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古時中醫養生

古時中醫養生

發布時間:2021-05-22 09:57:11

1、那些比較勞累的古代人,是依靠什麼養生的?

古往今來,養生是人類生存所需的一種基本行為,而人們對自身養生的重視程度也是越來越高,其中睡眠對於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中國許多朝代都會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所以除了更夫外不允許人出門,多數古人在子時以前就會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只有部分讀書人與特產階級人士才熬夜學習辦公,但除了睡眠養生外,古人還會通過中葯、體育、音樂等方式進行養生,且在養生思想文化與系統的養生學方面都有著跨越式的發展。

“花里胡哨”的古代養生手法

1、睡得好則身體好

睡眠對人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國古人也意識到睡眠對養生的重要性,熬夜多了對身體的損傷很大。古人有雲:“養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其餘起居、服裝等皆是輔助。”從中可以看出,古代醫者們認為睡眠對養生起著最關鍵的影響。且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古人也是有著一套自己的睡眠養生之法,至今也是廣為流傳,比如陰氣盛則寐,陽氣盛則痞,夜晚應該在子時就進入最佳睡眠狀態,還需要寢不橫屍,卧不覆首,眠不北向。

寢不橫屍意思是就寢的時候盡量不要仰面睡覺,因為在古人看來仰著睡眠就如橫屍一樣,是十分不吉利的,當然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仰面睡覺期間肢體的放鬆度是比較差的,且如果習慣把手放在胸口、腹部部位則容易產生不適以及噩夢等情況,所以如此看來古人的說法也是有著一定道理的。

寢不橫屍

其次如果躺卧時候不可把頭部蓋住,一來氣血的運行可能就不通暢,二來會引發頭部出汗使得病毒邪乘虛而入的情況,此為卧不覆首。最後一點是眠不北向,指的是睡眠時頭部不可以朝向北方,因為在秋冬季節,風寒之邪易從北而來,若在睡眠時候直入腦部,則容易形成風寒頭痛等症狀。

好的睡眠質量對人的養生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古代,有的讀書人習慣學習到深夜,挑燈夜讀,十分勤奮。那他們的“養生局”又是如何的呢?當然除了睡眠以外,古人也會選擇通過中葯、體育、禮樂等方式進行強身健體,修身養性。

2、中葯養生

我國的中葯養生文化源遠流長,起源於先秦戰國時期,後在秦漢時期形成,並在晉唐時期得到了豐富。中葯是我國傳統葯物的一個總稱。中葯養生則意為按照中醫理論,通過使用中葯來實現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的一種養生方法。且早在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孝行覽》中就提到了商朝伊尹食養食調的養生理論,“時疾時徐,去躁除擅,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雖然當時的中葯理論體系才剛起源,還未得到形成,但古人已知道把中葯五味理論應用到食物養生的實踐之中。

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事和天災的頻繁,人民對健康長壽也是十分的渴望,盛行道家“服丹”之風,通過服用仙丹能夠延年益壽等等。這一時期中葯養生也是得到了高速發展,同時促進了金石類中葯以及化學煉葯發展。

中葯養生文化

以古代哲學思想與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的中葯養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在古代還是今天,其作為中醫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經歷了漫長時間的理論探討,受到各個朝代當時社會文化的影響,才最終形成了具有一定時代特色的中葯養生文化。

3、體育養生

傳統的體育養生是指通過對自身身體的鍛煉從而達到延長生命長度、提高人體生命功能的目的,例如古人早期的“消腫舞”和“禹步”等就是傳統體育養生文化最初孕育的外在表現,除此之外,許多導引術勢及華佗的五禽戲等導引方法帶來的療效也是極佳,逐漸取代了一些不切實際的長生不老之術與外丹術等等養生方式。

五禽戲等強身健體方式的出現也是使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得到發展,其中不僅記載了以模仿動作為主的仿生運動、用於調息為主的呼吸運動、用於調身為主的肢體運動,還對許多動作的醫學功用有著明確的標記,指出此動作的對症病痛,效果極好。

除此之外,在先秦時期,統治階級也曾設立醫療機構,解決當時社會的諸多需求,為當時體育養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政府支持,在此期間,養生的實踐技術方法也是慢慢增多,其中,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行氣玉佩銘》就是十分有代表性的例子,真實反映了當時養生技術的發展水平。

4、以樂保健養生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運用音樂來提高身心健康的民族之一,雖然古人早期主要是把音樂作為一種娛樂方式,但是後期通過對音樂的娛樂、審美和教育等功能中,開始意識到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著養生保健與修德養性的功能,所以人們常常會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用於消除在工作與學習過程中帶來的身體不適,並用音樂來愉悅自己的身心。例如在《晉書·樂都》中就提到有:“農瑟羲琴,唾鍾和磐,達靈成性,象物昭功,由此言之,其來自遠。”意為神農氏製作了瑟,伏羲氏製作了琴,人們當時已經開始用瑟、琴、鍾、磐等樂器來表達人的情緒,舒緩心理。

古人通過藉助傳統音樂不同的音調、節奏節拍等要素,來觀察呼吸、血壓、心跳等變化,起到放鬆身心的作用,且不同的身體部位也有對應的音樂治療,通過聆聽不同臟器的音樂,可以促進所對應器官的健康,預防生理疾病的發生。除此之外,傳統音樂養生同時強調在使用音樂時遵循人與自然、人與事物的自然規律,可以通過按照音樂與之對應的規律來從事音樂活動,達到保健養生的功效。

古人的養生文化思想發展

1、儒家修身涵德的養生之道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重要階段,當時經濟與文化都是空前的繁榮,形成了“百家爭鳴”的一種學術局面。其中儒家對養生文化的影響是最為關鍵的,儒家以孔子為代表,認為“仁者壽”,人們只有提倡修身養性,才能有機會成為仁者,以獲長壽,即“大德必得其壽”。

孔子早在《論語·雍也》里的“知者樂,仁者壽”中提出“壽”的觀點,孔子認為“壽”是仁者的人格氣質達到很高的境界之後,就會顯現出來的一種生命跡象,是帶有一種倫理道德修養臻美的意蘊在其中的。而孟子對“壽”的概念與孔子類似,《孟子·盡心章句上》中提到:“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這也說明了孟子在養生觀里是持有修身涵德的思想,儒家學者對養生理念的理解,為後世的諸多養生理論的發展也是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

儒家學堂

2、古代多樣化養生學思想

在秦漢時期,系統的養生學說才開始逐步形成,當然古代養生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集合儒家、道家、陰陽家等學術思想為基礎,經過長久的演變成為中醫養生學的一種理論體系。古代先哲們也是紛紛各抒己見,著書立說,逐漸形成了各具風格特點的道、儒、墨、醫、雜五種養生思想。

同孔子、孟子相比,道家對養生思想則是主張順其自然,提出“清靜無為”“少私寡慾”的養生觀點。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與社會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統一。莊子在生活方面追求的是至臻至美的生命感受,至於對養生進行嚴密系統的論說是不符合莊子言不盡意的思想的。且“養生”一詞雖首見《莊子》,但莊子只是在表述一種富有哲理的人生境界。雖然像管子、子華對養生也多有論述,但是在如何養生方面也只是簡略提到,僅停留在“養體”的層面,並不充分。

而西漢的儒學大師董仲舒則是以循天為大前提,結合儒、道、陰陽多家在養生方面的學說,提倡以“義”養心,養生上注重循天尊道,順應陰陽。除此之外,也要重視衣食住行這類條件對身體健康的作用,因此他的養生思想更加強調人的生命與社會自然是和諧統一的。

養生是人類生存所需的一種基本行為,古人除了通過重視睡眠、重要、體育等方式來進行養生外,古人也十分注意精神對養生的作用,通過音樂來達到放鬆身心的作用,強調只有充沛的精、氣、神才是長壽的象徵。而在養生思想方面,儒家認為只有仁者才能擁有長壽,道家則是主張順其自然,提出“清靜無為”“少私寡慾”的養生觀點。諸多高度哲學化的養生思想不僅成為當時人類養生所遵循的法則,也是指導著後來產生的各種養生流派的發展,至今也是影響頗深。

2、中醫養生古法經絡是什麼?

經絡療法可達到醫療效果,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copy療效。中醫經絡養生就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知治,採取針、灸、推拿、按摩、導引等方式,達到梳理經絡、調和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道邪治病,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

3、中醫古代養生方法「叩天鍾」是什麼?有什麼保健功效?

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由此可見,牙齒與人的生長和盛衰有著密切的關系。唐代名醫孫思邈也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宋朝大詩人蘇東坡就有叩齒健身的習慣,他曾說:「一過半夜,披上上衣面朝東南,盤腿而坐,叩齒三十六下,當會神清氣爽。」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為「齒宜常叩」。叩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叩天鍾」,是我國古代極為盛行的一種養生術。民諺中就有「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的說法。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們在叩齒的過程中,口腔中的唾液會隨之增多,而傳統醫學認為唾液能滋養五臟六腑,現代醫學也證明唾液中有許多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物質,其不僅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還有滋陰降火,生津補腎,潤澤肌膚毛發,滑利關節孔竅等重要作用。

腎中精氣充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則牙齒易於松動,甚至早期脫落。叩齒能健齒、充腎精,故可健腎。叩齒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健齒。齒健,則食物易被嚼細,胃負減輕,從而達到養胃的效果。叩齒催生的唾液,可以減輕脾胃的負擔,從而達到健脾胃的目的。齒與骨同出一源,為腎精所養。叩齒能健腎,充盈腎精,自然會惠及骨骼,持之以恆,必然能達到健骨的作用。

4、古人的養生方法~

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順時養生

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的規律,人體亦不例外。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應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唐代醫學家孟詵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故常做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都說明古人認識到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延年。進補既要辨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益葯時,如系入肺葯,在秋季比較適宜;如系溫補葯,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一個「網路」系統,它控制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皇帝內經》經脈篇中說,經絡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古代養生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最簡便的方法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人體的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病,足三里穴則對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疾病有效。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濡養,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性慾無節制,精血虧損過多,會造成身體虛弱,減損壽命。如果婦女性慾無度,也會導致腎氣衰竭。晚婚、節育等保養陰精措施,可防陰精妄耗,延緩衰老。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人若喜怒無常會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疫癘(傳染病),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對人體健康均可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葯物及其他措施,減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壽。

5、中國古代論述養生的典籍主要有哪些???

中國百古代論述養生的典籍汗牛充棟,這里只選取較為著名的部分典籍供讀者參詳,包括《道德經度》、《管子》、《知莊子》、《子華子》、《黃帝內經》、《養生論》、《抱朴子》、《養生延命錄》、《顏氏家訓》道、《千金翼方》、《景岳全書》等,這些內典籍基本奠定了中醫養生的理論基礎,是後容世養生學的源泉。

6、中醫古代養生與現代養生的區別

古代中醫養生靠的是純中醫,現代中醫養生可能會借鑒西醫知識。

7、古代有哪些養生文化?

我國歷史悠久,積累了博大精深內容豐富的養生理論與實踐,形成了世界上獨具特色的中華養生文化。我國古代的養生文化經典要首推《黃帝內經》,其他一些古籍中也廣泛涉及不同的養生觀點與理論。1.《黃帝內經》:古老的養生文化經典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系統結構,反映出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黃帝內經》一書,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輝的養生學、康復學著作。因為它全面地反映並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養生學、康復學成就,對於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有關理論、原則和方法,進行了比較全面而系統的論述,從而奠定了我國養生學、康復學的理論基礎,是學習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必讀之書。

《黃帝內經》是戰國秦漢以來各醫家的論文匯編,其匯編成書的時間約在西漢。然自成編以後,直至唐代,仍有增損。因此,《內經》這部著作,並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筆,也不是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醫學成就,而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各醫家的經驗總結匯編。所謂黃帝著《內經》,亦僅是託名而已。

《黃帝內經》中所闡述的養生學思想如下:

第一,正確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麼」。《黃帝內經》認為生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如《素問?寶命全形論》里指出:「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靈樞·本神篇》亦曰:「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即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這種認識是符合實際的。

第二,認為「天人相應」,養生學、康復學的根本點在於「順應自然」。《黃帝內經》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整體,自然界的種種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即天有所變,人有所應,因而,強調要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界侵襲。如《靈樞·本神篇》指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從而開辟了中醫防病養生的先河。

第三,清楚地闡明了生命的發展規律。《黃帝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獨到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注意到年齡階段的變化,也注意了性別上的生理差異,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男子8歲為一生理階段,女子7歲為一生理階段的遞變規律,《靈樞·天年篇》以10歲為一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特點。

第四,對衰老的認識是正確的。《黃帝內經》詳細論述了衰老的變化過程及衰老表現,並指出情志、起居、飲食、縱欲、過勞等諸方面若調節失當,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並提出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論基礎。

依據《黃帝內經》的原文,可以看出其中的養生思想包括以下內容:

(1)養生之道與健康長壽

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諸如先天遺傳、自然環境、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營養狀況、個人職業等等。但能否講究養生之道,也很重要。《內經》中已把「治未病」的預防為主的思想提到戰略高度來認識,並提出能否抗衰老的關鍵是實行正確的養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大敵。但《內經》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養生之道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補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從而不得病或少得病。

(2)養生學、康復學的原則和方法

《黃帝內經》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學、康復學原則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導人們的預防保健和康復實踐。現分述如下:

①協調陰陽

疾病是健康的大敵,而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黃帝內經》都認為是由於陰陽失調,故主張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陰陽。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須注意協調陰陽,切實做到「法於陰陽」,補其不足,糾其偏勝,正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②保陽氣,益陰精

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這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一條重要原則。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善養生者,又必須寶其精。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

③順應自然

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必須適應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變化,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因此,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養生,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基本原則。此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還提出了四時「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具體方法,來抗禦外界的侵襲,預防疾病的發生,保持機體陰陽平衡,達到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④調攝精神

注重調攝精神,是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動,是五臟精氣活動的體現,但反過來,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臟腑的活動,正如《靈樞?本臟篇》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御」、「收」、「適」、「和」,都有主動的含義。所以,充分發揮人的意志作用,重視精神的調養,既是養生防病、預防早衰的重要原則,也是內因為主的學術思想在攝生學說中的體現。精神意志調攝的方法,有兩個具體內容,一是養意志,二是調情志。培養意志是為了加強臟腑氣血的活動能力,調和情志則在於排除干擾臟腑氣血活動的精神因素。⑤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十分重視飲食調理,認為飲食是人體營養的主要來源,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飲食調理得當,不僅可以保持人體的正常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以治療某些疾病,飲食不足或調理不當,則可誘發某些疾病。因此,《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食飲有節」的養生方法、維護脾胃化源。其內容包括節飲食、忌偏嗜、適寒溫諸方面。

⑥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這里主要包括睡眠、勞作、性生活等幾個方面。古人觀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天行有常」,人要長壽,就要「法則大地,象似日月」(《素問·上古天真論》),使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一定的規律,才能「生氣不竭」。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四季卧起早晚之宜,《素問?生氣通天論》有平旦、日中、日西將暮三時勞作歇息之分。現代生物學也認為,人體存在許多生命節律,控制著機體的生理活動。《內經》「起居有常」的養生方法,就是要人們順從這些生命節律,安排起居作息,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持生命力長久不衰。

(3)關於發育、衰老與長壽的論述

「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這說明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謂限度,是指自然壽命可以活到的年齡,傳統醫學稱之為「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春秋皆度百歲」的記載。唐,王冰注曰:「度百歲,謂至一百二十歲也。」《靈樞·天年》則重點討論了關於天年的問題,提出「人之壽百歲而死……百歲乃得終。」並對人體自出生以後,從幼年、健壯、衰老直到死亡的各個階段(10~100歲)生理上、體態行動上和性情變化上的情況,作了詳細的論述,認為人生的一般壽命應當有百歲,到百歲以後才是自然趨向衰老的最終階段。《黃帝內經》認為造成早衰的主要原因是起居無節,精神失於調攝,缺少鍛煉,不注意養生防病;指出養生長壽的要旨在於順應天時,形神兼養,保全精氣,這些精闢的論述,包含著十分科學的內容,對於我們今天研究健康長壽問題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與古時中醫養生相關的內容