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之大絡與脾經
足太陰脾經脈
【循行】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1),過核骨後(2),上內踝(3)前廉,上踹(4)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5)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6),連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本經穴] 隱白(井),大都(滎),太白(輸、原),公孫(絡),商丘(經),三陰交(足三陰之會),漏谷,地機(郄),陰陵泉(合),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脾之大絡)。
[交會穴] 中府(手太陰),期門(足厥陰),日月(足少陽),下脘、關元、中極(任脈)。
2、健脾都用哪些方法?
健脾胃應該怎麼做呢?
一、運動
運動是最好的良葯,一般疾病的防止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管住嘴,邁開腿。這里介紹兩種能夠健脾的運動。
1、扭腰
站直,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做跑步姿勢,雙腳抓地不動,腰部向左轉到最大角度,停留半分鍾,在向相反方向扭動。每邊60次,雙邊為一組,做三組。扭腰運動不僅能夠健脾,對便秘,失眠都能緩解。
2、蹲馬步
蹲馬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幾點,在蹲馬步是上半身要保持直立,不要向前傾,也不要向後靠。其次馬步不是深蹲,膝蓋不能超出腳尖,時間也要把握好,不能太長,2--3分鍾就可以了。
二、通脾經
脾經位於人體大腿內側,每日敲打脾經可以是脾氣通暢,健脾的效果絕佳。除了敲打脾經可以刺激脾經外,還可以選擇點按脾經的穴位。脾經穴位大多位於小腿,其中足三里更是保健的要穴。另外每日練習足趾抓地也可以很好的刺激脾經,一般脾胃功能好的人,腳趾的力量會很大,反推腳趾的力量鍛煉好了,也可以反過來影響脾胃的健康。
三、按摩
上文講到脾經大部分穴位都位於小腿,通過按摩小腿能刺激脾經,達到健脾的目的,而且堅持按摩一段時間之後,還會有小腿塑形的作用哦。除了按摩小腿外還可以按摩腹部,脾胃均為於腹部,按摩腹部可以直接刺激脾胃本身,健脾效果會更好。腹部按摩可以直接順時針或逆時針摩腹,力道不需要太大就可以達到刺激脾胃的作用。而且腹部有很多保健穴位,如氣海,關元,神闕等,每日摩腹不光健脾還能養生。
四、叩齒
叩齒不僅滋補脾胃還能夠固護腎氣,每日晨起先門牙互扣,在後牙互扣歐,最後兩次虎牙分別互扣,每回合36次,最後用舌頭舔嘴唇一周。
3、養生瑜伽:足太陰脾經瑜伽如何做
後彎類的體式都可以刺激到胃經。
脾經
全稱「足太陰脾經」。脾主運化。運化就是幫助胃腸吸收,幫助把吸收的食物消化掉,然後把臟東西排出去。把糟粕的知東西排到大腸去,把營養精微的物質吸收進來輸送到血液,運化到全身各處。可見,脾經的運化功能差,對於人體的健康非常不利。有人會經常感覺到頭暈,就是道血上不到頭;經常腳寒,就是血下不到足;經常手麻,就是血到不了四肢。
屈膝、大腿外旋的陰瑜伽體式大都能刺激到脾經。
由於不同的經絡刺激,對我們的機體內臟有不同的調理作用,不同的瑜伽體式將會刺激不同的經絡,也將會給我們版的身體起到不同的理療作用。
多多練習以下瑜伽體式哦:
貓拉尾式
強烈前屈體式的反體式
(例如蝸牛式)
刺激到胃經、脾經(大腿前側收到拉伸)和膀胱經、腎經(當背部前拱和扭轉時)減小下背部的壓力。伸展四頭肌和大腿前側。
有助於加強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功能。
鞍式
強烈的打開髂腰部,伸展臀部屈肌和四頭肌。如果一隻腳或雙腳在臀部的下方,變成一個很好的髖部內旋的體式,權有助於減少腹部贅肉。頭頂落地可以伸展頸部,有助於減少頸紋。
刺激脾經、胃經有助於加強消化系統。
4、十二時辰養生最佳答案是什麼?
十二時辰最佳養生法: 子時(23---1點):膽經當值,睡覺保護陽氣 丑時(1----3點):肝經當值,養肝如同養樹木 寅時(3---5點):肺經當值,號脈的最好時機 卯時(5---7點):大腸經當值,空腹喝水,排除毒素 辰時(7---9點):胃經當值,早餐營養要均衡 巳時(9---11點):脾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午時(11---13點):心經當值,睡好午覺養陽氣 未時(13---15點):小腸經當值,保護血管多喝水 申時(15---17點):膀胱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酉時(17---19點):腎經當值,預防腎病的最佳時間 戌時(19---21點):心包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亥時(21---23點):三焦經當值,准備休息 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指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當班的意思。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亥子為水,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也是萬籟俱靜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盡量的舒服,睡的時候宜屈膝卧,變換姿勢。環境宜靜,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說要全力的睡覺,不要想其他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水是萬物滋生的源泉,陰陽交感之時是元氣始生之時,道家有雲:「一氣分陰陽」,而陰陽相合則又變生為元氣。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思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氣生發受到干擾。子時又是膽經開令之時,此膽並非只是強調人體內的膽藏,《內經》曰:「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也。」凡五臟六腑皆以氣機通順為要,肝膽氣機通順自可對五臟六腑之氣機條達有力的支持,五臟六腑自可功能正常運行。所以順應膽經的主令會使人體的氣機條順,五臟六腑都受之裨益。膽又是決斷之官為了生存,我們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謀慮」,為工作而謀,為前途而謀,為人際關系而謀,為生意而慮,為孩子而慮,為健康而慮,為情感的糾葛而慮。如果我們謀慮的事情能夠被「決斷」,並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會氣血通暢、肝膽條達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事情難盡人意,多是壯志難酬、事與願違的,所以,我們會有很多謀慮積壓在肝而沒有讓膽去決斷執行,肝膽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於情志被壓抑,肝膽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嚴重影響,人體就會百病叢生。 丑時:肝經當令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麼樣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 寅時:肺經當令寅時是指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為動的開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心臟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鍛煉,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晚點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張早上鍛煉。晚上是一片陰霾之氣,你可以活躍一下。而早晨是陽氣生發的時候,你就順其生發好了。 卯時:大腸經當令卯時是指早晨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大腸經當令。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門開了,五點醒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這個時候代表地戶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所以要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排便不暢,應該憋一口氣,而不是攥拳。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足了才有大便。 辰時:胃經當令辰時是指早晨7點到9點,這個時候是胃經當令。胃經是人體正面很長的一條經脈,胃疼是胃經的問題,其實膝蓋疼也是胃病,腳面疼也是屬於胃經病,這些地方都是胃經循行路線。 這時候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飯就如同「春雨貴如油」一樣金貴。 巳時:脾經當令巳時是指上午9點到11點,這個時候是脾經當令。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我們的胃就像一口鍋,吃了飯怎麼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裡的東西一點點消化掉。 脾是什麼呢?脾字的右邊是一個卑,就像古代的一個燒火的丫頭,在旁邊加點柴,扇點風什麼的。在五臟六腑里,脾就像個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們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就都不舒服了,就會得所謂的富貴病,比如說糖尿病什麼的。如果人體出現消瘦、流口水、濕腫等問題,都屬於脾病。 午時:心經當令午時是指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注重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夜裡11點睡覺和中午吃完飯以後睡覺,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轉換的時候我們別攪動它,你沒那麼大的能量去干擾天地之氣,那麼怎麼辦呢?歇著,以不變應萬變。這個時候一定要睡一會兒,對身體有好處。 未時:小腸經當令未時是指下午13點到15點,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心和小腸相表裡。表就是陽,里就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同樣。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鍾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因為小腸屬於陽,是外邊。外邊敏感的地方出了問題,里邊的心臟肯定也會出現問題。 申時:膀胱經當令申時是指下午15點到17點,這個時候是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 比如說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陽虛,是太陽經虛的相。後腦疼也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記憶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經有關的,主要是陽氣上不來,上面的氣血不夠,所以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酉時:腎經當令酉時是指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腎經當令。腎主藏精。什麼是精?人的精,就像家裡的「錢」,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變現。人體細胞組織哪裡出現問題,「精」就會變成它或幫助它。精是人體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個原始力量。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把精調出來就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比如你缺紅細胞,精就會變現出紅細胞。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元氣藏於腎,元氣是我們天生帶來的,也就是所謂「人活一口氣」。這個元氣藏在哪裡?它藏於腎。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齡階段都講究補腎,而身體自有一套系統,經脈要是不通暢的話,吃多少補品都沒用,補不進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腎精足的一個表現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會志向不高遠,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遠。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腎精。 戌時:心包經當令戌時是指晚上19點到21點,這個時候是心包經當令。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人應在這時放鬆娛樂,古人在這時都是聊天休閑。 心是不受邪的,那麼誰來受邪呢?心包來受邪。很多人出現心臟的毛病都可以歸納為心包經的病。如果你心臟跳得特別厲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後毛病就沿著心包經一直走下去。中醫治病的原則就是從臟走到腑,所以當你懂得經脈就可以治療這類病。 心包經又主喜樂。所以人體在這個時候應該去有些娛樂。 亥時:三焦經當令亥時是指晚上21點到23點,這個時候是三焦經當令。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 亥時的屬相是豬,豬吃飽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時我們就要休息了,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黑暗中,讓生命和身體在休息中得以輪回。
5、十二經絡運行時間
1、凌晨3點-5點(寅時)是肺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2、凌晨5點-7點(卯時)是大腸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3、辰時(7點到9點)是足胃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4、已時(9點至11點)是脾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5、午時(11點至13點)是心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6、未時(13點到15點)是小腸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7、申時(15點至17點)是膀胱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8、酉時(17點至19點)是腎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9、戌時(19點至21點)是心包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10、亥時(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旺開穴運行的時間。
11、子時(23點至1點)是膽經旺開穴運行的時間。
12、丑時(凌晨1點-3點)是肝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5)脾經百年養生網擴展資料:
十二經脈的體表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於頭面、軀乾和四肢,縱貫全身。六陰經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
六陽經分布於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干。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
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中、
足少陰腎經在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8寸以上,
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
後,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後。十二經脈在軀幹部的的分
布是,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足太陰脾經行於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
旁開4寸處;足厥陰肝經循行規律性不強。足陽明胃經分布於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足太
陽膀胱經行於背部,分布於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足少陽膽經分布於身之側面。
參考資料:網路——十二經脈
6、足太陰脾經主治什麼
主治:食則嘔,倦怠乏力,身體困重,食不下,脘腹脹痛,下肢內側腫痛或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等症。
7、如何打通脾經
首先盤腿而坐,然後雙手合十。運用意念牽制血液的走向,自少商穴至會陰穴。每日5次,逐漸增多。資質若好的,用不了一年半載,即可練成北冥神功第一層。如若幸運者,在不知覺的情況下還可打通任督二脈。
切忌不可心急,欲速則不達。走火入魔那就遭了,這是上等武學,走火入魔那可了不得。
最後記得,當你感覺體內有絲絲氣息時,盤腿而坐,然後雙手合十,運用意念牽制血液的走向,將它引入膻中穴。那是我們逍遙派的氣海。
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就到無量山的逍遙洞找我,我法號無崖子。
8、脾經和胃經在什麼位置
樓主這種問題百度去啊,這是經絡循行,最好看圖。
9、健脾穴在手上哪個位置
大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大都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滎穴,顧名思義,大,是指穴內氣血場的范圍大;都,即都市,是指物質聚集的意思。該穴意為脾經上的氣血生發之氣在此聚集。
對因骨折、手術或中風後一側肢體偏癱的患者來說,因長期卧床,肌肉組織不用則廢,會逐漸出現萎縮的現象。要改善和維持肌肉的正常功能,除了有意識地進行功能鍛煉外,還可以經常揉按大都穴。
(9)脾經百年養生網擴展資料
成人進食油膩過多,胃部不適,可取四縫穴掐揉100下,一天2~3次。腹痛、腹脹、咽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都可長期用這個方法。按揉時,採用坐姿或者卧姿,用手指的指腹輕輕按壓四縫穴直到出現疼痛感即可,雙手交替進行。
小兒因飲食不節、喂養不當,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等症狀者,謂之「疳積」,也可藉助此法。具體方法是,兩只手都要掐,同時認真看看幾個手指四縫位置上的血管,顏色深、發紫或發黑的那些血管要重點掐。由於四縫穴並不敏感,因此掐時要稍微用點力,每次10~2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