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中益氣湯和小建中湯有什麼不同嗎
1、葯方組成不一樣
小建中湯,飴糖、桂枝、芍葯、炙甘草、大棗、生薑。
補中益氣湯,黃芪、白術、陳皮、升麻、柴胡、人參、甘草、當歸。
2、葯方出處不一樣
小建中湯,出自《傷寒論》。
補中益氣湯,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3、功效不一樣
小建中湯,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2、補中益氣湯與舉元煎的區別
實際你的理解就出了偏差。脾虛可以出現水液代謝障礙,但是,不是脾虛就一定出現水液代謝的障礙。在沒有濕邪困脾或者沒有達到脾虛生濕的時候,就沒有必要應用利水滲濕之劑。如果在沒有濕的情況下應用蒼術,茯苓還可能造成溫燥傷胃。而補中益氣湯的治證中,就沒有出現濕邪,所以,沒有必要應用利水之品。如果出現中氣下陷伴有水濕的徵候,就可以加用。不但補中益氣湯中沒有茯苓,舉元煎,歸脾湯等涉及到脾虛的方劑中都沒有茯苓。
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和水液;主升清;主統血。如果脾虛,可以出現這些功能的障礙,但不是所有的這些障礙都出現。補中益氣湯就是針對脾虛失去升清的功能而設的。所以,沒有必要加利水滲濕之劑。
3、服用了補中益氣湯 出現眩暈
換一位開湯葯的老中醫
4、補中益氣湯由哪些葯材組成功效
組成:黃芪 甘草(炙)各10克 人參6克 當歸身10克(酒焙乾或曬干) 橘皮6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白術0.9克
用法;上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5、中醫清和堂:虛實夾雜眩暈如何用葯?
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脾虛痰濕百中阻都存在,但這些還不全面
1 頭重如裹 頭昏目眩 犯困疲憊 ->一派陰象
2 蟬鳴耳鳴 視力減退 勞及度熬夜加重 ->精脫
3 心悸氣短總想深呼吸 動則尤甚 ->沖脈之逆,腎不納氣
4 食入腹脹問 便溏 噯氣 大便1天1次 ->脾陽
5 舌質淡 胖大 有齒痕 舌苔時白厚時黃厚 ->主要還是陰證,寒熱錯雜答
6 早晨起床較嚴重,長夏季節較嚴重,大便粘馬桶。->陽不化濕
用葯不對路了,你的用專葯多從氣、陰、濕上來考慮,主要從脾肺入手,而且組屬方太簡單,未中病
腎氣、腎精、肝陰、脾陽、脾濕熱,降沖,...
請指正
6、誰知道補中益氣湯的中葯方?
補中益氣趕 虎, 皮 人 騎 馬 擋 豬.
甘草 柴胡.陳皮,人參,黃芪,升麻,當歸, 白術.
上面是這個方子的記憶方式和組成,用的是俏皮話的方法,願你過目不忘.
7、補中益氣湯該如何用
補中益氣湯,最早出自李東垣所著的《內外傷辨惑論》一書,被後世醫家推崇至極。明代醫家張景岳評價道,「補中益氣湯,允為李東垣獨得之心法。」而今日,善用補中益氣湯的醫者日少,初涉臨床的醫生使用補中益氣湯每每會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感覺。為什麼?重新認識補中益氣湯,重新審視李東垣筆下的補中益氣湯,也許有益於臨床。辨證:治內傷脾胃始得 量輕效宏讀《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可以看出,補中益氣湯治療內傷脾胃之證,是「始得之證」,臨床表現可以和外感風寒之證相類同。其病因為「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喜怒憂恐,勞役過度」。病機為「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肝,陰火得以乘其土位。」 治則為《內經》所說的「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具體治法是「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方中「須用黃芪最多」,但僅用「五分」,「勞役病熱甚者一錢」,他葯各用「三分」。摺合成現代用量,一劑葯總劑量僅為10克左右。服用方法是「早飯後溫服」。方中黃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實其表」,「不令自汗,損其元氣」;人參、炙甘草重在「補脾胃中元氣」;白術除用其「甘溫」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導氣」,當歸酒洗「和血脈」。辨脈:右脈大於左脈 數中顯緩李東垣臨證注重辨脈,對外感、內傷之別首列「辨脈」,並且認為辨脈已足夠,「以此辨之,豈不明白易見乎。」之所以《內外傷辨惑淪》中又列辨癥候,是「但恐山野間卒無醫者,何以診候,故復說病證以辨之。」李東垣在「辨脈」中提到「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傷之重者,過在少陰則兩倍,太陰則三倍,此內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氣口脈急大而澀數」等,盡管這里對脈象的記述似有雜亂之嫌,但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右脈大於左脈,或脾脈獨大於其他部位脈,並且見數脈時可「數中顯緩」。這一點對於使用補中益氣湯是很有臨床意義的。還有,李東垣從反面論述了有一部分脈象是不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的。方後「四時用葯加減法」中,在治腹痛時提到:脈弦不可用,當用小建中湯;脈沉細不可用,當用理中湯;脈緩不可用,當用平胃散。從脈象鑒別方證,簡單而實用。從李東垣筆下可以看到,補中益氣湯的適應病證是非常廣的,既可治內傷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葯加減(主要是加葯)是極其靈活多變的,補葯、瀉葯、寒葯、熱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但萬變中有其不變的根本,也就是適應症只能是「內傷」(外感病也是在內傷基礎上的外感),病脈主要出現在右關,病變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加減:不解原意易壞事張元素立方「非為治病而設,此乃教人比證立方之道,容易通曉也」,作為張元素的弟子,李東垣深受其影響,所有方劑皆為「從權而立」,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傳授他人所謂效方、驗方。補中益氣湯方後有一系列加減法及較大篇幅的「四時用葯加減法」,示人方不可執,靈活應用。方書多說補中益氣湯證應該口中和,不喜飲,也就是說口乾、咽干是慎用、不用補中益氣湯的。但李東垣在方後的第一個加減竟是「口乾嗌干加干葛」。氣虛當溫補,實火當苦瀉,虛火當清補,而李東垣的第二個加減法竟然是補中益氣湯加苦寒瀉火之黃柏和甘寒清補之生地黃。反思其治法,補中益氣湯原方中只有「補其中,升其陽」 之品,而缺少「瀉其火」之葯,加黃柏、生地黃似乎才成為完整的治療脾胃內傷「始得之證」的補中益氣湯。後世醫家在使用補中益氣湯時也多加減及合方使用,但靈活性遠不及李東垣。具有代表性的加減有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和補中益氣湯合六味地黃丸,讀《薛氏醫案》和《壽世保元》隨處可見。脾胃不足,痰濕易滯,理應加茯苓、半夏;補中益氣湯治「元氣脾胃之虛」,六味地黃丸治「腎水真陰之弱」,「二方兼而濟之,乃王道平和之劑」,合用似極為高明。但從李東垣「立方本指」去認識,則茯苓、半夏沉降有餘,六味地黃丸降入下焦,皆不利於「升其陽」。可見,不解東垣本意,隨意加減極易「動手便錯」。誤用極易壞事,於是後世醫家提到了補中益氣湯的禁忌症。如張景岳說:「元氣虛極者,不可泄;陰陽下竭者,不可升。」柯琴說:「惟不宜於腎,陰虛於下者不宜升,陽虛於下者更不宜升也。」這些論述對後學者的臨證是極其有用的。但從李東垣「立方本指」看來,這只是低層次的、形式上的認識。實際上,內傷脾胃病證中,腎虛完全是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的,只是用葯時需斟酌升降浮沉。(高建忠 山西中醫學院第二中醫院)
8、補中益氣湯是什麼?
由黃芪、人參、炙甘草、升麻、柴胡、陳皮、當量身、白術組成。主治:脾胃氣虛、身回熱有汗、渴喜熱飲、頭痛惡寒答、少氣懶言;或飲食無味、四肢無力、舌淡苔薄白、脈虛軟無力;或氣虛下陷、肛脫、子宮脫垂、久瀉久痢、久疾等症。本方為補氣助陽的代表方。以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舌淡、脈虛或氣虛下陷症為辯證要點。
9、補中益氣湯配方
補中益氣湯配方1:黃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參(去蘆)0.9克 當歸身0.6克(酒焙乾或曬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術0.9克。配方2:黃耆2兩,人參1錢,炙草8分,半夏1兩,炒白芍5錢,獨活5錢,防風5錢,炒白術3錢,茯苓3錢,澤瀉3錢,柴胡3錢,連翹2錢,羌活1錢半。
10、求補中益氣湯的方子
簡單的病!
虛實夾雜之症,補虛不除滯,恐不效,用補中益氣難治其根。
其他的一大堆葯,都非正治之法,
其中參苓白術補氣,燥濕。更不能服用:氣不順不可補;腸中燥,不可再燥!
消食健胃可能會順順氣,加強消化。但是通便能力不強,畢竟你最痛苦的是不能通便!所以不算正治,
山楂大蜜丸也是治療消化不良,和消食健胃差不多…
仕好蘆薈軟膠囊偏寒,主去腸中燥火,雖然能通大便,但是不適合體虛之人,短時間有效,久了反而搞壞了腸道。
推薦方:麻子仁6g 白芍24g 大黃5g 枳實9g 厚朴9g 杏仁6g (傷寒雜病論—麻子仁丸)
水煎,大黃後下,日一劑!
麻仁杏仁多脂而潤,白芍養血潤燥。
枳實厚朴寬中除滿,行氣導滯
大黃通便
另外事事要順心,吃飯細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