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中醫講的陰陽和人體中的扶正驅邪如何理解?
辯證唯物主義曾有世界一分為二的說法,中醫同樣認為: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陰陽最初的含義是很樸素的,指日光的向背,向陽的一方為陽,被陽的一方為陰.但觀察向陽的地方熱和亮,背陽的地方冷和暗, 故又引伸為熱和亮屬陽,暗和涼屬陰等.最後到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動和靜等.
<<黃帝內經>>上曾說: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以水火作為陰陽的徵象,反應了陰陽的基本特性. 水向下,相對靜,火向上,相對向上等,就是如此下去向下推演的. 陰陽在人體中,例如說一半是水,一半是火.它們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一統一體中無時無刻不在你升我降,我升你降的,保持著平衡,這個在中醫上叫做<陰平陽密>.因火如旺則傷水,水如旺則傷火,故人體在它們的平衡中得以健康.
如當一方高於正常標準是叫實證.當一方低於正常時叫虛證.實證會出現機能亢進的表現,虛則出現機能衰退的表現. 治療上一般是虛則補之,用補益葯,實則瀉之,用清熱,發汗,或是瀉下的葯.
你說的扶正去邪就是先有虛而後有實的病證.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就是說只要正氣旺盛,就不容易被邪所侵.對了,忘了說了,正氣在中醫里是人體的抗病康復能力, 邪是各種致病因素.所以,由於人體的正氣(抗病能力低了)就容易被外邪所侵而致病.這時人體是虛的,致病因素是實.如單純補正氣,則易助邪,如單純去邪,又易傷正.故採取補與去邪同時進行的方法. 如明顯氣虛又有感冒的現象,可用扶正解表的方法.就是發汗與補氣的葯物同時用,這就是扶正祛邪法.
這個一句二句的還真說不清,本想簡短說,怕你不明,就這也不知你明白多少啊,呵呵.
2、「扶正辟邪」是什麼意思?
就是幫助正義,反對邪惡
3、扶正去邪的中葯有那些??
扶正祛邪是一種治療方法,為了達到治療目的而不傷及正氣,如扶正的葯物人參,黨參,當歸等,驅邪葯一般性質剛烈駿猛,如大黃,大戟,甘遂等。
4、什麼是扶正、祛邪?
扶持正氣,去除邪氣
扶正——扶正培補正氣以愈病的治療原則,就是使用扶助正氣的葯物,或其他療法,並配合適當的營養和功能鍛煉等輔助方法,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從而驅逐邪氣,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
祛邪——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療原則,就是利用驅除邪氣的葯物,或其他療法,以祛除病邪,達到邪去正復,恢復健康的目的。所謂「實者瀉之」就是這一原則的具體應用。
5、中醫「扶正易助邪」的理論出處是什麼?
在黃的內徑 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內經靈樞 傷寒論 金匱要略 溫病條辨 這基本中醫經典古籍中 沒檢索到,不好意思,可能在明清的著作會有。
打個比方,一個人,假如你教他搏擊,但搏擊搏擊既能用的好的地方也能用的壞的地方,正邪在人體終究是一個不斷斗爭,此消彼長的過程,陰陽的平衡。就像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爭取營養一樣。
6、扶正祛邪的病症闡述
邪正的盛衰變化,對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和轉歸,都有重要的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與邪氣斗爭的過程。正氣充沛,則人體有抗病能力,疾病就會減少或不發生;若正氣不足,疾病就會發生和發展。
因此,治療的關鍵就是要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使疾病向痊癒的方向轉化。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葯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虛則補之」的運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有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的方法。
祛邪:就是祛除體內的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適用於邪氣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而有發表、攻下、清解、消導等不同方法。
7、扶正祛邪的臨床應用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扶正是為了祛邪,通過增強正氣的方法,驅邪外出,從而恢復健康,即所謂「正盛邪自祛」。祛邪是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損害而達到保護正氣,恢復健康的目的,即所謂:「邪去正自安」。扶正與祛邪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因此運用扶正祛邪的治則時,要認真仔細分析正邪力量的對比情況,分清主次,決定扶正或祛邪,或決定扶正祛邪的先後。一般情況下,扶正用於虛證;祛邪用於實證;若屬虛實錯雜證,則應扶正祛邪並用,但這種兼顧並不是扶正與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虛實的主次緩急,以決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後。總之,應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傷正」為度。具體情況如下:
(1)扶正:扶正適用於以正虛為主,而邪不盛實的虛證。如氣虛、陽虛證,宜採取補氣、壯陽法治療;陰虛、血虛證,宜採取滋陰、養血法治療。
(2)祛邪:適用於以邪實為主,而正未虛衰的實證。臨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熱、利濕、消導、行氣、活血等法,都是在這一原則指導下,根據邪氣的不同情況制定的。
(3)先攻後補:即先祛邪後扶正。適用於雖然邪盛、正虛,但正氣尚可耐攻,以邪氣盛為主要矛盾,若兼顧扶正反會助邪的病證。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證,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應先活血化瘀,然後再進行補血。
(4)先補後攻:即先扶正後祛邪。適用於正虛邪實的虛實錯雜證而正氣虛衰不耐攻的情況。此時先祛邪更傷正氣,必須先用補法扶正,使正氣漸漸恢復到能承受攻伐時再攻其邪。如臌脹病,當正氣虛衰為主要矛盾,正氣又不耐攻伐時,必須先扶正,待正氣適當恢復,能耐受攻伐時再瀉其邪,才不致發生意外事故。
(5)攻補兼施:即扶正與祛邪並用。適用於正虛邪實,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證。具體運用時必須區別正虛邪實的主次關系,靈活運用。如以正虛為主要矛盾,單純用補法又戀邪,單純攻邪又易傷正,此時則應以扶正為主兼祛邪。如氣虛感冒,則應以補氣為主兼解表。若以邪實為主要矛盾,單攻邪又易傷正,單補正又易戀邪,此時治當以祛邪為主兼扶正。
8、中醫理論中的"扶正祛邪"是什麼意思?
扶正祛邪
人生病了中醫認為是邪氣侵入了
,所以開方子是為了恢復元氣的意思
中葯抗癌
去看中醫的時候醫生都會告誡中葯只是預防作用的
抗癌
是沒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