱為秋季。在溫度上,最高氣溫的平均值春季高於秋季;而平均最低氣溫秋季則高於春季。這說明了雖然春季白天的溫度高了一些,但是早、晚的溫度還是比較低。
另外,春季的氣溫變化趨向回暖,室內溫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在春季雖然在室外很熱,進入室內,就比較涼爽了。秋季則正好相反,是一個降溫的季節,室外溫度雖然下降了,室內溫度還比較暖和。
如果春季遇熱就脫棉衣,有可能不完全適應早、晚與室內的溫度。宜多「捂」些時候,過早地脫棉衣,對春季養生保健不利;秋季剛開始轉冷,寒冷的日子還在後面。所以,適當地少穿點衣服,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對過好冬季也有幫助。
8、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一句衛生諺語,這是人們維護身體健康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春捂「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當然凡事皆有個度,「春捂秋凍」並不排除根據氣溫變化。人們的體溫總是要保持攝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調節,同時也要靠增減衣服來協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一方面是氣溫變化大,同時與衣著調適不當也有很大關系。上下身沒什麼區別,關鍵在於全身機體是否協調。
春捂
冬去春來,是從冷轉熱的過度階段,天氣雖然已經暖起來,但是氣候經常變化,一會暖一會冷,往往是太陽出來後,風和日暖,遇到刮風下雨就會冷起來。由於人們在冬天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脫得太多,就會不適應氣候變化而容易著涼得病。所以,人們在初春季節要有意捂著一點,慢慢的減衣服。
春季中自然界氣溫處於上升階段,但室內氣溫由於房屋熱惰性跟不上室外而產生內外溫差。這種溫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後達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別是,從溫暖陽光下走進陰涼的室內,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涼致病。由於中國在同緯度上春(秋)季升(降)溫最急,因此才誕生了中國特殊的「春捂秋凍」的養生諺語。
秋凍
夏去秋來,是從熱到冷的過度階段,天氣雖然冷起來,但有個轉變的過程。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趕緊穿上許多衣服,甚至過早地穿上棉衣,這種做法不好,因為過早地穿上棉衣,就會使身體得不到對冷空氣的鍛煉,使防寒能力降低,不利於人體功能的調節,結果,到了三九嚴寒,真正大冷季節,鼻子和氣管一旦受到冷空氣侵襲,裡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引起抗菌能力減弱,躲在鼻子或氣管里的病菌乘機活動,引起咳嗽、打噴春暖後應換春裝嚏、流鼻涕、發燒、使人傷風感冒。所以,秋季又應該凍著點,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秋季氣溫處於下降階段,室內氣溫因房屋熱惰性而落後於室外大自然,從而產生相反的溫差。從室外走進室內,氣溫升高,自然需要脫衣秋「凍」,以防出汗傷陽,影響身體健康。
中國早有俗話說「二八月亂穿衣」,就是指在農歷的二月和八月,這兩個時間段里人們的衣裝打扮容易出現「混亂搭配」的現象,而在陽歷上,這兩段時間也是冬春換季時和夏秋換季時。
「亂穿衣」的族群中,有的是跟著身體感覺走,還有則主張「春捂秋凍」,後者強調經受「秋凍」,人的體質才會越來越強,不過專家的觀點是,「春捂秋凍」應因人而異。秋凍,是為了提高人們對逐漸變冷環境的耐受性,但如果個人的體質本來就弱,那最好還是不要亂凍。所謂「春捂秋凍」的含義是,通過適當的「秋凍」,讓人體慢慢適應逐步下跌的氣溫,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寒冬臘月做准備。就像是潛移默化的煅煉,「秋凍」能在無形中提高人的體質。另一方面,在中醫理論上,秋天是養陰的季節,如果穿得太多,就會助長陽氣,對身體不利。
秋凍秋季又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時候。對於有這方面疾病史的中老年人來說,防寒尤其重要。專家表示,這部分人群如果也嘗試「春捂秋凍」,將是十分危險的舉動。比如穿著拖鞋雖然比較時髦也比較舒服,但末梢循環節奏被打亂,易引發血壓升高等症狀。氣溫波動大,體質較弱的人尤其要注意保護頭、手、足這三個關鍵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對體格健康的人群,「春捂秋凍」也是有條件的。一般情況下,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這一原則就不再適用。盲目「秋凍」,切不可取。
9、春捂秋凍
秋凍春捂要有「度」
專家解釋說,「春捂秋凍」是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從氣候學的觀點來分析有一定科學道理。春秋都是過渡季節,但有差異。在氣溫變化上,春季趨向回暖,室內溫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春季雖然在室外很熱,進入室內,就比較涼爽了。秋季則正好相反,是一個降溫的季節,室外溫度雖然下降了,室內溫度還比較熱。秋季適當地少穿點衣服,能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對過好冬季有幫助。
市民們對「秋凍」的理解,不應僅限於「不忙添衣」上,應從廣義上去理解。比如要加強耐寒鍛煉,經常用冷水洗臉洗鼻,加強運動,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另外,「秋凍」不是人人都適合的,要有個「度」。人與人有個體差異,性別不同,體質不同,出門的時間早晚不同,有的人身體健康,有的人患有疾病,每個人對寒熱的感受也不同。因此,要根據天氣的變化和自身的感受隨時加減衣服,切勿盲目「秋凍」。
「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當然凡事皆有個度,「春捂秋凍」並不排除根據氣溫變化。人們的體溫總是要保持攝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調節,同時也要靠增減衣服來協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一方面是氣溫變化大,同時與衣著調適不當也有很大關系。上下身沒什麼區別,關鍵在於全身機體是否協調。
不過,作者認為,以上「捂」與「凍」的認識,雖然從科學上為「春捂秋凍」找到了大體能自圓其說的一種解釋,但卻並非古代養生家的原意。
因為,如前所說,我國是個四季特別鮮明的國家,季節變化對養生有很大影響。《黃帝內經》指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又說,「從之則苛疾不起,逆之則災害生」。我國古代養生書籍中都把順四時作為養生的最高准則。那麼如何順四時而適寒暑呢?
古人提倡「先寒而衣,先熱而解」(晉,葛洪);「衣加損(減),視氣候,一日數變」(清,曹庭棟);其中以晉人李之彥「急脫急著,勝似服葯」最為通俗易懂。古人還特別強調不要以為「只是微熱微寒而強耐」。
由此可見,古人其實並不籠統地主張天冷了還要「凍」,天熱了還要「捂」。所以,從遠古《黃帝內經》直到清代的我國主要養生著作中都沒有出現「春捂秋凍」這種提法。據作者初步考證,這個提法大體是近人根據古人春秋季衣服不可急加急減引伸出來的。例如,元代著名養生家邱處機《攝生消息論》中就有,春天 「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減一重,不可暴去。」「秋季則「寒甚方加棉衣,以漸加厚,不得一頓便多,唯無寒而已。」唐代養生大師孫思邈也早有此類說法。
但這些話正好證明它們是針對氣溫相對穩定的室內養生而言的,是一種特定情況下的養生方法。否則,大自然大熱大寒,急熱急寒天氣出門進門時,還能不慌不忙地只加減一件薄夾衣嗎?再如,俗話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可是,如果陽歷6月陽光下上街還穿著棉衣,他不成了怪人?秋季情況相反,但道理是一樣的。這也就是「春捂秋凍」養生諺語在現代許多養生書刊中仍根本不提,而報刊上反常有「春捂秋凍並非人人皆宜」;應「因人制宜」;甚至還有「春捂秋凍,沒病找病」提法的原因所在。
作者認為,古代養生防病之法,主要是針對中老年人和病人的。而他們適應外界冷暖變化的身體調節能力已弱,可我國天氣的冷暖變化又劇。因此不加條件限制籠統地提「春捂秋凍」肯定是不適宜的。而且,更重要的,「春捂秋凍」僅僅是特定條件下的室內冷暖養生法,遠不如古人無條件的「急脫急著」來得既響亮又便於記憶。而這,也才正是古人冷暖養生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