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天人感應與養生

天人感應與養生

發布時間:2021-06-18 23:25:42

1、儒家養生思想的優點

儒家學派創始於春秋末期,後世把孔子、孟子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其學術思想被後世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封為正統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生活影響很大,自然也影響到養生學。

養生理念:

修身養性:仁德、孝道;

中庸平和:和為貴,欲而不貪;

飲食養生:美食、衛生;

興趣廣泛:「六藝」 —— 禮、樂、射、御、書、數。

(一).修身養性

1. 倡仁德——施「仁」於人

儒家宣揚「仁『的學說,孔子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觀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 講孝道——敬老愛幼

《孟子》雲: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者壽」)

3.「仁」者壽

孔子提出「仁者壽」,「智者壽」。「仁」是修養品德,勤奮學習的結果。仁德之人樂觀大度,沒有憂愁。孔子明確告訴後人說: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這種勤奮好學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治學精神。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仁德之君子,心胸開朗,積極向上,精神樂觀豁達,使自己處於平衡狀態。

社會調查證明,與人為善有利於健康。美國耶魯大學病理學家曾對70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 凡與人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顯降低。

(二).中庸平和

1. 「和為貴」的人生理念

孔子在《論語》中曰:「禮之用,和為貴」。

《中庸》雲:「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荀子提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

「和」的思想是中華民族普遍具有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強調「天人調諧」,其包括和諧、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義,蘊涵著和以處眾、和衷共濟、共生共榮、政通人和、內和外順等深刻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
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養生健身之道,也是經商發財之道、社會發展之道。

2.「欲而不貪」,知足常樂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張勤儉節用,克己復禮。

孔子曰:「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常以「修己」、「克己」約束自己,不放縱自己的慾望,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知足常樂的作用。《孟子
盡天下》也說:「養心莫善於寡慾」。《論語》中指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贊揚其弟子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艱苦作風,抨擊統治階級的貪得無厭的丑惡行為。

3.因人而宜,養生「三戒」

孔子根據人的年齡不同,總結出著名的養生「三戒」有: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確為經驗之談。

4. 順應天道,養氣中和

西漢前期儒家大師董仲舒將中庸思想和養生相結合,強調養氣中和。他說:「循天之道,以養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終;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這種以「天人感應」為中心,以中和之道養身健體的思想是頗有道理的。

(三).飲食養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飲食衛生,並提出飲食原則和宜忌,這是我國養生文獻中有關飲食衛生的最早記載。

1. 飲食精美

《論語 鄉黨》中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禮記
內則》中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甘滑」。這種順應四時的飲食烹調,可使飲食精美,烹調味美,可增加食慾,促進吸收,有利健康。

2. 飲食衛生

孔子在飲食衛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

「食殪而靄不食,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醬不食」。

進食衛生提出:「食不言,寢不語」。這些飲食衛生要求對健康是有益的。
(四). 興趣廣泛

孔子一生顛破流離,能享73歲的高壽,在當時的確是一個奇跡。除了他科學地遵循上面所談的一些養生原則和方法外,興趣廣泛,多才多藝也是保證身心健康重要條件。孔子自言他的一生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的確是對他一生的生活的概括總結。孔子知識淵博,愛好廣泛,他不僅精通詩、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對「六藝」
—— 禮、樂、射、御、書、數等各種活動都非常有興趣。他十分欣賞「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樂曲。正是這種廣泛的性趣愛好,陶冶的性情,促進了健康長壽。

2、關於中醫天人觀思想的理解,錯誤的是

關於抄中醫天人觀思想的理解,錯誤的是天人感應。

可以消脂,同時也不會阻礙營養健康的攝入,也是天然的瘦腰食物,可以短時間內瘦腰,至於肉類、海鮮則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點清淡的,蔬菜要佔大部分,其中魔芋是比較適合女性養生的蔬菜。零食可以多吃酸角、西番蓮。

(2)天人感應與養生擴展資料:

影響因素:

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上古天真論中的養德。

主要是體現在合同與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於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而長生不老和福壽無疆的理想境界,必須是從生活方式病和社會方式病入手轉變,必須從人類的身心素質和道德素質的根本點改造好。

3、道家怎麼食氣養生?怎麼食氣?求教程.....

道家人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養生方法,道家養生強調精神的超然、安寧,渴望自由,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道家的四大養生法。
一、清靜虛無
老子主張見素抱朴,少私寡慾,排斥人的一切慾望,排斥外界事物給人帶來的誘惑。他主張通過柔弱無為、虛靜自守來排斥干擾,達到返樸歸真的目的。莊子的養生法則為「虛靜自守」,「養神,守形,無欲」,「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
二、順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養生的基本原則。道家認為:以自然界的秩序變化為法,摒棄人的理性因素,在養生中採取順乎自然的行動,就能維護健康,延年益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人的一切都應順應自然規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狀態接近自然,因此,養生要返樸歸真,以重返嬰兒狀態為最高標准。莊子認為,人與自然合一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張破除一切人為地刻意追求,認為「無為」、「無已」、「絕對逍遙」,是達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徑。
三、以氣養生
《史記》載:「老子百有六十餘或二百餘歲,以自修道而養壽也」。歷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終之說,雖不可全信,但史學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長近三十歲,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歲,老子當是一位百歲壽星。
老子長壽得益於其養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這食母就是「食氣」。食氣是老子創造的古人養生的主要方法,成為歷代氣功家練功之要旨。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
1、老子的經絡之說
老子發現了經絡(經脈和經穴),說經氣全身左右二十四條經脈往復運行,循環無端。這一發現,比我國四大發明意義更偉大,更深遠。
2、老子的精氣之說
老子認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進飲食為陰氣,鼻入空氣為陽氣。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這個人與自然最直接的門戶。這為練氣功能養生,中醫葯能治病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人類健康貢獻巨大。
3、老子的神守養生法
「凝神入氣穴」的神守養生法是老子養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觀竅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竅指人九竅之一的後陰上的尾閶穴,是督脈(經脈)這個綱的繩頭。守督法對調節神經系統,改善全身機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關元穴為中心的小腹處—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對於培養精氣,改善消化系統機能和下肢好處極大。守中是說守中脘穴,即臍上三寸的中皖穴,又說為丹田。神守丹田具有清醒頭腦,改善五臟機能的作用。
老子以氣養生之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其思想光芒可與日月同輝!根據老子以氣養生的理論,後來的道家逐步創立了呼吸修練養生法。道家氣功的主要練氣之法即是呼吸修練,即通過對自然之氣的呼吸吐納,達到調和周身之氣,並使之卻病延年的一種功法。
4、莊子吐納法的最高境界為胎息
莊子的「吹響呼吸,吐故納新」即指此法。其最高境界為胎息,即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胎胞之中,以臍呼吸,故曰胎息。學會胎息,則道成矣。胎息有兩個特點:一是在修練時把人體呼吸調整得極細極緩極深極勻,以之於把鴻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紋絲不動,同時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記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像其氣由臍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環往復,好比嬰兒在母腹中,鼻無呼吸;又好比龜蛇入蟄,口鼻之氣幾乎處於停頓狀態,只體內之氣周流環注而已。
四、精神修練
精神修練是道家修練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養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
1、清心寡慾
老子哲學觀核心是清靜無為,反映在精神修煉上就是清心寡慾。即思想清靜安寧而無雜念;不要有過多的慾望,對不良和欲要節制。方法上主張清靜無為,絕學無憂,離境坐忘等。
2、信道修練
即宣傳「道」的功用,堅定「道」的信念,確立學道的志向,自覺地學道。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於天」,這種與天爭壽,積極進取,人定勝天的樂觀主義精神。
3、廣積善德
道家從天人感應,善惡報應的角度,確立了善德的修煉內容。認為心地善良,與人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也就是多積善德,才能感動主宰人間善惡的天君,由此才能得道成仙。
4、知足長樂
老子在《道德經》中認為,世上沒有比不知足而更大的災禍了。只有知足,才能經常得到滿足,精神上就樂觀,少有煩惱,這樣身心清靜,就可以健康長壽。重視精神修煉是道家區別於其它學派的重要特徵。中國歷代醫學家,養生家,哲學家無不重視精神調養。
莊子說:「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則精復,則精神不會消耗,與天地為一」。大意是說:把世事丟開則形體不會勞累,看破生死則精神不會消耗,身體就會健康。
孔子說:「仁者壽。」董伸舒說「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無貪而清靜,心和平則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
俗話說:「吃飯歡樂,勝吃良葯」。這是說良好的情緒能增進食慾,有利消化。
精神修煉又稱心理養生、精神調養,是中國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它所包含的道理很簡單,。胸懷大度,無憂無惱,,就能夠使人的身心處於自然安詳,平和的歡樂之中,保持身心健康。
精神修煉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和人的道德品質息息相關,是人類對健康認識的一大飛躍。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動和人體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引發各種疾病。
心不爽,則氣不順,氣不順,則百病滋生。美國耶魯大學病理學家曾對7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與健康心理有關的充滿愛心、與人為善、唱歌吟誦,心寬大度,淡泊名利等言行,都能使人健康。

4、順其自然和天人感應用在養生上有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有點業余 只怕我會說你也不會懂。

5、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養生的具體內容

春屬木,生長生發,宜養肝,夏屬火,生長發育,宜養心,秋屬金,主收斂,宜養肺,冬屬水,主封藏,宜養腎。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釋義: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順應四季,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從而達到健康養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春屬木,生長生發,宜養肝

肝主春,肝喜綠色食物,春天要多吃一些綠色蔬菜。加強肝臟的保健,保持情緒樂觀,不大悲大喜或暴怒。另外,春季也能使肝氣過旺,內火上升,這對脾胃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以還要加強脾胃的調節與保養。

2、夏屬火,生長發育,宜養心

心主夏,心喜紅色食物如:山楂、紅棗、枸杞等。夏季出汗多,鹽分損失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受到影響,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長夏季節氣候潮濕、溫暖,在人體則與「至陰」之脾與之相應,天氣悶熱首要的防濕補脾。

3、秋屬金,主收斂,宜養肺

肺主秋,肺喜白色食物如:白蘿卜等。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養肺之品為宜。另外酸味食物能收斂肺氣,而辛辣食物則發散瀉肺。所以,秋季常吃梨、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石榴、獼猴桃等酸味水果可養肺、潤肺,還能達到止瀉祛濕、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慾的作用。

4、冬屬水,主封藏,宜養腎

腎主冬,腎喜黑色食物如:黑豆製品等。寒與腎相應,最易消耗腎的陽氣,陽氣一傷,人就容易發生腰膝酸軟、易感風寒、夜尿頻繁等症狀,因此在冬天一定要注意養腎。多吃核桃、枸杞、羊肉等溫性食物,用食物來補充自己的腎氣。

(5)天人感應與養生擴展資料:

《荀子 · 天論》中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這也就是現代自然哲學所倡導的「師法自然」思想,告誡人們要正確處理好「人工自然」與「天然自然」之關系,不要逆「天」而行。

漢代著名學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提出了「天人感應」論,認為如果君主逆「天」,不施德政,就會激起天的震怒,引發水、火、蟲、旱、地震等災害。在這里即可窺見其重視協調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重要性的思想。

6、園藝與養生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是《素問·生氣通天論》篇對人體生理功能的精闢描述。認為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系的結果。
陰陽學說是古人用以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其實人體精神,生活,語言,行動的准則都應是陰陽的平衡,及儒家的思想:「不偏不倚」。達到了這個准則,才是恰到好處。
一、陰陽學說在中醫學治療原則中的應用:寒者熱之,是指人體中的陰氣太盛,陽氣的相對不足,導致人體出現肢體冷痛不適的症狀,用諸如生薑,附桂之類溫陽散寒的葯物,使陽氣得以增強,過盛的陰氣得減退,達到陰陽的相對平衡,肢體冷痛得以好轉或消失。或用針灸溫通,可達到同樣的效果。熱者寒之,是指人體中的陽氣亢盛,陰液的相對不足,導致人體出現發熱口乾的不適症狀。用諸如黃連,石膏,生地之類清熱生津的葯物,使陰液得以增加,過盛的陽熱得以減退,達到陰陽的相對平衡,使發熱口乾諸症狀得以好轉或消失,或用針刺的瀉法或放血,可達到同樣效果。
二、陰陽學說在西醫治療原則中的應用:我們把血壓過高設定為陽,過低設定為陰。血壓過高是陽盛的表現,血壓過低是陰盛的表現。人體的血壓高於140/90mmHg時,就會出現頭暈、急躁、易怒等表現。血壓低於120/80mmHg 時,也就會頭暈,乏力等症狀。血壓的過高或過低也是一種陰陽不平衡的病理機制。當血壓過高,給降壓葯,實則為潛陽泄熱的治法。血壓過低,給升壓葯,實則為溫陽補氣的治法。所以說高血壓病的治療從大的原則上講,也應屬於平衡陰陽,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即血壓在120/80mmHg左右的范圍,只有這樣人體才能有一個好的狀態,也就是精神乃治。同樣糖尿病的治療亦為平衡陰陽。我們把血糖過高設定為陽,血糖過低設定為陰。血糖的過高是陽盛傷津的表現,血糖的過低是陰盛耗傷陽氣的表現。血糖過高用降糖葯物,實則為抑陽降火。血糖過低,用升血糖的葯物,實則為扶陽益氣。故糖尿病的治療亦為平衡陰陽的治療法則。是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及血糖在空腹時保持在3.9—6.1mmol/l左右的范圍,只有這樣人體的機能才屬大致正常的范圍,也就是精神乃治。
三、陰陽學說在飲食烹制中的體現:我們要烤一個美味香脆的餅子,就要火力適中,當火力太大燒烤時,短時間烤出的餅子就會皮焦里生,餅子質量下降,人們就不喜食之。反之,當火力太小燒烤時,用很長的時間烤出的餅子就會無色而不熟,不能食用。我們把火力太大設定為陽,火力太小設定為陰。陽的過亢或陰的極度不足,都烤不出好的餅子。只有陰陽的相對平衡,即火力大小的適中,才會有滿意的效果,即燒烤出味美香脆的餅子。
四、陰陽學說在飲食量中的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餐吃多少,不同的人均有一個相對恆定的量。我們將飲食攝入過量設定為陽,飲食攝入不足設定為陰。陰陽的相對平衡即我們每餐攝入相對恆定的量。假若2—4兩為某個人每餐恆定的量,當飲食攝入過量為陽有餘,飲食攝入過少為陰不足,2—4兩為陰陽的相對平衡點。長期攝入過量會損傷脾胃,或導致肥胖症的發生。反之,長期飲食攝入不足,就會導致營養不良、貧血等病。只有按生活規律,每次攝入定量適量的飲食,才有利與身體的健康,即過量或不足(陰陽失衡)均對維持生理狀態不利。而適當的飲食量(陰陽平衡)才有利於維持機體正常功能狀態。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飲食要求就是患者的飲食每日攝入的熱量和消耗的熱量保持相對的平衡,其血糖才能保持在相對正常的水平。其觀點還是一個陰陽平衡的問題。
五、陰陽學說在人的行為中的體現:人們日常的行為應該不急不躁且不拖拉,辦事心中有數,井井有條,這樣的人才是一個良好心態的人。過於急躁過於拖拉均非正常人格。我們將性格過於急躁設定為陽,性格過於拖拉設定為陰,陰陽的過盛或不及,均不能取得最佳的辦事效果。過於急躁的人,頭腦簡單,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深處,抓不住事物的本質,處理的問題漏洞百出,不能取得良好的辦事效果。過於拖拉的人,往往失去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或機遇,使原本能取得好的結果的事物,因為失去機遇而處於被動或不利狀態。故人體的行為也是處在陰陽平衡的狀態,才能做好事情。
六、陰陽學說在日常生活語言中的體現:在日常語言對人體的評價中,也反映了陰陽平衡的觀點。譬如說某人聰明能幹,是對這個人的贊美肯定,是接受評價者很喜歡聽的語言。如果說某人太聰明了,其評價的含義就發生了反方向的變化,意味著其人辦事斤斤計較,事事從小事著想,蒙騙別人,使人上當,是對其人的否定而不是肯定。評價某人老實忠厚,是對這個人的贊揚肯定,說那個人太老實了,其評價的含義也發生了相反方向的變化。意味著其人辦事呆板教條,辦事不靈活,也是對其人的否定。我們將聰明設定為陽,太聰明就是陽亢。將老實設定為陰,太老實就是陰盛。陽亢和陰盛均非常態也。只有聰明和老實達到一定的度,才是恰到好處,這樣的人才是人們喜歡交往的人,是我們做人的追求目標。
七、陰陽平衡在運動鍛煉中的體現:馬克思曾精闢的論述:「生命在於運動」,說明了運動在生命中的作用。活動二字,就是說想活就得動。平時注重活動鍛煉的人,氣血運行就通暢,體內的代謝廢物就易被代謝出去,人的精神狀態就好,平時就不易生病。但並不是運動的次數越多越好,運動的量越大越好。有調查顯示,職業競賽運動員的壽命低於正常人的壽命,我們將運動鍛煉過度設定為陽,將不去參加運動鍛煉設定為陰。陰陽失衡就不能取得鍛煉應有的效果,只有運動鍛煉適量(即陰陽平衡)人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壽。
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是養生,延年益壽的基本法則。人之所以生病,是陰陽長期失衡的反映。所謂的醫生治病,其目的就是將失衡的陰陽重新調節成相對平衡的陰陽。養生保健涉及到陰陽平衡的諸多方面,在物質生活方面,其表現在吃、穿、住、行、用。在精神生活方面,其表現在性、情、意。都不可過剩或不及。掌握好適當的度,這個度就是陰陽平衡的最佳程度。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追求各方面得陰陽平衡,使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養生格言摘錄:
一、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言不斷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經散為五難。
二、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
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慾則閑。
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慾則平。
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慾則樂。
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慾則剛。
三、養生十六宜:
發宜常梳 面宜常擦 目宜常運
舌宜舔齶 齒宜常叩 耳宜常搓
津宜常咽 肩宜常聳 臂宜常抻
腹宜常摩 腰宜常捂 背宜常暖
肛宜常收 腿宜常曲 踵宜常提
足宜常按
道教養生的思想特色
1.1 天人相應,和諧統一「天人相應」是道教的宇宙觀,同時也是道教養生的重要思想基礎。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最初由無形無質的「道」生出真元之氣,真元之氣化生為相互對立的陰陽二氣,陰陽交合感應而又化生天地間萬物眾生,此為造化之道。可見,人與自然萬物皆歸源於道。老子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二十五章》)。人的行為應該仿效自然、服從自然、順應自然而動,而不應違背自然、破壞自然,人與自然才能保持自然的和諧與生態的平衡。道教理論高度強調了人與自然、人與天地大環境的和諧統一,即「天人合一」。道教將人身視為一個小宇宙,只要人身的小宇宙和自然的大宇宙同構相應 ,即達到「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的境界時,人就有可能「長生久視」,頤養天年〔1〕。道家從道學角度以「天人感應」學說闡明養生的基本原理。
1.2 重人貴生,樂生惡死「重人貴生」是道教的生命價值觀,生命是第一位的。《道德經》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把人與道、天、地放在同等的地位,可見人是世間萬物中最重要的,社會的一切都是因人而存在的,因而每個人都應「貴生」「重生」「保生」「修生」。道教認為「我命在我不在天」,提出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即給予主體選擇的自由,而人的生命壽限是不確定的,是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去求得生命的長存,因此主張並且相信經過一定的煉養過程,精神和形體可以相守不離,即形與神俱,實現長生不死而得道成仙的終極目標,這其中包含了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太平經》在這方面則予以反復闡明:「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道教特重今生,認為人為萬物之靈,是普天下最珍貴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應當「以生為貴」,「樂生惡死」,人人都有珍惜生命、延長壽命的本能要求和權利,因而人活在世上,應以追求快樂、幸福、健康、長壽,乃至長生不死為最高理想目標。
1.3 形神統一,性命雙修「形」是人體的一切組織結構,「神」即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形神統一,是形體與精神的結合,是形態與機能的統一。《太平經》指出:「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並也。常合則吉,去則凶。」認為形神「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晉代葛洪認為:「形須神而立焉」,「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認為生命是形神的統一體,形與神是相互依存,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不可分離。由於道教的養生思想強調形神合一,因此在修煉過程中,既重視精神的修養,也重視形體的鍛煉,並竭力把精神與肉體的修煉密切結合起來。性命與形神是兩對可以相通的概念。性與神相通,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識等;命與形相通,謂人的形體軀體、存在等。漢唐時期,養生家多稱「形神共養」,唐以後之煉養家則多稱「性命雙修」。道教的性命雙修養生理論所追求的是整個人生修養體系,並借這個理法完備的體系,以達到人生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與中國儒家、佛教的養生學相比較,唯道教性命雙修,故更為圓滿。
1.4 修德行善,頤養天年道教「重命養生」的目的,並非僅僅的為了長生不死,因為人不僅是自然產物,更是社會存在。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在事實上成為道教仙學理論的基礎。自我肉體修煉與自我心靈的完善,自然而然合二為一,養生與道德緊密聯結。道教認為,修仙道之前必須修人道,人道不修焉能成其仙道。而成仙道的前提在修德,揚善抑惡,實現生命之轉化的關鍵是人的德行。中國文化重視自我修養的傳統自古就有,《周易》說:「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尚書》認為滿招損,謙受益是天道的規律,提倡做人應「慎厥終,修思永」。
道德修養,一方面是性情的修養,另一方面是行善積德。為善而生,為惡則死;善則長生成仙,惡則與仙無緣這樣,長生成仙即成為至善的標志〔2〕。人的道德表現有善有惡所以人的命運也有好有壞,壽命有長有短。而道德表現是人能自主選擇的,一個人的選擇就決定了他的生命走向。任何人無論富貴或是貧賤,健康或者羸弱,只要行善,生命就會充實而長久,長生不死就是所得的回報。善的人生就是福與樂的人生。 可見,道德修養是長生不老的必備條件。一個人想修成神仙,除了外服仙葯,內練精氣之外,還必須積大功德,功夫、功德並俱,方可成為「天仙」。道教在面對死亡的陰影之前,以高度責任感去探索生命的奧妙,力圖創造一個統一的完美的自我,使之依從人類的願望,讓生命進入永恆狀態。
2 道教養生觀在傳統醫學中的體現
道家充分肯定人存在的意義,認為通過採取各種養生手段來愛護保養自己的身體和生命,就能達到長壽的目的。原始道教中的許多思想被傳統醫學的經典所吸收,最終形成獨具特色和優勢的中醫養生學。
2.1 順應自然、與天地合參為養生防病前提 道教養生思想以「天人合一」理論為核心。首先,體現在人體的內環境與外界的自然環境是相互協調統一的,二者共同經歷著事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道教養生非常重視按照季節和時辰進行修煉,如:服食養生、房中術以及日常攝養衛生即是如此。其理論根源來自於道教「天人相應」。其次,人身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是同構相應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為宇宙的本體,萬物變化之源,所謂「萬物之宗」。《淮南子·天文訓》稱之為 :「道者,規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為陰陽,陰陽分而萬物生」。可見老子這個「道」實際上是一種有象可見,有精可存,其真可信的物質,由這種物質衍生為「一」,「一」即元氣,再化生陰陽而成萬物,說明「道」如同太極是萬物化生之原始。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明確地指出了「道為萬物之宗」,並同時表明人只有掌握宇宙運動的規律,掌握陰陽之道,方能養生而防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故四時陰陽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者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為得道。道者,聖人從之,愚者背之。」此外,《素問 》尚有「謹道有法,長有天命」、「謹奉天道」之語,也是告訴人們,人應順應自然法則,並遵從之,才能壽老而長生。並提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凡事要先知「道」之理,方能行「道」之術。可見養生防病應以順應自然、與天地合參為前提條件。
2.2 陰平陽秘為養生防病之核心 道教樸素地將人的身體比作一個小宇宙,並與自然界的大宇宙聯系起來,不僅要調諧人體「小宇宙」的運行,而且還要調諧「小宇宙」與「大宇宙」的運轉。同時,人是自然的產物,人和自然界也是統一的整體。由此提出「天人相應」的養生學說,認為人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中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以臟腑為中心,心為主宰,通過經絡將人體各個部分相互聯系起來的有機的統一整體。《素問》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又《靈樞》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明確地指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體的生理、病理、生長、發育、衰老、死亡都與自然界的變化休戚相關。人體自身以及人與自然界之間必須保持陰陽的協調平衡,才能健康長壽。《素問·調經論》曰:「陰平陽秘,自然界存在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由於人類長期生活在這種自然環境中,已經能夠適應四季的變化,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規律:春夏陽氣升發,秋冬陽氣潛藏。如果人們在養生過程中,能夠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調節臟腑的機能活動,注意養精安神,益氣補血,保持機體陰陽平衡,身體就會健康,就能延年益壽。《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所以養生防病之核心是要調整陰陽平衡,最終達「陰平陽秘」的和諧狀態〔3〕。
2.3 精充、氣足、神旺為養生之基礎道家認為,「精」是人的物質基礎,它不僅是物質現象,也是精神現象。是人體正常生命的物質保證。中醫認為: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精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秉受於父母,「後天之精」源於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和肺吸入之清氣,「先天之精」必須得到「後天之精」的不斷充養方可保持充盈,發揮其功能。道家認為,「氣」是生命現象和生命本身的本源。《莊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氣聚成人,氣消則人亡。中醫的「氣」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物質。《難經·八難》曰:「氣者,人之根本也」。人體的「氣」具有很強的活力,有不斷運動的特性,它既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又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推動著人體生命進程,貫穿於生命運動的始終。「氣」的活動一旦停止,生命也便終止。中醫的廣義「神」指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之「神」為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道家認為,「神」是人的生命來源。老子說:「穀神不死」,即養神才能不死,「神」要靠「氣」來滋養才得以發揮功效,人只有注重「神」的內守,才能身心健康。
道家和中醫都認為三者之間相互聯動、相互為用,精、氣、神被稱為人身之「三寶」。精能化氣,為氣之源,氣能生精;精充氣旺,氣生精盈。精氣是神活動的物質基礎,精充則神旺,精虧則神疲;神能御精,神安則精固,神盪則精失;精為神之基,氣是神之力,精氣充足則神才充沛旺盛。由此強調了精、氣、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以及養生中的重要意義,主張在養生過程中要注意保養人體的精、氣、神「三寶」,以精充、氣足、神旺為養生之基礎,如此可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3 小結
道教養生觀,就是道教對人的生命、人與自然、精神與自然關系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也就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基礎。道教文獻中的大量的養生著作和道教養生方術,充分體現了道教珍愛生命、重視養生,渴望永生的熱忱和探索精神。道教獨具特色的養生觀中包含其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它對中醫養生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形成了以順應自然、與天地合參為養生防病前提;以陰平陽秘為養生防病之核心和以精充、氣足、神旺為養生防病之基礎等的中醫養生學養生防病的基本思想。為使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不斷完善,我們應在此基礎上繼續挖掘和整理,投入更多的精力、採用更科學的方法,將探索延年益壽的研究工作持續做下去。
園藝療法,HorticulturalTherapy,日本稱為園藝療法,韓國稱為園藝治療,簡單的定義是:利用園藝來治療。園藝療法概念的最早起源在1699年,一位名叫李那托·麥加的人在《英國庭園》中對園藝的治療效果記述道:在閑暇時,您不妨在庭園中挖挖坑,靜坐一會,拔拔草,這會使您永葆身心健康,這樣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別無它途。
園藝療法操作的主要方面:
1.活動(Movement)的成分
身體運動(全身、上肢和手,下肢的運動,筋骨與關節可動部位,協調性) ,刺激感覺(觸覺、視覺、聽覺、平衡感、溫冷覺、味覺、嗅覺等)。
2.注意力集中(Intention)的成分
注意力集中,智慧(經驗)積累,加深理解力。
3.生命(Life)的成分
季節的變化,生長周期的變化,生命力的增強。
4.抑制(Keeping)的成分
適度的疲勞,增加體力與促進心臟機能,時間的有效利用,人們之間的交流。
「園藝療法」養生全攻略
園藝療法的精神功效
(1)消除不安心理與急躁情緒在醫院病房周圍種植草木,病人於其中散步或通過門窗眺望,可使病人心態安靜。據報道,在可以看見花草樹木的場所勞動,不僅可以減輕勞動強度,還可以使勞動者產生滿足感,如果是園藝栽培活動地的話,效果則更佳。
(2)增加活力投身於園藝活動中,使病人、特別是精神病患者忘卻煩惱,產生疲勞感,加快入睡速度,起床後精神更加充沛。
(3)張揚氣氛一般來講,紅花使人產生激動感,黃花使人產生明快感,藍花、白花使人產生寧靜感。鑒賞花木,可刺激調節鬆弛大腦。
(4)培養創作激情盆栽花木、花壇製作以及庭園花卉種植等各種園藝活動,是把具有自然美的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像進行布置處理,使其成為藝術品。這種活動可以激發創作情。
(5)抑制沖動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整地、挖坑、搬運花木、種植培土以及澆水施肥,在消耗體力的同時,還可抑制沖動,久而久之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性格。
(6)培養忍耐力與注意力園藝的對象是有生命的花木,在進行園藝活動時要求慎重並有持續性。例如,修剪花木時應有選擇地剪除,播種時則應根據種粒的大小覆蓋不同深度的土壤,這些都需要慎重與注意力。若在栽植花木的中途去干其他事情,等想起重來栽植時,花木可能已枯萎。因此,長期進行園藝活動的結果,無疑會培養忍耐力與注意力。
(7)增強行動的計劃性何時播種、何時移植、何時修剪、何時施肥……植物種類不同,操作內容不同,則時間與季節亦不同。園藝活動,必先制定計劃,或書面計劃或腦中謀劃,因人而異。此項工作或愛好可以增強自己與植物的感情,把握時間概念(早、晚、季節的變化等)。
(8)增強責任感採取責任到人的方法,病人必須清楚哪些是自己管理的盆花、花壇等。因為花木為有生命之物,如果管理不當或疏忽,會導致枯萎。這可使病人認識到哪些是自己不得不做的工作,從而產生與增強責任感。
(9)樹立自信心待到自己培植的花木開花、結果時,會受到人們的稱贊,這說明自己的辛勤勞作得到人們的承認,自己在滿足的同時還會增強自信心。這對失去生活自信的精神病患者醫治效果更佳。當然,為了不讓患者們失望,開始時應該選擇易於管理、易於開花的花木種類。
園藝療法的社會功效
(1)提高社交能力參加集體性的園藝療法活動,病人以花木園藝為話題,產生共鳴,促進交流,這樣可以培養與他人的協調性,提高社交能力。
(2)增強公共道德觀念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利用花木進行美化綠化,或者自己所負責的盆花、花壇開出漂亮的花朵,在增強自信的同時,還體會到自己為大家做了有益的事情。另外,為花壇除草摘除枯萎花朵、掃除落葉等活動,可以培養自己的環境美化意識和習慣,增強公共道德觀念。
園藝療法的保健功效
(1)刺激感官植物的色、形對視覺,香味對嗅覺,可食用植物對味覺,植物的花、莖、葉的質感(粗躁、光滑、毛茸茸)對觸覺都有刺激作用。另外,自然界的蟲鳴、鳥語、水聲、風吹以及雨打葉片聲也對聽覺有刺激作用。卧病在床的患者或者長久閉戶不出門的人們,到室外去沐浴自然大氣,接受日光明暗給予視覺的刺激,感受冷暖對皮膚的刺激,這可稱為自然療法,也是園藝療法的內容之一。白天進行園藝活動、接受日光浴,晚上疲勞後上床休息,有利於養成正常的生活習慣,保持體內生物鍾的正常運轉,這對失眠症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2)強化運動機能人的精神、身體如果不頻繁地進行使用的話,其機能則會出現衰退現象。局部性衰退會導致關節、筋骨萎縮,全身性衰退會導致心臟與消化器官機能低下、易於疲勞等。園藝活動,從播種、扦插、上盆、種植配置等的坐態活動到整地、澆水、施肥等站立活動,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眼睛,同時頭、手指、手、足都要運動,亦即它為一項全身性綜合運動。殘疾人、卧病在床者以及高齡老人容易引起精神、身體的衰老,而園藝活動是防止衰老的最好措施。
觀賞園藝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人的身心健康。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與少子化社會,我國正在進入這種社會。人情淡薄,價值觀喪失,青少年犯罪增加,社會與家庭問題突出。園藝療法被認為是最能緩和與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手法之一。多親近那些美麗的植物吧,你將擁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目前,園藝養生正在國外方興未艾。所謂園藝養生,就是通過栽花、種草、種菜或培植果樹來達到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和預防、治療疾病的目的。例如美國舊金山有家醫院專為一些慢性病人開辟了一片空地,讓他們從事花草和蔬菜的種植活動;澳大利亞的一家療養院,還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讓他們分別在田野里進行拔草、剪枝、施肥、鬆土、澆灌等體力勞動,實踐證明這些病人康復得很快。日本也有一家療養院,將心理治療和心理調節融為一體,讓病人在輕音樂聲中吃葯,從事拔草、捉蟲、澆灌、授粉等園藝活動。
園藝健康法是別具一格的一種療法。它主要通過種花、種草、種菜、培植果樹等一系列活動來治療疾病。在種植花草的同時,也聞到了花香,因此,可以說園藝健康法是兼有香味的療法。在街心公園里鬆土鋤草,或者向花木澆水,觀賞各式各樣的花卉。所有的這一切都會給人們以極大的精神安撫。醫學家們確認,園藝療法主要是通過調整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過程的失常,促進疾病向好的方面轉變。如各種慢性病症患者,往往存在著焦慮狀態和沮喪心理,通過種植花草樹木,看到親手栽培的花木,正在日新月異蓬蓬勃勃地向上長,就會有一種自豪感、自慰感湧上心頭,進而增強戰勝疾病、創造美好生活的勇氣。精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向來很難和旁人相處,通過種植這些有生命的植物,也就邁開了適應社會的第一步,促進了身體的康復。
再者,許多花草樹木都能吸收空氣中的有毒氣體,排出氧氣。除了森林樹木地帶,花草繁多的地方也是負離子較多的場所,當然也是進行空氣負離子療法的好去處。園藝療法可作為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最適宜於老年人應用。

園藝療法的適應症包括:低血壓、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肺結核、緊張性頭痛、收發性痙攣症、弱視、更年期綜合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7、御道養生是做什麼的!有了解的嗎?

文化淵源 御道養生是以中醫的東方科學為基準,沿襲古代醫學對人體脊椎、經絡、臟腑等學說基礎。中醫古典醫著《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於未然。《淮南子》雲:「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金元時期朱丹溪亦說:「與其治療於有病之後,不如攝養於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還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長生命可以辦到,這種防病抗衰思想與中國文化中的憂患意識一脈相承,版《周易·系辭下》雲:「安不忘危,存不忘亡。」這種注重矛盾轉化、防微杜漸的辯證哲學思想是「御道養生」體系產生的根源。中國傳統哲學十分強調自然界是一個普遍聯系著的整體,提出天人相應,天人感應等思想,認為天地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著的。御道養生文化即遵循這種原則權。 御道養生受歷史悠久的中國養生思想影響,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思想原則,這些原則又充分體現出中國醫學和傳統文化的背景。

8、老祖宗傳下的養生術,睡覺也需要講究,「睡覺不要頭朝西」是為何?

這跟古代的封建迷信有關系,古代死人下葬的時候頭要朝著西方,而活人如果睡覺頭朝著西方在古人看來這是不吉利的,會折損活人的陽壽,不利於養生。

一種說法是古人們認為,西邊是西天的方向,頭朝西的話便象徵著「歸西」,也就是傳說中的駕鶴西去。另外古代信奉人是有靈魂的,正所謂人有三魂七魄,在睡覺的時候人的魂魄會離開自己的身體,這也是古人會相信有托夢這一回事的理由。如果頭朝西,會被地府的小鬼認為你已經死了,就會將你的魂魄勾走,人沒了三魂七魄自然也就死了。所以古人認為這就很不吉利,所以說睡覺的時候頭不要朝向西邊,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是一種非常迷信的思想。

另一種說法就古人信奉「天人感應」學說,認為天地是一方大宇宙,而人體則是一方小宇宙,人體的行為規律應該遵從天地間自然運行的法則,也就是說日出東方,而在西方落下,而人也是如此,東出朝氣,西落暮氣。頭乃是人體根本,陽氣之所在,如果睡覺的時候頭朝著西方,整個人的腦袋處於一種昏昏沉沉的狀態,暮氣上涌,那麼也就會影響一個人的陽氣,導致身體陽氣不足,邪氣入侵,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健康,減短壽命。

雖然這些都是迷信的說法,但是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睡眠狀況,在睡眠質量下降的時候注意調整睡姿,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9、陰陽五行和養生方術,是道教和齊地文化的紐帶嗎?

道教是中國最大的本土宗教,產生於漢朝。從各種史料中可以看出,道教思想吸收了先秦的道家思想、黃老學派的思想和方術迷信等。關於道教的形成,主要有兩個標志性的事件,一是《太平經》的產生,另外一個是道教宗教團體的出現。目前的史料得知,道教最早的宗教群體是齊國黃老道,而最早傳播《太平經》的是齊地的甘忠可。可知道教的產生和齊國的文化有著非常的深的淵源。那麼齊國為什麼有產生道教思想的土壤呢?

一,齊國田氏和道家淵源

道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來源就是道家。道教將老子奉為教主,將《道德經》奉為經典,並主張清靜無為、修身養性、陰陽轉化等觀點。可見,道教和道家也是有著一定的淵源的。在先秦的道教思想中,就隱約存在了一些養生方面的神化思想,這些思想無疑和道教追求長生的養生術有著聯系。

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道德經》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莊子》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穀、——《列子》



老子

而齊國卻是戰國時代道家思想的傳播中心之一。進入戰國以來,齊國發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也就是從陳國的後代田氏取代了齊國姜姓的統治,史稱「田氏代齊」。而春秋時期的道家學派的創立者正是陳國的老子。而田氏在齊國不僅繼承了老子的思想,還將之確立為了官方思想。齊國的田氏(包括孫氏)出現了許多思想家,如孫武、田穰苴、孫臏等,他們都十分強調道在軍事上的運用。


稷下學宮

齊威王時期,在臨淄開辦了稷下學宮,其目的在於為田氏代齊做辯護。齊國統治者一方面宣稱要繼承黃帝的事業,另一方面主張繼承老子的思想,因此產生了「黃老學」。到了齊宣王時期,稷下學宮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這里聚集了騶衍、淳於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等重要的學者。稷下學宮的繁榮擴大的道家思想影響力,使得黃老學派的思想在齊國生根發芽,影響了後世一代代的學者。


二,齊國的陰陽學派和方術士

道教和陰陽學、方術有著諸多的聯系。在道家的陰陽觀的影響下,齊國在戰國產生了陰陽家,其主要的代表人物為鄒衍、騶奭。他們將道家的陰陽的哲學觀和五行的元素觀結合,對道教思想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早在《孫子兵法》中,就已經將陰陽和五行提到「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早期道教經典中也充斥著陰陽五行思想。如《太平經》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老子想爾注》言「和五行,令各安其位」。



而道教的另外一大特徵是五行思想與鬼神信仰相互影響,這是是道教的鬼神系統和理論成分的重要來源之一。關於鬼神思想,在齊國十分濃厚。齊國擁有大量的方士,所謂的方士就是尊崇讖緯思想而推奉神仙方術之士,而方術士也稱為道士。秦朝建立後,秦始皇多次聽信齊人方士徐巿、侯生、盧生等的言論,並派遣他們去蓬萊、方丈、瀛洲等所謂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尋找仙葯,以求長生。


徐福

漢代以來,隨著天人感應思想的傳播,鬼神思想在社會廣泛流傳,而方術也更加受到了重視。漢武帝即位之後,「尤敬鬼神之相」,重用神仙方士, 大搞祠神求仙活動。當時的淮南王劉安的門客等便根據齊地的道家思想和方術士學說寫下了《淮南子》,《淮南子》主張「借鬼神之威,以聲其教」。

上復興神仙方術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鴻寶苑秘書》,書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見。——《淮南子》

齊地的神仙方術道教的迷信活動和神仙體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五行


三,齊國的方術醫學和道教醫學一脈相傳

道家學派十分重視養生之術,因而特別重視醫學。《莊子·刻意》載有「導引之士,養形之人」,雲其「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也就是敘述的是早期道家的養生之術。《史記》記載道家的張良功成後和赤松子游,「乃學辟穀,導引輕身」。而齊國在戰國時代是道教的活動中心之一,在道家的影響下,齊國的醫學得到了迅速的進步。


《養生導引圖》

戰國時代著名的醫學家扁鵲也就是齊國渤海郡一帶人士。扁鵲之後,齊地又有淳於意(太倉公)等名醫。《史記》載淳於意年少時期對醫學方術十分有興趣,「少而喜醫方術」,後來又到了扁鵲的《脈書》,「傳黃帝、扁鵲之脈書」。從《史記》記載的內容來看,《脈書》深受道家五行家的陰陽觀念的影響,這對後來《黃帝內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黃帝內經》託名於黃帝,很顯然是屬於齊地黃老學派所著作。

受其脈書上下經、五色診、奇咳術、揆度陰陽外變、葯論、石神、接陰陽禁書,受讀解驗之。——《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

道教的養生之術和醫學之術和道家、方術士有著密切的聯系。道教的養生學、醫學思想和技術都和道家、黃老學派的一脈相承。道教形成之後,醫學也走向成熟。漢朝之後,最重要的醫學家都和道教有著密切的關系。如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在方士醫學著作《湯液經法》的基礎上形成的;而華佗本身就是方士醫家。

與天人感應與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