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人相應,順乎自然」是中國的傳統養生的指導思想,試問你對該思想如何理解?O(∩_∩)O~
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是中醫養生學的指導思想。人體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又與外界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大自然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生命的源泉。《靈樞·歲露論》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說明人是稟天地陰陽之氣而生的,與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不僅給人類提供營養、水分、空氣、陽光等,以滿足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同時自然界的各種變化,不論是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使人體相應地出現各種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映。如《靈樞·本臟》說:「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連四時,化五節者也。」說明人體生長衰老整個生命過程,就是五臟功能盛衰變化的生理過程,人體五臟功能之間不僅有著相互配合的關系,還與自然界的變化保持著協調統一。 因此,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人們必須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並且順乎自然界的運動變化來進行護養調攝,與天地陰陽保持著協調平衡,這樣才能有益於身心健康。《靈樞·本神》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要求人們凡精神活動、起居作息、飲食五味等,都要順應自然界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節。如一年四季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更迭變遷,萬物隨之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人體氣血的運行也會有相應的改變。《素問·八正神明論》說:「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說明春夏天氣溫熱,陽氣發泄,氣血活動趨向於表,運行較為通暢;秋冬氣候寒涼,陽氣收藏,氣血活動趨向於里,運行較為滯澀。因此,在春和景明、風和日麗的時節,人的精神愉快,生命力較旺盛;而在寒冬臘月,陰晦的天氣,則人往往精神不振,情緒低落,或者周身有不適之感。根據這一自然規律,中醫養生學便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主張在萬物蓬勃生長的春夏季節,人們要順應陽氣發泄的趨勢,早些起床到室外活動,漫步於空氣清新之處,舒展形體,使陽氣更加充盛。秋冬氣候轉涼,風氣勁疾,陰氣收斂,人們又必須注意防寒保暖,適當調整作息時間,以避肅殺之氣,使陰精潛藏於內,陽氣不致妄泄。這種根據四時氣候而養陰養陽的道理,就是天人相應、順乎自然的養生原則的具體體現。
2、學習了黃帝內經對生活和認識有什麼影響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人們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所以周圍的很多人常感到疲勞、乏力、肌肉及關節酸痛、頭暈心悸、睡眠紊亂、食慾不振、便溏便秘、性功能減退等情況,以及情緒低落、心煩、焦躁、易怒、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症狀,這也就是現在大家常說的亞健康。那在醫療水平和物質條件都十分優越的現代社會,為什麼有出現這些症狀呢?早在2000多年前的《內經》就給了我們較為貼切的解釋「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常」。學習《內經》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書中所隱含的古老的中醫養生之道時時觸動著我。《內經》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合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寥寥數語卻包含著極其深刻的涵義,在這里我試著簡單的解釋一下。「法於陰陽」:法,簡單的理解是效法的意思,就是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適應自然氣候和外界環境的變化,讓人不僅能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且能逐步認識自然,掌握自然,能動的改造環境,使之更好的適合人類的生存。這一理論作為養生防病的思想,更主要是要認識到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並遵從這一規律,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因此《內經》中明確的提出「天人相應」的觀點。這一觀點主要闡明了「氣候與養生長壽」的關系和「氣候對養生長壽」的影響。《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具體論述了順應四時陰陽、調攝精神的養生方法,是法於陰陽思想的具體體現,四時陰陽的盛衰消長,表現為自然景象、氣候各異,使萬物生長收藏。在自然界中人必須適應四時之氣,方能使自身的陰陽之氣得以平衡。「合於術數」:合,可以理解為調和,術乃修生養性之法,數是多種的意思,「合於術數」是指要掌握養生之術。中醫養生之術種類很多,有導引按摩、叩齒漱津、五禽戲、太極拳、氣功等,其主要目的是通過運動而達到健體強身、延年益壽。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曾指出「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極強所不能堪而。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飲食有節」《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以為我們總結出一些合理的膳食。如「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一食譜有主食、副食,而且闡明了各自的作用。五穀:稻米、小麥、薯、小米、高粱之類為主食,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提供了必須的熱量和能量;五果、五菜為副食,為人體提供多種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在新陳代謝中是必不可少的;五畜:豬、牛、羊、雞、鴨之類為人體提供了必須的蛋白質、脂肪和各種氨基酸。因此「謹和五味」是飲食有節的重要方面。另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是指飲食過量而傷害人體胃腸功能影響消化。《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人賴飲食五味以充養精神元氣而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五味不調便可傷及五臟,故「謹和五味」便可氣血流通,筋骨強勁,五臟安和,而健康長壽。「起居有常」起居指作息的意思,有常是有一定的規律,「起居有常」是要求我們生活要有規律。《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根據季節的變化制定了與之相應的作息制度:春季「夜卧早起,廣步於庭」、夏季「夜卧早起,無厭於日」、秋季「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們只有起居有常便有助於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反之則會半老而衰。「不忘作勞」 作勞即為勞作,包括勞力、勞心和房勞等方面。含義有三:其一是要有勞有逸,勞逸適度;其二是要告誡人們不要違背常規地勞動,注重道德養生;其三是要節制「房事」,不要妄泄腎精。而那些「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者」是造成早衰的重要原因。如注意上述諸多方面,便可以成為一個具有很高道德修養、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的人。如不注意道德修養、違背常規地勞動、不節房事、不注意保護自己的腎精,必然會造成人體虛弱,加速衰老。《內經》之中所隱含的不僅僅是養生的方法,更深的理解是人處事的大道,精神的升華。
3、黃帝內經指出的排通調補固養生方法適合老人嗎
老年人更是要排除身體的毒和素,讓身體變得更加干凈通透,適量補充益生菌,多食用果蔬,才能保持基本的健康身體,再根據身體狀態進行調,也就是按照排通調補固的順序
4、黃帝內經的成書時間,是在遠古時期嗎?
戰國~~~
《黃帝內經》為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理論著作。應該指出,《黃帝內經》的價值不僅是在歷史上對祖國人民的保健事業作出過巨大的貢獻,直到現在,還在起著指導臨床實踐的作用,因為它蘊藏著豐富的科學成分,包許了祖國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和它的組成內容、關於探討《黃帝內經》成書年代的問題,早經許多學者在這方面作過考證。一般都認為寫成於戰國時期,加上「黃帝」的名字,不過是後人的偽托而已。在它匯編成書以後,又經過兩漢時代或更晚一些時期的學者作了修訂和補充。《黃帝內經》這部書名,最早見載錄在《漢書。藝文志》裡面。今天所說的《黃帝內經》,它的組成包括了《素問》和《靈樞》兩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內容非常廣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預防醫學思想等各個方面。
《黃帝內經》的基本理論——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古代人民對各種自然現象,經過長期的觀察,認識到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可以用「陰陽」這兩個字來概括,例如日為陽、月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氣為陽、血為陰,動的為陽、靜的為陰,興奮的為陽、抑制的為陰,功能性的為陽、物質性的為陰、亢進的為陽、衰退的陰,熱的為陽、寒的為陰·····。陰陽既是代表一切事物或現象的相互對立而又統一的矛盾著的兩個方面,因此在某些意義上來講,陰陽學說是符合瓣證法的。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治病必求於本。要求我們在診斷和治療疾病上都不能離開陰陽這個「綱紀」。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一部古書《左傳》中就記載著:「天生五材,民並用之,非一不可」。這里雖然沒有用上「五行」兩字,但顯然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材料而言,並且說明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非常樸素,一點也沒有神秘的色彩。在它滲透到醫學領域以後,首先是用來和人體的五臟相配合,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臟中的一臟和其他四臟的關系,以擬五行中的一行對其他四行的關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腎之間的關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間的關系來比擬的。五行學說認為木、火、土、金、火之間有相互推動的作用,就是所謂「五行相生」;同時也有相互制約的作用,這就是所謂「五行相剋」。它在中國古代醫學中的運用,在說明人體內部臟器的聯系時,當正常的生理狀況下,便是有規律性的活動;當病理的狀況下,便是正常規律性的破壞。從而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憑借,成了論證事物和事物之間有聯系的概念,具有自發的瓣證法思想,是表現在中國古代醫學中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
《黃帝內經》的科學性、黃帝內經認為陰陽兩氣是產生一切的根源。針對了當時的神鬼致病的迷信思想,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這是說,陰陽四時的變化,是萬物生長、衰老、死亡的根本,違背了它,就要產生災害,順從了它,疾病就不會產生,這是養生保健的原則。《黃帝內經》對疾病的治療也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指出:「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說的只要仔細觀察陰陽的所在而加以調整,達到平衡為目的。也就是說,陰陽兩氣在人體內能夠維持正常的相對平衡,就是健康,如果失調,就會害病。《黃帝內經》還認識生理、病理現象和自然界外在環境有關以外,更指出與人體本身內在的情志活動有著密切的相互關系,由此看出,《黃帝內經》始終認為在討論疾病原因以及保健方法上,都必須充分考慮整個客觀內處環境。
《黃帝內經》也體現了預防醫學思想,在《靈樞,本神篇》寫著:「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說是有知識的人,他們採取的保健方法,一定是順著春夏秋冬四季的時令,適應寒暑不同的氣候,調和自己的情志,不能過喜過怒,並能很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調節陰陽的變化盛衰,使它相對平衡。象這樣就病邪無從侵襲,於是可以延長生命而不易衰老了。《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黃帝內經》在討論了人體生理、病理、解剖形態等以外,更注意機體功能有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關系,以為人體除了臟腑,還有精、氣、津、液、血、脈、皮膚、肌肉、骨骼、五官等,各自發揮自己的功能,而且組成整體,它們在發揮各自作用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更重要的是以經絡貫串了統一的整體。
對《黃帝內經》應有的評價自然現象、理現象、病理現象都是錯綜復雜的,遠在二千多年以前,由於生產力水平及科學實踐的限制,人們還不可能深刻地認識這些規律。《黃帝內經》集中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與醫學的結合。還意味著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在醫學領域中得到進一步的闡述。春秋戰國時代,我國醫學經歷了長時期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而有可能寫出符合當時科學要求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正是用樸素的唯物觀點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來認識人體的生理現象、疾病原因、情志活動等問題,並針對神教迷信思想作斗爭,它為後世醫學的進一步發展,開避了道路。參考資料:http://www.bbtpress.com/homepagebook/712/c06.htm
5、我強制性脊柱炎,9年9月確診10年7月復診,加劇。想知道誰以前得過經治療後康復的。
你好!
不知大患者的病情現在屬於什麼階段?中期早期還是晚期?
這種疾病不是說服用葯物就能控制病情,所以治療起來有反復是很多患者遇到的問題。但是不能因此停止服用葯物。
患者的服用的葯物是沒有錯誤的,如果病情處於活動期,可以使用幾針益賽普控制一下,然後專用葯物,因為西葯副作用大,如果當地有較好的中醫院可以去看看,服用些中葯也是可以的。,
一般情況下,患者還要注意堅持進行鍛煉,保持心情,多注意營養補充。
6、現在哪些做法不符合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
1人體之陰陽,隨著自然變化漸生漸藏。
要深入理解中醫養生,應該首先了解中醫里一個重要的核心概念——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開篇即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這段話是對陰陽這個概念的高度濃縮和概括。
為了解釋清楚,我們用大家最熟悉的自然現象來加以說明。如晴天的時候陽光明媚,大大的太陽在天上,則相較於陰天來說就是「陽」。陽的屬性是向外擴張的,天熱時人們的汗孔都是張開的,使汗液外泄,帶走體內的熱氣。可是陰天下雨和下雪的時候,大家都冷得縮起來了。所以,向外張是陽,向內收是陰。
「陰陽」的最初含義 , 是針對太陽的向背而言。漸漸地,有智慧的古人就總結出這樣的規律:凡是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無形的、明亮的、興奮的都屬於陽;而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屬於陰。
不難理解,春夏秋冬既反映了季節的變化,也反映了陰陽消長的狀態。「春」實際上就是陽氣處於生的狀態所在的時段,「夏」是陽氣處於長的狀態所處的時段,「秋」是陽氣處於收的狀態所處的時段,「冬」是陽氣處於藏的狀態所處的時段。由陽的變化產生了春夏秋冬,而萬物又因春夏秋冬的變化而生長收藏。
《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記載:「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四十五日」是指從冬至到立春,從夏至到立秋,均為四十五日。「冬至一陽生」,所以從冬至到立春,陽氣逐漸上升,陰氣逐漸下降,到夏季則陽氣盛極,陰氣伏藏。「夏至一陰生」,從夏至到立秋,陰氣逐漸上升,陽氣逐漸下降,到冬季則陰氣盛極,陽氣伏藏。如此循環,年復一年。人體內的陰陽之氣,會隨著自然陰陽之氣的變化而相應的漸生漸藏。養生,順應自然,才是王道。
2了解自己的體質,獲取自我「專屬」的養生法。
由於氣候、地理位置、先天稟賦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人和人的體質也不盡相同。正如17世紀德國著名自然科學家萊布尼茨所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類的生命現象是復雜而多元化的,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理解。
首先,從社會角度來看,人不單單是一個生物體(自然屬性),而且具有社會屬性,人會因為周圍的人事關系的變化促使自我情緒的改變,這些社會因素都會影響到人的精神和情緒,甚至身體健康狀況。
其次,從自然角度來看,人又是一個自然人。比如:新疆人和杭州人就大不一樣,新疆的風沙、日照、風土人情與生活在吳儂軟語、煙雨蒙蒙的杭州截然不同,這就必然造就出不同的人生;而在內蒙古大草原,奔馬馳騁,「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造就了游牧民族彪悍的個性,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再比如,炎熱的夏天同在開著空調的室內,有的人感覺溫度正好,而有的人卻要披上衣物,其原因或許是後者屬陽虛體質;正好相反,有的人怕熱,空調溫度要調的低一些才舒服,平時性子急,喜歡吃涼的東西,這可能因為其陽氣比較足。
一年四季,寒來暑往,體質不同,反應各異。
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體質,並由此得到自我「專屬」的養生保健方法。《靈樞·本神篇》指出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 , 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人是天地造化的產物,是萬物之靈長。如果我們能夠多留意一下天氣的變化,慢慢感應和捕捉到自己身體微小變化的訊號,採用相應的方法調養治療,方能體悟到中醫養生理念之精華。
唐代學者王冰說,養生者必敬順天時。養生如果能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時序規律,也就自然能有利於身體康養,逐漸提高自愈能力。
7、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應該如何保健養生
給2000分咨詢費,我就告訴你,嗬嗬嗬嗬。。。
黃帝問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版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權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8、「養生」一詞出自哪裡?
「養生」一詞出自《黃帝內知經》。《黃帝內經》是中醫的基礎,也是養生的基礎。《黃帝內經道》分兩篇,其中在《靈樞、本神》這一篇裡面講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專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避邪不至,長生久視。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