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華山佛教禪修養生培訓班是招收皈依弟子嗎?我不是皈依弟子能參加嗎?
【招生對象】:60歲以上,渴望通過修身養心copy獲得身心健康的中老年人士。
【課程特色】:博大而圓融的佛教思想,開拓了我們的思維方式,開啟了我們生命與智慧的源泉,引導我們回歸寧靜、安詳、自在的心靈家園。
【教學方式】:一天的佛門學習,四天的祈福旅遊。學游相結合,讓你感受學習佛教養生最基本的核心所在。
【上課地點】:九華山佛學院
2、道家、儒家、佛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還有其對現實生活的意義,謝了。
儒家的現實觀是以自我的約束為基本點,《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里的「至善」其實就是「仁」的表現。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也就是說強調什麼是至善。具體怎麼體現呢: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人要明白正確高尚的道義,要明白自己對他人的責任,人的意義在於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這就是儒家乃至後來理學的中心思想。
「道」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本體,從產生的過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任何外在強加的力量,所以說「道」是「無為」;但從其產生萬物的結果看,一切都由「道」所生,因此又可說「道」是「無不為」。所以,道家不是說「無為」而是說「無為而無不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放棄,而是說按規律、按邏輯自然發展和變化,不去強求。
道家思維以順應規律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其特點是靜,其工作是疏導,是非常客觀地思索著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老子講要復歸於嬰孩,返樸,無為,莊子講要齊物、自然。這個道,所尋找的是如何認同客觀世界,如何把復雜變為樸素和太初,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質,因此需要服從現實和把問題客觀化,減少自身的疏忽。
佛法是為象佛祖那樣以正知正見正覺正行認識世界,成就真正的「覺」,最終達到超脫六道輪回。佛教思想中則以自我為主體,基本思路是如何解脫,而不是自然如何表現。其中的標志是任何思想和行為的錯誤都由個人的因緣和慾望而來,也就是向內求,從內修,以自我的心來觀察,思維有極大的自由性,極大的變化、伸縮和無限。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諸佛的教導不是讓我們脫離生活或者厭棄現世,而是讓我們知道如何以智慧來分析、理解、判斷現實中的各種問題,尋找中道的解決方式。做好我們能夠做的事、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維去發現和分析乃至解決,則是我們自己的覺醒、覺察而後最終覺悟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自凈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
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煩惱,但不是讓我們脫離社會。只有正確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為,就不會有煩惱產生。佛法的不執著不是要我們做事稀鬆,而是要我們知道什麼是「妄」,什麼是「實」。該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該盡的義務一定要盡責,不懈怠、不迷惑、不固執。要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什麼是錯誤的執著,就是佛法帶給我們的智慧。
3、佛教 養生
佛告賢者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難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中風當用牛湩。我時晨朝入維耶離百。至大姓梵志門下住。時維摩詰來謂我言。賢者阿難。何為晨朝持缽住此。我言。居士。佛身小中風當用牛湩。故我到此。維摩詰言。止止。度唯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身者金剛之數。眾惡已斷諸善普會。當有何病。默往阿難問。勿謗如來慎莫復語。無使大尊神妙之天得聞此也。他方佛國諸會菩薩且得聞焉。且夫阿難。轉輪聖王用本德故尚得自在。豈況一切施德於人。而為如來至真等正覺無量答福會普勝者哉。行矣阿難。勿為羞恥。莫使外道異學聞此粗言。何聞我師。自疾不能救。安能救諸疾人所欲。疾行莫復宣言。當知阿難。如來法版身非思欲身。佛為世尊過諸世間。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數眾行已除。其病有以。時我世尊。大自慚懼。得無權近佛而過聽。即聞空中聲曰。是阿難如居士之所言。但為佛興於五濁之世故。以是像開解一切貪貧之行。便行阿難。取湩莫慚。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4、佛教養生是什麼?中國誰在做佛教養生?佛教養生和中醫養生的區別是什麼?
你好,佛教百養生和中醫養生就是科學與本質結合。
佛教就是回歸自然度,回歸本質。
我的見解如下:
1.佛教養生就是讓我們修自己是善心,讓我們心平氣和,不問急不躁,答也就是修心。禪定。
2.中國有個叫午火先生的人在做佛教養生做版的非常好。
3.佛教養生和中醫養生區別就是權:佛教養心,中醫吃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從古至今佛家飲茶的禮儀
在寺廟中,僧人不僅獨自飲茶,而且有時還舉行茶會和茶宴,以茶會友,把茶作為聯絡感情的紐帶。
在少林寺的概念中,中國禪宗與茶道有很深的因緣,以「中土禪宗之祖達摩」來說,他也被認為是茶道的始祖。傳說菩提達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時候,因為想追求無上覺悟心切,夜裡不倒單,也不合眼。由於過度疲勞,沉重的眼皮撐不開,最後他毅然把眼皮撕下來,丟在地上。就在達摩丟棄眼皮的地方,長出一株葉子翠綠的矮樹叢,樹葉就像眼睛的形狀,兩邊的鋸齒像睫毛。那些在達摩座下尋求開悟的徒弟,也面臨眼皮撐不開的情況,有的徒弟就摘下一片又綠又亮的葉子咀嚼,頓時精神百倍。於是,大家就把「達摩的眼皮」採下來咀嚼或泡水,以此作為奇妙的靈葯,使他們可以更容易保持覺醒狀態。這就是茶的來源。
而據佛教養生資料記載,學習飲茶已經成為佛家弟子所必修的課程,據此可以看出飲茶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佛教養生飲茶並不同於普通人的飲茶,具有一些獨特之處。
1、飲茶是一種生活制度
佛教養生在日常生活中是禪、茶不離口,在生活的各處都離不開茶,就連對佛家最重要的祭拜佛祖的儀式中都要用茶當做祭品。飲茶不僅用做祭品,還是用來聯系各位佛家弟子的紐帶,一般寺院都有召集眾弟子一塊兒飲茶的習慣,他們在飲茶的過程中可以一塊兒討論佛經,交流所思所得,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一般寺院的茶除了以上三種用途之外,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可以提供給他們的香客使用,這樣就拉近了佛家弟子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
2、佛門有一套飲茶制度
在佛門的飲茶活動中,有相應的禮儀、地點和專門負責飲茶之人,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飲茶制度。佛家稱飲茶的地方為「茶堂」,在這里可供僧人及香客品茶;負責飲茶的僧人有明確的分工,而且有專門的頭銜,「茶頭」專門負責燒水泡茶、為來客獻茶,「施僧人」在寺院門口站立,為來寺院的香客敬獻茶水,但是所敬之茶也會因為來賓身份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可以說,這也是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一種體現。
3、佛門有自己的茶文化
佛教養生飲茶不同於普通人的飲茶,他們把這看成了自己修禪靜坐的一部分,形成了茶文化。佛家弟子在長期的飲茶過程中還形成了一種「鬥茶」的愛好,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開始於唐代,在宋代最為興盛。宋代還出現了很多鬥茶高手,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宋代鬥茶僧人福全,他的鬥茶技術神乎其技,令人驚嘆於他的才思之敏捷,一些歷史資料中對此有所記載,至今仍被很多僧人津津樂道。
6、請問,「道教養生」「佛教養生」「儒家養生」有什麼區別和不同?請舉例詳細解釋和說明。
道教本沒有養生一知說,莊子的養生主也是後人偽托的.但後來道教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流派.其中就包括:燒丹煉汞采陰補陽制葯求仙,符書畫敕驅神捉鬼等等.這個養生有點邪祟味道.特別是宋明兩朝道的皇帝.主要是服食仙葯.還有一個流派推崇享受身體.注重物質生活.也有點養生味道.
佛教也沒有養生一說,所有的都是修心行善.甚至是要捨身投虎,割肉飼鷹的.強調身體是皮囊.
儒家強調身體發回膚受之父母.所以也有了點養答生的意思.
到後來三教同堂久了,都混為一談了.各教都有如修習各種功夫,服食各種丸葯的強生手段.
7、佛教養生,人是如何長壽的
佛教的養生和我們通常理解的養生不一樣,譬如:
一、人心的「善惡」影響壽命的長短。
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和密西根大學,分別對不同地區的人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人的善惡觀念影響壽命長短的結論。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善良的人往往更加長壽。
1、長壽需要斷除妄念
不隨妄想習氣境界轉,在一切時中,不分行住坐卧,動靜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減少,並能健康長壽。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
2、長壽還需慈悲為懷
佛教從第一福的要訣出發,認為人世間的財富、學識、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乾的。宅心仁厚,寬以待人一定會有好報。長壽的人,一定是對人類和動物充滿慈愛的人。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人。
二、內外修其身。
佛門修身法坐禪形定。在家修習的佛弟子,修禪的時間沒有僧尼這么講究,但要求在黎明、中午、下午、日落等時辰里修禪為好。在吃飯前後半小時不宜修禪;久習禪修可以坐禪,2~4小時為度,不宜過長。另外散步等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舒緩筋骨,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三、飲食起居遵循規律。
順其自然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與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和氣血運行也是息息相關的。人如果違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規律,打破正常的生物節律,就會導致疾病,加速衰老。要想健康長壽,當須依自然規律科學生活才是。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2:00~早4: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