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稟體質如何養生
特稟質常指的是有一些先天性稟賦或者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的體質,包括過敏體質、先天性畸形或生理性缺陷等等。特稟質常見的症狀表現常常有先天性、家族性的特徵,胎傳性疾病為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徵。特稟質容易患上的疾病包括:過敏體質者容易發生葯物過敏以及花粉症;遺傳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及中醫所稱的「五遲」、「五軟」、「解顱」等;胎傳疾病則為胎熱、胎寒、胎驚、胎肥、胎癇、胎弱等。特稟體質是一類體質特殊的人群,因此,特稟體質的人要特別調護。 特稟體質它包括三種: 第一種是過敏體質。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的人大多都屬於這一類。 第二種是遺傳病體質。就是有家族遺傳病史或者是先天性疾病的,這一類大多很難治癒。 第三種是胎傳體質。就是母親在妊娠期間所受的不良影響傳到胎兒所造成的一種體質。有些人是家族性的過敏,很小就有,持續一生;有些人可能三四十歲了才發現。也就是說,這種人存在先天特殊條件,什麼時候發作受環境影響。 總體特徵: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症狀;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見表現: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症狀;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徵;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徵。 心理特徵: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 發病傾向: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症及葯物過敏等;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等。 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很差,容易引發舊病發作。 調理原則:益氣固表,養血消風。其中包括的常用葯物有:黃芪、白術、荊芥、防風、蟬衣、烏梅、益母草、當歸、生地、黃芩、丹皮等。 一、食宜益氣固表 飲食宜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多食益氣固表的食物,少食蕎麥(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等辛辣之品,更應避免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避免食用各種致敏食物,減少發作機會。注意:特稟質人應忌食生冷、肥甘油膩及各種「發物」,如魚、蝦、蟹、辣椒、肥肉、濃茶、咖啡等,以免引動宿疾。避免接觸致敏物質,如塵蟎、花粉、油漆等。 二、起居避免過敏原 居室宜通風良好。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可防止對塵蟎過敏。室內裝修後不宜立即入住,應打開窗戶,讓甲醛等揮發干凈後再搬進新居。春季室外花粉較多時,要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可防止對花粉過敏。不宜養寵物,以免對動物皮毛過敏。起居應有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 三、加強體育鍛煉 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天氣冷時鍛煉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
2、著名養生專家梅墨生先生為什麼只活了59歲?
老先生是因為腸癌離開人世的,這種疾病在早期是沒有明顯的症狀的而且一般發現的時候都已經是晚期了,可能老先生長期非常注重養身所以對自己的身體很有信心導致了沒能及時的發現這個疾病。
養生方面,老先生從來沒有以養生專家自居。可能他在公開場合常常對大家宣揚一些好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提倡大家愛惜身體,所以給大家留下了養身專家的印象。他是國家級美術師在行業內的評價都挺不錯的,同時對詩詞太極拳也頗有研究。所以這次老先生不幸長辭不乏有媒體為博眼球強行炒作的成分,因為養身這個詞一直都有著比較大的爭議。養身與否跟人是否長壽絕對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而且養生並沒有能夠治療疾病的作用。
根據歷史人均壽命的對比來看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最大的原因還是現代醫療的發展和營養的提高。而養生,是一種生活方式,科學的養生對身體是一定有好處的,墨梅生先生的事件只能說是一個概率問題,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我們不能因為這樣的一件事就去否認養身的確切價值,其實每個人在關心自己身體的時候就是在養身,只是每個人都不一樣而已。有良好作息規律的人的精神狀態一定是會比作息紊亂的人要好,那麼有的人知道吃過多的冷飲會拉肚子卻還要吃,知道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多吃不益卻控制不住自己,這些都是你對自己身體愛惜程度的提現,或者說是對自己慾望的把握,這些就是養身。
3、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養生真的有用嗎?
我覺得因為59歲的養生專家去世,我們也不能就此否認養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好處。
我小的時候聽過一個理論,其實覺得還蠻有意思的。比如說人們都說抽煙有害健康,但是有的人抽煙卻活到90多歲,所以小的時候就問過老師,為什麼他抽煙還能活那麼久,但是老師給我解釋說如果他不抽煙或許能夠活得更久。
因為覺得這個理論能夠解釋得通很多事情,所以我就深深的記住了,我覺得應用到這兒也是可以的,養生專家59歲去世,雖然年齡還算是比較年輕,但是如果他不養生,或許對他的身體會有更不利的影響。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發展快速,生活節奏太快,所以很多人忽略了身體的健康,比如現在的年輕人熬夜、玩手機、喝酒、打游戲等,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所以養生就成了我們每個人必修的功課。
現在的年輕人其實也很懂得養生,從20歲大概就開始養生了,養生不是人們以訛傳訛的謠言,而是經過科學證明,確實對身體有好處的方法。
要想真正做到養生,就要從生活當中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從一點一滴做起,當然同時也要掌握正確的養生方法,因為有的時候如果掌握了養生方法不正確,反而會為我們身體產生損害。
比如,現在很多人喜歡艾灸,但是我們要知道什麼時候灸對於我們的身體才是最有利的。
4、著名養生專家梅墨生病逝,這么注重養生的大師卻早逝,養生真的不能長壽嗎?
那不一定。人要想長壽,合理膳食佔25%,其它佔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佔到了50%。這些一個都不能少。
首先要更正一點,梅墨生先生不是養生專家,更不是營養學家,而是中國著名的書畫家,擅長書法和中國畫。梅墨生之所以讓很多人誤解為養生專家,是因為他在出名之後參加的很多活動和電視節目當中,講了很多他自己的養生經驗和觀點。
現代社會,科技已經較為發達了,大家都學過基礎科學的常識。那些所謂的保健品,打著營養、無毒副作用的旗號,卻難超越能量守恆,平常飲食均衡,就已經滿足了對各類營養的需求。比如,雖然維生素的副作用很少,超出計量單位的補充,長期破壞體內的生態平衡,醫生說是安全范圍,但醫學真的到了讀懂人體的層面嗎?只是現有眼界制定的標准而已。你以為的無害,只是現在無法評估評估真實危害。
三餐七分飽,稍微准時准點,別餓死,別撐死,體內減少生理對抗,至少消化系統減少了患病概率。能吃的不能吃的,稍微都嘗試一點點,別克制,別貪嘴,身體對於營養元素和毒素有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免疫,才能張弛有度、進退有序。運動多了並不僅是提高生理機能,同時也加速身體老化。能多睡就多睡,睡覺降低新陳代謝,身體損耗自然減少。也別睡的昏天黑地,困了就補充睡眠,醒了就起床該干什麼干什麼。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對別人微笑時,別人也會以微笑相迎。無論是和朋友在一起,還是微信跟老同學聊天,記得都要保持微笑,付出友善。那也會增加壽命。5、馬悅凌的兒子真的有這么神嗎?馬悅凌的養生治病方法真的管用嗎?
個人覺得,教母的理論還是有點意思的。不過效果嘛,因人而異吧。總體來說。看了馬老師的幾本書,還是有點收獲的。至少知道了食物的溫熱和寒涼。還不錯啦。
6、治病與養生有無區別?
從目前的醫學角度來講,治病與養生的區別非常大,治病是在疾病發生以後,用醫學的手段進行干預或治療,從而達到去除疾病或維持現狀的效果。而養生是在疾病沒有發生的時候,對健康行為進行干涉,達到預防疾病的一種做法或行動。所以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的,而站在我們老百姓的角度來說,治病就是人得病了之後要去醫院,而養生就是即使不去醫院,在家也隨意可以進行,況且沒有疾病的情況下去醫院人家也不會給咱們治的。其實我覺得想要保證一個健康的身體的話,那麼就要把治病與養生結合起來看,也就是說在沒有病的時候,要把身體當作有病一樣照顧,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預防疾病了,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為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睡眠
睡眠對於健康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人類在進入睡眠狀態之後,身體的機能將會逐漸的恢復,不同的內臟也都有自己的排毒時間,我們的大腦精神也將得到非常好的修復,所以可以說睡眠是自然養生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因此我建議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
2、保持合理的運動
俗話說運動是生命之本,這句話非常有道理,運動可以加速我們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生成,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和抵抗能力,有效的延緩衰老,因此想要擁有一個健康體魄的人是必須要運動的。
3、保持全面的營養補充
想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全面的營養補充也是非常重要的,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目前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就是每餐至少保證12種以上不同食物的攝入,所以我建議大家在4個小時之內,盡量多吃一些不同的食物。
7、足療真能看出來病?可信不?謝謝!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物質基礎極端豐富的今天,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已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一種主動的、有選擇的健康消費——足療,正成為人們健身的新方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鶴發童顏、步履輕健」,這些話無不說明了足部保健的需要。雙腳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足療保健通過對雙腳的經穴、反射區施以手法按摩,刺激雙腳反射區,從而調整臟腑虛實,達到透達筋骨、散風降溫、理氣和血,增強心腦血管機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勞,消除亞健康狀態,增強人體抵抗力以及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的功效。不用打針吃葯就可以促進健康,雖然它不是體育運動,但「足」可以替代運動的不足。在促進健康的傳統療法中,足療保健是最簡單、最安全、最具效果的保健方法。
除了以上提到的預防和治療的一些功能,如今,足療保健能夠美容這一新的論斷也得到了證實。專家研究發現,足療美容與化妝美容、手術美容等方式相比,根本區別在於治本,是現在任何一項單純的美容術都無法比擬的。其原因在於:腳心集中了與身體所有器官相關的經絡穴位,適當地刺激腳底,就能夠刺激腎上腺,促使腎上腺分泌更多的激素,從而激發皮膚細胞的活力,加速其新陳代謝,減少色素沉著,從而使得肌膚白皙柔嫩且富有彈性。
專家斷言:我國保健和養生休閑模式正經歷著一場巨變,中醫保健,綠色消費已大勢所趨,必將成為新一輪保健浪潮的熱點,成為21世紀的白金產業。無論是防病、治病,消除疲勞還是嫩白肌膚,足療保健受到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地方人們的青睞。今天,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加入足療行列,他們已經消除了長久以來的偏見,喜歡上了足療。足療漸漸成為一種廣受大眾喜愛的、新型的健身療法。
8、如何看待養生大師因病早逝這一頗具諷刺的社會現象?
前段時間,養生大師梅墨生先生因腸癌早逝的消息想必都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對於梅先生的逝世我個人是比較難過的,但是對於他的死,很多人對此爭論不休。也就是梅墨生先生身為養生大師,為什麼會英年早逝。
這個問題的討論甚至一度上升到了中醫與西醫的辯證,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養生的理論絕大多數都是契合中醫理論的。
例如說,提到養生,我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我想大概就是平時拿著個養生杯,裡面泡著枸杞紅棗茶,飲食以米和面為主,葷素搭配,有菜有湯。平日里不吃垃圾食品,不去娛樂場所,不蹦迪,不熬夜。持續健身,打打太極,跳跳廣場舞等等。
那麼這些行為真的能夠養生嗎?這樣養生真的能讓我們減少病災嗎?持續如此的養生真的能夠延長壽命,提高生存質量嗎?
我想,這些問題的答案毫無疑問是「是的」。
但是如果你問我,這些行為能不能避免癌症的發生,能不能杜絕癌症的出現,那我只能搖搖頭說「我不知道」了。
所以說,不能單純地把梅先生的逝世歸結到「養生」的層面上,因為梅先生是死於腸癌的。而癌症是當前社會最難攻克的醫學難題,我們無從知道癌細胞突變的原因和幾率。
正如我們不能因為張學良抽煙喝酒還活到一百歲,就認為抽煙喝酒對人體無害一樣,我們也不能因為某個人壽命不長就完全否定其生活習慣,更不能因為「養生大師」早逝就簡單的否定養生無用。
9、「偽養生」害一生,不養生反傷身,這句話有什麼依據可尋?
養生,本是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生活地更加從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漸漸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收藏各種養生知識,生活中衣食住行都非常注意。
但有些你所「認為」的養生常識可能是錯的,是「偽養生」,如果你還照做,那可就適得其反了。
「偽養生」害一生,5大養生誤區,不養生反傷身,趕快看看,你中了幾個?
誤區一:年輕的時候多奮斗,年紀大了再養生
奮斗,是很多年輕人的座右銘,確實,年輕的時候多努力無可厚非,但是長期熬夜、不吃早飯,這樣的透支健康的行為頻頻發生,真的要引起注意,別覺得養生是老年人的事情,別覺得自己年輕就有恃無恐,世界上有兩件事情往往是一去不復返的:一個是青春,一個是健康。
對於養生,有些人認為:「現在工作太忙,沒有功夫養生,養生保健等到退休以後再說!」
一個沒有時間養生,或者不注意養生保健的人,終有一天要住院的。因此,養生應該從沒有病的時候開始,因為有了病再養生就來不及了。
不管什麼人,生命過程大致都是相同的:人總是從健康變成亞健康,然後出現軀體的功能紊亂,再變成器質性病變,最後發生臟器損害、臟器衰竭,最終走向死亡……
所以,請從今天開始,「管住嘴,邁開腿,不抽煙,少喝酒」。
誤區二:骨頭湯補鈣效果最好
坊間的老人常認為孩子要多喝骨頭湯認為這樣補鈣,並且認為孩子多吃肉營養才充足。
其實,骨頭中的鈣主要以磷酸鹽的形式存在,並且在煲湯的過程中鈣質很難溶解出來,自然起不到補鈣的作用。同時實驗證明一碗牛奶的含鈣量遠遠超過骨頭湯。
另外,僅僅依靠喝骨頭湯並不能補充人體所需營養,在煲湯過程中蛋白質、礦物質的溶出量非常低,而脂肪的在湯中的含量增多。這樣喝下去的骨頭湯不但起不到進補作用,反而容易出現肥胖現象。
反而生活中的一些素菜能夠起到補鈣作用,如小油菜含鈣量並不比牛奶低。
誤區三:不甜的水果,糖尿病人也可以吃
一些糖尿病患者會認為不甜的水果是可以食用的,或者出現另一種極端,即任何水果都不食用。
其實,水果適不適合糖尿病人,並不是依靠其甜度來決定的,而是根據水果的GI值,GI值指的是食物在進入體內2小時內引起的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一般對GI的認定是高於75則為高GI值食物,低於55的則為低GI值食物。
另外,GI低的食物可以起到很好的飽腹感,對控製糖尿病比較有利。一般GI值比較低的水果有蘋果、櫻桃、獼猴桃等。
誤區四:只吃素一點肉都吃
吃葷吃多了我們的身體會消化不了,各種各樣的疾病都會爬到我們身上來,所以,現在很多人提倡吃素。
一是為了減肥保持身材,二是不想自己患上疾病,其實長期吃素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傷害的。
很多人會將吃素當成一種信仰,認為這樣對於身體很好,不可否認的是,吃素缺失是有好處的,但如果一點葷腥都不沾危害是很大的。
如果女性經常吃素的話,會對體內激素分泌造成破壞性的影響的,嚴重的話還會導致不孕。
而且吃素還不利於降血壓,嚴格吃素,一點肉都不吃,就等於拒絕了一切動物蛋白和脂肪的攝入,其結果就是血管彈性變差,對身體是並不會有好處的。
此外,長期吃素不吃葷腥,因為素食中的草酸過多,還很容易導致人患上膽結石,有調查發現,很多常年只吃素食的老年人有一大半都患有膽結石。
其實,我們是完全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油脂動物蛋白和動物脂肪的,這樣才能完善我們身體的營養成分。
誤區五:晨練越早越好
綠色植物晚上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所以6點之前的空氣中會積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導致空氣質量不好。
除此之外,在早晨人體的冠狀動脈張力較高、交感神經興奮,容易突發心血管類疾病。
所以,習慣晨練的老人們,最好選擇在6點之後再開始鍛煉。
如果出現霧天,最好選擇室內運動,因為有霧的空氣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對身體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