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帝內經是一本什麼書啊
黃帝內經相對於非中醫專業的日常生活來講,深奧……
全書以問答的形式進行,內容以防病保健養生為主,涉及中醫各個方面,據說是後人總結中醫的精華並假借黃帝之名著書傳世,厚的砸死人,古文拗口的看不下去……當抄然如果你實在很有耐心和決心,能夠把這樣一本厚似康熙字典的古文(註解當然更多)看完並且融會貫通理解了,那實在是幸事,但是換句話說,不是很值得,因為即使看了不能全面理解的話也沒用。
綜上所述,如果只是想了解健康常識,平日注意保養,黃帝內經不推薦。
PS:本人系醫學系學生,圖書館里就有黃帝內經,試翻過,看不下去……
2、「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是什麼意思?
3、皇帝內經是一本什麼書啊?
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約成書於戰國時期。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黃帝內經系列養生教材:
戴春峰《黃帝內經與長壽養生秘笈(6CD)》
曲黎敏《黃帝內經3-胎育智慧》
張其成《黃帝內經-養生大道》
武國忠《黃帝內經—養生真義》
煙建華 《黃帝內經與養生智慧:生命篇》
曲黎敏《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二》
戴春峰《黃帝內經與長壽養生秘笈》
評價:
《黃帝內經》內容十分豐富,《素問》偏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治療原則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等等基本理論;《靈樞》則偏重於人體解剖、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等。二者之共同點均系有關問題的理論論述,並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療的具體方葯與技術。因此,它成為中國醫學發展的理論源藪,是歷代醫學家論述疾病與健康的理論依據,盡管醫學家學說各異而有爭論但鮮有背離之者,幾乎無不求之於《內經》而為立論之准繩。這就是現代人學習研究中醫,也必須首先攻讀《內經》的原故。因為,若不基本掌握《內經》之要旨,將對中醫學之各個臨床科疾病之認識、診斷、治療原則、選葯處方等等,無從理解和實施。
4、介紹武國忠的幾種祛除痰濕方法
【薏米紅豆湯、鍋巴、麵包干、三子養親湯、揉承山穴、站樁養生法】濕濁是現代人最大的健康頑敵,我反復強調「陽氣不足,濕邪不去,吃再多葯品補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的意義所在。老百姓都知道治病要除根,那麼怎麼才能出病根呢?其實祛除痰濕就是在挖病根,哪怕是認為不治之症的惡病,都能通過這種治療取得明顯效果。道理很簡單,痰濕是滋生疾病的溫床,祛除痰濕,改變人體的內環境,很多疾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關於除濕,我也介紹過不少方法。例如薏米紅豆湯、鍋巴、麵包乾等。這些都是側重於食療的。對一些體內有濕邪但還沒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來有著很好的效果。但是體內濕邪過重,已經引發了各種頑疾怪病的朋友,就需要使用這篇文章里我介紹的方法了。這個方法也很簡單,叫做三子養親湯。就是用炒萊菔籽、炒白芥子、炒蘇子打粉沖服。有化痰、理氣、除濕、溫中、降逆的功效。簡單的三樣中葯,既清除了體內的濕邪毒素,又疏通了經絡調養了氣血,還增補了脾胃功能。對於咳嗽、痰濕、哮喘、濕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體質等慢性病有著非常顯著的療效。這三味葯在中葯店都能買到。炒萊菔籽150g、炒蘇子150g、炒白芥子100g,在葯店打成細粉。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個月為一療程。用開水沖服,這個葯沒什麼異味,稍微有點辛辣。蘇子和萊菔子有溫中理氣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濕。此方還對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帶下病等婦科頑疾有很好的療效。承山穴是我迄今為止發現的去除困擾現代人健康的最大頑症——人體濕氣的最好的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為什麼呢?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游泳的時候,人的小腿肚子會抽筋,這是因為人在水裡感受了寒濕之邪,這時,也只要趕緊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症狀就會緩解或者消失。按壓承山穴,是要有講究的。前面說的那位同學幫我按壓承山穴,手法相當狠,這是要用來幫我發汗、治病的,所以不得不用這樣的重手法,以一鼓作氣,驅除病邪。但平時我們用來驅除濕氣,緩解疲勞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如此了。承山穴按上去會非常的酸痛,如果手法重了,人會受不了,所以,揉按承山的時候,我們開頭只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千萬不要把別人或自己按得劇痛難忍。誰都怕疼,在能保障效果的情況下,咱們應該盡量把疼痛減少到最小。我們練習站樁的時候,腳跟要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腳掌前三分之二處,也就是湧泉穴上,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感受一下,受力部位是不是偏於兩腿前外側和小腿肚子?兩腿前外側受力鼓動了多氣多血的足陽明胃經,能促進人體氣血的通暢;而腿肚子所受的力,正是作用於承山穴。所以,站樁也實在按揉承山穴,同樣能達到減緩疲勞,去除濕氣的效果。我們摸摸普通人的腿肚子,會感覺軟軟的,但如果練了一段時間站樁,再摸他的腿肚子,你會發現,變硬了,這就是站樁自動產生的,小腿不一定會加粗,但是會變得結實。腿肚子硬實了,全身的抗疲勞能力、自動去濕能力也就強了,這是因為,那裡有一個硬實的承山穴在辛勤工作著。所以,站樁的最高境界是不練而無時無刻不在練,因為人體在長期站樁時,體中不斷體會和調整,已經練就了一套自我強大的自我調節功能,使人體無時無刻不在調動相關穴位的作用。熬薏米紅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講究的。薏米很硬,紅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鍋里一直熬,大概熬一個多小時還不爛,很浪費火或者電,而且搞不好還會把水燒干,造成糊底。我建議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鍋里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後熄火,讓薏米和紅豆在鍋里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後再悶半個小時,紅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種方法更簡單,就是把咱們家現在不常用的保溫瓶洗干凈,把薏米和紅豆放在裡面,再倒進去開水,塞緊瓶頭悶著,每天晚上這樣弄好,早晨起來就是粥了,正好當早餐喝。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節省能源的,不用去熬。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粘發稠,總是底下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湯里。由於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很多,這些湯可能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爭取把它喝完,因為喝到下午就餿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紅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覺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點白糖。這可不是既能當茶喝,又能當飯吃嗎?至於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葯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葯里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關於薏米和紅豆的「消腫」作用,也很有意思。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腫就是水腫。試看今人,十個裡面起碼有五六個身體發福,這也是腫,叫做體態臃腫。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水腫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過是程度有深淺而已。去濕性極強的葯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紅豆,而實踐證明,薏米紅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濕邪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紅豆湯是對治濕邪最好的葯。我在臨床上給病人開完方子後,總要囑咐他們飲食起居的一些注意事項,其中囑咐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熬薏米紅豆湯當茶喝。對於實在不具備這個條件的病人,我會讓他用薏米和紅豆熬粥,作為晚餐的主食。曾經有學生問我:「您怎麼逢人就讓喝薏米紅豆湯、薏米紅豆粥呢?」我說,因為體內有濕是現代人的通病,薏米紅豆湯人人皆宜。實事就是如此,我有一位病人,經營著一家大型公司,喝了我的薏米紅豆粥後,感覺非常好,竟然吩咐他們公司的廚房每天早上都用薏米和紅豆熬粥,給早到的員工做早點;把熬出來的薏米紅豆湯,裝在好幾個大保溫桶里,供全公司員工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