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節養生應該吃哪些食物
第一種:莧菜(紅莧菜)
在我國南方有復些地區過端午有個習俗,叫吃「十二紅」。十二紅中,必吃的第一個就是紅莧菜。俗語有說:「六月莧,當雞蛋,七月莧,金不換。」由此可知其營養價值之制高。
莧菜菜身軟滑而菜味濃,入口甘香,有潤腸胃清熱功效。莧菜富含膳食纖維,常食可以減肥輕身,促百進排毒,防止便秘。 同時常吃莧菜可增強體質,所含 比茄果類高,有「長壽菜」之稱。
第二種度:黃鱔
黃鱔肉性味甘、溫,刺少肉厚、肉嫩味美。黃鱔肉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
第三種:母雞艾葉湯
母雞艾葉湯能健問脾,補氣攝血,對於女性體虛性月經過多有很好的效果,同時能緩解失眠、心悸症狀。
注意:在端午節還有個細節我們要注意就是:晚睡早答起——漢高機械
2、端午養生常識和美食有哪些
端午節只能吃粽子,其實除了吃粽子以外,不同地區還有自己不同的美食小吃。
吃黃鱔
端午節吃黃鱔的習俗,主要出現在江漢平原一帶。主要原因是因為這里的黃鱔,到了端午時節前後品質是最好的,個個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但味道鮮美,營養也特別的豐富。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吃茶葉蛋
端午節,有吃咸鴨蛋的,還有吃松花蛋的。其實在我國的江西南昌地區,在端午節還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包括雞蛋、鴨蛋、鵝蛋等,並且在蛋殼外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打糕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的人民,在端午節這天會吃一道非常有特色的食品--打糕
吃煎堆
在我國福建的晉江地區,家家戶戶到了端午節都要吃一種叫做煎堆的小吃。
3、端午節養生食物有哪些
粽子。一天只吃半個或一個,每天吃粽子別超過50克,也就是半個或1個。尤其胃腸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貪多貪涼,最好分小塊多次食用。有些商家賣的迷你粽就是不錯的選擇。
方法/步驟
黃鱔。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粽子的時候,也是一年裡鱔魚肉最嫩、最有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俗諺。黃鱔由於口感軟滑無刺,一直都是淡水水產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是不錯的補養品。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艾饃饃。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4、端午節主要吃什麼食物
1、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起源於公元前340年。屈原,一位愛國詩人,5月5日,他跳入河中。人們為了防止魚蝦在河中吃掉屈原的身體,人們把大米和雞蛋放進竹桶里。有些人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使屈原大夫免遭傷害。從那時起,為了紀念他,每年5月5日人們都會到河邊扔粽子,劃龍舟。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2、吃蛋
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同粽子一樣,雞蛋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食品,早晨孩子還沒出被窩時,大人就把雞蛋送到孩子嘴邊。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則是改善生活。用艾葉煮雞蛋,不但會有艾葉的特殊香味,還能祛除晦氣和疾病。
3、吃油糕
端午節吃油糕,是陝西省藍田縣的一項傳統習俗,是和掛艾草、包粽子同等重要的講究。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粽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麵,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4、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壯筋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五加皮的葯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小便余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5、吃麻花
又酥又脆的麻花也是端午節的必備食品。端午節本身是為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不能說一些不吉利的話,所以吃麻糖(麻花)來粘嘴,也是為了祝願我們的生活甜蜜美好。
6、吃「五紅」、「五黃」
南京傳統意義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黃」,即黃鱔、黃魚、鴨蛋黃、黃瓜、雄黃酒。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五黃」的內容逐漸演變為現在的「五紅」,即「烤鴨、莧菜、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五黃」,整個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7、飲菖蒲酒
飲菖蒲酒,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南宋士子陳可常,曾寫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詩句。菖蒲酒是以菖蒲為葯料、以白酒或黃酒為原酒製成的一種葯酒。端午節飲菖蒲酒是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強身。
8、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9、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10、吃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11、吃桃、茄子及菜豆
四川俗傳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猜疑保健、長壽。俗話說:食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苗栗地區的客家人過端午,同樣吃茄子及長豆、桃李等。但這些食物所象徵的意義則或者南人有別。吃子就算是取其長之意,吃李子則代表子孫繁殖,有人而且認為猜疑抗禦中暑。
5、端午節吃什麼食物?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
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及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
6、端午節吃的13種傳統食物有哪些?
端午節吃什麼?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即將來臨,端午節吃什麼呢?粽子、咸鴨蛋、皮蛋等陸續登場逐漸成為飯桌上的「常客」。
1、粽子
2、黃鱔
3、打糕
4、鴨蛋
5、艾饃饃
6、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9、黃酒
《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也就是說雄黃酒就是用白酒、雄黃勾兌而成的。這么簡單的飲品為何如此有名呢?這大概與白娘娘和許仙的故事有關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這天飲雄黃酒,現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間大概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
10、吃面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面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11、吃薄餅
在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嘗到多種味道。
12、葉子餑
特點細軟爽脆不甜膩
葉子餑,是玉林人的節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陽這兩節屬必不可少的美食.關於葉子餑的傳說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歷史頗久遠.到了後來葉子餑漸漸演變成玉林當地一種大眾化的地方傳統特色小吃。
7、端午節吃什麼水果最養生
1、枇杷
「夏月枇杷黃似桔,年年新果第一批」,每年端午節後才是枇杷大量上市的季節,枇杷是江南早熟水果之一,與楊梅、櫻桃並稱「初夏果品三姐妹」。枇杷果肉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糖類、維生素B、維生素C、脂肪、蛋白質、蘋果酸、檸檬酸,以及鈣、鈉、鉀、鐵、磷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物質,具有生津止渴、清肺止咳、和胃降逆等功效。
枇杷不僅利肺氣,還能「潤五臟」,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在冬天多發的疾病,夏天多採取扶正固本治療,亦即「冬病夏治」,而枇杷佐核桃則是有效的食療品,患者每天堅持食用(按2:1的比例),能夠滋肺補腎,提高肺系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2、西瓜
西瓜不含脂肪,所含的水分也不是普通的水果能夠比得上的,它的94%以上都是水分,能夠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消除水腫的同時排出體內的毒素,新陳代謝也就自然會變好了。西瓜的熱量很低,100克的西瓜只有31卡路里,多吃西瓜又能減少主食的攝入量,當然就會瘦下來啦。
西瓜中所含的氨基酸能夠幫助排毒素,消解脂肪。而且還囊括了人體所必需的很多營養,如維生素、鈣等,是不可多得的營養減肥食品。
3、荔枝
荔枝的營養價值很高,對於身體的營養補給特別有利。你看它半透明凝脂狀,就會聯想到光滑的皮膚,而事實上,荔枝真的對皮膚有好處。荔枝擁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荔枝多汁,味甘甜,它豐富的糖分能補充能量,增加營養。
4、楊梅
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不僅可直接參與體內糖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且還有降血脂,阻止癌細胞在體內生成的功效。所含的果酸既能開胃生吞生津,消食解暑,又能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有助於減肥。
5、櫻桃
櫻桃營養豐富,是目前被公認為具有為人體去除毒素及不潔體液功效的水果,同時對腎臟的排毒具有相當的功效。在水果家族中,一般鐵的含量較低,櫻桃卻卓然不群,一枝獨秀:每百克櫻桃中含鐵量多達59毫克,居於水果首位;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蘋果、橘子多4~5倍。
8、傳統端午節前後的養生吃什麼好
端午節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個,如:端午節、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地臘節、詩人節……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賽龍舟了。相傳這些民俗活動是為了紀念22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他們還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蝦,以免吃屈原的屍體。一直延續到今,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媽媽還會用五種彩色的線,搓成五彩縷給我戴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意謂可避災、除病、保安康。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吃五黃、戴香包、掛艾草等。怎麼樣,咱們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