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關於秋分養生

關於秋分養生

發布時間:2021-06-14 17:26:03

1、秋分如何養生?

1.秋日起居,早睡早起
秋季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為以後的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引發咳嗽等疾病困擾。
秋季人們很容易發困,總感覺睡不夠。適當午睡,能使人身體得到舒緩和放鬆,更能有精力工作。
2.飲食清潤,預防秋燥
秋分過後,氣候乾燥,各種「秋燥」問題接踵而至,此季容易發生口舌乾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
預防「秋燥」,應多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葯、梨、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秋分時節的鮮梨、蘿卜都具有行氣的功效,可以抵達人體各處潤燥。梨盡量熟食,可滋五臟之陰

2、秋分節氣如何養生?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注意:平衡營養、少辛增酸

一、平衡營養:

營養學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製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

秋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性,營養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慾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特別應多吃耐嚼、富於纖維的食物。 

二、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剩肺氣之侵入。

根據中醫營養學這一原則,在秋季這6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

三、陰陽平衡:

秋分時節晝夜均等,所以我們養生也要遵循陰陽平衡的原則,使陰氣平和,陽氣固密。「陰陽平衡」是中醫的說法,其實這與現代醫學中的「營養均衡」,有異曲同工之妙。想要均衡營養,首先要做到不挑食,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和「七天營養素」的平衡攝入。

(2)關於秋分養生擴展資料:

秋分時節適宜吃的食物:

1、白蘿卜

白蘿卜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廢物,因為具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非常適合消化不良、積食的人群食用。白蘿卜味道微辣,可與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既可減輕辣味,還可以解膩,有補氣順氣之功效。

2、南瓜

秋冬季節是吃南瓜的黃金時節,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成分,可以起到保護腸道、促進消化、促進潰瘍癒合以及排毒的作用。南瓜中的甘露醇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同時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南瓜烹飪簡單,蒸食、煮粥或煲湯皆宜。比如,小米南瓜粥,取小米100克用水浸泡20分鍾,南瓜300克去皮切塊,小米煮30分鍾後加入南瓜,攪拌均勻後繼續煮15分鍾即可。

3、生菜

生菜受到很多減肥愛好者的喜愛,常被用作蔬菜沙拉中的原料。生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並且含有大量水分,秋季乾燥,多吃生菜有助於補水,防治秋燥。生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較白菜多,女性常吃有助於保持苗條身材。

3、秋分養生 秋分時節有哪些養生原則需要注意

1、保暖胃部,防止寒涼。

秋分氣溫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百如果防護不當,就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秋分養生要特別注意保持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睡覺要蓋好被子。還需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度,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

2、適量運動,輕松平緩。

秋季養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健走、打太極拳等,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內損。運動時以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最佳,切勿大汗淋漓。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引發疾病。運動不宜過早或過晚,最好在太陽升起後開始,落山前結束。

3、秋分艾灸,祛除虛寒。

秋分氣溫轉涼,人體毛孔收縮,免疫容力下降,感冒、咳嗽、腹瀉、過敏性鼻炎等虛寒病症也隨之多發。秋分時節可實施艾灸,有效提高免疫力,溫通陽氣,祛風散寒。

4、秋分之後如何養生?

1. 秋日起居,早睡早起

秋季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為以後的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引發咳嗽等疾病困擾。

秋季人們很容易發困,總感覺睡不夠。適當午睡,能使人身體得到舒緩和放鬆,更能有精力工作。

2. 飲食清潤,預防秋燥

秋分過後,氣候乾燥,各種「秋燥」問題接踵而至,此季容易發生口舌乾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

預防「秋燥」,應多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葯、梨、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秋分時節的鮮梨、蘿卜都具有行氣的功效,可以抵達人體各處潤燥。梨盡量熟食,可滋五臟之陰。

天氣轉涼後,春夏活躍於體表的氣血收回到體內,人的消化能力增強,是「收養」氣血最好的時間段。傳統醫學認為,秋季補血可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秋季補血不僅能固本培元,使身體正氣恢復,而且有利於驅病祛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

補養氣血離不開補鐵,而補鐵應循序適度原則,不管是食物還是鐵劑,都須避免鐵攝入過量導致的鐵中毒。輕微鐵中毒症狀為頭暈惡心、腹瀉休克,嚴重者者甚至會昏迷死亡。

秋季可服用瑞克生血寧片補養氣血,作為「小劑量、高吸收」的安全鐵劑,生血寧片在高效補鐵的同時能預防鐵中毒。秋季適度補鐵補血,氣血充盈充滿活力,方能迎接寒冬對身體的挑戰。

3.適當秋凍, 提升抵抗力

秋季氣溫稍有下降,雖涼卻不是很寒冷,是「秋凍」的較佳時期。如果過早保暖,機體對寒冷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使得人體對寒冷的調節能力下降,真正到了寒冬時節更加容易患病。如果適當「凍一凍」,則有助於增加人體自身皮膚黏膜對寒冷的耐受力,從而提高抗病能力。

初季氣溫下降,青壯年穿衣要有所控制,避免身熱汗出,傷陰耗氣。晚秋早晚溫差增大,特別是秋末冬初,常有強冷空氣侵襲,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就會適得其反。

適當「秋凍」卻不能凍腳,特別要注意讓腳保暖。光腳很容易著涼,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引發感冒。晚上臨睡前熱水泡一會兒腳也是不錯的秋季養生方法。

5、秋分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秋分養生注意事項

1、護體:防秋燥引起的感冒、咳嗽

在風多乾燥的秋季,燥邪入侵會使人得病,常稱為「秋燥」。如果不注意養生,當溫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2、運動:以輕松平緩項目為主

秋令時節,如果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季養生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可以學習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從身體內部改善體質。

如果實在沒時間,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鍾,也大有裨益。此外,可選擇一些寧心安神的娛樂活動,如書法、繪畫等,也可登高望遠,以開闊心胸,使內心豁達,從而安定神志。

3、秋季進補切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經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秋季進補也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大禁忌。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胖。

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進補。一些市民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葯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6、秋分養生要注意哪些問題

1.飲食宜忌
 
在飲食上特別要注意預防秋燥。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勝品。在秋分時節,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秋分時節進補也不可太過。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進補。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葯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2.生活作息
 
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哪怕比以往早10分鍾,也是進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 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運動更要注意早晚溫差,以免受涼。
 
3.秋分運動
 
秋分時節,養生保健也應有講究,首要原則應順應秋季養生的節氣。秋令時節,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乾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四防:一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後還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二防運動損傷。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備活動;三防運動過度。

7、秋分養生 秋分吃什麼養生

都吃野莧菜,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莧菜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適用於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症。

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在中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沒有上升到中醫學理論的高度罷了。

秋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專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屬之後,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

8、秋分養生非常重要,有哪些養生的秘訣?

秋天是熱與冷的過度,尤其是秋分這天,晝夜時間相等,天氣開始轉涼。很多人不注意養生,在秋分之後還放縱自己穿短褲喝冰水,其實都是打破機體平衡的做法。所以為了預防一些不必要的疾病,我們必須將養生提上日程,而秋分養生也是有秘訣的。比如飲食要以清潤溫潤食物為主,起居要早睡早起,運動要以輕松平緩的項目為主。 

飲食要以清潤溫潤食物為主。人們常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過後,氣溫驟降,其後也變得非常乾燥,所以很多呼吸道的疾病開始跑出來。在日常飲食中就要格外注意,要多喝水,無論是喝的水還是保濕的水,都是很必要的。還有就是秋季要多吃清潤的食物,比如藕、甘蔗、山楂、蘋果、百合等等,對於蔥姜蒜等辛辣刺激的要少吃,良性的瓜果也應該禁食。 

起居要早起早睡。大家都知道,秋分之後,不光是天氣涼了,就連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也變得敏感不少,所以要注意保暖。而且晚上睡覺要早睡,不然越晚寒氣越重,就很容易入侵體內,這樣就會給以後的腰腿疼痛埋下隱患,容易咳嗽。所以早睡早起是秋季要注意的。 

運動要以輕松平緩的項目為主。相比其他季節,秋季簡直是鍛煉的最佳時機,天氣涼爽,不冷不熱,但是在秋季運動,運動量不宜過大,要盡量選擇輕松平緩的項目,不然出汗太多,反而會損耗陽氣,容易受涼感冒。

與關於秋分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