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道家養生呼吸241

道家養生呼吸241

發布時間:2021-05-27 00:56:15

1、道家講究怎麼呼吸

靜呼吸,細長勻,慢慢來,不要憋氣,憋氣就錯了,剛開始呼吸粗重,練得久了,就細長勻了,更久之時,或不存呼吸之氣了

2、道家呼吸吐納法想練習

以前了解過,我把知道的和你說說,別練出問題來
吐納法也是呼吸法的一種,叫做順呼吸,當然還有逆呼吸法
因為我們平常呼吸,一樣所以叫順呼吸,逆呼吸一開始練有些困難,用順呼吸法比較好,容易
入靜,
順呼吸,要點說一下,要不很容易出問題,練功姿勢,站 行 坐 卧都可以,
呼吸前先調整一下呼吸,在練
用鼻呼吸,舌抵上齶,也就是抵住上齶的有兩個小孔,
一開始會不適應,舌都是酸的,很難受,這是正確的方法,有人認為不對,那是不對的,
如果抵上齶不適應(影響入靜)可以抵住牙齦上方,

然後,用意念把氣領導丹田處,(也就是肚臍稍下,千萬不要領導太靠下,因為那裡是空的,
在那裡引氣沒有效果的,下腹會發脹)
有的人一開始練 ,氣會下不到丹田,因為橐龠管蔽塞,有的人可以直接把氣引到丹田,因為他們的橐龠是通的,我就可以把引到丹田,但是我不曉得,以為自己能錯了,就把氣引到胸口,要把把橐龠能通,結果很不疏忽我就不練了。
另外不要憋氣,
熟悉了順呼吸就可以,練逆呼吸了,
《真氣運行法》好像就是逆呼吸,好像練得人也不少,上手也比較容易
你上邊 口呼鼻息 三次 是要吐出濁氣,調整呼吸
如果不是初學者,如果啟動胎息就可以任何時候都在吐納,胎息可以自己呼吸,不是自己意識控制的
沒有人指導,容易出問題的,呵呵,不要強沖橐龠,

3、道家講究怎麼呼吸

道家講究腹式呼吸,吸氣時小腹微微鼓起,呼氣時小腹向內凹進。如果吸氣和呼氣相反,則成為逆腹式呼吸。一般前者比較常用。

4、道家怎麼食氣養生?怎麼食氣?求教程.....

道家人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養生方法,道家養生強調精神的超然、安寧,渴望自由,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道家的四大養生法。
一、清靜虛無
老子主張見素抱朴,少私寡慾,排斥人的一切慾望,排斥外界事物給人帶來的誘惑。他主張通過柔弱無為、虛靜自守來排斥干擾,達到返樸歸真的目的。莊子的養生法則為「虛靜自守」,「養神,守形,無欲」,「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
二、順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養生的基本原則。道家認為:以自然界的秩序變化為法,摒棄人的理性因素,在養生中採取順乎自然的行動,就能維護健康,延年益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人的一切都應順應自然規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狀態接近自然,因此,養生要返樸歸真,以重返嬰兒狀態為最高標准。莊子認為,人與自然合一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張破除一切人為地刻意追求,認為「無為」、「無已」、「絕對逍遙」,是達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徑。
三、以氣養生
《史記》載:「老子百有六十餘或二百餘歲,以自修道而養壽也」。歷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終之說,雖不可全信,但史學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長近三十歲,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歲,老子當是一位百歲壽星。
老子長壽得益於其養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這食母就是「食氣」。食氣是老子創造的古人養生的主要方法,成為歷代氣功家練功之要旨。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
1、老子的經絡之說
老子發現了經絡(經脈和經穴),說經氣全身左右二十四條經脈往復運行,循環無端。這一發現,比我國四大發明意義更偉大,更深遠。
2、老子的精氣之說
老子認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進飲食為陰氣,鼻入空氣為陽氣。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這個人與自然最直接的門戶。這為練氣功能養生,中醫葯能治病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人類健康貢獻巨大。
3、老子的神守養生法
「凝神入氣穴」的神守養生法是老子養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觀竅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竅指人九竅之一的後陰上的尾閶穴,是督脈(經脈)這個綱的繩頭。守督法對調節神經系統,改善全身機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關元穴為中心的小腹處—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對於培養精氣,改善消化系統機能和下肢好處極大。守中是說守中脘穴,即臍上三寸的中皖穴,又說為丹田。神守丹田具有清醒頭腦,改善五臟機能的作用。
老子以氣養生之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其思想光芒可與日月同輝!根據老子以氣養生的理論,後來的道家逐步創立了呼吸修練養生法。道家氣功的主要練氣之法即是呼吸修練,即通過對自然之氣的呼吸吐納,達到調和周身之氣,並使之卻病延年的一種功法。
4、莊子吐納法的最高境界為胎息
莊子的「吹響呼吸,吐故納新」即指此法。其最高境界為胎息,即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胎胞之中,以臍呼吸,故曰胎息。學會胎息,則道成矣。胎息有兩個特點:一是在修練時把人體呼吸調整得極細極緩極深極勻,以之於把鴻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紋絲不動,同時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記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像其氣由臍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環往復,好比嬰兒在母腹中,鼻無呼吸;又好比龜蛇入蟄,口鼻之氣幾乎處於停頓狀態,只體內之氣周流環注而已。
四、精神修練
精神修練是道家修練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養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
1、清心寡慾
老子哲學觀核心是清靜無為,反映在精神修煉上就是清心寡慾。即思想清靜安寧而無雜念;不要有過多的慾望,對不良和欲要節制。方法上主張清靜無為,絕學無憂,離境坐忘等。
2、信道修練
即宣傳「道」的功用,堅定「道」的信念,確立學道的志向,自覺地學道。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於天」,這種與天爭壽,積極進取,人定勝天的樂觀主義精神。
3、廣積善德
道家從天人感應,善惡報應的角度,確立了善德的修煉內容。認為心地善良,與人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也就是多積善德,才能感動主宰人間善惡的天君,由此才能得道成仙。
4、知足長樂
老子在《道德經》中認為,世上沒有比不知足而更大的災禍了。只有知足,才能經常得到滿足,精神上就樂觀,少有煩惱,這樣身心清靜,就可以健康長壽。重視精神修煉是道家區別於其它學派的重要特徵。中國歷代醫學家,養生家,哲學家無不重視精神調養。
莊子說:「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則精復,則精神不會消耗,與天地為一」。大意是說:把世事丟開則形體不會勞累,看破生死則精神不會消耗,身體就會健康。
孔子說:「仁者壽。」董伸舒說「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無貪而清靜,心和平則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
俗話說:「吃飯歡樂,勝吃良葯」。這是說良好的情緒能增進食慾,有利消化。
精神修煉又稱心理養生、精神調養,是中國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它所包含的道理很簡單,。胸懷大度,無憂無惱,,就能夠使人的身心處於自然安詳,平和的歡樂之中,保持身心健康。
精神修煉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和人的道德品質息息相關,是人類對健康認識的一大飛躍。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動和人體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引發各種疾病。
心不爽,則氣不順,氣不順,則百病滋生。美國耶魯大學病理學家曾對7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與健康心理有關的充滿愛心、與人為善、唱歌吟誦,心寬大度,淡泊名利等言行,都能使人健康。

5、道家的基礎呼吸方法

一、練習氣功的時候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到的,所以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加以關注,如果想要從練習氣功中,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那麼久一定要注意好正確的聯系方法,以及一些相關方面,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來選擇練習氣功了。
二、開始人的呼吸之氣,並不能直達丹田。人之心臟原有一管,上系於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有,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後變為肺呼吸,這根管就逐漸迷塞了。《老子》說:「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就是指的這根管。有人練氣功為什麼會發生胸悶胸痛呢?就是由於行氣不當,把橐籥管沖壞的緣故。所以行氣之時,不可強迫壓氣,也不可強制憋氣,勿執著,勿勉強,只要不痛就往下一點,發悶就往上一點,時間長了,慢慢沖開,自己是有感覺的。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口訣:叫做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後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吸入空中太和之氣,注潤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氣不得外流,才能達到吐納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為天,腎為地,隨著行氣,心性漸漸伏下,與腎氣交合,《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內自然生出甘涼津液,此津液乃練氣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待至滿口,送至咽喉,引頸吞之,汩汩有聲,亦可幫助入靜。津液為人養生之寶,蓋津可化氣,潤澤周身,謂之「煉津化氣」,肺主氣屬金,金能生水,水為腎主精,亦為造精捷法也。隨著修煉功夫的長進,津液愈加甘美無比,若非修真之土誰能知之。呂祖喻為「長生酒」,「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行氣既久,成為自然,即使不用意領,氣息自回丹田之內,彷彿有力吸引,橐籥已通矣。這時只將微意守於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細細,納惟綿綿,若存若亡,似有似無,方為真息。此時逐漸將有為之法,歸於無為,先存後忘,知而不守。丹經雲,「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積久純熟,有心化為無心,有意化為無意,則可使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至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無夢,《莊子》曰「古之真人,其寢不寐,其覺無憂。」其中效驗不可思議。
最後神氣合為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心入氣中,氣包心外,混沌交合,氤氳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滿口,丹田溫暖,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相應。匡道長講述他的親身體會時說,靜到極處,但覺氣如根根銀絲,透入毛孔,空洞暢快,妙不可言。鼻無出入主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之中,謂之胎息。《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遠矣。
但是達到如此境界,隨各人賦性有早有晚,要在慎終如始,勿懶勿怠。《太上老君內觀經》說:「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道不失,身長存也。」
三、吐納須知
(一)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飢渴,可就地靜心吐納服氣,則無飢渴之感,所謂「氣滿不思食。」種種功效,日久自知,不必詳述。
(二)練吐納最好結合太極拳之類的動功,「有動乎中,必有其靜,」動靜相兼,互相增益。練武術者,亦可以此作為輔助,只知蠻用拙力,不知以意領氣,以氣領形,終究落於下乘,且於養生無益。
(三)《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此法貴在堅持,行立坐卧之間,隨時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對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後方去尋求氣功疾法,一旦病有好轉卻又置之不理,學者切忌此種憋端。

(四)平日注意保養元和,話宜少說,言多傷氣,《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虛其心,實其腹。」所謂「大巧若拙:大辨若訥,」內含養生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則心安,心安則氣順,試看哪位氣功高深之人沒有德行。
(五)葷腥香辣之物不利養氣,應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應注意。蓋腥葷屬沉濁之氣,食之必使先天之氣粗而難伏;香辣之品,性主輕浮,食之必使先天之氣散而不聚。故均宜避之。應持素食淡飯,以養真氣,食可則止,不宜過飢過飽,過飢傷氣,過飽傷神。此飲食之道,修真練氣者不可不知。
(六)不可當風吐納,練到好處,全身發熱,毛孔開張,更不可見風。若盤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驟然下地,最傷筋骨,先把兩腿伸開,手撫兩膝,養靜片刻,待覺身輕,方可下地。
(七)練氣當禁煙酒,煙為火之象,火能爍金(肺),故抽煙多者肺先損,肺損則無以生氣。酒者,入於心經則多說話;入於肺經大聲叫喊;入於腎經則情慾不節……種種危害,皆令人性亂而氣耗,故宜戒之。
即此—法,已為養生不二法門,但這在道教內功裡面,只為基礎功法,學者得其真趣,欲求上層接命之術者,再訪高師深造可也。

6、道家呼吸吐納之法,怎麼呼吸啊?

莊子心齋聽息法(入靜妙法)
原文:「顏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日: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知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淺釋:顏回是孔夫子的學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號。
顏回問「心齋」兩個字是什麼意思?道
孔夫子說「你應該把心裡的念頭集中在一處,不要胡思亂想;等到念頭歸一之後,就用『聽』字訣,但不是用耳聽,是用心聽;這還是粗淺的說法,就深一層工夫講,也不是用心聽,而是用氣聽;到了這樣境界,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氣兩者合而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
氣的本質是虛的,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只有『道』這個東西常和太虛之氣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就算是心齋。」,以上是孔夫子告顏回所問心齋工內夫的做法。
這種工夫是一連串做下去的,中間本無所謂階段,但為學者容易入門起見,不妨在整個工夫中劃分幾個步驟,再詳細的加以說明:第一步「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容」就是思想,也可以說是念頭。當起做工夫的時候,心中思想要專一,不要有許多雜念在裡面打攪,雜念如果不掃除干凈,工夫很難做得好。

7、氣功入門(呼吸方法)

最簡抄單的氣功就是:盤腿打坐入靜的模式。
操作程序與過程必須注意:一是必須男左女右的盤腿姿勢,即盤腿後男左腿在上,女右腿在上的盤腿打坐法;二是挺胸拔背;三是雙手合十略推出,五指並籠相碰、掌心相對但中空,指尖與眼睛成30度夾角;四是呼吸必須為細、長、勻。並且,吸氣時想著一個股熱氣從屁股中心順著後背中心線上到頭頂正中,再向前順鼻粱下來到肚雞眼下面的下丹田時,為吐氣;五就是來回往復地就是根據吸氣吐氣的動作,一直想著一個東西從後背轉到前面肚子的下丹田,再轉到後背的循環往復進行;這就是氣功通小周天的運行模式。練到盤腿一打坐後,真的一個股熱氣從屁股中心順著後背中心線上來時,你就真的有了氣感了,只要堅持下來,你就會很快進入氣功領域。
練氣功必須注意:一是清晨;二是飯後兩小時;三是開始前必須全身活動活動,做上幾個深呼吸後,再開始盤腿打坐;四是想練習氣功,必須要有毅力堅持才行。
祝你成功!

8、道家的呼吸

少擼管 修道很苛刻的 起碼擼管得戒了 那個都只是入門 反正我師兄說 讓我先練定力 別的不要亂想

與道家養生呼吸241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